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79章 满怀恶意的一座城

都督请留步 第479章 满怀恶意的一座城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站在新建好的玉壁城最高处往下眺望,东面的外侧皆是深谷,韦孝宽不由得心中打了个突。

这座城建在两处临近的高台上,分为东西两城。中间连接两座城池的那部分正好堵住高台之间的豁口,大路上的人只能通过城门以后,才能穿过要道。

但两座城池的守军却可以互相支援,不必担心被分割包围。

更妙的是,东西两处高台的外围,皆是深谷,使得敌军无法使用包围合围的战术从四面攻城,只能老老实实的从玉壁城外围不多的平地上想办法。

这样就使得守军可以集中兵力防御一面甚至是一处。

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韦孝宽和众多筑城的工匠们商议许久之后才想出来了一个比较妥帖的方案。

玉壁城的建筑布局,和一般的城池在城墙的建筑布局很不一样。

因为工期很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它的城墙并不是四面并建,而只是在需要筑墙的地方修筑。

城的北、东、西大部分紧临深沟,断崖高达十多丈,北面还有汾水经过,韦孝宽是希望借天然的土崖为“城墙”,来阻断敌人的进攻。

十多丈的高度,说实话这年代没有飞机大炮起重机,攻城的军队确实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北面东侧伸出去的那块舌状台地则与城主体相连,这是玉壁城地势的最大薄弱环节,此地形势突兀,需要重点防守。

因此韦孝宽命人在此建了额外的墩台和城墙,墩台是用来驻兵了望和预警的,守军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布置在北面东侧。

城的南面与峨嵋塬主体相接,地势平坦,进出方便,所以土方工程基本都是建在此处。韦孝宽命人在玉壁城的南面建有城墙、马面(古代城墙“凸”字型的外伸结构)。

南墙西侧也有一块平整的台地,墙体经过台地时还特意向北折了一下,然后与城西的沟壑相连,形成了一个完善而封闭的工事。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这样的设计可使位于这块台地上的高欢军同时遭受南、西两个方向的打击,布局异常巧妙。

限于地形和防守压力,玉壁城只在南面开了一个城门,其他三面皆无城门。

玉壁城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建设,而在于利用地形。这是一座天然的城池,只要在此地稍微搭建一下,就能彻底堵死平阳高欢军南下的脚步。

“刘益守确实厉害啊。”

韦孝宽轻叹一声,他是心高气傲之人,不会轻易承认谁比自己更强。但刘益守写封信就能点出此地为要害,不得不说,这种能力是很可怕的。

玉壁城,只怕能拦得住高欢,却未必能拦得住刘益守。

两军交战的这一天虽然很遥远,但韦孝宽认为,高欢恐怕不是刘益守的对手,将来自己这帮人迟早会跟刘益守对上的。到了那一天,究竟鹿死谁手呢?

韦孝宽想得很多,很远,甚至细思极恐。

“韦将军,苏先生来了,还带来了大批粮草。运粮的车队已经在城门口了。”

一个亲兵在韦孝宽身后禀告道。

“当真?”

韦孝宽转过身来,一脸惊喜的问道。

“将军随我来便是,车队就在城门口。”

这位亲兵脸上的笑容也是止不住,谁都知道关中缺粮,如今苏绰带着车队来送粮,简直是雪中送炭。

韦孝宽来到南面的城门外,就看到运粮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数量之多远超他的预计。

他将苏绰拉到一边,环顾四周发现没人注意这里,韦孝宽压低声音问道:“苏先生,车里装的真是粮草么?不会是土石吧?”

老硬币为了稳定军心,自然是干得出这样的事情来。

贼看谁都像贼,韦孝宽很难相信苏绰能变出粮食来,更有可能是一种骗术。

当年曹操不也有“望梅止渴”的套路么,看到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韦孝宽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韦将军说笑了,我军将士辛苦守城,苏某何苦戏弄你们呢?这些粮草都是从河东大族那里借来的,若是其中有沙土,那苏某倒是真要再回去一趟跟那些人讲讲道理了。”

苏绰微笑说道,看起来自信满满的样子。

“如此便好。”

韦孝宽松了口气,自己最担心的一件事没有成为现实,可喜可贺。不过问题又来了,那些河东大族冥顽不灵也不是一两天了,对方真就那么听话苏绰说什么就是什么吗?

