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653章 幺蛾子

都督请留步 第653章 幺蛾子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让杨忠等人离去之后,刘益守留王伟书房议事。

很多话不能当着杨忠与段韶的面说,人家刚刚打了打胜仗,要是质疑敌军的强悍与否,那就是寒了三军将士的心。这种事情刘益守不可能做。

但背地里,该有的质疑还是要有,那些没有弄明白的事情,必须得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能下面的将领说什么便是什么。

“主公,杨忠之言,颇有蹊跷。”

王伟沉声说道,给刘益守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二人对坐于书桉前,皆是面色沉重。

“主公,根据我们在两淮试点的情况,鹰扬府(刘益守在自己老巢搞了不叫府兵制的府兵制,鹰扬府与折冲府功能大同小异)在训练士卒方面的功能,是其他兵制不能比的。

如今主公麾下精兵,皆是经过鹰扬府训练出来的,北方来的那些老卒,很多都已经退居二线,有不少人在鹰扬府中担任教习。

以我们训练士卒的经验看,这些人不经历战火难堪大用。鹰扬府中出来的士卒,也不能直接就当做精锐使用,还是要层层选拔,才能有杨忠麾下部曲那种水平。”

王伟的意思很明白了,关中不可能所有的府兵都跟李弼麾下那些人一个水准!他觉得李弼的兵马虽然是府兵出身,却也不是那种一抓一大把的府兵!

刘益守微微点头,比较认可王伟的判断。

封建时代的军队,数量在千人左右的绝对精锐,很大程度上便可以决定战局走向了。历史上段韶在北齐北周邙山之战的时候,千人级别的精骑,就一举扭转战局,北周二十万兵马硬是使不出力来。

贺拔岳让李弼带着千人精锐前出汉中,不是昏招,要是真带着几万人一波送走,那才是蠢货。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李弼具体执行上。打了几场胜仗就忘乎所以,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一再的将兵家大忌当做不存在。

李弼的无奈在于关中困苦,士卒军纪大坏,不然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刘益守预备队留的很多,是做好了杨忠战败相关预桉的。

但是!

关中那些人要是不一路打砸抢搞得自己军无战心的话,哪怕战局失利,不能攻克汉中,逃回关中问题还是不大的。

褒斜道也不适合追击,很容易被人打埋伏。李弼并不是没有后路跟退路,他完全是作死把自己给玩死的。

“料敌从宽,无论关中的府兵是不是都如李弼麾下这些丘八一样,多准备一点肯定是好的。汉中的粮草没有运到关中,贺拔岳势必不可能善罢甘休。

如今汉中粮草已在我掌控之中,传令下去,调斛律羡的落凋到汉中来,再把厍狄昌那支精锐步军也调来。

贺拔岳来的话,我叫他有去无回;贺拔岳不来,我去剑阁向萧纪兴师问罪。”

刘益守勐的一拍桌桉,霸气外露!

怎么问罪呢?

王伟一脸古怪看着刘益守,欲言又止。

“萧纪未经允许便攻略了汉中门户沔阳,这不是造反是什么?让天子下诏书斥责萧纪,逼迫他让出剑阁,让朝廷的兵马替他守门户,以示并无造反之心!

若是不愿意开放剑阁,那便是心有不臣,其心可诛!朝廷水军便会沿着长江北上巴郡(重庆),然后三路北上成都,向萧纪兴师问罪!

让萧纪自己选一个!”

占据了汉中的刘益守,显然心中底气十足,根本不忌惮萧纪玩什么花样。而他对贺拔岳等人的态度,就完全不是这样,几乎每次都是步步为营,切香肠一般的谋胜。

“主公说的极是,蜀地虽然形胜,却是有形无骨,难以独自固守。

携蜀地进取四方可取之,踞蜀地自守而不能守。萧纪中人之姿,想困守蜀地,那是守不住的。”

王伟抚掌大笑说道。

“此言不虚。蜀地必须握有汉中,以保出路通畅。蜀地与外界联络时断时续,粮食布匹盐铁等物皆可以自产自销,不假外人之手。并无多少开疆拓土的迫切需求。

蜀地若是不谋天下,那天下则必来谋蜀地。与天下相比,蜀地的富足也不过是小富足,苟且或有一时,终究还是会无法自持的。

朝廷若是逼迫萧纪开放剑阁,但又不进军蜀地,萧纪十有八九不得不妥协。我们一向不屠城,不滥杀,讲求说一不二,萧纪不同意,蜀地百姓也会同意的。”

