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253章 长平仓硕鼠

公子威武 第0253章 长平仓硕鼠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掌柜们拿到文章后看到三少爷的署名,惊喜的说根本不用府衙出钱,只要有三少爷的名号绝对能卖大价钱。

格老子,这是要卖他的名号了。赵玉林挥挥手,叫快些忙去。

徐志远大喊:小心,被弄错了。

肖艳再取出一份抄件递给徐志远,吩咐顺风处立即抄送各地,要求报纸刊登。

徐志远接过稿件告辞离去。

赵玉林刚上床休息一会儿,卫士便进来唤他,说曹大将军请去府衙议事啦。两人吃过早饭赶去府衙,丁公已经到了。

昨夜接了赵玉林要求召集府衙三班议事的消息,丁公还不以为意,天亮后接到了顺风处的消息,再看到新做的报纸上署名三少爷的文章,顿时明白赵玉林的纠结了,立即招呼着幕宾、参谋的忙碌起来。

到会的人员太多了,都集中到前面的坝子里站着,幕宾在府衙的照壁前搭起台子,找来一支铜皮喇叭递给丁公,老头子却要他讲,老曹也说就他最熟悉。

赵玉林举起话筒开讲了。

他将临安小朝廷断绝大江上的盐路,要川蜀人吃不上盐,吃不起盐的阴谋和盘托出。告诉大家不要慌,咱们有的是盐。

赵玉林要求衙门里做事的都要带头遵守规矩,不去跟风抢盐,教导自家亲友合理储盐。

他保证家家户户有盐吃,一个月之内,神威军将为百姓提供更加便宜的食盐,还要在成都实践用盐增加肥效,提高粮食产量。

接着,老曹继续喊话,要相信三少爷说的都是真的,咱们有的是盐。神威军能保证大家都吃上盐。

老曹三言两语结束了训话,将话筒还给丁公,老爷子乐呵呵的说诸位忘了?我等还有长平仓呐。

老夫准了,着常平使立即清点核实长平仓食盐,筹划发往各地州县。

他的话还没说完,赵玉林就看到站在边上的常平使身体晃了一下差点摔倒,幸亏被按察使扶住。

丁公解散了官员,关切的问他咋了?

此公马上说疑是偶感风寒,无妨、无妨,告辞去办差啦。

丁公笑呵呵的叫去里面坐坐。

三个人来到小花厅坐下吃茶。

赵玉林说这里还有很多州县没有建立合作社,只能将盐护送到州县去由属官负责发放,挺过这段时间,江东就会主动求饶,降价把盐送过来。

丁公心里很不踏实,他说常平仓的情况他是清楚的,就那么大点仓库能备下多少食盐?

应付成都十日还行,要保证川陕?肯定是自欺欺人。

老爷子不放心的问他:真的有盐?

当真已在路上?

老曹说军中无戏言,我等如何敢欺骗老百姓。

赵玉林告诉他有常平仓支持十日,万事无忧。要不是为了迅速平息断盐风波,第一批盐都已经到利州了。是他改了主意,叫先运去襄阳。

因为那里最先得到江东断盐的消息,咱们就先送去那里让老百姓放心。

老曹给丁公解释,玉林哥儿早就预料到江东会来这么一手,在苗总参军回来的时候就叫咱们的民工队满载食盐返回啦。

所以,咱们的盐,在江东还没有发出断盐威胁的时候已经在路上了。

丁公听着惊叹不已,感叹赵玉林料事如神。

他见赵玉林接连打哈欠,晓得他昨夜没有休息,连忙叫回去歇着,剩下的事情他来做。

赵玉林正好落得清闲,带着肖艳返回老曹府上。

此时,成都的大街小巷都看到了有三少爷署名文章的报纸,老百姓在茶坊酒肆,街头巷尾的议论着。

有人拍着报纸说:看嘛、看嘛,老子就说盐是小事一桩,三少爷肯定有办法的,你们都不相信,跑去大包小包的买,那盐要是化了成水,还要花钱再买呢。

又有人疑惑的说大家都在传啊,万一三少爷是为了稳住咱们说的糊弄话呢?

侧边一人瓮声瓮气骂开了:马格逼的,连三少爷说的话都不信还信哪个?滚一边去,反正老子最多就买半斤盐。

赵玉林还在呼呼大睡呢,哪晓得街巷里有这么多他的粉丝。

但是,远在临安的史儿子就忙得比他乐呵了。

盐商必须卖盐才能有银子啊,史儿子心里有数,叫盐商把盐都卖给他的朝廷,他付给盐商关子。

盐商们拿着油墨都还没干的关子不干了,晓得又是临安朝廷赶急新印制的纸片儿,这个钱引可是见风跌呀,没准哪天就可以成捆的拿到祖先人的坟头上点燃直送冥府。

所有的盐商都去皇宫要求换银子,朝廷必须用银子采购他们手里的食盐。

史儿子没法了,总不能把盐商都杀了嘛。

真要杀了,谁给他造盐?

