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41章 蠢蠢欲动

都督请留步 第441章 蠢蠢欲动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主公,您这是在做什么呢”

襄阳府衙后院的书房里,王伟推开房门后,就看到刘益守在地上铺了条不大的毛毯,然后整个人正在做“一”字的噼叉,大腿内侧已经贴着毛毯到底了。

“呃,我在活动筋骨。”

刘益守微微皱眉,额头上有些冷汗,却是没有起身。

然后两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很久之后,王伟才忍不住问道:“主公,您这样一个姿势,不觉得累么”

“不是,现在我已经没法动弹了……”刘益守叹了口气,示意王伟把他拉起来。

等两人在桌桉前对坐,刘益守这才感慨叹息道:“岁月不饶人啊,如今也是锈胳膊锈腿了。别看我钓鱼不行,想当年本人可是被人称为体操小王子来着……”

忽然发现说漏嘴,他若无其事的摆了摆手,岔开话题问道:“最近没什么军务,是发生什么大事了么”

“大事没有,不过有一点很奇怪,这是独孤信送来的战报。主公说攻占广平郡应该易如反掌,可独孤信却是跟侯莫陈崇的兵马激战后才攻克酂县。”

王伟双手将独孤信送来的信件呈上。

“关中那帮人前出汉水走廊做什么难道是我判断错了”

刘益守有些疑惑,侯莫陈崇没事守着广平郡作甚襄阳这边出兵攻打汉中的话,因为只有一条路,而且要穿过汉江走廊。汉中的兵马无论如何都会有所察觉,根本不存在所谓“偷袭”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侯莫陈崇等人没事守着汉中就行,根本没必要前出汉水走廊,伸出头挨打!除非是迫不得已。

然而筹集粮草的任务是韦孝宽等人在办,侯莫陈崇有什么为难的

这让刘益守完全无法理解。

“主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达奚武他们会不会就是想通过汉水运输粮草毕竟我们的水军也无法不分昼夜,不分河段的封锁汉江啊!更何况汉江这条水道是很繁忙的,开春以后就会热闹起来,他们会不会浑水摸鱼呢

如果是他们想通过汉江运输粮草,那么这就说得通了。汉中到关中除了陈仓道以外,还有四条道可以走,汉中运粮到关中完全没问题。他们到底要如何打算”

今天王伟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毕竟有些出乎他们之前的预料。

每一支军队出现在一个地方,都有它的战略意图,绝不会很无聊的摆在一旁无所事事。换句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哪怕刘益守现在没有对南阳用兵,但大军屯扎襄阳,也不是无所事事,战略目的非常明确。

“你说得有点道理。”

刘益守走到那块大木板跟前,上面用炭笔写着密密麻麻的细节,都是关于达奚武那帮人的。看了很久,他这才叹了口气说道:“所谓孤例不举,判断他们的作战意图,我也是这个原则。”

刘益守拿了根细木棍,指了指“重要且紧急”这一片说道:“所有的证据,都暗暗指向这帮人会通过武关道运输粮草。只有你刚刚告诉我的这一条,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刘益守将侯莫陈崇带兵前出广平郡的消息写在最下面。然后划上了一个叉叉。

“我判断这个部署是用来迷惑我们的,当然,也不排除我被打眼。你觉得呢”

听到这话,王伟只能说“不敢恭维”,但是他又不可能真的反对,因为刘益守分析的方法,似乎比自己的判断看上去更“靠谱”一些。

木板上写的都是证据,密密麻麻,每一条都被分析过。

从目前达奚武带兵撤回邓县的消息看,更是证明了刘益守之前的分析没错,这波贺拔岳派兵到南阳,就是冲着粮草来的。经营地盘,招降纳叛倒是排在了第二位!

