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53章 生子当如刘益守

都督请留步 第453章 生子当如刘益守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那一天,在乱军之中,高澄右目中冷箭,疼得昏死过去。窦泰长子窦孝敬,冒着被砍杀的风险,将高澄背起,拼死跑了两里路,又有高澄身边的亲卫一路垫后挡刀,这才逃出生天。

回到赭阳城后,窦孝敬连忙派人快马前往邓县,通知与前方梁军对峙的高岳:赭阳粮道被断,高澄右目中箭,还在诊治之中,情况很是危急。赭石城兵马不多,随时都有可能被梁军前出的精兵所破。

高岳在等知这一消息后,还未作出应对,就有从赭石城那边的快马前来,告知高岳:窦泰于乱军之中被敌将斩杀,麾下精骑也几乎全军覆没。如今赭阳城与南颍川郡之间几乎断绝联络,请高岳速速撤兵回赭石城,恢复与南颍川郡之间的联络与粮道后,再做打算。

基本上,这等于是建议退兵了。只不过提出建议的人担心被治罪,不能把那两个字说出来而已。

如今后方大乱,再加上窦泰被杀、高澄被射中一目,生死不知。高岳心知此番出征哪怕是拿下了南阳,也不可能让高欢喜悦起来。

若是大军再败,只怕高欢真要“挥泪斩马谡”,于是连忙找来厍狄干密谋。厍狄干娶了高欢的妹妹,在高欢手下的圈子里面,算是跟窦泰一类人。

如今厍狄干看到窦泰如此收场,兔死狐悲之下,与高岳一拍即合。

高岳退兵后,于谨很快就察觉到了,派兵一路掩杀。但是高岳有所防范,于谨最后只是捞了点撤退不及的溃兵,连辎重都没有缴获多少。

等高岳带兵退入赭石城,并在赭石城周边修建营垒,派人四处扫荡梁军精骑的时候,杨忠等人已经撤回襄阳。

于谨发现高岳分兵在赭石城西南十里的方城屯扎,又在周边设立哨卡营垒固守,而梁军尚未占领宛城,强攻赭石城十分不智,补给线特别长,还隐约受到宛城那边守军的威胁,因此只好在宛城西南不远的梅溪水边扎营,严密监视高岳军的动向。

……

襄阳城府衙的书房里,杨忠与斛律羡二人得胜归来,向刘益守禀告军情与战果。王伟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不敢相信对方居然敢玩得那么大。

“杨将军,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你。”

王伟沉声说道。

“王长史请讲。”

杨忠压住内心的兴奋,平静说道。

王伟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主公是让你们破袭敌方粮道,为何你们会选择与南阳本地的村民合作呢?难道不担心泄露军情?”

这年头人心隔肚皮,什么样的恶心人都是有的。王伟从来不忌讳用最险恶的思维去判断人心的向背。

“南阳今年错过春耕,普通百姓无以为继,良民变山匪。我们若是以粮为本,那些人势必会一条心跟我们合作。谁也不想饿肚子。高岳军只会抢粮,南阳很多人都巴不得他们快点死。所以在下便采取了跟本地人合作的策略,从中获取敌军动向,以快打慢。”

杨忠不卑不亢的说道,思路很有条理。

刘益守摆了摆手,示意王伟不要再问问题了。

“此战阵斩窦泰,可属实么?”刘益守好奇问道。

“确实属实,窦泰尸首已经带回。”杨忠拱手答道,他已经反复确认过了,毕竟抓到了很多俘虏,众口一词的说那是窦泰,相信这个不会出错。

刘益守微微点头,窦泰当年在尔朱荣麾下都是独树一帜的人物,跟高欢隐约平起平坐。如今阵亡于沙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时代不会对任何人留情。

时代虽然需要英雄,但世上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哪怕你是英雄,死了也就真的死了。

“呃,听你在战报里说,斛律羡射中了高澄一目,可有此事呢?”

比起窦泰,刘益守更关心沙凋王那一箭是不是真的射中了高澄。

平心而论,高澄在高欢阵营当中的影响力,那真是比窦泰大太多了,潜力也是窦泰不能比的。

“回主公,在下当时看到有个人对着他喊世子世子的,只有高欢才有世子啊,这年头谁会没事喊世子呢?我想那一定是个大人物。

本来是想瞄着头的,想一箭将其射杀。但他移动了几步又转过头来。我已经把弓弦拉老了,这一箭不射也要射,所以调整了一下位置不太确定能不能中。

没想到居然射中了他的眼睛。在下自学射箭开始,这是第一次射中眼睛!当初因为射豹子没有射中眼睛毁了豹子皮,没少挨父亲的毒打。”

斛律羡有些兴奋的说道,这一箭算是扫掉了童年的阴影。斛律金那些话,类似于“叫你射眼睛你怎么就是射不中,看我不打死你”之类的,再也不会成为他的噩梦了。

“属实么?”

