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255章 营生才开张

公子威武 第0255章 营生才开张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玉林问诸位大人,除开成都,还有哪里在大肆抢盐?

这些官员听了之后,觉得赵玉林说的在理,一个个都是默不作声。

他继续讲,嘉定、泸州、仁怀和新市的百姓,他们得到江东断了盐路的消息最早,都没有出现抢盐的情况,为啥呢?

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食盐充足。不但满足了本地食盐的需求,还紧急给咱们运来了十几万斤盐解困。

他们的盐又从何而来?

那是因为他们有咱神威军建立的供销联合社,将百姓需要的生活用品和各地生产出来的用品都联合到社里。

百姓需要什么?社里知道。

百姓需要多少?社里晓得。

哪里有货,他们清楚。试问,咱们的漕运司清楚吗?

赵玉林口水说干了,端起茶碗来吃茶。

丁公见他侃侃而谈,显然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笑呵呵的说哥儿就别卖关子了嘛,只说如何做?

赵玉林叫肖艳出去将他四娘请进来坐下,告诉大家要建立川陕制置司总的供销联合社,就叫联合总社,社长他都找到了,就是他的四娘赵邱舒芸女士。

他四娘立马站起来推迟,说她不能胜任,一边摆手一边害怕的往外面走。

肖艳赶紧上前将她扶回去坐下。

赵玉林不再喊四娘,而是称呼她的名字,他说赵邱舒芸女士负责神威军的合作社多年,已经建立起来的供销社她都是一清二楚。

赵玉林大声告诉诸公,这次大举向成都调运食盐,就是赵邱舒芸女士提出来的。足见此人能做好此事,还有判断事务的敏锐性。他说这也不是为了自家人在争位子,请赵邱舒芸女士支持咱们制置司三年,他日事成,诸公一起给您践行。

这个话就讲得很清楚了,总社必须要建,他四娘是来帮忙的,以三年为限,总社搭建完成便离职不干。

老曹对神威军的这套机制非常熟悉,晓得其中的妙处。

他立马支持。

诸公也是交头接耳的颔首点头。

赵玉林说还要加一条,既然咱们请赵邱舒芸女士来做事,总得有职有权。

咱们要整顿长平仓,将仓库纳入供销社,就委任她为漕运副使,专司供销社的筹备如何?

丁公开始以为他要直接将自己的四娘拉到漕运使的位置上坐起,脸色很不好看,听到赵玉林说是副使,还只是专司建社的副使,当即爽快的答应,还学着赵玉林的称呼请淑云女士坐上来。

幕宾立即过去为他娘搬椅子,赵邱舒芸很怯生的坐到了转运副使边上。

丁公笑呵呵的说眼下漕运算是瘫痪了,只有淑云副使一人履职恐怕忙不过来,诸公一起议议,还有适合的都荐上来。

众人推了两个副使,大家都没得意见,正使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赵玉林建议暂时由曹大将军代着,一来漕运刚出了那么大的事,肯定是人心惶惶的,需要稳定。二来建社需要强力推进,有大将军坐镇就好办的多。

众人自然没得没话说。

眼看着议事已毕,就要散会了,赵邱舒芸突然站起来有话要说。

赵玉林看到他四娘涨红着脸局促的发言:既然让她来建立供销总社,她认为眼下诸公最关心的还是如何解决食盐这样的紧俏物事。若是诸公信任,她就直接拿食盐来试试,先以州为区域统一食盐价格,将盐税在入境、出厂、坊便时一次性收取,销售地加上转运、仓储和损耗再折合定价销售。

这样做,有助于盐价回归它的实际价格,食盐没了暴利,还有谁去贩运私盐?

诸公立即议论起来。

食盐,现在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地的盐商在完成了官府的倒运任务和税赋后定价销售。造成进货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价格难以把握。更有私盐贩子钻空子,从中谋取暴利。

他四娘的这个思路就是要将盐价统一起来。交足官府的税银,让利给百姓。

赵玉林说这是在变革,只要不损害国家利益,又有利于民的事情就干,任何做法都可以尝试。各地必须严查私自贩盐,官员和军人涉案将罪加一等。

丁公立即点头,诸公又开始颔首。

老曹看看大家后说散了吧,忙活大半天啦。

回到驿馆,他四娘就跟了过来,既兴奋又紧张说要是做不好,就不怕她丢了赵家的脸?

