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264章 青城山贡茶

公子威武 第0264章 青城山贡茶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玉林谢过丁公,举起酒杯请大家一起吃酒。

出来,他送赵飞燕回去。小姑娘上了马车就倒进他的怀里装死。

赵玉林问咋了,偶感风寒啦,像个面团似的。

小姑娘生气的问为啥回来也不去看她?

赵玉林将她抱在怀里打个响啵说不是忙嘛。

小姑娘嘟起嘴巴说是借口。到了成都也不来看她。

他说成都可不比边地,她可是公主呀,大家都看着在,往后要注意形象啦,记着要矜持,矜持,晓得不?

小姑娘翻身起来抱着猛啃,嘚瑟的说马车里只有他俩呢,她才不会矜持。

马车里的温度迅速攀升啦。

两个人还在热烈互动呢,飞虎在外面高喊:少爷,到啦。

赵玉林这才感到马车已经停下,他将姑娘放下来整理了衣衫,出去将她扶下马车。

赵飞燕问他:不进去坐坐?

他说刚回来,事儿多着呢。

两人就此作别,赵玉林打道回府。

马灵儿还在府衙里忙收田,偌大的院子里就他一人在家。他让侍女将赵光源抱过来,接住孩子在院子转圈。

时节已过清明,天气渐渐炎热起来,赵玉林抱着像炭火炉的光源没走上两圈,身上便细汗直冒。好在儿子体谅他老爹辛苦,已经睡着啦。

他将儿子送进屋里,沐浴更衣后去书房吃茶。

马灵儿回来听到侍女说他抱着少爷睡觉开森啦,亲自给他续水,说她娘儿俩有福了。

他问马灵累不,事情多了。

女人说身体不累,心累,商议争吵的时候多了,不像她在长安,可以干脆直接的做事。

赵玉林说这就是朝堂呐。

尽管咱们没搞小朝廷,但是哪样不是自己在作主干呢?

女人给他讲,打算把曹大将军的小女曹娥要来和她一起做事。

他问这是华岳的意思,还是她的想法?

女人说是她的想法,大将军送她来上任时就感叹,要是他的曹娥也能像马玲一样的出来做事多好啊。

她已经去曹府问过曹夫人了,曹娥虽然还小,飞燕的年龄也不大嘛,而且曹娥勤学肯干,胆大心细,精于计算,正好适合做账目审查。

赵玉林说她们转运本来就缺人手,如今又要做田地的赎买,让她和华岳商议着办吧。

两人正在说话,顺风处的徐志远来了。

徐志远说今天当值,有两份紧急密报要呈送给他。

赵玉林接过来看:一份说山东鲁王在应天府立赵王炳为伪帝,宣示号令宋境;第二份是丐帮转来的,有丐帮弟子冒死打探到蒙军河北的军器坊大量制作火|药和霹雳|弹运去大同府,河北的史家军也在大批向西开拔。

赵玉林感觉山雨欲来,大战就在眼前了。

他叫徐志远传信关中,密切关注蒙军的动向,整军备战。

徐志远走后,马灵儿见他眉头紧皱,上去替他按摩太阳穴。女人温柔的劝解他:哥儿不是说天塌不下来嘛,担心啥?

一边说一边拉他去沐浴休息。

临安皇城,小朝廷开始纠结了。

史儿子含辛茹苦建立起的小朝廷这才运行几个月,大蒙古国就来了八道斥责文书了。草原大汗没在临安小朝廷捞到好处,大骂小皇帝不忠不孝,纳贡的绢帛催了三遍依然没有送到。

因此,大汗怒了,着鲁王另立新帝号令宋境。

这样,在大宋原来的国境里就出现了两个皇帝,伪帝赵王炳和小皇帝赵渡,还没包括已经实际独立的川蜀制置司和一直保持沉默的荆州军孟珙。

西面的赵弃儿和孟珙没去找他的麻烦,他的干爹草原大汗却找上门来了。

赵王炳虽说在临安城破之前被先皇帝打入了天牢,可要算起来,此子是太后和皇帝选定的太子,是正宗的皇位接班人,当然比起他自作主张找来的赵渡含金量大多了。

一群汇集到临安的遗老遗少在城里恢复的酒肆喝着廉价的成义烧讨论官家的正统与否了。

臣工们都在问史儿子如何做?

咋办啊?

