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为什么我是反派还自带吐槽役 > 242仿佛误入了吐槽役培训基地

主角离开后的丰城,暗潮汹涌。

当然,这是针对李海波而言的。

为了保住林天宇开挂得到的家业,他东奔西顾,软硬兼施,打压也好交易也好妥协也好,艰难地在丰城老牌势力当中周旋,时不时还要照顾没用的“队友”,简直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八个人用。

而我们的“反派”凌耀,对此,毫无共情,表示自己只是顺便来听听八卦的,海波兄弟你继续吐槽吧。

毕竟他也听出来了,林天宇走得虽然很潇洒不靠谱,但好怎么说也给李海波留了不少好东西。

就像高考的时候老师给学生留了一本典藏版五三,基本押题,但他拍拍屁股走了,完全让你自学……

对李海波这种“自学能力极强的小同学”的来说,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至少一年时间过去,李海波已经站稳五品,稳住了自己在黑市的庞大产业,从容不迫地运营着林天宇的公司。

同样是半路出家的修真者,这资源转换效率,凌耀也要自叹不如。

可能这就是被逼练出来的吧。

不过相比之下,凌耀的小日子,过得也不甚顺畅。

倒不是说之前那个渡鸦基地留下的后续有什么麻烦,而是他的“盗版内修体系”,遇到了瓶颈。

再源源不断培养新人以及把第一批学员逐步培养到七品的过程中,凌耀自己的修真境界却迟迟没有攀升,硬是卡在了六品巅峰。

六品到五品是一个大关,修真者体内的真气将又气态转为液态。

对外修而言,这是对肉体的极致淬炼,才能让真气毫无阻碍地再体内奔驰。

而对内修而言,则需要锻造出一个前所未有、无比强大的丹田,来容纳新形态的真气。而丹田和肉体相比,却脆弱得多。想要练成这样的丹田,其中难度,无疑比外修还要大许多。

凌耀作为一个“盗版玩家”,不断地从吐槽役和前世修炼典籍当中压榨汲取、提炼重整,计算出数条可能成功冲击五品的道路。但在这一年的尝试之下,这些方法无疑全部失败,甚至还给他留下了许多难以恢复的暗伤。

就连侯金硕都收到上级指令,亲自跑来劝他,不要太着急。他能两年之内晋升六品本就是无法复制的奇迹,想从六品再毫无阻碍、顺风顺水地突破到五品,无疑是登天之难。更不要说是从一条完全未知地修行道路上去冲击五品。

“南博图”才26岁,还有大把的光阴去尝试、去修炼。没必要为了一时地突破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反而给未来的成长埋下暗雷。

凌耀自然听得懂侯金硕的意思,这是表达信任,希望他不要勉强自己,而是徐徐图之,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可以说特情局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而不是一味压榨自己继续吐出新的修炼方法,已经是把他凌耀当作了自己人。

但凌耀却没办法轻易放弃这种尝试方法。并不是因为他担心特情局嫌自己进展慢,又或是担心跟不上林天宇这个主角的步伐。

只是因为如果他不去做尝试,又有谁来做?

且不说目前按照这条修真道路修炼到六品的人只有他一个,连林天宇所用的法门也未必百分百和自己相同。

就是真有一个完美可以替自己尝试各种突破方法的候选人,人家好不容易修炼到六品,也是小有成绩,又怎么会愿意用风险极高的方法去突破?又如何能确保他所运行的诀窍和凌耀所设想的完全一致?

只有他自己,才对自己的理论最了解,才对自己的目标有最坚定的信念,才有为这项事业冒险和牺牲最大的决心。

与其说他着急,不如说是他在这一年内就想出了那么多种可能性,不断地在尝试罢了。

而且他感觉,已经近了。他现在只需要要给突破口,或者说,一点灵感。

“再过两天,我也要走了,也是去京都。这边项目就交给你自己管,我就不操心了。”

凌耀大手一挥,对李海波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但是这个炸弹只有三秒钟的眩晕效果,很快李海波反应过来:

“特情局召你回总部了?这么着急?”

“也没有,其实上周就通知我了,我今天才想起来告诉你而已……”

“靠!滚啊!”

“哎呀,反正你接触到的几个项目都已经不是我在主控了,我在不在丰城也大差不差。”

凌耀对李海波如猫猫生气一般毫无杀伤力地嫌弃语录置若罔闻,

“反而是我不在,你才更有理由和他们直接接触。这不是正和你意?”

李海波当然知道这个道理。这一年来凌耀明里暗里给他牵线搭桥了不少特情局相关的业务。

李海波一开始还不明白自己一个黑市的混子,就算是林天宇的手下,特情局也没理由这么给面子。

后来他才意识到原来特情局那帮人都把自己当南博图的人,那自然是好言好语、好声好气,甚至自动脑补自己是什么黑市线人了。

对此李海波自然是又好气又好笑。自己明明就和这货不是一个阵营,莫名其妙就被划到了一条贼船上,那到时候真出了事,他要是再偏向林天宇,岂不是仿佛自己不做人?

