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57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

都督请留步 第457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温柔乡,英雄冢。寿阳的府邸里待得太舒服,刘益守暗暗提醒自己,青徐的战事尚未结束,两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决战,现在绝不是可以松懈的时候。

所以到寿阳第二天,刘益守就把杨忠、斛律羡、杨愔、毛喜、胡僧右等人叫到的府邸书房里面商议大事。

一方面,今年南阳那边粮草缺口很大,灾民也很多,寿阳周边需要供给粮草、安置灾民,工作量还是相当大的。不好好想办法调配资源,到时候一定捉襟见肘。

另外一方面,青徐的战局,目前处于恐怖平衡当中,由于彭城离南梁重镇比较近,刘益守又是在周边经营多年,高敖曹那边并无把握能将其攻下。

所以宇文泰估计敌军的重点应该就是勐攻下邳,围点打援!将彭城周边的军队吸引到下邳附近打掉。最后再来收拾彭城的局面。

高敖曹负责攻下邳城,斛律光负责打援,这样也比较符合他们的兵种配置。

宇文泰将目前的战场情况,以及过去几个月发生过的战斗,都在写给刘益守的信中详细阐述了,如今春汛已至河水暴涨,斛律光的骑兵也耍不出什么花样来,无法像冬天那样如臂指使。

因此勐攻下邳城,几乎是魏军唯一的选择了。只要攻下了下邳,梁军那些只能守城,不能野战的杂牌军,就会如同海岸边一个个孤立的岛礁一般。被高敖曹他们拔掉,无法互相支援。

从下邳这个缺口迂回突进,可以沿着河道一路打到淮阴(江苏淮安),再往南就是高邮湖的沼泽,到长江边,过江就是京口了,足以威胁京畿。

要说这里离建康有多远,地图上看似乎还远得很,不足为虑。然而这条路一旦真正走过去,却是异常顺路,补给不缺!刘益守当初就走过这条路的。

所以目前的战局并非看起来那样,对梁军很有利。现在无非是魏国那边兵力不足,还无法发动一场大规模战役罢了。

在信中,宇文泰希望刘益守能带兵从河南之地正面突入,以睢阳为目标,从侧翼将青徐的魏军团团包围在彭城和下邳以北,任城以南的这一段狭小的区域内,打歼灭战。

不得不说,宇文泰的这个构想很有意思,几乎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打算。干完这一票,梁军会千里突进,全线压上,再跟魏军交手,恐怕就是在荥阳了!

可是河南之地的李元忠、封隆之等人,就那么好说话,会让刘益守带着精兵给突成傻子么?

刘益守觉得宇文泰有点得意忘形,或者说想得太多了。

宇文泰肯定是认为梁国这边占据了南阳,魏国在两国交界的战场上部分失利,高欢吃枣药丸,现在就可以进行战略决战了。

而且现在正好是高欢失去南阳侧翼,嫡系兵马还在晋州尚未回归的关键时刻!

梁军似乎占尽了地利,表面上看是这样。

心里碎碎念念般想了半天,刘益守长叹一声,将这封自己刚刚拆开的信传阅给众人查看。一时间,书房里安静极了,连针尖落地的声音都可以听到。

“在谈正事之前,我先说句题外话。”

刘益守清了清嗓子问道:

“某天,我与诸位结伴而行,打算穿越大漠,前往柔然王庭。然而路上遭遇匪盗,我们的财帛都丢了,吃的喝的也没有了,沿路也没有猎物可以打,返回也走不到来时路过的村镇。

就这样,有天实在是饿得走不动了,老眼昏花之际,我们都看向身边心宽体胖的遵彦(杨愔表字),只要吃了他,想必可以多活几日。

你们要如何选择?”

没想到居然是这样一个问题!

所有人都用诡异的目光看向杨愔。这个小胖子,想必吃了他比吃了其他人要好不少,如果要吃一个人才能活下去的话。

“为了给我们自己脸上贴金,我便提出每人举手表决,所有人都会同意举手。于是我们把遵彦吃掉,也就心安理得了,等脱险后回来,大家都当不知道此事,只是往遵彦家多送些财帛,以为补偿。告知他的家人,他死于疾病。

我这个说法,有没有人反对的?”