刘益守看着杨忠问道。

“有多名俘虏,是高澄的亲卫,亲口证实此事。至于是不是斛律将军射中的,在下也不敢说铁板钉钉,但高澄眼睛中箭,这个确认无疑。”

当时杨忠在跟窦泰的溃兵厮杀,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是此战获胜后清点战俘和缴获的时候,听说高澄中箭的。

“主公,应该是我射中的,我的每一支箭上面都有沙凋王三个字,以便确认战果,倒不是别的,主要是麾下部曲怕在下抢功。此番回收箭失,独独少了一支。”

斛律羡非常自信,应该是他射中的,毕竟当时听到了有人叫高澄世子,还想拉着高澄逃离战场。

“此事要查证也不难,时间问题。只是,高欢若是知道你射瞎了高澄,甚至射死了他,你父兄在高欢麾下,可就很难做人了。”

刘益守轻叹一声,看着斛律羡说道。

到时候高欢要是问斛律金:你儿子亲手射瞎了我嫡长子,你怎么个说法?

“在下逆子,因不忍父亲毒打而离家,早就不在族谱里了。我父自有应答。”

斛律羡咬着牙说道。

刘益守微微愣神,随即恍然大悟。果然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当初让斛律羡过来混日子的时候,就想好了退路。

北齐末年的时候,军中有神射,都被当做震慑敌军的王牌来用。斛律羡一箭成名,几乎可以说是踩着高澄上位。

不知道别人在斛律金面前提起这个儿子的时候,对方是会得意的说“不愧是老子生的”,还是懊悔的说“当初怎么没把他射墙上呢”。

“此番你二人为首功,到时候论功行赏,肯定少不了你们的。如今南阳大局已定,你们可以带着麾下精兵返回寿阳了。

青徐战局糜烂,魏军如今围攻彭城与下邳,防线摇摇欲坠。我欲在解决南阳这边的事情以后,带兵去青徐与魏军交战。

你们先回寿阳,适当招募一些勇壮之士,到时候听我号令行事,不必着急奔赴青徐参战。宇文泰说他那边还顶得住。”

听到这话,杨忠和斛律羡二人心中石头落地。刘益守的言外之意便是,你们这次打得好,可以适当扩编本部人马,先回去寿阳整编。

以对方一言九鼎的个性和几乎白璧无瑕的政治信誉来说,已经可以肯定,他们二人飞黄腾达没什么阻碍了。

“谢主公体恤,我等必定效死。”

杨忠和斛律羡二人一齐拜倒,激动的拱手说道。

“可以了,快带兵回寿阳,马屁就不用拍了吧。

我麾下有一个阳休之就行了,要是人人都是阳休之,那可如何是好?”

刘益守微笑的摆了摆手,二人连忙识趣告退,因为对方肯定跟王伟还有军务要商议。

“主公,宛城不下,始终是心腹大患,容易变生肘腋。”

王伟沉声说道。

“不错,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宛城不下,始终都不算是真正的掌控南阳。赭石城与我们控制的城池距离都太远,唯有掌控宛城,以此为根基,才能出兵赭石城,然后将魏军赶到叶县以北。”

南阳的地图如今在刘益守的脑子里都快熟透了,他闭着眼睛都知道各个据点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崔氏兄弟,现在会就范么?”

王伟有些不敢相信。从之前这两人的做派看,可以说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仅说话难听,而且办事也很不利索。

反正,他是不相信崔氏兄弟现在会乖乖开城投降的。

“难办的事情,也还是要办嘛,总不能说因为崔氏兄弟比较难打交道,就不跟他们打交道啊。攻城战,那是要死人的,而且要死不少人。

虽然战阵上很多人不把麾下士卒的人命当回事,但我还是希望他们的家人,不要因为某个主将的缘故枉送性命。

不怕死,跟随意送死,区别还是很大的。”

刘益守不厌其烦的对王伟解释了一番。爱惜士卒,才会三军用命。不能因为指挥官的冲动愚蠢,就不把人命当回事。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始终都是战争的最高要诀。

“看来,主公早就准备好怎么做咯?”