然而凌耀的解释确实:没有啊,听我解释,他们瞎扯,猜的事怎么能作数呢?现在林天宇才是特情局新人头牌啊,你和特情局有合作不是很合理吗?

很合理个屁,把你丢进恒河里还差不多呢。李海波当然知道凌耀这一波装傻会很奏效,但问题是,到底是谁提供了这个机会,他自己难道不知道吗?

他谁都可以骗,但心里这一坎又怎么可能轻易过去?

但眼下,也只能如此了。毕竟不仅是他,他在黑市还有一整条唐街的人“嗷嗷待哺”,没理由为了一点心里的过不去放弃这么大块肥肉。

如果能越过南博图,直接和特情局更深入地合作,对他来说当然是大好事。

不过……

“你不会到了京都又招惹到林天宇吧?”

李海波上下打量着凌耀,满脸的不信任。

凌耀一听可不得了,就差吹胡子瞪眼了:

“怎么说话的,啊,怎么说话的!哪次是我主动招惹他啊,这不都是他自己撞上来的嘛!我这么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没事儿干嘛招惹大鲨笔……最后一句你可以当没听见。”

李海波:我听见了啊喂!虽然也没什么好反驳的就是了……

“你放心好了,你自己嘴巴闭紧,没人能把你捅出去。”

凌耀本来也只是开玩笑,因此语态愈发轻松起来,

“我这次主要是去体验大城市的医疗水平的,又不是去和谁掰头的,肯定不会遇到林天宇好吧……应该?”

李海波:请你把最后两个字去掉!

说他一点都不担心凌耀和林天宇起冲突那是假的,但真要是起了冲突,他也相信百分之八九十是林天宇主动挑起的问题。他们俩坐在这聊再多,也没有意义。

其实他更好奇凌耀是去京都干什么的。

虽然凌耀偶尔也会和他抱怨诸事不顺,吐槽听说林天宇在京都“大开杀戒”、“大展宏图”,“博图这种励志的名字应该送给他才是”。

但在李海波看来,凌耀虽然风声不显,但做出的成绩未必比“装逼大于贡献”、“利己大于利人”的林天宇要少。

林天宇如今已经经受住第一波小家族的挑衅试探,并且通过展露医术和战斗能力,再加上隐约透露出去的“特情局背景”,获得了一部分家族的投资;甚至还勾搭上了几个权贵,挂职了大企业的职务。

毫无疑问,这是京都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与此同时,林天宇黑百通吃,也黑白通挑,很快在京都树敌无数。哪怕李海波并不知道“主角”“套路”云云,也知道这是林天宇惯走的风格:在悬崖上走钢丝绳,步步惊险,仿佛这样才能吸引眼球,博得喝彩。

事实也的确如此。无论是报纸新闻,还是八卦论坛,所有人都在谈论“林天宇”这个名字。

而李海波总结下来就是,林天宇换了个地界,接触人和事的级别不断抬升,涉及权力和金钱的斗争不断升级,但依然行事如意,不怪乎人们惊叹和艳羡。

但本质上和在丰城所做之事并无不同。

而相比之下,凌耀在丰城所为则更像是一场攀登。

无论是入门丹药的量产成功,还是普适性内修法门的进一步修行,又或是新型附魔子弹及其配套装备的研发生产,再或是气燧能源与连锁机关项目的研究实现,都是可以直接兑现、转化为实战力量的重要研究成果。

凌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毫无疑问,他是这些项目的绝对领头人。

他所做的,就像是慢条斯理地收拾行囊、慎之又慎地清点装备,精挑细选地寻找队友,然后出发,然后一点一点向高耸入云地峰顶而去,步履艰难,行程缓慢。

但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而且,他带着那么多人同行上路,并且励志带领更多的人一起登峰。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能力、他的目标、他的理想。

哪怕是当初基于年龄和身份对他千防百防的特情局,也在逐渐提升他的地位,放大他手中的权力,甚至开始关心他的身体健康。

否则哪来的什么“体验大城市医疗水平”的安排?真以为这是批发待遇?

当然,“南博图”的名字绝不会像林天宇那样出现在大街小巷、闲言碎语之中,但这个名字日后一定会出现在历史书上。

而如果说在林天宇手下干活,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利益交互,那么和凌耀的合作,则有一种微妙的、推进了文明进步的豪情。

李海波自嘲一笑:原来黑市的人也会有生出如此感情的一天,这也太奇怪了。

凌耀当然不知道李海波心中的百转千回。更何况他做这些事,驱动他的反而更多是兴趣和爱好——研究嘛,芒生大世界的老本行咯。

这一年来他投身于处于丰城的工作,除了在吐槽役的短信里还时时刻刻传来的“主角”消息,让他多多少少能了解到一些林天宇的情报,他似乎已经彻底摆脱了所谓“剧情”的命运,在自己的事业上不断发展。