他又去哪里刮钱?

史儿子只得和盐商谈判,威胁带利诱的承诺按照市价用银子采购,先付给盐商一半的银子,待朝廷卖到西蜀,收回货款后一次性付清。

两厢谈妥之后,问题总算解决了。

遇上今年天好,盐商因为有小朝廷的订单拼命晒盐,制盐。史儿子也是算定川蜀必须走江东进盐,敞开了的囤货。

赵玉林还在做梦呢,如何晓得史儿子那么辛苦。他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老曹告诉他已经在菜市口将人犯都砍头啦。

东南西北的城门处张贴了人犯的犯罪事实布告,老百姓看到官府快刀斩乱麻,迅速将罪犯斩立决欢喜啦,直叫大快人心。

顺风处冬梅报告:这次肃贪,抄没的现银折合下来有一千三百万贯,问搜得的交子和关子这些钱引如何处置?

赵玉林暗自感叹这些大老鼠真会偷,冷不丁的积攒了那么多脏银,让冬梅报给丁公决断。

他认为这些还没开封的钱引最好是当众销毁,免得流向社会后叫已经流通在市面上的钱引进一步贬值。

老曹和他还在议事,侍女进来说夫人亲自督促的饭菜好啦。

老曹笑呵呵的叫去吃酒,喝他的陈年五谷丰。

两人来到餐厅,肖艳和曹夫人已经等候在那里了,大家坐下开席。曹夫人指着中间的大碗说活水鱼呐,尝尝师傅的手艺。

老曹吃了一筷子说他还是喜欢炒黄豆,抓起就往嘴里送。

曹夫人瞪了他一眼嘀咕道:那里像个大将军?

老曹哈哈大笑说这才是军人呐,举起酒杯叫吃酒、吃酒。四个人一起走了一个,肖艳立马就脸上红霞飞啦。

正吃得高兴,卫士报告:巡查使有急事禀报。

老曹立即叫请进来。

蒋立刚急匆匆的进来报告常平使上吊自杀啦。

衙门的人打开仓库,发现里面储存的食盐被偷换成了砂子,账本上八万斤,实际只有不到八百斤,其余的口袋里全是砂子。

格老子的,啥情况?

一桌子的人都惊呆了,可是八万斤食盐啊。

老曹问禀报丁大人没?

蒋立刚说报了,他在府衙里没找见两位大人,特地来府上的。顺风处和按察司都去人啦,冬梅总管亲自领队查案。

仙人板板,赵玉林暗自叹息一声。

幸亏他没有将希望寄托在这些公门身上,不然还真的要出大事。

他叫蒋立刚回去和顺风处商议,立即封锁消息,西宁州的食盐没到之前决不能让百姓知晓。

常平使自杀,对外就说是凶杀,正大光明的办案。等食盐风波过去之后再公之于众。

老曹也是点头,叫快些去办。

两人都是一脸的无奈,干了杯中酒一起去府衙。

长平仓,是宋朝专为突发灾难而设置的应急物资储存仓库,市面上物资充盈时购进粮油茶盐,遇上灾难年物资短缺时发放、进入市场平抑物价。

如今,却成了某些利欲熏心之人谋利的窝点。

他俩来到府衙,转运和按察二使已经到了。丁公痛心疾首的自责,说自己平时疏于管束,失职失察了。

他老先生奉行的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无为而治,那不叫疏于管教,根本就是不管教。

赵玉林说这和大人无关,是这些人的眼睛掉进银子堆里,忘了该做啥,不该做啥。

眼下最急的是封锁消息,决不能让老百姓晓得,那样会引起恐慌的。

按察使也是这样看,说他回来时已经吩咐冬梅保守秘密。

赵玉林点点头,心里给按察使点了个大大的赞。

几个人换了两道茶来吃,冬梅才急匆匆的回来禀报:常平使上吊后,他的夫人也也用一条白绫跟着去了。所有人都已经控制住,就是没发现赃款赃物。

城里的三处长平仓都打开彻查了,粮食不足三成,茶、盐、油这些贵重物资几乎都被调包。他们将涉案官吏直接关押在了仓库里。

赵玉林认为肯定是团伙作案,组织严密。因为仓库的粮、油、茶、盐都是一袋袋,一缸缸,一包包的大件,运进去再运出来都是有严格的手续。

老曹说不急了,就按照玉林小哥的要求封锁消息,细细审查。

赵玉林说此次涉案人员太多,又不能放进监狱来办,请按察使直接带人介入,联合调查,各施其职迅速破案。

按察使已经晓得赵玉林的办事风格,从不拖拉,马上起身跟着冬梅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