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26章 既然是自己人,当然要往死里坑

都督请留步 第426章 既然是自己人,当然要往死里坑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崔士谦的老爹崔楷活了五十岁,但他是死于战乱,其实一直在带兵,身体都非常硬朗。

他的夫人,是陇西李氏出身,北魏吏部尚书、荆凉兖并秦相雍冀定九州刺史、司空公李韶之女。身体也很好,孩子一个一个的生,甚至可以用儿女成群来形容。

因此长女崔兖猗和倒数第二个女儿崔瑶兰的年纪,足足差了将近二十岁!长姐如母,这句话真不是说说而已,按年龄算,崔兖猗足以当崔瑶兰的母亲了。

崔兖猗原以为崔瑶兰会毫不犹豫的答应这个“不太过分”的要求,没想到对方却断然拒绝!这不由得让牺牲自己婚姻成全家族的崔兖猗心中异常不爽!

凭什么当年我可以忍辱负重,现在你就不可以呢?你还是个望门寡呢!

“妹妹要以家族为重。如今需要你为家里站出来了。”

崔兖猗面色不虞的说道。

“阿姊想去,自去便是,何苦为难妹妹?”

面色恬静淡然的崔瑶兰显然不吃崔兖猗那一套。这几年来头上顶着“丧门星”“望门寡”的名头,她已经受够了。

崔瑶兰的容貌是极美的,只是眉间一股抑郁之色挥之不去。双目无神,好像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了一般。

“我若是能去,何苦为难你?难道你想让凤华去么?她才八岁,她出生那年父亲就去了,你是看着她长大的,你难道忍心她去么?”

崔兖猗这么说,崔瑶兰顿时没话说了。自己这个妹妹很懂事听话,她才八岁,身家清白,可以有很好的人生,难道现在就去给人做妾?

自己这些年为什么还处于“守寡”的状态,崔府里人人都明白。够资格娶她为妻的,人家嫌弃她克夫。不够资格的倒是愿意高攀,可崔氏又看不上了。

“罢了,那我便去吧。崔家毕竟生我养我。”

崔瑶兰轻叹一声,勉强答应了崔兖猗。她知道自己如果不答应,妹妹崔凤华一定会顶替她去的。为了家族的前途,没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一个八岁的孩子,居然要承担如此重担,想想还真是可怕。

“阿姊还需要妹妹我做什么吗?”崔瑶兰压着内心的不满询问道。

“不需要不需要,你……只要去那里就好了。”崔兖猗连忙否认道。万一自己这个妹妹想不开要出家,她拦得住么?

“如此,那便一切依阿姊的安排吧。”

崔瑶兰对着崔兖猗弯腰一拜,似乎是有送客的意思了。

崔兖猗狼狈的退出厢房,把门带上后,如释重负。

要是可以的话,谁愿意去做这个恶人?世家生存的游戏规则就是如此,甚至可以说,世家中的女人,本身就是用来联姻的工具!

崔氏,需要一个在关键时刻能帮得上忙的人!而绝不是要投靠哪一边!如果只是为了投靠,多的是办法“示之以诚”,但那并不是崔氏想要的东西!

寄人篱下,难免受制于人。被高欢控制,和被贺拔岳或者其他什么人控制,区别真的很大么?崔氏想做的,无非是在乱世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从这点上来说,她跟崔士谦都没做错!

……

襄阳城的府衙书房内,刘益守刚刚写完一封信,将其交给王伟说道:“你看看词句如何。”qqxδnew

王伟接过信,一目十行的看完,随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主公在信中说我们已经到了襄阳,并且雄兵在侧,难道不怕崔氏将这个消息告诉高欢么?”

王伟有点奇怪,刘益守好像就吃准了崔氏的人不会吭声一样。

“人人都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崔士谦若是把这封信交给高欢,岂不是在给自己手脚都捆上绳索?这崔氏不老实,竟然还打着驱虎吞狼的算盘,其心可诛。”

刘益守冷笑一声,前两日崔孝芬派人送来一封十万火急的信,信中就说崔士谦一房的人,似乎收到了关中那边的消息,有意把南阳献给贺拔岳作为进身之资。

崔孝芬和崔士谦算是同族同枝,都是二房的人,他打听到这个消息不奇怪,甚至很有可能是崔士谦写信给崔孝芬求援而探听到的。

“主公,如今天下大乱,哪里还找得到老实人呢?”