因此这次返京,他甚至已经失去了当初重返丰城时那种“鼓起勇气面对主角带来的疾风暴雨吧!”的心态,显得颇为平和。

唯一让他不淡定的,早就不是林天宇,而是同样在京都的“辛冉教授”。

在特情局的调查里,辛冉教授近二十年的表现都很正常,所以调查部的人一开始还以为是凌耀因为自己的遭遇而过度敏感。

直到他们把时间线再拉长到三十年前,忽然发现辛冉当年“起家”的重大研究成果,涉及到多项医学研究伦理问题——拿婴儿做心理学实验、故意给婴儿留下心理阴影等等。

虽然放在当年可能大家轻轻放过,材料三两页画符几笔就通过了,但放在现在来看无疑是“反人类”的操作。

当然,如果只是如此,还能说一句是因为时代局限所致。但他们逐渐发现了更多蛛丝马迹:

这么多孩子是怎么来的?他们的实验征求过谁的同意?是谁提供了不规范实验的设备和场所?

虽然陈年旧事已经被人刻意掩盖,但辛冉在孤儿院、穷乡僻壤游走活动的轨迹本身就是一种暗示。调查局甚至从中挖掘到了几条人口拐卖链。

但还没有切实的证据,特情局也不敢轻举妄动。但凌耀想,也许在特情局找到证据之前,他应该和辛冉见一次面,看看能不能诈出更多线索——尤其是他所想要直到的部分。

他和辛冉直接接触的申请没有得到同意。

这倒也正常,毕竟现在他是秘密的重要人物,而辛冉是可疑的危险人物。

但他想,林天宇在京都,李嘉恒在京都,他也去了京都——辛冉总是会主动现身的。

他录音笔都买了十几条了,就等着这人自己冒泡呢!

离开黑市,凌耀已经完成了在丰城的所有告别,随大部队的轮岗班车来到了京都。

在健康检查的这段时间,凌耀把将来可能和自己项目工作对接的小组负责人和直属领导都见了一遍。

大家都很热情,很真诚,和当初他提出想和特情局合作时的态度完全不同。

凌耀对此很满意。这样的状态才有利于更多深入合作的开展。

不过他发现,在京都,林天宇这个名字在特情局里出现的名字,竟然这么高。

过道转角,三两个后勤成员在骂林天宇又打草惊蛇了哪个黑帮害他们断了线索,又和哪个世家手下火拼需要他们去现场擦屁股。

咖啡厅里,几个胡子花白的老教授长叹短嘘,讨论林天宇对中医带来的宣传弊大于利,神伤于因林天宇而起的新中医热以及引发的一系列医疗诈骗手段又重出江湖。

健身房内,一群膀大腰粗的执勤队员一边擦汗,一边聊着林天宇拳打外国拳击交流会,脚踢外国医学协会,又会打人又会治病。

本来还觉得挺长志气,结果冷不伶仃有人冒了一句“你们要不要去查查那些什么大会协会都是什么野鸡队啊,人家正经国家层面的交流队首先就碰不上林天宇这种野生,而且人家比的也不是纯粹打赢谁或者治好谁那么简单好吧?就好像他那玩意儿能推广似的。”

然后一群人埋头百度,最后各个翻白眼散去。

公园湖边,聚在小桌小凳旁的的七八个情报员凑头哀嚎林天宇的哪次出风头有多浮夸,行事有多么无厘头,为了把林天宇各种双标的行径洗白,他们每天耗费大量的心力在社交媒体上给林天宇写通稿,就怕败坏了特情局的形象。

甚至在食堂,大菜的大妈挥舞两下大勺,也能说两嘴林天宇去哪里沾花惹草、左右逢源,掰着手指给凌耀算这“大渣男”霍霍了多少无辜纯情小姑娘。

再一翻看网络新闻和电视广播,感觉林天宇的风评在特情局内外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也不为过。

而这样的场景,时不时就会在总部大楼里出现,让凌耀觉得自己仿佛误入了吐槽役培训基地……

不过想想林天宇在外面“呼风唤雨”、“叱咤风云”,丝毫不顾忌后果,把特情局这些人给折腾得累死累活。

要不是看在他这个烟雾弹的作用简直效果翻倍,估计大伙骂得要比现在还要更难听。

凌耀翻动着别人看不到的系统界面,上面依然只有芒生大世界的信息记录。他在想,这个世界的故事进展到了哪里,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真的要等林天宇一朝成神,怒娶108个老婆不成?

他开始觉得有点无聊了。

还不如上辈子那个小屁孩有意思呢。人家小屁孩好歹也是称霸一方的真传奇啊,和林天宇这种开局一只鲲、一刀999级这种传播度的“传奇”能一样吗?

这种无聊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半个月后。某天深夜,他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电话号是陌生的,但来者的声音却并不陌生。

“我听说你来京都了。难得。想见一面吗?我们许久没有见过面了。我想想……”

电话接通的瞬间,凌耀的脊背瞬间挺直,神经也跟着紧绷起来。

“已经有三十年了吧?”

“南博图”今年26岁。

凌耀咬了咬牙,终于在漫长的沉默中给出了自己的答复,一字一句,不急不换:

“确实是很久不见了,辛冉教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