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92章 知我罪我,惟其春秋

都督请留步 第492章 知我罪我,惟其春秋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寿阳城以北的淝水岸边,刘益守独自坐在大石头上垂钓,身边只有源士康陪着。

源士康背对着刘益守,不愿意去看对方钓鱼又钓不到的尴尬模样,也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嘴角上的笑意。

明知道钓不到,为什么还时不时就想去河边试试身手呢?这就是传说中的“人菜瘾大”么?

源士康不得不承认,像刘益守这样的高人,所拥有的境界,便是他这样的俗人永远都不会明白的。

“以万民之命,来满足我一人的私利,这样的事情可以做么?”

刘益守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源士康。

“主公,一个国家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命,所谓各司其职也。主公让属下砍谁,属下便去砍谁。那些运筹帷幄的事情,属下便是想出力,也使不上力。”

源士康心悦诚服的说道,对于刘益守这个主公,他只有两个字要说:服气!

“唉,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如今梁国算是危急到不得不战的地步了么?”

刘益守叹息问道。

这种问题源士康怎么回答得出来?

他不过是有些武力,有一些战阵之上的战术指挥能力的亲兵队长罢了。

要不要用兵,怎么用兵,不是他可以回答的。刘益守这是问错了人。

其实按梁国目前的表面情况来说,北伐既不迫切,也不必要。

刘益守就算要用兵,也要对湘州的萧绎、江州的萧续与萧纶、广州的萧纲陈霸先等人用兵。收拾完这些之后,再用怀柔的手段劝服萧纪。

等把这些事情都办完了……嗯,一统天下也没刘益守什么事了。北方高欢与贺拔岳那时候估计已经发育起来了,甚至高欢很有可能已经打到关中了!

一个是远期的隐患,一个是近期的安稳,究竟要选哪一个比较好呢?

不同的人选择也不一样。如今以寿阳为中心的两淮,以建康为中心的江东,以襄阳与江陵为中心的荆襄,经济都未被破坏,并且牢牢掌控在现在的建康小朝廷手中。

经济与人口的条件比当初的南陈要优越得多,并且还有南阳这样的桥头堡可以用!

刘益守觉得现在大可以赌一把,就算不能赌赢打到洛阳饮马黄河,也要把河南之地和青徐之地的人口全部掳劫到长江以南,把高欢的根基掏空!

要不要打到洛阳,且先放一边,但要不要出兵北伐,这在刘益守看来是毫无疑问的。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便是这个道理。

世上并不存在百分百的顺风局,大人们的习惯虽然是我全都要,但现实中却常常不得不做取舍。更为难的问题是,刘益守要如何跟部下们解释这个大局?

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众人都不会当回事。可刘益守能说前世历史上南陈就是搞不清大势,一直没把握住正确方向最后困死的么?会不会有人认为刘益守是飘了?是膨胀了?

南陈在消灭藩镇,消灭豪酋的战争中消耗了大量精力,错过了北齐北周争雄的关键期,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一切早已尘埃落定。这个错误只有刘益守一人知道,说出去谁信呢?

“知我罪我,惟其春秋,唉!”

刘益守长叹一声,这次北伐可能会死很多人,如果这些人死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他会觉得心中不安。所以他一直很慎重,不愿浪战。

这种情感,源士康这样出身的人是不会有感触的。

毕竟,源氏自北魏开国以来就是元魏宗室的打手。上面吩咐他们打谁他们就打谁,跟皇族的关系异常亲密,也不太在乎民间疾苦。

死人而已嘛,谁家打仗不死人呢?

“走了,回去吃饭!”

刘益守收起钓竿,今天垂钓的时间很短,当然也不存在收获这一说。

“主公这便回去么,现在时候还早得很呐。”

源士康有些好奇的问道。

“比起钓鱼,当然还是多考虑下那些死人翻船的事情比较好。”

刘益守不以为意将空空如也的鱼篓递给源士康,叹息道: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如果是你做决定,你会不会慎重?”

“那自然是会的,可是,只有主公将来能当天子,末将这辈子也当不了天子啊。”

源士康无奈苦笑道。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没搞清楚状况就胡乱用兵,让下面的人用白骨铺一条通天之路,那还叫统帅么?

