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公子威武 > 第0248章 骠骑大将军

公子威武 第0248章 骠骑大将军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一早,赵玉林的官船再次启程,直航成都。

此时的成都府衙,已经吵翻啦。

成都皇城司的快速递收到了临安要求转运税赋的诏谕之后,府衙和民间有头有面的人物很快晓得了,大家争相议论起来,究竟要不要将银子运去刚刚复建的小朝廷?

前朝的御史华岳和一个皇帝的近侍太监躲过蒙军的封锁,历经千幸万苦到了成都,出示了皇帝封赏赵玉林和下嫁皇女的诏书,证实了坊间传闻是真的。

皇帝在最后一刻封赵玉林为汉王,骠骑大将军,专事北伐。并且将流落民间的皇女赵飞燕封为南郑君主,下嫁赵玉林为妻。

玛德,皇帝这是疯了吗?

一口气给了赵玉林那么多无上荣耀,这是要他坐着火箭上天,看看月宫究竟有没有嫦娥吗?

消息传出后,成都府衙、书院,包括成都的整个上流人士都在热议了,一边认为赵玉林扣下税赋不送临安是谋反,要割据称王。一边认为赵玉林已经是汉王了,还有皇女为妻,为啥不能称王?

还有人更是觉得赵玉林也是姓赵啊,临安可以随便找个赵渡来做皇帝,赵玉林为啥就不能称帝?

总之是大街小巷都在闲谈热议,吵得沸沸扬扬。

这就急坏了川陕制置使,成都知府丁公啦,怎么得也要主角赵玉林出面来解决。

他刚踏上成都南门的码头,冬梅就上去报告了当前的情况,兴奋的告诉他圣旨是真的,少爷就要做汉王了。

赵玉林笑着说一个汉王就兴奋的这样了,就这点儿出息吗?

冬梅笑盈盈的说少爷还要娶皇女呢,可是天大的福气。

他拉过肖艳说皇女就在身边,天天看着呐,有啥特别的?走起。

一行人鱼贯而入,直接去了驿馆。

肖艳得知他老爹以诏书的形式宣告了她和赵玉林的婚姻,惊喜万分,一定要替他梳妆了才准去府衙。

赵玉林在她鼻子尖上轻轻一吻,说先不告诉别人,看为夫的如何将他们干趴下。

他俩牵着手走进府衙,立即有人高喊赵指挥使到啦,汉王到啦。

赵玉林对着肖艳一笑而过,摇摇头直接去了丁公的后堂。里面一张圆桌上已经坐满人,只剩下丁公边上还有一个位子。

他叫再抬把椅子过来,是两个人呢。

丁公招招手,立即有人给肖艳抬过一把椅子来坐下。丁大人等他吃过茶后说成都事儿多啦,诸公都在等哥儿了。

赵玉林看看丁大人左首的老曹,笑呵呵的说有啥好大的事情不能决断,非要等到他来议定?

老曹一脸不爽的说还不是转运税赋的事情,前面已经明确了川陕的税赋要保神威军军费支出,有人又拿着临安的明诏要求转运呢。

转运使柳庆银立即开口讲话,明确告诉赵玉林就是他提出来的。

他认为,临安既然恢复了朝廷的建制,成都接到朝廷的诏令就应该遵照执行,难道要反了不成?

众人立即哑火,不敢开腔啦。

这个文官当道的社会,儒家思想统治下的封建礼制非常浓郁,谁都怕被扣上弑君篡位,阴谋造反的罪名。

曹友闻已经非常不友好的怒视着转运使了。

玛德,看来不和他们讲讲道理还不得行。

赵玉林吃了一口茶才缓缓地说不要随便给人戴帽子嘛,事情还没弄清楚呢。那临安的史相可是被北蛮抓住了的,有谁能证明他是自己逃脱而不是做了奸细让北蛮放回来祸害老百姓的?

转运使立即质问他如何能证明史相就是奸细?不能随便血口喷人,污人清白,史相还是堂堂的宰辅大人。

这时,坐在老曹边上的御史华岳开口了。

他说北蛮当时紧追着官家,所有重臣都在一起,几乎无一脱逃,他要不是领了官家旨意,早一步出发西来蜀地,十有八九也成了阶下囚。

江东百姓都在传言史相是从北蛮军帐中走出来的,怀疑他是奸细就不是空穴来风。

转运使因为有华岳带来的消息,要继续争辩史相是否干净变得理虚,转而说如今临安重建了朝廷,有了新皇帝,咱们就该依制转运税赋东去以应急需。

呵呵,这丫绝对是史相的铁杆,晓得临安史相那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必须想办法押解银子东去。

但是,赵玉林坚决不给此人机会,他转去后面书|记官的位置提笔写下一道手令,拿着开讲道:要说急需,眼下最需要的是拨付神威军的军费,川陕自己的事情都没做好,讨论别的地方干啥?