没有人说话,刘益守的问题太过于暗黑了,他们还能说什么?这几乎是击中了人性当中无法回绝的痛点。

“再比如说,我认为遵彦善于政务,乃是我的左膀右臂,虽然他确实比别人肉多点,但是吃掉他损失太大了。不如吃掉毛喜,反正毛喜职务低微,吃了他也无所谓。

这样的话,大家是不是又要一致推举毛喜成为盘中餐?”

刘益守不客气的反问道。

“主公,您到底想说什么呢?”

终于有人忍不住,斛律羡开口小声问道。

“我是想告诉你们,现在,或者将来某一天,我们成了上位者,肉食者,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想处断他人的生命与利益,特别是下属的,同僚的,底层的。

处断他人的时候你们会觉得很快活,觉得无所谓。他日轮到你自己被其他人处断的时候,可就未必那么惬意了。

那种可以随意牺牲旗下成员的团体,是不值得效忠的,也是没有什么精诚团结可言的。诸君,欲成大事,都要以公心为主,私心为次。动不动就要献祭牺牲同僚的行为不可取,你们都要引以为戒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刘益守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等谨记主公教诲。”众人齐声应约道,对刘益守心悦诚服,顶礼膜拜。

刘益守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威望,在团体内说话一言九鼎,除了他深远的战略眼光外,跟他为人通明练达、心胸开阔、思想深邃不无关系。

除了他,没有人能镇得住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骄兵悍将与富有机敏才智之人。

“刚才都是些闲话。谈谈正事吧。如今的局势,你们以为如何?”刘益守微笑问道。

如今从南阳那边回了一万精兵到寿阳,从兵力上说,并不算很充足。而高欢那边暂时还没有增兵的迹象。

然而一旦决定入场,就不能不考虑魏国持续不断增援的因素。

“主公,宇文泰的建议不可行。至少需要十万兵马在河南一线铺开,逐步推进才可行。若是孤军深入,魏军兵多,粮草不好保证。”

杨忠沉声说道。

虽然这样很不给宇文泰面子,但他不说也是不行,总不能自己去跳坑!

“你觉得呢?”

刘益守看着王伟问道。

“要顾着南阳,又要把大量兵马布置在河南一线,以保证战线。实在是……不可取。”

王伟摇了摇头,他甚至认为宇文泰提出这个方略,是包藏祸心!

“遵彦以为如何?”

刘益守看着杨愔问道。

小胖连忙摇头道:“主公,寿阳这边的粮草不是无穷无尽的,今年还要供给南阳。从朝政上来说,主公夺得南阳,威望大涨,正是在国内收拢人心军心的时候。实在是不便大规模征战了。

若是不得不布置大军于河南之地,只怕寿阳的粮草要优先供应军需。”

古代不是现代,实际上生活节奏是很慢的。刘益守夺下南阳,人口确实增加了不少,但这些人都是灾民,南阳今年又不能种粮食,可以说梁国今年的形势很是微妙。

看到毛喜似乎有话想说,刘益守温言道:“刚才那些不过是戏言,若是人吃人,岂不是禽兽一般?你不必多想。”

毛喜一愣,随即解释道:“主公,在下没有想那些,在下是真的有要事要说。”

“那你说吧。”

“好的主公,其实吧,之前青徐的战斗,转折点,就是羊鸦仁部被调到泗水与魏军对峙,他原来的防区北海郡,被坐海船而来的敌军攻占,这才导致大军阵线从东向西开始坍塌。”

毛喜提了一嘴宇文泰信中不曾说的细节。

当时梁军与魏军,在泗水的一段南北对峙,以河道为天然分界,战线呈弧形。若是没有外力介入,这条战线只怕会一直稳定到刘益守带兵来支援。

“是斛律部的斛律光,带骑兵从侧后方突袭,才使得宇文都督的战线崩溃的。”

毛喜若有所思的看了斛律羡一眼。

斛律光是斛律羡亲兄长,同父同母。如今各为其主,搞不好还要上阵血腥厮杀。

“沙凋王,我听说高欢麾下很多人都要杀你而后快。我打算把军中善射的人组织起来独立为一军,你为都督。不如你就留着寿阳,光选勇士,训练锐卒。暂时避避风头。”