打仗又不是在演戏,我又不是个戏子!”

刘益守失望的摆了摆手,出来钓个鱼心情不但没有变得更轻松,反而想到了很多沉重的话题,早知道还不如在家睡觉呢。

然而当他回到寿阳城中的时候,远方的信使,传来了一个重大消息。刘益守立马召集众将开会,商议应对之策。

……

信是冯令华派人送来的,信使送完信就走了。然而这封信的信息量之大,则是刘益守事前没有料到的。

由于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传递具有滞后性。当刘益守他们得知尔朱荣因为临阵换将大败的时候,其实晋阳以南的战局再次发生了剧变。

先前尔朱兆兵败,困守介休。尔朱荣命他守城,等高欢军人困马乏疲惫之际,慕容绍宗会出奇兵克制高欢。毕竟,攻占介休还不算是打穿了西河郡,高欢军在壶关城的粮草依旧是送不上来!

结果尔朱兆麾下一位叫陆子先的亲信,很早以前就一直与高欢暗通款曲。

正当尔朱兆兵败困守介休城的时候,陆子先夜里带人将介休城的大门打开,与高欢的精兵里应外合,攻破了介休城。尔朱兆兵败身死,尔朱氏残部狼狈退到西河城(即唐代的汾阳城)。

趁你病要你命,高欢可不会给尔朱荣任何喘息的时间。打通了后勤补给线的高欢军继续北上,不仅攻克了西河城,而且还乘胜追击,攻打了尔朱荣军控制的祁县、平遥等地,皆是一战而下!

这样就彻底控制了晋阳以南唯一的大湖邬泽,以及邬泽周边的万顷良田。

邬泽这个湖泊周边可是晋阳的主要产粮区所在。邬泽平均水深不到六米。它的地位,就类似于寿阳的芍陂,只是水利工程修得没有芍陂那么好,此处仍然是农田灌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邬泽周边良田万顷,说是晋阳的粮仓也不为过,尔朱荣军的粮草多半都是来自此地。若是不掌控邬泽,尔朱荣是绝对养不起这么多兵马的。

尔朱荣显然也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他命慕容绍宗再次出马,试图夺回祁县与平遥等地。

只可惜之前两次换帅,军心士气已然低迷,尔朱荣又不敢离开晋阳城,他怕部下投降高欢彻底反水。这一战还没开始,结局就已经可以预料了。

果不其然,慕容绍宗此番遭遇到高欢军的迎头痛击,狼狈的退回晋阳。

高欢军连续翻盘,已经从玉壁之战的困顿中走出,如今补给线也打通,不担心后路被断,军心士气嗷嗷叫的往上涨。

反倒是尔朱荣这边丢了邬泽,又折了尔朱兆,士气低迷到了最低,已经不堪再战。

此后高欢带兵北上,围困晋阳。他知道坚城难以攻克,目前士卒连番大战折损了不少,也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

于是高欢写信到邺城,命令孙腾安排从各地抽调部曲北上支援晋阳。反正元修这个不稳定因素已经被破除,邺城留着兵马也没什么用,高欢决定这次就集中兵马,一劳永逸的解决尔朱荣。

高欢觉得此番可谓是天赐良机,错过这一茬,下次还能不能从尔朱荣手里找场子回来可就难说了。

“诸位,这次高欢可是打了个大胜仗啊,已经把尔朱荣逼到墙角了。”

刘益守把冯令华送来的密信给众人传阅,所有人无论是谁,看了以后都是面色凝重。

如果说柔然势力可以牵制高欢五万精兵的话,那么尔朱荣则可以牵制高欢的全部兵马。

不过现在的尔朱荣也不是当初的尔朱荣了。

现在看来,当初六镇之乱,时势造英雄,让尔朱荣混出了头。如今时移世易,当时势不在了以后,英雄也走向末路。

那时候,有刀就是草头王,有快刀,而且会用刀的尔朱荣,便是北魏最靓的仔,谁也抢不了他的风头。

可现在风向变了,人心思定,不想再过那种早上饱餐晚上死的日子。

如刘益守、高欢这样善于安定政局,善于笼络人心的领袖脱颖而出。就算尔朱荣不想承认,这天下也早就变了,再也不是他能出风头的年代了。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终将因为时势的改变而陨落,如同当年他们崛起一样。

在场众人无不一阵欷歔感慨,当初刘益守执意要与尔朱荣分道扬镳,估计源士康等人心中都暗暗惋惜过。现在回过头看,这何尝不是一种目光如炬的预判?