赵玉林说他都是弃儿一个,赵家哪来的脸,只要咱们心里装着的是百姓,做事就问心无愧。他给四娘打气,想咋干就咋干,没人拦得住。

赵邱舒芸有她这个三儿的鼎力支持,底气满满的啦。

五日之后,襄阳收到了来自西宁州的食盐。

这种盐湖里直接挖起来的盐质量就略差了,毕竟是湖水自然挥发、干枯之后沉积下来的,杂质肯定要多一些。

但是,价格超级便宜呀,杨兴运亲自到襄阳主持食盐的发送,价格低于江东食盐的一半,普通百姓买到半价的食盐欢喜啦。

前有神威军动用军盐为民解困,今天神威军又送来如此便宜的食盐,襄阳城里人群欢呼,老百姓奔走相告,个个都在夸赞神威军,感谢三少爷为他们想得如此周到。

襄阳的女帮主知府开森啦,杨兴运很有感触的说三少爷总是有办法,后续西宁州的食盐会源源不断的顺水而下,咱们是真的不缺盐了。

临安的史儿子还在做着食盐的发财梦呢,盐商送来多少他收多少,仓库里渐渐堆成了山。

他收到襄阳的密报,神威军动用军盐发送到百姓家里了。

小朝廷里从小皇帝到守门牙将都在弹冠相庆欢腾起来,大赞史相厉害,只用食盐这一招便死死的卡住了川蜀的脖子,那赵弃儿迟早要到江东来跪下磕头,认祖归宗,朝拜天子。

史相严令关卡严查死守,绝不允许一粒盐流进川蜀。

半月之后,西宁州的食盐进入成都,江船源源不断的送来二十万斤食盐。这是周平组织水师的兄弟与时间赛跑,赶急送来的。

赵邱舒芸看到密密麻麻的运盐船信心百倍,立即领人分配调度。

第二天,新开张的合作社分店便挂出了最新盐价,低至江东海盐的一半,而且还是不限量。

老百姓立即乐呵了,一个个买到盐的奔走相告,咱们再也不愁没盐吃啦。

街头巷尾的又热议起来,张三得意的说:看嘛,老子就说三少爷有办法,咱们有的是盐不是一句虚话。你娃儿就是瓜皮一个,买那么盐干嘛,又不能下崽?

李四在边上嘿嘿的笑着,呵呵,这盐看着有点糙,便宜呢,才一半的价,呵呵,呵呵……

成都府衙,丁公开森了,召集大家府衙议事。

赵玉林不但成功的稳住盐价,还将进出昌都州的民工队固定下来,通过运盐增收,降低了神威军进驻康延川的军费开支。

丁公心情大好,笑呵呵的让舒云副使将卖盐的银子划拨一份给西宁州,用于该州道路修造和驿站扩建,要改善民工队的吃住条件。

大家都是一致同意,乐呵呵连说应该、应该的。

他问:府衙收齐了贪腐官吏的脏银,足足上千万贯了,今年咱们不缺银子啦。

赵玉林明白,这是老爷子有想法,要花点钱了。他还不清楚老爷子的具体打算,笑哈哈的吃茶不语。

前些日子定下花消二百万贯,用于城内的排污沟渠治理和道路修缮,如今城里到处都在开挖了,赵玉林还真不晓得他要如何花钱?

不一会儿,老曹开口了。

他说最近去了府学,看到院墙斑驳,房子破旧,认为该修一修啦。

赵玉林见老曹看向自己,丁公又眯着眼睛颔首,晓得他俩通过气了。呵呵,这老头儿有点意思。

赵玉林见大家不开腔,咳嗽两声说只是修缮这样的小事咱们以后便不再这里议了,他认为五万贯以下的事情丁大人可以自决。

丁公马上睁开了眼睛,疑惑的看着他问是啥意思?

别看丁公身为知府,制置使,大宋的银子可是管理的超级严格,即便是府衙要花钱,自己找不到,需动用府库的话必须由户部批准。

所以,这老头儿听到赵玉林说他可以随便花钱时,反而不爽啦,以为是在调侃他呢。

他笑呵呵的说大人眼下就是川蜀的掌舵人,开支几万贯钱这样的小事都不能自主,还做啥当家人?

众人立马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他说,今后制置司下的各个司需支出三万贯以下的,丁大人欲开支五万贯的事情都不议了,叫幕宾拉出一个事由单来大家知晓即可。

众人立马欢喜啦,一个个都是笑逐颜开的。

丁公更是笑的像个弥勒佛一样,他轻轻敲敲桌子说此事还是听他的,各司一一万贯为度,他这里就两万贯的用度好啦。

赵玉林说肯定得听丁公的,接着又啰嗦一句:诸公还需省着点哦,咱们这才建起个小家,营生才开张呢。

桌子上的人一个个都乐呵呵的颔首点头,不住的说:“那是、那是。”开心的不得了。赵玉林一句话,叫大家都没事情要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