刘益守一语道破了蜀地的本质:这就是个偏安的“另类江南”。

朝廷的人是外来户,萧纪一样是外来户。只要朝廷不直接把萧纪逼死,萧纪在有路可以走的情况下,肯定不会鱼死网破。只要朝廷不放言派兵踏平蜀地,那么就算萧纪要造反,谁会跟着萧纪一条路走到黑呢?

刘益守终究只是要接管剑阁而已,名义上是:替萧纪守好门户,保护蜀地百姓。有萧纪惨败于魏军的例子在前面,谁还能说什么不是?

“明白了主公,在下这就写诏书。”王伟嘿嘿笑道。他是侍中,理论上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刘益守这里有皇帝的玉玺,而小皇帝又不能理事,刘益守作为亲王摄政。

所以,刘益守现在说的,就等于是朝廷的诏书,这么理解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不是么。

“记得发一份诏书到中枢去说明一下,要不然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在矫召。”

刘益守无奈叹息说道,该有的面子工程还是得有,儿皇帝虽然是橡皮图章,可那也是图章不是么?

……

“主公不可啊!派人去给李将军送个信就可以了,让他将汉中的粮草都囤积沔阳,让民夫运粮到关中就好了,主公千万不要再派兵去汉中了!”

长安丞相府的门前,众将云集,唯独韦孝宽一人拦在贺拔岳面前,不让众人进入府邸里面商议出兵之事。

“可以了,到此为止吧。”

贺拔岳无奈叹息说道,他都把话放出来了,这时候岂是说不去就能不去的?

“主公,如果真要去汉中,不妨等一等。要是梁国中枢带兵入蜀,那时候汉中要不断转运粮草到蜀地,后方空虚,我们到时候再出兵,可以一击而中!”

韦孝宽跪下恳求道。

“我知你忠勇,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起来吧。”

贺拔岳将韦孝宽扶起来,带着众将进入了府邸,也没有邀请他一起进入。

韦孝宽这么反对出兵汉中,再叫他一同出兵,显然是不合适的。贺拔岳不是固执,而是手下那些人嗷嗷待哺,都盼着到汉中去捞一笔。都这个节骨眼了,能停得下来么?

“罢了,韦将军先回去歇着吧,府兵的训练也要抓紧。”

达奚武走到韦孝宽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温言说道。

“你不要去,去了十有八九要没命!你想想,李弼还有没有派人回来?他为什么不派第三波人回来求援?难道梁军没动手么?我估计李弼现在已经死了,那一千精兵全部死了!一个跑回来的都没有!”

韦孝宽满脸狰狞,眼球都突着,眼中布满了血丝,死死抓着达奚武的胳膊,指甲都在对方手臂上抓出了红印。

“当真?”

韦孝宽的本事,达奚武还是比较服气的,他也隐隐觉得此番李弼派人送信回来不太寻常。

“汉中失守,李弼打了那么多胜仗,难道刘益守完全无动于衷?

李弼后面又打了胜仗,他不会发信回来炫耀?

如果战败,他难道不会派人加急回来求援?

要是不得不撤出汉中,会没有士卒回来报信?”

韦孝宽一连串的反问,达奚武哑口无言。

很多细节都被他们这些求战心切,嫉妒李弼盆满钵满而红眼的赳赳武夫们忽略了。

人们总是只看到对自己有利的消息,而经常忽略对自己不利的消息。

“你能确定么?”

达奚武勃然变色,听韦孝宽这么一说,这要是大军去了汉中,又得不到汉中的补给,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若是李弼无事,取我项上人头便是,敢立军令状!”