“此番不仅要出兵,而且要迅速出兵。要是等晋阳被攻破,悔之晚矣。”

王伟一脸认真的说道,书房内众人都是频频点头,显然都是不约而同的认为出兵牵制高欢的军力很有意义。

“要快速出动,首先得派一支大军去牵制高欢,兵马就不可能太多,一万人顶天了。

若是人数太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需要大量辅兵出动。如今正值春耕,大规模用兵实在是弊端太多。”

刘益守悠然叹息,继续说道:“只怕这次,要再来一回白袍北伐了。”

他这话说完,在场所有人都是屏息静气的挺直了腰板,想做什么不言自明。

当年白袍军出征北魏,算是萧衍在位时期在军事上难得的高光时刻了,其他时候无不是在以多打少,又或者是在家乡不远作战,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大胜。

就好像涡阳之战、钟离之战那样,南军赢是应该的,输的话,不过是技不如人而已,实在是不值得大吹特吹。

谁不想再玩一次白袍北伐,回来够吹上一辈子的了。

“主公,以北伐魏国之名,行救援尔朱荣之实。此战获利不值一提,只为长远计较。”

王伟双手拢袖行了一礼,沉声说道。

这一战是打不到洛阳的,或者说很难,需要超常发挥才行。但是只要能救援尔朱荣成功,让对方多牵制高欢几年,那目的也就达到了。

“不要这么悲观嘛。”

刘益守摆了摆手说道:“河南之地,青徐之地,户口众多。我们北伐一地,便将其民内迁到江淮或者建康。等高欢只剩下一个河北以后,看他拿什么跟我们斗。

留人失地,人地两得。留地失人,人地两失。

此番我们要有两支军队,一支优选最精锐之士卒,负责攻城略地。还有一支备好大船小船,负责将所占之地的民众南迁。

双管齐下,只要把高欢的兵马吸引南下了,我们便可以徐徐撤退。甚至可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不轻易与之决战。”

刘益守这番话说得众人一愣一愣的,毛喜忍不住问道:“主公,如此一来,战功怎么算?”

“以军令记功,不以掠地或者斩获记功。这次我们就是为了吸引高欢军主力南下,出兵的规模也有限。要是计算斩获的话,那一个个都会杀红眼,现在还不是跟高欢决战的时候。”

目前的这个局,有点像是刘益守前世历史上侯景刚刚投靠南梁那会的翻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地理上的优劣来说,南朝的军队在这片战场上想取得暂时胜利很容易,但保住所占的地盘,却又是很难的。

既然尔朱荣的覆灭看起来已经是迫在眉睫,那么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手段就很重要了!

这件事的紧急性排在第一位。

“主公,此事若是摆到建康朝堂上说,只怕力有不逮啊。救援尔朱荣这样的事情,不能明说。”

王伟不动声色提醒道。

要是把话说开了,一定会有些不懂事的大臣建议:尔朱荣和高欢狗咬狗,让他们互咬不是最好的么?我们坐山观虎斗,行渔人之利不就好咯?

江南气候宜人,如今经济也很发达,南朝上下希望北伐的心思并不迫切,毕竟,北方人现在又没有打过来,不是么?

王伟的话,可谓是一语中的:跟那些虫子们在一起怎么能搞得好政治呢?

“所以啊,只能拿元修的事情做做文章了。”

刘益守微微点头说道。

“元亶……么?”

“对啊,其实我也想扶持元子攸,可是他已经不在了呀。”

刘益守无奈笑道。

他不说还好,在场众人都快忘记元子攸是谁了,反正……元氏冢中的一具枯骨而已了。

“好了就这么定了。这次北伐我们新组建一支军队,依然叫白袍军,以陈庆之的白袍旧部为骨干。”

刘益守拍了拍巴掌,直接将此事敲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