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285章 号令全天下

公子威武 第0285章 号令全天下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灵儿兴致勃勃的进来说明日她就不去了,得将手里的事情好生理理。她觉得自己书读的太少太少,有些忐忑不安的担心做不好。

赵玉林将她揽进怀里鼓励说就把在汉中、关中操作的办法拿来好生运作都是一个个妙法。央金就要回来了,她脑子里有不少的妙招,闲着可以和她多聊聊。

女人学着凤凰的手法幸福的在他脸上盖章,一声脆响过后,凤凰在门口“哇噻”的一声说她都看到啦,甜得好腻人。

赵玉林和马灵儿却是被她给吓得不轻,哪里还有啥腻人的感觉。

次日天明,赵玉林去府衙和老曹回合,他见李忠棉也来了,问李公长途跋涉吃得消不?

老爷子欢喜的说他从临安跋涉到成都呐,无妨的。

老曹叫快些上车出发,有一段路呢,几个人迅速来到浣花溪乘船西去。

李公看着赵玉林笑呵呵的说神威军护佑下的蜀人有福啊,就没遭受过战乱,哪像江东、江北和关中大地,不是兵灾就是匪患的叫民不聊生。

老曹也是十分感慨的说这里土地肥沃,丢下种子便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待会儿就能看到大片大片的河滩地,下湿田,只需要将沟渠治理好,便能成为有排有灌的上好良田,大量的百姓就会前来开荒种地。

他都想好了,这次新修杨柳河的临时用房都叫按照永久住房安排修造,河渠治理完后分给前来开荒种地的百姓使用,就是哥儿所说的:“一举两得”啦。

呵呵,老曹又把赵玉林的话捡来说事。

大中午的来到温江,县令才晓得是制置司的三位大人物来啦,慌不迭地跑来东门迎接,赵玉林看到县令的衣服下摆和鞋子上都是泥,忍不住转到一边偷笑。

老曹却是大大咧咧的把县令吼一通,叫头前带路,直接去修河现场。

一大群官员前呼后拥的来到温江南门外的修河工地,左右都是甩开膀子干活的老百姓,听说朝廷来大官人了,一个个把脖子伸得长长的挤过来看热闹,这就吧赵玉林和老曹的卫士给紧张得不要不要的啦。

县令取来铁皮喇叭大喊:制置司的曹大人、李大人和赵指挥使大人来咱们温江啦,欢迎欢迎。

老百姓哪里训练过如何表达欢迎呐,有的大声吆喝:青天大老爷来啦,有的拿起锄头、铲子在石头上拍的啪啪响;有的放下扁担跟着县官学习鼓掌欢迎,现场上好不热闹。

县令请他们训话,他们一个都不讲。

赵玉林觉得该做点啥,让老曹代表制置司下去挖两锄头表示修河开工了。

老曹拿起铁喇叭将河工们夸奖一番后,还当真的下到河底挖了满满两簸箕的淤泥,踩着跳板担上岸来。

所有的百姓和官员都在为他鼓掌喝彩。

回到县衙已经是傍晚,县令在衙门里准备起酒菜。赵玉林笑呵呵的说咱们来这一趟不晓得要吃掉多少民工的薪水呀?

老曹却是笑哈哈的说都是有预算的,马夫人早就拨付了河工和接待咱们视察吃喝的用度,对吧?

县令早就满头是汗啦,听到曹友闻问话马上说是的是的,成都早就转运了杨柳河的修河费用,公文上写的清清楚楚,还有一笔来往接待用度。

吃过饭,李忠棉提出去边上的孔庙转转。

时节已近初冬,几颗硕大的银杏树上树叶纷纷扬扬的随风飘落。地上满是金黄。

老曹十分欢喜的说这次疏浚杨柳河,上面靠近青城县,下面深入双流县,一旦完工,农桑执事告诉他能获得五万亩良田,五万亩呐,那要打多少粮食啊。

李公听着这么大手笔造田也是喜不自胜,赵玉林却是感到河道治理还不够彻底,与他在后世见到的一排排整整齐齐、方方正正的田块相比差远啦。

后世他是见过杨柳河的,勤劳的温江人民用肩挑背扛,彻底将杨柳河拉直的新修,两岸都是水旱从人的大片良田。

今天他看到的还不过是遇弯取直的疏导,和彻底约束河流改良田地就差得远了,不过也是很大的进步。

这是老曹主导土地赎买打的一场硬仗,他要用杨柳河疏浚造出来的田地打压地主手里的地价。

想想这五万亩地一出来,免去地租交给无地的百姓种上五年变成熟地才收地租,会有多少百姓争相前来种地呀。

老曹还叫改造河工使用的房子分配给百姓安家居住,这就等于是白送住房,足见他为了挑翻手握海量田地的大地主可谓火力全开了。

李公对成都拿土地开刀,下决心解决耕者有其田的做法连连称赞,他说江东的百姓才苦啊,土地都叫有钱有势的人给占有啦。

贫苦百姓要种地弄点吃的,只得用捡来的木板在洼地里搭棚,将淤泥挖起来堆到棚顶上面造地种粮讨食。

这就是江东百姓发明的架田,就是将深水滩涂的淤泥架起来种粮的田,赵玉林想着都觉得不可思议,那得花多少人工?能造出多大一块地?

