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94章 白袍遗志

都督请留步 第494章 白袍遗志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陛下,元亶之子元景植上表,希望我朝能出兵北伐,助他入洛阳登基。”建康宫的御书房里,刘益守恭敬的对萧欢说道,并未直接让元景植跟对方见面。

北伐迫在眉睫,在“说服”了元景植之后,刘益守便马不停蹄的来到建康,向萧欢禀告此事。

其实这事不跟萧欢说完全没什么问题,这位实质上的傀儡天子,既出不了钱,也出不了力,以刘益守如今的权威名望,不鸟他也不算什么大事。历代权臣们都是这么玩的。

然而刘益守并不将自己看做是无法无天,行事不计较后果又偏安一隅的军阀。

既然在借用萧氏的“牌匾”在办自己的事情,他就不能随心所欲把这块招牌给拆了。

很多时候,一个优秀的政治家,都不得不违心的维护类似的“牌匾”,这便是所谓大局。

立规矩的人,最忌讳自己亲手破坏规矩。

不过话说回来,刘益守这么玩,萧欢也是有点没看懂。伐魏并不是什么迫切的事情,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刘益守要做什么事情,似乎也不必经过他的同意。

一时间萧欢有些迷惑不解的问道:“大军出征,颇费钱粮。元氏又非皇亲国戚,帮他们复国……这是何苦呢?”

本没有说话的机会,萧欢觉得刘益守怎么玩都无所谓。

但现在对方询问他的看法,萧欢就觉得,刘益守还是尽快派兵南下广州,把萧映、萧纲、陈霸先这帮人收拾掉比较好。

至于出兵帮元氏的人恢复江山,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意思。要不是刘益守说起,他都懒得去问。

萧欢自然是想不到尔朱荣可以牵制高欢这一层,他只是认为,对皇权有直接威胁的人,就是萧映和萧纲等人。

当然,刘益守本身就是对萧氏皇权的最大威胁,可是这话萧欢敢说出来么?

不说将来还可能善终,要是说了那便是撕破脸,会发生什么简直不敢想象。

“陛下,人算虎,虎亦算人,能主动出击的并不只有我们,高欢也可以。

我们不去打高欢,高欢也迟早会派兵南下的,几年前不就是如此么?扶持元氏入洛阳,不过是为了给高欢制造些许麻烦罢了。望陛下明察。”

刘益守拱手说道。

萧欢认不认是一回事,根本不关紧要。重要的是必须要有“君臣对答”这样的步骤。

“如此,姑父便自行处断吧,朕没有什么要说的。”

萧欢叹息一声说道。

“对了,还有一件事。”刘益守慢悠悠的说道。

还有事?

萧欢一愣,随即有口无心问道:“是什么事情呢?”

“此番北伐势必抽调精锐,建康以北的广陵(扬州)空虚。微臣想让江陵王移镇广陵,拱卫都城。”

刘益守双手拢袖行礼说道。

现在的江陵王,是萧欢的亲弟弟萧誉。萧詧从江陵移镇丹阳后,江陵王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刘益守就顺便让萧誉入主江陵。

而今让萧誉入主广陵,就是让他保护建康江北对岸,意义重大。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反映出来的。刘益守内心是在想什么,此举有什么终极意图,谁也不知道。

萧誉到广陵,必定带着他的私军入主京口对岸的广陵。萧统一脉的三兄弟,萧欢在建康,萧誉在广陵,萧詧在丹阳。

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宗室近支拱卫京畿,当然也可以认为是刘益守包藏祸心,将萧统一脉的所有力量都聚集到建康周边,到时候可以一锅端掉一网打尽!

无论是怎么看,萧欢都没有理由去拒绝这样的提议。他拒绝,萧誉可不会拒绝。从广陵出兵夺权,要比从江陵出兵夺权快多了。藩王封地越是靠近京畿,就意味着越是受到朝廷信任。

这样的移镇萧誉又怎么会拒绝呢!

“只是二弟(萧誉)离开江陵,谁来制衡蠢蠢欲动的湘东王呢?”

萧欢忧心忡忡的问道。

上次藩王大乱的时候,萧誉就断了萧绎的后路,给这位野心勃勃的湘东王造成了极大麻烦,双方有很深的梁子。

刘益守让萧誉移镇广陵,也未尝没有引诱萧绎出兵的意图。

萧欢只觉得这位与自家姑姑感情甚笃的驸马,心思深如大海,难以揣度。

“湘东王的事情,微臣自然会替陛下分忧的。湘东王惧怕江陵王,难道就不怕微臣么?”