王伟忍不住揶揄了刘益守一句。

“不过,主公这封信要得。正好威慑崔士谦等人,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闹着玩的!”

襄阳出兵攻打宛城,那可真不要太顺路了。沿途有河道有平原,唯独没什么天险。刘益守写信给崔士谦,明面上是“表达善意”,实则警告对方:我可不是那种没有原则的“舔狗”,你当“绿茶”也给悠着点。

这封信足以打消崔士谦心中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空手套白狼,一句话就给你出兵对抗高欢,那真是想太多了。

有能力去做,但是依然按兵不动,这便是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那可不是么,让他们掂量一下自己玩火的后果。”刘益守并没有否认王伟的看法。

王伟抚掌大笑道:“那确实啊,怎么说我们也入主建康了,把我们当猴耍,可要想想怎么承受我们的报复。主公告诉他们襄阳这边的状况,崔氏估计要作出决断了。”

一般来说是这样,可谁会眼睁睁的放弃手中的权力呢?这次崔氏哪怕要自保,恐怕也得给高欢表示一下“诚意”,那岂能是说句话写封信就能解决的啊!

可以这样说,既然贺拔岳盯上了南阳,崔氏又不愿意彻底依附高欢,那么他们在夹缝中求生的结局就已然注定。

要么粉身碎骨被人吞并,要么大出血以后勉强维持着半独立的状况。想全身而退,几乎没有可能了。这也是高欢为什么对不依附自己的崔氏有恃无恐的重要原因。

“对了,通知杨忠,准备好开战的准备,干粮要提前备好。

另外写信给杨愔,寿阳那边秋收后,所有壮丁都要参加军训,为期三十天!

一旦需要增兵,那边要随时准备好。

这回吞不下南阳,我就在襄阳住着不回去了。”

刘益守面色坚决的说道。

王伟心领神会,双手拢袖对着他深深一拜道:“拿不下南阳,则建康必乱,主公所言极是。属下本以为主公还有退却之心……是在下的过错。”

“放心便是!要是输了再回建康,保证某些不开眼的世家中人跑出来骑在我头上拉屎。我就是要让这些人都无话可说,然后把绳索收紧,一个个把这些人揪出来。”

刘益守紧紧握住拳头说道。拿下建康,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路还有很长。这南阳郡就是最关键的一步。

……

“人已经到襄阳了么?”

书房里,崔士谦感觉手中的信有千金重,他将信纸递给弟弟崔訦,沉默不语。

在信中,刘益守说自己已经在襄阳,并且屯扎了数万精兵,无论是高欢来了,还是贺拔岳来了,都足以击退他们,保护南阳。

还说自己麾下崔孝芬乃是重臣,既然他和你们是同族同宗,那自然没有置之不理的道理。一旦南阳有事,襄阳数万虎贲就会朝发夕至前来解围。

客气是很客气,恭敬也很恭敬,甚至辞藻都很华美。然而,除了隐隐的威胁外,其他靠谱的承诺一句都没有。

像什么“数万虎贲朝发夕至前来解围”这样的话,只能哄骗三岁小孩。倒是刘益守本人就在襄阳城,并且还屯扎不少精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

或者说,这句话就是眼前这封信的唯一有效内容了。

“这封信,等于是啥也没说啊。”

崔訦不满的叹息道。刘益守果然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满口答应得好好的,但就是隔岸观火,一句承诺保证也没有。

“刘益守只是在告诉我们,他有能力出兵夺取南阳,仅此而已。”

崔士谦冷冷说道,崔訦瞬间就不说话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你有必要说那么直接么?

崔訦也叹息一声道:“真要把妹妹送过去啊,你也真是狠心,她已经很可怜了。”

“我也想替她去,可是你看有这个可能么?”

崔士谦无奈苦笑道。

“说得也是。只不过那个望门寡,会不会让刘益守恼羞成怒呢?”