他觉得江东的百姓真的是受苦了。

他正看着落叶思索呐,李公突然问道:“哥儿何时迎娶飞燕小公主啊?”

赵玉林当即愣住,傻乎乎的看着李公不知所措。

李忠棉叹息一声说飞燕小公主的命苦啊,见过官家却从来没叫过一声,官家也是连抱都没有抱过小公主一次。

临安危急,官家担心难保性命,情急之中才仓皇下诏,足见小公主在官家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如今官家身陷囚笼,赵氏天下已经虚无缥缈,哥儿打算几时迎娶小公主进门呢?

赵玉林木纳的看着一脸关切的李忠棉,整理了一下思路才说不是和飞燕商议过的,再过些日子嘛。

李公郑重地说丹凤夫人很担忧呐,就怕哥儿悔了婚约,毁了飞燕的一生的幸福。

玛德,有点严重了把?

赵玉林说眼下刚住进成都,可谓百废待兴,哪有时间考虑这个事情?

他打算尽快将共和的朝廷建立起来,举起抗蒙大旗,号令天下英雄奋发努力,打败蒙古军这匹饿狼,将被掳走的官家和所有汉人姐妹都救回来。

李公听着他要建设小朝廷,号令全天下先是一惊,傻乎乎的听到他说要救回官家,救回所有人又乐啦。

老头儿欢喜的说结婚迎娶小公主也不耽误救官家嘛,哥儿就给老夫一个准信,何时迎娶小公主过门?

赵玉林有点为难的说:咱们抓紧将朝廷先立起来吧,估计得三年,少说也得两年吧。回去,他就提议将锦官城里的人家作坊彻底搬迁,用着咱们的新朝廷办公之所。

李公连连点头,说还可以再快点,咱们先将朝廷的机构搭建起来,等新城建好就搬进去住下不是更好?

哎呀,真是公主不急臣子急啦。李忠棉咋就如此关心赵飞燕的婚事呢?

赵玉林说他这里不是担心推动的太快了,有人心里不悦,做出鲁莽事情来。

李公看着老曹说事已至此,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早也是做晚也是做,那还不如该如何做就如何做。

老曹也是重重的点头,说哥儿既然选择了共和制建国,那就坚定的走下去,这段时间咱们做的一桩桩、一件件好事情相信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赵玉林见他俩的意见高度一致,心里的压力又减了许多,他说夜已深,还是回房歇着吧。

次日一早,县令就请去查看他们的水稻、小麦高产田。赵玉林笑呵呵的问不会是将五亩地的庄稼移到一亩地里出的产量吧?

县令听着脸上急出了汗水,哆嗦着说哪敢糊弄上官,都是庄户人家老把式选出的高产品种。

他看着一脸窘态的县令说就是开开玩笑,可别当真。但农事可马虎不得,谎报产量可是要害死人的,在他这里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特别是种子,一个地方使得,换个地方后水土不服,情况又是别样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县令这才稳住心神,带着走了两户农家,让种地的庄户如实禀报情况。

老曹听到水稻的产量上五百斤了,非常满意。要知道种的好的普遍都才出产三百多斤呢。

温江能出产五百斤,了不起哦。

赵玉林叫飞虎拿出一百贯钱来奖赏给老农,鼓励他继续培育高产新品种。老把式手捧着白花花的新式银币开森的一脸阳光灿烂。

老曹笑呵呵的说他修杨柳河的银子没白花,叫县令好好干,明年将好稻种都播下去,把粮食产量给他干起来。

吃过午饭,诸公返回成都。

赵玉林刚到家里,府衙就来人知会说丁公请明日议事,他开始赞叹起老爷子的勤政了。

百花潭的丹凤园,侍女给匡思思禀报:夫人,李大人来啦。

匡思思疾步出来迎接,李忠棉紧走两步上前说何劳丹凤夫人出来,老夫自己进去便是。

这是匡思思来到成都以后,知府丁公想着她总要面对成都的百姓,在和诸公商议之后送给匡思思一个别号“丹凤”,从此,诸公便以丹凤夫人相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