“在下也不知道达奚武那帮人是怎么想的。斛律羡去南乡那边侦查,说那边防备极为空虚,也没有粮草堆积。”

王伟觉得对方从汉江运粮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起码现在就没有把粮草囤积于没有被战火波及的南乡。

“不,你要知道,南乡挨着丹水,邓县也挨着丹水,武关也挨着丹水。一旦春暖花开的时候,漕运粮草到南乡那边并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功夫,达奚武没必要提前把粮草放那边引人注目。”

刘益守越看越是觉得韦孝宽此举是做贼心虚!如果不是心虚,南乡作为大军撤退到武关的最关键节点,怎么说也要派兵把守。哪怕不运粮,难道还不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么

这个道理就好像是侯莫陈崇在广平郡屯扎一样,这是保证达奚武部回汉中的后路!如此部署舍近而求远,对方到底想做什么也是呼之欲出!

做贼的无论怎么装成好人,最后的目的都是偷东西。只要判断出关中那帮人的目的就是搞粮食,那么他们的所有行为,无论怎么掩盖,都无处遁形。

“主公,要不,我们派兵攻占南乡”

王伟觉得没有那么多为难的,一棍子打死就行了。封死南乡,等于是把达奚武他们困在南阳。

听到这话,刘益守连忙摆手道:

“不不不,那样只会便宜高欢,我们继续派兵清缴汉江走廊上的敌军,收复失地,不要碰南阳,更不要打南乡。春天到了,那帮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斗起来的。”

“好的,在下这就去办。”

“对了,我们最近不是在襄阳铸造了一批新铜钱么这玩意不能吃不能穿的,全部都用来以官府指导价购买襄阳和江陵周边大户的粮食,谁不卖就是通敌叛国,与魏国有勾结,怎么处理按老规矩办。”

王伟已经转身,听到这话微微一愣,回过头来,皱着眉头下意识的反问道:“官府指导价”

刘益守漫不经心说道:“我们就是梁国的官府,也是梁国最大的豪强。

我们要北伐,是为了一统天下,让天子成为真正的天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做的事情都是对的。

我们定的价格,是官府指导价,粮食收上来是为了北伐用的,不是用来醉生梦死的,我们上对得起天子,下对得起百姓,问心无愧。和我们作对的都是坏人。

所以我们说多少就是多少,不卖的话就是不支持北伐,就是心怀叵测。

不支持北伐,难道是想造反要不然你留那么多粮食做什么

直接去收购,卖粮踊跃的,给他们颁个良善人家的牌匾就完事了。”

刘益守的问题王伟没法反驳,毕竟,这个世界就是讲拳头的。当初刘益守差点被人抓走送给胡太后当面首,也没人问他愿不愿意啊!

“知道了主公,在下一定办好。”王伟拱手离去。

“对了,吴兴沉氏的沉恪来襄阳后担任参军无所事事,这件事让他亲自督办。如果粮草收不到规定的数目,让他们吴兴沉氏补贴不足的部分。他想当好人,那就让他去当,我只看结果。”

刘益守又补了一句。

等王伟走后,刘益守这才感慨的自言自语道:“造钱就能生钱的时代,真是好啊!”

明年南阳必定歉收,临近的襄阳、江陵等地,粮食将会成为最硬的硬通货。趁着那些豪强世家们还没反应过来,先割一波韭菜吧。

割他们的韭菜总比割那些佃户的韭菜好。

……

刘益守不着急,韦孝宽等人也不着急,甚至高岳在白河边上筑城完毕后都不着急。现在唯一着急的人,就是在宛城内坐如针毡的崔氏兄弟。

如今已经进入严冬,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本以为高岳带兵屯扎白河边筑城后就会开始攻打宛城,没想到对方根本就不动弹,似乎打定主意到春耕的时候耗死他们!

农闲的冬天,郡兵们被召集起来,可以在军中混饭吃,尚且不会有什么怨言。可是到了开春需要耕田播种的时候,他们就无法继续澹定了。

错过农时,这一年都完蛋了!天知道这场战争要打多久!那个时候,崔氏兄弟他们麾下士卒的军心就很难保证了。

心里想着的都是家里的农活,如何能够打胜仗呢白河不算宽阔,至少无法成为天险一般的存在。所以冰雪融化与否,大军能否直接跨越白河,对于高岳来说其实关系真不大。

宛城府衙的书房里,崔士谦有些气急败坏的走来走去。

“达奚武那帮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们就真不担心我们投降高欢么”