王伟饶有兴致的问道。一看刘益守的样子,就知道他早就有腹稿了。

“这个是自然,且看崔氏兄弟是如何开城投降便好。之前是时机未到,如今时机已经成熟了。”

刘益守微笑说道,并不愿意过多解释。

“真的么?”

“确实如此。”

……

南阳各地打得热火朝天,宛城内的崔氏兄弟也不好受。短时间内封城还好说,时间长了,各种问题滋生,最要紧的便是春耕。

如今已经过了谷雨,连宛城都不能出,只能时不时用吊篮放一些斥候出去查探军情,打探个大概情况。城内很多南阳地方到宛城避难的豪强和世家中人,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这些人时不时就会找崔士谦,向他们施加压力。

南阳这块地盘是不可能单独自成势力的,必须要依托一方才能存活。

要么跟河南那边联络,也就是继续做高欢的藩镇;

要么跟武关方向联络,成为关中入侵中原的桥头堡;

要么跟襄阳联络,成为南方北伐的最前线。

三者必选其一,不同只在于崔氏的自主性有多大罢了。

崔士谦不想做选择,但宛城内的很多人却认为,他必须要做一个选择,否则,宛城内活不下去的人,就会帮他做选择。

这天,崔士谦带着亲兵巡视完宛城各处,便回到府衙内休息。

屁股还没坐热,便有守城的城门官派人回报,说有“使者”前来,身份特殊。

崔士谦正在焦头烂额,因为宛城内的各种杂事而忧心,一听有使者前来,立刻便有了精神,让人把那位使者带到书房,顺便叫崔訦一起来,共同商议对策。

等人带到,崔士谦这才看傻眼,原来这次到宛城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初送到襄阳的崔瑶兰。

如今对方面色红润,气色比当初好了很多。而且看上去小腹微微隆起,似乎已经有了身孕。

“小妹今日入宛城,可是为了游说我与你二哥么?”

崔士谦、崔訦、崔瑶兰,都是同母所生,自然是有话直说,崔士谦也没想跟崔瑶兰客气。

“妹妹只是听我家阿郎的吩咐,前来给兄长送信的。妾身妇道人家,如今身怀六甲,帮夫也难,帮兄也难,夹在中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崔瑶兰叹息了一声,把刘益守之前教她的话一字不漏的说了出来。此番刘益守让她入宛城送信,希望她动之以情,对崔士谦打一打感情牌,不要去说那些军国大事,以免适得其反。

崔士谦看了看崔瑶兰的肚子,无奈苦笑。

女子本柔,但母为子刚。崔士谦明白,崔瑶兰肚子里没有孩子的时候,尚且会向着崔家,但她若是身怀六甲,一旦得罪了刘益守,难道崔氏养他们母子一辈子?

如今刘益守权势滔天,崔瑶兰生出儿子来,为了儿子的前途,又怎么可能向着崔氏呢?

这是很容易做的判断题。

拆开刘益守的亲笔信,一目十行的看完,崔士谦看得头晕目眩,不敢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信上刘益守说,关中来的兵马,已经从武关退回关中,并且达奚武兵败被俘,目前正在襄阳。你若是想跟他见面,约个时间,派人出城,我让他在城外跟你见面。

然后刘益守说他麾下大将,阵斩了高欢麾下大员窦泰,横扫南阳各地,如今也就南阳北面的赭阳、叶县尚未拿下,宛城还在你崔氏手里。

并且此战高欢世子高澄,被他刘某人麾下的神射手射中眼睛,生死不知。

结局如何且不说,但不管怎么样,没有你的反叛,窦泰不会死,高澄不会瞎。这些账,高欢全部都会算在你头上。

如今关中兵马没了,高欢那边得罪死了,你在宛城,难道堵着城门一辈子不出去?

崔瑶兰过几个月就要生子,到时候你为孩子的舅舅,难道希望他看到父亲与舅舅杀得你死我活?

于情于理,你们现在都已经没了别的选择,何不主动献出宛城,做我刘某人的亲信?

到时候梁国的封赏下来,你们迁居建康周边,那里山水宜居,财帛不缺,亦是可以都城为官,没有性命之忧,岂不美哉?

而且崔氏子弟依旧有机会出将入相,派人到边镇为将,亦是顺理成章,小事一件。如今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看了半天,崔士谦这才将刘益守的亲笔信放下。他感慨的看着崔瑶兰,叹息一声说道:“生子当如刘益守,你兄长我今日真是心服口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