大殿外正下着雨,史相坐在监国的小龙椅上半闭着眼睛聆听落雨声,丝毫不顾及三步之外朝堂上的皇帝,他十分轻松的说无妨,再拖一段时间看看。不行咱就叙了北蛮的心愿。

小皇帝赵渡就悲催啦,他可是竖起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啊。

这丫难得的发怒了,他右手一挥龙袍大袖,站起来就走,一言不发的直接去了后宫。

一道闪电袭来,跟着便是哗啦啦、轰隆隆的春雷响起。

小皇帝和众臣子都是惊慌的吓了一大跳。

皇后见皇帝回来立即迎了上去,小皇帝抱住皇后大哭。

这两口子自从结婚后住进皇宫就等于进了监狱,四处都是史相的人守着,连睡个觉都有人守着查看姿势正确与否,实在是太憋屈。

皇帝翻坛打罐的大发脾气,大骂宫人后搂着皇后钻进宫殿计划出逃回家。

大殿上群臣还在讨论呐,有人说:史相,刚才巨雷响,看来老天不容咱迎回伪帝啊,此事可要慎重。

那鲁王立的是伪帝,可是先帝查实通敌,打入天牢问斩的罪人。

又有人无奈的说:还有啥好办法?若是不顺着北蛮,他日再提兵南下,这残破朝廷恐怕还要再招来杀戮。

后面几个臣子咬牙切齿说:都是西蜀那赵弃儿害得,要是给了咱们五千万税赋,咱们拿着闪闪发光的金子上贡北蛮,还会有这档子事吗?

赵弃儿真是该死。

史儿子终于听到有人说出了他的心里话,闭着的眼睛睁开啦。

他笑呵呵的说无妨的,皇帝嘛,不都是个泥塑木雕的摆件。就是赵炳回来做皇帝,还不是由咱们这些人伺候着吃喝拉撒,他还能跑出咱们的手板心?

众人一听,秒懂,望着史儿子立即有了定盘星,连呼:“高,史相就是高。”

成都,赵玉林休息了一晚上起来在院子里练拳,和飞虎一起散步,观察院子周边的地形,他让飞虎去找冬梅,叫翠屏山给马灵配备一支百人卫队,留下一些熟悉的兄弟保卫他家的安全。

飞虎晓得,这是少爷要走了,立即答应亲自去办。

赵玉林吃过早饭,丁公来人请去叙话,正好和马灵一起出门。

两口子到了府衙各忙各的,他来到后院的小花厅,里面已经坐下了丁公,赵飞燕和无泳老教授好几个人。

见赵玉林到了,都站起来笑呵呵的迎接他,弄得赵玉林反而不好意思啦,连连给大家道歉来迟了。

赵玉林上去挨着赵飞燕坐下,有侍女立即送来了清城山的新茶。

丁公乐呵呵叫尝尝,清城天机子道长着人送来的新茶,唐时宫廷茶。

他笑着端起了茶杯,还在闻香呢,无老教授便迫不及待的说府学早该变了,他就想听听指挥使大人对府学的变革。

赵飞燕开森的告诉他已经和老先生商议好了,隔日便将府学的师生都送去翠屏山游学。

赵玉林点点头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时候眼里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呢,就该出去走走看看。孔子曰:“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嘛。

众人点头、颔首的附和。

他说时下的府学大修之后暂时住着,老先生走嘉定、叙州踏青回来再谋划如何做。

他这里提些建议供诸位参考,赵飞燕立即提起笔来记录。

他说眼下府学的定位如何是诸公的第一个议题,弄清楚这个问题后府学如何办就清楚啦。

他认为,成都的府学当改为大学。

众人立即惊呆。

赵玉林吃下一口茶说咱们这里没有皇帝,没有朝廷,不会修建太学,但是咱们川陕制置司领有至少八个路的地盘,治下近两千万人口,是大宋西部最大的制置司,需要层出不穷的人才。

成都作为制置司发号施令的治所,建个比府学更大的学堂为国家培养才俊没错吧?

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脸上都是惊喜,觉得赵玉林说的很有道理。

办学肯定没错,无老教授更期待办大宋国最大的学堂,让无数的学子得到学习的机会。

赵玉林说唐僧去西天取经,咱们成都的西边有个诗圣住过的地方,叫草堂,他提议就在那里修一所全新的学堂。名曰草堂大学,能住下三千人。里面还要分出文学院,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体育运动学院和音律艺术学院,让天下好学的孩童都来读书。

众人听到他对学事如此重视,都是一脸的兴奋和震撼。

赵玉林若有所思的望着北方说,别以为草原人都是野蛮肤浅,只会拿刀砍人。人家也是晓得学问的重要呢。听闻大蒙古国在真定府建了太极书院。搜罗了众多理学界名宿整理史书,开办官学。这是在和咱大宋抢人才呐,咱们书院的学官赵福就去了太极书院。

无老教授立即汗颜了,说他没有管教好这些教授先生,叫国家蒙羞了。

有人恨恨的说都是无耻叛徒逆贼,不足挂齿。

赵玉林缓缓的的说:但是咱们要想办法,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子受到好的教育,这就是学事司的事情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