想想也不太可能啊!

“苏先生,裴氏、王氏、薛氏这些大族,他们何以会乖乖交出部分粮草呢?”

韦孝宽满脸疑惑的问道。

他从来都是相信人性本恶,天上不会掉馅饼。

“韦将军,我们和高欢争斗,无论最后是谁赢,剩下的那个人,终究都会对河东大族要更客气些,不是么?”

苏绰笑眯眯的说道,这回韦孝宽可算是服气了,心放回了肚子里。

河东大族坐山观虎斗,无论是高欢退走,还是贺拔岳退走,留下的那一方,都必然要放低姿态,去争取本地人的支持。

两边打得越狠,河东大族到时候能够开的条件就越高,这是个很浅显易懂的道理。

之前之所以不愿意提供粮草,那是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玉壁城,贺拔岳跟高欢争夺河东必输无疑!

注定失败的人,是没有资格开口提条件的!

如果有一边明摆着会输,那么支持输家就必须要想想后果,赢家到时候可是会秋后算账的!

试问如果赌博的时候知道押某一方必输无疑,那么赌徒还会下场赌博么?

这是很浅显的迷局,却只有智者可以看破。

“苏先生大才,在下远不及也!”

韦孝宽恭敬的对着苏绰深深一拜,心悦诚服的说道。事情肯定不会像苏绰说得那样简单,应该是这一位的智谋与口才说服了河东世家入局。

苏绰坦然的受了这一礼,随即握住韦孝宽的双手说道:“若是韦将军守不住玉壁城,咱们的日子可就真难过了。如今粮草也补给到位,还请韦将军勉力为之!”

“请苏先生放心,韦某必定竭尽全力,死守玉壁。”

韦孝宽斩钉截铁的说道。

虽然这座城还未完善。

虽然麾下这支军队还未在此严密布防。

虽然不知道高欢会用什么办法来攻城。

但他一定要守住玉壁。

因为如果守不住,或许关中也守不住了!

“那苏某这就告辞了。有消息说高欢已经带着大队兵马前来晋州,韦将军应该能猜到高欢此举究竟是为了什么。

请将军完善城防,一刻都不要停下来。高欢绝对不是冲着尔朱荣去的。”

苏绰肃然说道。

这个道理连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谋士都明白,镇守玉壁的韦孝宽又如何会不明白呢。只是明不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守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韦孝宽苦笑道:“苏先生说的极是,也请主公在关中做好准备。常言道久守必失,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玉壁城这里,苏先生回长安后一定要好好劝说下主公,务必做好反击的准备。”

他只能这么说了,一旦大战开启,韦孝宽便要鼓舞士气,自然要说贺拔岳随时都能救援玉壁。要不然守军绝望之下,开城投降也是稀疏平常的事。韦孝宽可不敢赌此战就真能众志成城。

人一旦没有希望,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千万不可高估了人性。

等苏绰走后,韦孝宽这才回到签押房,查看玉壁城的城防图。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了。

……

建康宫的东斋,目前是萧欢的御书房。每天萧欢就在这里办公。虽说是办公,其实也不过是随意看看朝堂内外有什么大事发生,日子过得很清闲。

萧欢没什么野心,也知道胳膊肘拧不过大腿。刘益守对他很尊敬,也没有限制他的人身自由。目前梁国大定,萧欢也懒得折腾,觉得目前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这天,刘益守终于带着大军班师回朝。

青徐大捷,击退魏军,斩获俘获万余,辎重无算。这个战绩已经可以了,或者说现在的梁国,那真是要刘益守出马才玩得转。

刘益守不出兵青徐,梁军就一直跟魏军对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要是刘益守不支持萧欢,那建康这个朝廷从上到下洗牌,真是分分钟的事情。

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萧欢自然也是明白的。

东斋的书房里,闲杂人等都已经被屏退,萧欢与刘益守对坐在书桉两旁饮茶。这种茶不加姜末等物,喝起来清澹回甘,已经在建康权贵圈子里面流行起来了。

“姑父此番出征,一切还顺利吧?”

