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261章 学事需变革

公子威武 第0261章 学事需变革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两个乞丐是丐帮中专门打探消息的,他们慢慢摸过去,胖子很快辨认出就是河北的史家军,他开始负责盯梢掩护,瘦猴儿灵巧的腾挪着接近大车,小心撬开一个大箱子伸手进去一探,抓了一把黑乎乎的粉末揣进衣兜。

当他来到第二辆大车再摸箱子里的东西时,却是圆滚滚的有点像西瓜。

瘦猴儿不知为何物,伸出双手去抱,不料啪嗒一声跌落了箱盖,立即引来兵勇的注意,瘦猴儿将大西瓜抱了出来。

这是河北军自己做的霹雳|弹,里面装了足足五斤的新式火|药。他哪里晓得是霹雳|弹,摸遍大西瓜全身,圆滚滚的找不到任何缺口,不知为何物。

眼看着兵勇已经围上来,瘦猴儿将大西瓜高高举起作势抛过去。

这可把兵勇吓坏了,立即向后逃散躲避。

瘦猴儿一看来劲啦,拼命将手里的大西瓜抛了出去,立即转来轰隆一声巨响,他自己也是被震的晕晕的倒了下去。

这下可是惊动了整个山谷。

胖子飞也似的赶过去扶起满身血污的瘦猴,猴子摸出衣兜里的黑粉塞进他衣兜叫快跑啊,没得银子。

瘦猴儿拼命推开胖子,爬上大车再去抱霹雳|弹,嘴里狠狠的大吼:银子呢?老子和你们拼了,谁叫你们骗人。

周围的兵勇已经在向瘦猴儿射箭,他直接将霹雳|弹抱起来砸进了箱子,剧烈的爆炸声随即响彻山谷。胖子在史家军一片惊慌失措中成功逃离现场……

嘉定府的码头,天才麻麻亮,赵玉林便登船出发前往成都。

到了南城门口,他看到几个小伙子一边散发手抄的传单,一边和行人讲解理论。

飞虎听到这些人又在宣扬皇恩浩荡,立即上前喝止。

赵玉林摆摆手,走过去要了一张来看,是府学的学子在向来往的人们宣传,要求神威军服从临安小朝廷调度,北上救回皇帝恢复宋室江山的传单。

飞虎大骂这些学子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就回去将夫子塑像清理干净了。几个学子和他的卫士怒目相向,捏着拳头作势要拼啦。

赵玉林笑呵呵的说他就是神威军的指挥使,人称三少爷,诸位的请愿他都看到了,先回府学去,明日他要亲自到学堂一起商议如何救回官家。

学子们见到赵玉林真人了,立即欢喜的收拾起来回去。

赵玉林进城,踏进冬梅为他选定的府邸,马灵儿立即迎上来扑进怀里,两口子搀扶着进去坐下。

马灵儿抽泣着说还不如在长安爽快呢,这成都到底是咋了,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整天闹着要恢复帝制干嘛?

赵玉林屁股还没坐热呢,老曹已经上门来了。

他怀疑有人在指使、挑拨,书院的学子才走上街头围攻报馆,呐喊着要直捣黄龙救回官家的。

老曹告诉他,近期大量的临安旧臣涌进成都,在驿馆附近的酒肆三五成群的坐起议论国事,要求臣服临安小朝廷的声音此起彼伏,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宁局面被这些人搅和的一团糟。

赵玉林完全想象得到。

冬梅进来报告,顺风处反复跟踪,书院的教授曾悟道是这些上街散发传单学子的幕后扇动者。

此人仗着自己教授的身份,经常邀约学子去他那里喝茶谈论国事,最近几天学子们突然上街散发传单,呼喊着臣服临安朝廷,直捣黄龙救回圣驾就是他策划出来的。

临安京城来的官员阳大全非常活跃,隔三岔五的和京城来的官吏吃酒,鼓动这些人向丁公要官,四处放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要制置司召开议事会承认临安小朝廷。

呵呵,问题的线索慢慢清楚了嘛。

赵玉林笑着说都是小凯时,立即就让所有人懵逼了。

他突然醒转,又用了后世词语啦。

赵玉林捂住嘴巴十分轻松的笑笑说都是小事儿,不怕,明日咱们便在府学门前做一次大辩论,把道理讲通了。

他叫冬梅多准备些喇叭,早点歇着。

老曹茫茫然的问他:就这么简单?

赵玉林问:还要做啥?

老曹也不晓得还要做啥,一句“太伤神了”之后站起来告辞回去。

赵玉林搂着马灵回房沐浴休息,两口子专注于耕田种地。天亮了,他捏捏昨晚用尽力气的女人说好好睡觉,看为夫如何舌战那帮迂夫子。

赵玉林精神抖擞的来到东街的府学,学子们居然在门口搭起了会场,乌压压的围成一个大圈子。

这是有意要和赵玉林在老百姓面前对质啦?