刘益守一句话就把斛律羡给安排了。

斛律羡稍稍松了口气,此番若是要出征青徐,一定会跟他大哥斛律光对上。兄弟相残,堪称是人间悲剧。刘益守此举算是给斛律羡留了一条后路,免得他硬着头皮跟斛律光兵戎相见。

“谨遵主公号令。”

斛律羡轻声说道。

“然后呢,你有什么打算。”

刘益守询问毛喜道。

“斛律光可以从北海郡突破,我们亦是同样可以从北海郡突破。属下以为,若是直接支援宇文都督,如同添油一般,起不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需要在敌人侧后方插一刀。”

毛喜激动的拱手说道。

虽然他是个不知兵的,但这一招他想了许久,感觉似乎挺像那么回事的。陈庆之在出道前,不也就是个陪萧衍下棋的废人么?

刘益守想了想没说话,他侧过头看着杨忠问道:“你率部多次迂回敌后,颇有战功。你觉得毛喜之言如何?”

所有人都看向杨忠。

毛喜说了很多,不管策略如何,有一条是在场所有人都认可的。

宇文泰与高敖曹两边对峙,战线已经稳固下来,刘益守无论带多少兵马,前去支援宇文泰,其实意义都不大,不过是战线这边的兵马雄厚一点,起不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天时重于地利,地利重于人和,便是这个道理。

军队被人包围在峡谷里进退不得还有敌军放火,哪怕这些人再怎么上下一心,也是于事无补的。孟子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另外一层意思。

要破局,需要一支军队突入到对峙中来,一举改变大局,这才是取胜之道。

问题在于,谁领兵,领兵多少,从哪里突入,最后如何收场!

难的在于这些细节问题。

“主公,末将以为,此举不是说不行,而是孤军深入,需要其他军队的配合。”

杨忠有些为难的说道。

真男人,如果不是真的迫不得已,谁会说自己不行呢?

但是战场上刀剑无眼,瞬息万变。在细节上不注意,很可能就会拖累麾下将士,这便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突入敌后,一锤定音,说起来容易,实则是脑袋别裤腰带上玩命。

上次在南阳一切顺利,那是因为有很多灾民愿意带路,在情报上碾压了高岳。这一次出征青徐,可没有类似的好事了。

“你们都下去考虑一下吧,容我思索一番。”

刘益守一点都不着急,时间其实还有很多。自己这边在等机会,其实高敖曹又何尝不是在等机会呢。

在时机尚未成熟以前,双方都不会轻举妄动的。

众人都离去后,只有王伟留了下来。

“这次回来就是让你多陪陪家中娘子的,你怎么能按时来我这里点卯呢?”

刘益守调笑王伟道。

“不是啊主公,北方发生了一件大事。高欢所立的元氏宗室名叫元朗,并非孝文帝嫡出。他近期暴病身亡,高欢已经从晋州回到邺城奔丧,并打算立元修为帝,并将长女许配于元修为皇后。”

王伟告诉刘益守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消息。

刘益守并不觉得元朗真的是“暴病身亡”的,而是高欢想弄死他已经许久了,现在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

弄死元朗,才能让洛阳和邺城等地的元氏族人明白,谁才是魏国的老大!

元朗太老,高欢肯定不能将女儿嫁给他。但是元修就不同了,一来他是孝文帝之孙,二来他比较年轻,性格也有些怪异,不得人心。

还有比这更妥帖的傀儡么?

高欢此举可谓是一石二鸟。

“所以呢?”

“在下是觉得,高欢很可能利用这次新皇登基,收拢河北世家的兵权,甚至是借着攻打青徐的名义,来办这件事。

主公莫要以为击败高敖曹就没事了。”

王伟的警告很有条理,甚至很符合高欢的人设。刘益守觉得如果自己是高欢,肯定借着这个机会,让河北世家的兵马,如封隆之、李元忠等人带兵南下青徐。

所以高敖曹很可能会有援兵,这是个值得警惕的大问题。

“看来,还是要去一趟建康啊。不把梁国的兵马调动起来,这出戏可就不好唱了。”

刘益守轻叹一声,他其实并不想跟高欢在青徐大打出手。但是他也明白,敌人不会按照他的意思去行动,所有的胜利,都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斗争来实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