崔訦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种迷信的事情,不止是有人信,甚至可以说是某种不成文的社会风俗了。不可明说,但大家都忌讳。

“只是妾室而已……今日便让她启程去襄阳吧。”

崔士谦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崔訦觉得自家大哥有点假惺惺的,真要是不舍得,又何必玩这么一出?果然,个人的幸福,终究是抵不过家族的利益。他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本身崔氏在南阳依附于高欢,就是处于一种恐怖平衡之中。如今,平衡似乎要被打破了。

几天后,崔氏的人将崔瑶兰送到襄阳,刘益守去江陵跟萧詧谈事情去了正好不在,王伟将人接到了暂居的别院。

崔士谦嫡出的妹妹,望门寡,好几年都没嫁出去……崔士谦的回复,就是送来了这样一个“大龄女”。负责接人的王伟差点把肺气炸,直接“退货”!

刘益守提拔他于微末,二人君臣相得,合作无间。刘益守对王伟来说不仅仅是上级那么简单,还是自己的媒人和好友。

崔氏的行为,不仅是在打刘益守的脸,更是在打他王伟的脸!

关键时刻,来襄阳担任军医官的崔冏将王伟拉到一边劝说道:“女人是主公的女人,哪怕不好,也要主公来说,你是不能越俎代庖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将来这女子得势,把你记恨上了怎么办?是非曲直主公自有判断,你把人送到主公那边就好了,何苦枉做小人?

主公是何等样人难道你还不明白么?他又怎么会做事没分寸呢?”

如今崔冏也早已成家立业,在寿阳安家。他深知女人不讲道理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偏激,被女人记恨上,是一件很不智的事情。

这位崔氏女是嫡出,而且还是崔士谦的妹妹。你要是“退货”,而且刘益守连这位的面都没见过,那样的话到头来得罪的可是一堆人!

无论如何,让刘益守见个面,再做定夺也是不迟的。

听完这番话,王伟吓得一身冷汗,对着崔冏千恩万谢之后,连忙将崔瑶兰好好安顿,然后匆忙赶往江陵向刘益守禀告此事。

……

“姑父既然要出兵,本王一定会鼎力支持的。”

江陵城府衙书房内,萧詧一脸笑容的给刘益守倒酒说道。

“江陵偏远,等夺得南阳后,我便上书朝廷,将你的封地改在丹阳,靠近建康也好时常跟天子走动一下。”

刘益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眯眯的说道。

“当真?”

萧詧激动的握住刘益守的双手不放,双眼放光,激动得不行!

“对,让你兄长萧誉坐镇江陵即可。”

刘益守微微点头,那笑容看起来人畜无害,十分亲切。

“实在是太感谢姑父了!”

萧詧情不自禁的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走动。刘益守就这样安静的,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一言不发。

封地改在丹阳是什么意思呢,从实质上说,能拿到的供奉微不足道,远比在江陵少得多,几乎就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封地。

丹阳是梁国的“直辖市”,就在建康南面。封地在这里,好处不在于一针一线的多少,而是建康一旦有事,丹阳的藩王可以在第一时间带兵入台城掌控局面!

只要是有这个必要!

所以说刘益守的提议,与其说是改封地,倒不如说是看好萧詧将来登基继位!

一旦萧欢不在了,封地丹阳郡的萧詧,便可以直接上位!而不会像萧绎一般,因为湘州地处偏远,行军路线太长而错失登基的时机。

刘益守刚才的表态,可谓是意味深长。

“作为萧氏的驸马,在下一直都是把萧家人当自己人的。哪怕是如萧绎萧纶之流,在下亦是没有痛下杀手。

作为天子的兄弟,将来居住建康附近,也是常理,怎么能一直在偏远荆襄呢。”

刘益守感慨的说道。

“姑父所言极是!这次姑父要出兵南阳,本王定当竭尽全力,姑父要什么,本王就给什么!”

萧詧拍了拍胸脯,表示自己绝对跟刘益守一条战线。

“嗯,不妨给你兄萧誉写信,让他也出出力。将来他要入主江陵的,虽然大家都是自己人,也不能说不出力就得好处,是这个道理吧?”

刘益守笑着问道。

“姑父所言极是,想来二哥也是很想到江陵来的。”

萧詧开心极了,没想到自己心里盼望的事情,居然如此轻易就实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