他乐呵呵的走过去,看到丁公早已到了,老爷子介绍主事教授无泳给他认识,赵玉林当即施礼,随后再给曾悟道施礼。

他说这是第一次来书院呐,参观一下如何?

无泳立即在前面引路,两人跟在后面进了书院。

进门就是一座古老的夫子庙,足见成都的府学是由孔庙改建而来。

无老教授很高兴的介绍府学经历了文翁石室,高公礼殿和范文正公石室的不断拓展,在大宋全国还是颇具规模的。这次府衙又拨款进行修缮,到处都是石灰勾勒过的青砖墙,老教授还激动的感谢他俩照拂。

赵玉林说都是小事啦,他还在琢磨如何扩大成都的府学呢。宜宾的翠屏书院已经收下一千余学子,间间教室爆满,敢问先生这里有多少啊?

老教授立即汗颜了,说不多不多,平时也就三四百子弟,大量学子要临近科举才入住呐。

赵玉林看着陈旧的建筑若有所思的“嗯嗯。”一起朝书院外走去。

外面的会场上,学官和学子都已坐得妥妥的,就等他们了,周围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涌了过来,将小小的会场包围得严严实实。

一行人走进会场坐下,无老教授拿起精致的铜皮话筒还不晓得如何使用,冬梅告诉他贴着喇叭说话就行,老头子刚一开口就吓了一跳。

“这啥物事?声音好大啊。”

稍息,老头儿稳住心神,对着话筒将府衙支持维修府学的功德呱唧了一番后请知府丁公训话。

丁公已经晓得铜皮喇叭的妙用,很熟练的拿起话筒把学子们飘扬一通,鼓励大家学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为国效力,马上就将话筒递给了赵玉林。

赵玉林接过话筒说刚才参观了府学,看到历代先贤、大家的碑帖,感到府学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块读书的好去处。

但是,成都城里有二百多万人口,府学仅能容纳千人,平时读书人不足五百,这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太不相称嘛。

他相信,肯定还有许多人家的孩童做梦都想读书成才,是不是啊?

赵玉林洪亮的声音响彻全场,周围的百姓立即回应“肯定噻,谁家的娃子不想读书?府学太偏心了,凭啥咱们的娃子就不能入学?”

“人家宜宾的翠屏书院见人就收,只要品行端正,从来没听说过拒之门外的。”

有老百姓拿到冬梅准备的话筒发言啦,台上的丁公和无老教授懵逼的看过去看过来。

赵玉林示意百姓都安静下来继续讲话,请大家稍安勿躁。

他说府衙马上就商议诸位关心孩童读书的事情,他第一个就支持扩大府学,在成都的东南西北四门修建书院,让更多的孩童能念书。

老百姓立马欢呼起来,大喊三少爷,三少爷,多谢三少爷啦。

接下来的话题就轻松啦。

他说:府学的校舍太过陈旧,有的墙体倾斜严重,雨天有坍塌伤人的隐患,请无老先生注意了,这样的房子不能住人,一定要保证每一位学子的平安。

这句话就说道学子的心坎上啦,小伙子们连声大喊:“多谢三少爷,谢过三少爷。”连住在台上的无老教授都是热泪盈眶的点头。

因为,就在去年夏天,府学因为大雨房屋倒塌,还打死了人呐。

赵玉林缓缓地讲下去:诸位,川蜀的学事司需要变革呐,他问,过去府学靠啥维持运转?

是靠朝廷给的几千亩田地和门口的一排店铺收取租金吧?

众人立即窃窃私语起来,各地府学都是这样的,朝廷划拨一千亩、三千亩土地交给书院,书院靠收取地租来维持日常费用的花销。遇上年份好的时候收租足额,日子要好过些,若是遇上灾荒年那就没得吃的啦。

这咋行呢?

书院又不是大地主,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嘛。

赵玉林告诉大家:翠屏书院的粮食由神威军敞开供应,每人每天都有菜金,保证每个学子都能吃饱。今后的府学也应当如此,他要提议收回府学的田地交给百姓耕种,府学的所有用度全部改由府衙拨款。

这个就轮到那些坐在前面的学官先生们激动了。

赵玉林要变革办学制度,让府库来承担府学的一切用度,使学事有了充足的银子做保证,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现场的人都沸腾起来了,不光是学子、学官,连同周围的百姓都在欢呼。

无老教授激动的嘴唇颤抖起来,丁大人更是喜上眉梢,都是一脸开森的看着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