他已经查阅了,以往成都向朝廷转运四千万贯钱的时候,朝廷向川陕驻军拨付大约二千五百万贯钱。那个时候川陕驻军约在三十五万左右,是吧?

赵玉林转头看向老曹,曹友闻略微回忆了一下,当即点头。

他见到老曹点头了,马上就说军情紧急,不可耽误啊,丁公定会没有意见。飞虎,找个兄弟去传令,着府库立即转运银钱三千万贯做军用,谁敢阻挡杀无赦。

众人还没有回过神来,赵玉林的卫士一个“保证完成任务”后都跑步出去传令了。

丁公清醒过来后立即让他别急,刚才只说了二千五百万贯,咋又增加了五百万?

赵玉林笑笑说不是总共要转运五千万贯银钱嘛,神威军当下可是不止四十万,曹大将军是清楚的,三千万绝对不多。

诸公都在场呢,要不咱们再细细的算算?

丁公晓得这个帐算不得,一算,肯定还要使劲儿掏银子。他立马说罢了罢了,就依着哥儿的意思办。

赵玉林笑呵呵的谢过丁公,请他吃茶。

柳庆银已经气得火冒三丈,他怒视着赵玉林问这是在干啥?把他这个转运官当啥人了?

赵玉林轻轻的敲敲桌子说这是制置司的决定,还是和诸公一起共同讨论的哈。

华岳反问柳庆银,诸公同桌议事,为何如此蔑视制置司副使,赵指挥使大人,官家可是封了汉王的?

转运使立即将自己的火气关掉半个阀门,耐住性子说:如今临安急需银子,柳某就问指挥使大人,这银子何时转运?

赵玉林说诸公心里都明亮得很,那临安小朝廷真假难辨,地位尚需确定,川蜀为啥要急着承认,输出税银?

这可是川陕军民的血汗钱,咱们还要吃饭呢。

他当面给曹友闻商议,就从刚才调出的三千万贯钱中拨出五百万送去黄州的孟大将军处,大家都晓得荆州军靠朝廷军饷维持,如今没得饷银了,军队还要戍守边防呢。

老曹见他愿意将已经吃进肚子里的银子吐点出来,当然欢喜啦,立即点头赞成。

他接着说:都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的确是个道理,但是咱们也不能随随便便找个人来做皇帝噻,临安才建小朝廷便大肆封官许愿,传闻盐商都赐了咱蜀地的州县官,不是明摆着是在误国、祸害老百姓嘛。

没有官家咱们就不做事了吗?

没有官家咱们就不戍边了吗?

这些事情一样都少不了,还必须得做好。

临安的那帮人要折腾咱们管不了,就由他们去折腾。咱们可是要有定盘星,励精图治,厉兵秣马。蒙军还在对着咱们虎视眈眈呐。

转运使见众人开始颔首点头,交头接耳的私语,晓得赵玉林已经将大家说服,他还不死心,提出将余下的两千万贯税银转运临安,理由是大宋总得要有个主,小朝廷里的官员多数都是前朝旧臣呐。

众人又议开来,有人开始点头颔首啦,认为国家需要大一统,让小朝廷诏令四方,共拒北蛮也是不错的选择。

玛德,这根搅屎棍真是太臭了。

赵玉林发现被转运使这一搅和,原来提刑按察不说话的也开始交头接耳了,只有提举常平使还稳起没动。

马格逼的,他心里烦了,顿生杀机。

赵玉林对着身边的肖艳耳语,小姑娘立即起身出去,不大一会儿便领着冬梅和成都皇城司总管徐志远进来。

赵玉林漫不经心的问:皇城司的用度是由临安拨出的吧?

徐志远立即当众回答“是,指挥使大人。”

赵玉林听着很满意,他的回答说明此人认可赵玉林的身份。

他继续问道:临安蒙难,皇帝蒙羞,诸公同悲,往后没了朝廷,皇城司人没得用度如何履职?

会不会暗中投靠北蛮?

会不会拿北蛮的银子,替北蛮做事?

徐志远立即跪倒在地,说他身为大宋人,死是大宋鬼,绝不会背叛国家。

赵玉林上前将他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加入到神威军的顺风处,大家一锅吃饭,一起为抗击北蛮效力吧。

他也不管徐志远答不答应,转身回去坐下说以后诸公也别再北蛮、北蛮的叫了,那是大蒙古帝国,要学会尊重对手才能更好的击败对手,蒙军可是一直在吊打咱们呢。

这些人被他一阵忽悠,已经忘了还在讨论转运银子的事情,仿佛回到了去年,十年前,百年前,北方民族一次次南下欺辱宋人的场景历历在目。

赵玉林对着巡查使蒋立刚努努嘴,叫去吧,一起好好的查查转运使家里究竟有多少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