刘益守霸气十足的反问道。

萧欢没话说了,在梁国有谁不怕刘益守啊!不怕的都已经死翘翘了,剩下的人都是对这位吴王忌惮到了极点!

“如此也好,朕也十分想念江陵王,将来联络也更方便了。”

萧欢微微点头说道。从萧誉移镇这件事本身来说,是看不出对他有什么不利的,哪怕刘益守的心思深如大海不可揣度。

“北伐之事不宜耽搁,微臣这便去准备了,请陛下勿念。”

刘益守双手拢袖对着萧欢深深一拜,转身便离开了御书房。

“这次是真的北伐啊。”

刘益守离开后,萧欢喃喃自语的说道。

他犹记得夺取南阳之时,梁国出兵青徐声势浩大,不过掩人耳目。这次刘益守会是掩人耳目么?

刘某人才不会去管萧欢到底怎么猜疑的,他的事情太多,根本没那个闲工夫去操心。辞别了这位傀儡帝王,刘益守并未回到建康的宅邸里休息,而是马不停蹄的来到石头城。以白袍旧部为骨干组建的一支禁军,就屯扎在石头城。

他们将会是这次出征北方的主力。

陈庆之之子陈昕,担任这支军队的都督。参军马佛念,副将宋景休、鱼天愍、周文育等,可谓是精英荟萃,能征惯战者不少。

这次出征,羊侃本想送自家几个儿子到这支军队里面给刘益守打杂,顺便混混军功,没想到被刘益守一口回绝。

用刘益守的话说,这就叫“医者不自医”。几个小舅子在军中,派遣任务的时候怕把他们伤着了,回来不好交代。不用又如同摆设一般,弄得众将离心离德。

几个小舅子在羊侃麾下就完全不同了,上阵父子兵,儿子若是死了,也是死得其所,刀剑无眼无人会诟病什么。

听完这些理由,羊侃也不由得钦佩刘益守目光如炬,人情练达。

这次北伐魏国的风声已经放出去了,出乎刘益守预料的是,请战者甚多。国内很多对他态度不明的武将,如韦黯、羊鸦仁等,都提出希望能参与其中。

刘益守把他们安排在了第二梯队,也是让这些人水路北上,沿途掳劫当地村民南下梁国安置。至于那些冥顽不灵的北方世家,直接用刀子说话就行了。

反正得罪人的是羊鸦仁这些人,刘益守是不会亲自操刀干那些缺德事的。以他如今的地位来说,也犯不着。

梁国要北伐的消息,在刘益守命人故意散播之下,向北方飞快的传递,很快坐镇邺城的孙腾就收到了消息。

他大惊失色之下,派人将消息送到了正在西河郡扫尾,准备攻打晋阳的高欢手中。

……

“诸位,你们怎么看?”

帅帐内,高欢将孙腾写来的信交给麾下众将传阅,不出所料,所有人脸上的笑容都逐渐消失,变得眉头紧锁起来。

这一次出兵河东,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攻玉壁不顺,后面又回师北面攻西河郡,几度血战,终于把尔朱荣的势力逼回了邬泽以北。

这意味着尔朱荣哪怕依旧可以守住晋阳,也没有足够的粮草去困守晋阳三五年了。

反过来说,邬泽周边的大片良田,可以为高欢军提供足够的粮草。他们是头一回把尔朱荣逼到这个程度!

现在让他们回师邺城,再南下到河南、青徐去与梁军对抗,试问谁会甘心?

“高王,尧雄部如今屯扎青州,仍有一战之力。尔朱荣乃心腹大患,撤军得不偿失,望高王三思啊。”

段韶开口恳求道。

“陈庆之当年往事,犹如昨日,本王怎能不担心啊。”

高欢叹了口气说道。

梁国那边已经放出风声,这回是刘益守亲率大军,兵分四路攻魏,来势汹汹不比以往。

据“半公开”的消息可知,这次北伐,一路梁军出南阳攻南颍川郡,一路梁军出悬瓠攻上蔡郡,一路梁军出彭城攻青徐。此三路极有可能皆为佯攻,主攻依旧走上次陈庆之北伐故道,从寿阳出兵攻睢阳。

刘益守一直自称是继承了陈庆之衣钵,继承了白袍遗志,他这么做确实很有可能。然而打仗永远都不是那么简单就能预测的。

别看梁国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得煞有介事的,可问题是,敌人的话就是真话么?半公开的消息难道就不会作假么?