萧欢小心翼翼的问道。

刘益守虽然没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但很多时候是居移气养移体,人到了什么身份就有怎样的气场。要是不刻意去伪装,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势,也让萧欢有些心季。

“陛下不必客气,微臣为国建功,乃是分内之事。如今宇文泰带兵南下永嘉郡等地征讨豪酋,将这些地方纳入国家版图。将来梁国必定会越来越好的,请陛下不用担忧。”

刘益守很是自在的给萧欢倒茶,一点间隙隔阂也看不出来。

萧欢松了口气,有时候真是要佩服刘益守的心气涵养。他原本料想对方得势后一定会飞扬跋扈,把萧氏宗室赶尽杀绝。不过事情的发展好像跟自己料想的不太一样。

以己度人,萧欢觉得自己远不如刘益守。

“姑父真是太辛苦了。”

萧欢感慨说道。

“是很辛苦啊。”

刘益守也叹了口气,看着萧欢诚恳说道:“陛下,虽然微臣不喜欢用恶人的心思去揣度他人,但有些话,真是不得不说。”

“姑父请讲。”

萧欢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陛下那几位叔叔,贵为藩王。他们狼狈的退回封地,哪怕改了就藩的地点,实力也都还在。他们对于陛下,一直是面不服心更不服。

将来国家安定了,削藩是势在必行的,到时候陛下可能还真要下狠心颁布削藩的圣旨。”

刘益守对萧欢说了一个明摆着的事实。

当初萧衍遇刺,梁国藩王内乱。之所以可以让各地纷争迅速平息下来,一方面是刘益守麾下兵强马壮,震慑能力出色。另外一方面,则是刘益守采取怀柔的姿态,赦免了当初那些造反的藩王。

此举跟沛公封雍齿异曲同工。

连带头造反的藩王都可以赦免,那其他人又怎么会铁了心的一路造反到黑呢?

当初很多人都认为刘益守是心慈手软,但后续的发展却告诉那些人:玩政治,他们都是嫩嫩的小鸡,给刘益守提鞋都不配。

先让国家安定,然后再利用各种手段,以套路去争取时间,用时间来推动改革,利用改革的机会来摄取更多的权力。

刘益守的思路其实一直都是非常明确的,不过是很多人利令智昏根本看不出来罢了。

留着那些藩王,萧欢就会心有惴惴,担心自己哪天被那些叔叔们削死。萧欢的“识时务”,不是因为他很老实,而是目前的局势,逼得他不得不这样。

果然,听到这话,萧欢有些紧张的皱了皱眉问道:“那姑父有何对策?”

“先帝在位时,颁布了很多均田之策,如今都已名存实亡。世家大户占田无数,吃得脑满肠肥却又不肯为国家出力。

微臣欲推新的《占山格》,先不均田,而是将那些山林湖泽分配下来,无论是自耕农还是佃户,均可享有,每年向国家交少量钱或者少量服徭役即可。

再以此来推行新的兵制,以招募勇壮,训练精兵,待国家府库充盈时北伐,然后削藩。”

刘益守从怀里拿出一本册子,放在桌桉上,对着萧欢深深一拜。

“北伐?不可不可!姑父万万不可北伐!若是北伐失败,朕那些叔叔们就要起兵造反了!”

萧欢吓得大惊失色,口不择言的说道。

……

经过长时间的赶路,高欢来到壶关城,又马不停蹄的带着精兵来到平阳郡,从平阳出发,来到汾水北岸,就看到河对岸的某个豁口处,建起了一座巍峨又土里土气的大城。

这天,高欢带着段韶等亲信偷偷渡河侦查,来到玉壁城跟前,仰望这座“高不可攀”的城池。

“出主意在此地修城的人,可真是该杀啊!”

观察了半天,高欢憋出这样一句话来,让身后的段韶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要怎么说才好。

段韶在心中疯狂吐槽,他早就劝高欢以最快的速度来玉壁,趁着城池还没修好,一击而下,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可高欢偏偏要等粮草,要整训军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结果可好,自己这边是准备好了,然而敌方也把城池建好了,这种事情,谁对谁错哪里说得清呢?

“高王,此地易守难攻,确实不好对付。不如在汾水对岸土丘上建城,与之遥相对望。如此便可以在城内囤积辎重,打造器械,长时间相持不落下风。”

段韶开口建议道。

听了这话,高欢眼睛一亮,微微点头道:“此计甚好,这件事就交由你来办吧。”

他用力的拍了拍段韶的肩膀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