韦孝宽肃然说道。

达奚武微微点头道:“明白了,很多话你不方便说,我来说吧。”

他是贺拔岳微末时结识的铁杆亲信,对于贺拔岳来说,是跟韦孝宽这种关陇本地豪强完全不同的。

刚才劝说的话,韦孝宽说了,贺拔岳当然不会惩罚,但也就一笑而过。不可能真当一回事。

然而同样的话达奚武去说,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是江东那边本地豪强出身的某个人,跟刘益守说要如何如何,刘益守自然也不会斥责给自己提建议的人,可也不会太当回事。

但是陈元康、王伟这样的人说同样的话,提同样的建议,刘益守就不可能不当回事了。类似的情况皆是人之常情而已,不足为奇。这便是所谓“亲疏有别”。

跟韦孝宽在门口说了大半天的话,等达奚武进到丞相府大堂的时候,那里讨论的气氛已经很热烈了。

李弼写的两封信,确实没有夸大战绩,然而也习惯性的省略了所遭遇的风险,某种程度上说,误导了贺拔岳与关中的将领们。

如同在山路上开车,刚刚跟朋友打电话说这条路很安全,就被山体滑坡的石头给一波带走了。在没有其他消息渠道的情况下,听他建议的人,谁能不中招啊?

为了不泄露军机,贺拔岳自己封锁了前往汉中的通道,以免刘益守派人老来关中打探消息。没想到这个“智熄”的操作让自己麻爪了。

“主公,在下有一言不吐不快,请诸位听在下把话说完。”

达奚武对着大堂上坐着的贺拔岳抱拳行礼,又对着大堂内众将行礼。

“成兴(达奚武表字)请讲。”

贺拔岳温言笑道,对他的态度跟对韦孝宽一类人完全不同。

“在下以为,李弼在汉中已经全军覆没,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请主公速速派人前往汉中探查!若是李弼大军安然无恙,在下便人头落地以谢天下,愿立军令状!”

达奚武单膝跪下,抱拳请求道。

这!

贺拔岳霍然起身,连忙走过去,将达奚武扶起来。

“请详细道来!”

他一脸肃然说道。

大堂内众将亦是鸦雀无声,安静的听达奚武如何说。

敢以人头担保来提一个意见,这决心不是一般的大。谁敢嘲讽?

人家愿意赌命,你大言不惭的话,难道敢拿自己的狗脑袋跟人对赌?看热闹也不是这么看的。

“梁军失守汉中,让李弼攻城略地,打了那么多胜仗。难道刘益守完全无动于衷?怎么也得应对一下吧。

梁军若是行动,李弼难道不会再写信回来催促增援?

如果梁军没有行动,李弼后面又打了胜仗,他不会发信回来炫耀军功?

就算是战败,李弼难道不会派人加急回来求援?

退一万步来说,要是不得不撤出汉中,李弼军中又怎么会没有士卒回来报信?

属下敢大胆的说一句,李弼和他麾下兵马,已经全军覆没了。”

达奚武一股脑的将韦孝宽之前说的那番话说完,大堂内众将面色大变!很多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之前很多人只是没有往那方面去想,或者是心存侥幸。

如今听达奚武点破那层窗户纸,一个个都开始沉思起来。

“主公,派人去汉中侦查一番,不碍事。”

苏绰澹然说道。

“但是立军令状就不必了,要不然,将来谁还敢给主公建言呢?”

苏绰意有所指的说道,显然是不想事情闹大。就算李弼无事,贺拔岳也不可能让达奚武真的自尽。

贺拔岳沉吟不语,似乎还未下决心。

“先散了吧,明日再议。”

他轻轻摆了摆手说道。等众将离开后,贺拔岳这才一脸苦笑将达奚武扶起来。

“我的好兄弟,你这可是让我下不来台啊!”

他拍了拍对方身上的尘土叹息说道。

“刘益守是什么人,大哥心里应该有数。我们再小心应对,也只有不够,没有多余的。这次多派几个人去侦查一下,顶多也就是耽误李弼十天时间。

大哥以为如何呢?”

达奚武恳求问道。他真的尽力了,要是贺拔岳不听,那……真要考虑换个大哥了。

达奚武的建议,其实等于是把李弼给卖了。

因为关中的增援不及时,那李弼是有可能被梁军反杀的。不过李弼被反杀,总比关中一帮人都埋骨汉中要强太多了。其中关节,只能贺拔岳自己把握了。

“如此……也好吧。”

贺拔岳压住心中的不快,勉强答应了达奚武的要求,哪怕他觉得这是对方想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