说不定还有第五路大军走海路攻河北呢?

说不定总共就只有一路大军,其他都是虚晃一枪呢?

说不定刘益守就是放个风出来,军队在边境晃一晃又回去了,根本就没什么北伐呢?

坐镇邺城的孙腾敢赌么?带兵北上准备攻晋阳的高欢敢赌么?

不得不说,刘益守深谙兵法虚虚实实之道,与其隐藏意图不动声色,倒不如事先放出风声,干扰敌方应对。

果不其然,他这一手还真是把孙腾给吓到了。锅太大,孙腾实在是背不动。万一刘益守玩出当年陈庆之的气势,打穿了黄河南岸,攻克了洛阳,那他要如何跟高欢交待?

刘益守有多少成色,孙腾心里是很清楚的。这位绝非是浪得虚名。

无奈之下,他不敢自作主张,便将消息告知了高欢。

现在段韶说刘益守那些虚招根本不用去管,磕死尔朱荣就行了,也是让高欢左右为难。

高欢不是高澄,高澄认为刘益守不足为惧,高欢在刘益守身上可是吃过不小的亏。

“若是梁军全面出击,如今黄河以南,仅剩封隆之、李元忠、尧雄三部兵马,还分散相隔甚远,要如何抵挡?”

高欢没有直接否决段韶的建议,而是问了对方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高敖曹部折损大半,已经回信都修整了。再让他带兵跨过黄河作战,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斛律金老狐狸,刚刚才派长子斛律光来河东助阵,如今已经不好意思再让对方出手了。斛律金也很好找借口推掉这种差事,比如说“上次出兵部曲损失惨重”就是个很好的借口。

李元忠部和封隆之部一向都是河北世家的老班底,作战意志很值得怀疑,搞不好就会跟刘益守打默契仗。

尧雄作战骁勇,为人踏实,可以信任,倒是可以委其重任。但问题是他麾下兵马不多,让尧雄一个人抗衡刘益守,还是太勉强了。

邺城剩下的精兵,也被抽调到西河郡,如今也不好再派回去。

高欢其实想问段韶的问题是:黄河以南的江山都让给刘益守,换一个晋阳和尔朱氏的覆灭,到底合算不合算。

“回高王,就算黄河以南的土地全都拱手让人,只要能夺得晋阳,消灭尔朱荣,这些可以是可以慢慢夺回来的。”

段韶沉声说道,高欢的言外之意他听懂了,然而此刻他也是豁出去了。

众将无不惊疑的看着段韶,万万没料到他会说出如此狂妄的话来。如果黄河以南的土地都让给梁国,那魏国还是魏国么?

那高王也别叫高王了,直接叫“河北王”似乎更妙。

“不必再说了。”

高欢摆了摆手,没有明确否认段韶的建议,但显然也没心情再继续听下去了。用黄河以南的土地换一个尔朱荣,高欢认为尔朱荣还不配!

或者说目前的态势还没有恶化到这样的程度。

现在明明是有余力去抵抗,甚至还有可能击败刘益守,为什么要不作为的让对方在黄河以南攻城略地呢?

带兵打仗不是这么玩的!

“高王,尔朱荣不得人心,在晋阳也是冢中枯骨不足为惧。就算放着他不管,尔朱荣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可刘益守若是北伐,他可不会如萧衍那样温吞如水不作为。刘益守背后站着梁国,哪怕能调动十之二三的实力,也足以掀起大浪了。

晋阳下次还能再攻略,洛阳要是丢了,下次未必就能再夺回来了。望高王明察啊。”

司马子如站出来劝慰道。

历史上高欢掌控的东魏,国土略等于战国七雄除了秦与楚之外的五雄之和。若是丢了黄河以南的土地,则仅仅相当于赵国的国土。

不考虑特殊情况,段韶的建议就跟儿戏差不多!丢失了黄河以南的国土,高欢也就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此刻高欢麾下绝大多数将领,都是这样的想法。

“今日劳军,敞开吃。明日速攻晋阳,若是不能攻下,则大军撤回邺城再做计较。”

高欢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