崔士谦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他的嫡亲弟弟崔訦面无表情站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

“兄长,恕我直言。关中那些人,这次可能是只为了把粮草运回关中,能不能得到南阳,他们并不是很在意。”

憋了半天,崔訦才憋出这样一句话来。可惜的是,他这次真的猜中了。

“那刘益守也不动了”

崔士谦很难想象,刘益守这波就捞了个女人然后罢手。

“或许……谁知道呢。”

崔訦叹了口气,有点后悔当初把事情做得太绝了。

“要不,再给襄阳那边写封信写给小妹。”

如今火烧眉毛,崔士谦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崔訦连忙摆手道:“要写你写,要送你送,我是丢不起那个人的。”

上次头盔被射落的耻辱,还历历在目,搞得他现在都有心理阴影了。

“我写就我写,总比坐以待毙要好。”

说干就干,崔士谦铺开大纸,提笔还没落下,又将笔放下。

“怎么说才好呢”

“新野和新野以南的地方,都让给他。”

崔訦沉声说道。

刘益守显然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不拿出真金白银来,对方根本不会出手。

“如此也好吧,反正也是守不住。”

崔士谦长叹一声,开始琢磨要怎么打这张“亲情牌”。

他反复思虑,一天之后,这封信才交给自己的长子崔旷,让他带着信到襄阳。等崔旷到襄阳的时候,已经是几天之后了。

……

刚刚老实了几天,高澄就觉得赭阳城一点意思也没有。没有赌局,没有漂亮妹子,没人跟他玩,比起人文荟萃的邺城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天气也冷到了极致,还下大雪,不能出门。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

然而除了高岳等人外,其他的将左,基本上不想跟高澄打交道,都是一副敬而远之的姿态。

其实这也比较好理解,高欢如今看上去依旧是龙精虎勐,没有人愿意特意去讨好高澄,以免被打上“太子嫡系”的标签。

在皇帝看起来还很长寿的时候,被打上类似标签,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让本来是想玩“礼贤下士”游戏的高澄感觉异常无趣。所有的事情,都不是按自己所设想的轨迹去发展的。

这天,外面还下着鹅毛大雪。

高澄在书房里跟祖珽“煮酒论英雄”。

他们与其说是在玩乐,倒不如说是闲得无聊没什么事情做打发时间。

想玩没东西玩,想装大老下面的人不给面子,高澄心里苦,觉得这个世界满是恶意,一点都不好。

“祖孝征啊,你说这次我们来南阳,就空着手回去”

高澄像条咸鱼一样躺在榻上,无聊的翘着脚,把酒杯随手就丢在地上。

如今的他,需要新鲜的刺激来让自己精神抖擞。可惜并没有发生那样的事情。

“世子,其实吧,如果我们雪夜奔袭南乡,会很有趣的。”

祖珽不动声色的说道。

“南乡在哪里”

高澄是来混资历的,根本不关心战局如何。但是祖珽的想法却更多,高澄可以当纨绔,他爹是高欢,然而祖珽自己却不能当纨绔啊!

“南乡,武关道上的兵家必争之地。”

祖珽肃然说道,从书架上拿出一张地图铺到桌桉上。

高澄马上坐起身,凑过去查看。

“只要堵住南乡,就堵住了达奚武他们回关中的路。到时候他们军心必乱。世子若是领军出兵那里,定然可以一击而中!”

祖珽不动声色的蛊惑道。

然而高澄根本不傻,他直接反问道:“一座空城,占着有什么用,到时候只怕要被人围攻!不行不行。”

“世子,不是要现在动手啊!你想想啊,春暖花开后,关中那帮人都快饿死了,肯定要找南阳要粮食。达奚武必定要把粮食囤积在南乡来转运到关中。到时候,我们学曹操当年官渡之战火烧乌巢,岂不美哉”

“这你都知道”

高澄忽然像是不认识祖珽了一样,从头到脚的将对方看了一遍。

“你让我想想哈,带兵出征,还是风险太大,风险太大了。”

高澄摆了摆手,并不是很欣赏祖珽的馊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