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19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都督请留步 第419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萧纲自从退位后不得不搬到吴兴,整个人都委顿了不少,看上去老了十岁不止。为了“避嫌”,萧映和陈霸先等人一直没有跟萧纲联系,连“靖安侯府”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

然而如今事态紧急,刘益守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绳索似乎越勒越紧,令人窒息。萧映和陈霸先都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很快便联袂登门拜访萧纲。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萧纲很清楚萧映等人的目的,然而,他却是如石头一般,动也不动,根本听不进任何劝进的话。

靖安侯府的书房里,萧纲面无表情的枯坐于书案前,萧映与陈霸先二人站在他面前,脸上的表情很是无奈。

“陛下何苦这样颓丧?刘益守入主建康不久,人心未附,现在起兵还有机会。要是再过几年,可就真的没机会了。”

陈霸先压住内心的不耐劝说道:“请陛下仔细想想,就算陛下不起兵,那刘益守能够放过陛下么?迟早都是要动手的,现在反抗还有一丝机会!迟了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在陈霸先看来,萧纲现在几乎已经失去他曾经拥有的一切,并且基本上完全没有可能夺回来了。事情到了这一步,难道还不奋起一搏么?

搏一搏还可以期待一下奇迹,要是连拼搏的勇气都没有,那才是真的完蛋了!

“陛下,刘益守心狠手辣,现在不动手,不过是顾忌先帝的遗泽,怕人说他忘恩负义。但用不了几年,待他彻底掌控梁国大权后,包括陛下在内,其他几个藩王只怕是一个也活不下去。”

萧映也站出来劝说道。

然而,他们说了这么多,萧纲的表情依然没变,好像对方说的东西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似的。

“二位请回吧,在下如今只是靖安侯而已,当不起什么陛下。”

萧纲站起身,转身面朝墙壁,背对着萧映和陈霸先二人,看起来已经失去跟他们对话的兴趣。

萧纲如此坚决的拒绝态度,是陈霸先他们没有想到的。不知道是不是刘益守在萧纲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可怕回忆,导致这位曾经称帝的萧氏嫡系连反抗的心思都被掐灭了。

“如此,那我等便先告辞了。”

萧映很有些失望的说道,二人行礼之后退出书房,无可奈何的转身便走。

扶持萧纲起兵复辟的计划很好,然而在第一步就遭遇了挫折。如果萧纲不肯合作,那萧映和陈霸先二人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

在萧映等人劝说萧纲自立的时候,刘益守也没闲着。

到建康述职的姚僧垣、章法尚、沈巡三人,还没进台城,就先到鸡鸣山上刘益守暂住的“吴王府”来“拜码头”。

一般官员来建康述职,其实也未必一定要先见刘益守。但他们来自被朝廷“点名”的吴兴,显然是不一样的。

这三人接受朝廷的调令前往建康述职,若是没有刘益守的照拂和首肯,前景绝对是渺茫和黯淡的。只要刘益守稍稍暗示一下,便会有无数趋炎附势之辈变着花样整他们。

谁都明白,现在的萧欢,不过是刘益守推在前台的一个傀儡而已。

或许有一天刘益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萧欢有机会出头。但排除那样渺茫的可能性,在刘益守还主持建康大局的时候,绕过这个人直接去接受皇帝的“召见”,是极为不妥的。

府邸书房内,刘益守亲自给姚僧垣、章法尚、沈巡三人倒酒,亲切说道:“诸位赶路辛苦了,这杯酒就当是为你们接风洗尘的,来,我先干为敬。”说完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这三人看刘益守似乎很好说话的样子,不似外界传言的那样狰狞可怖,便放下心来,也将杯中之酒一口喝完。

屋子里紧张而尴尬的气氛顿时减轻了许多。

“这次请姚先生入太医院,实则是为了编写医书而来。自葛洪以来,南面医术颇有精进。然而缺乏体系,不便于传播后世。

姚先生家学渊源,想来是不吝于敞开胸怀的吧?整理太医院的医书,将其归纳成册。按照不同类型的病症分类,重新编写整理,这件事任重道远。在下只懂兵法,只懂杀人不懂救人。此事就拜托姚先生了。”

刘益守双手拢袖对着姚僧垣深深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

姚僧垣连忙还礼,激动说道:“吴王殿下所说,正是在下毕生心愿,此事在下务必会尽力的,请吴王放心便是。”

听其言,观其行。章法尚、沈巡看到刘益守如此谦逊低调,知人善任,心中不由得大松了一口气。他们原以为对方将自己调离吴兴,不过是为了争权,没想到刘益守的立意比他们预料的要高太多了。

不可否认,此人极有可能是南面将来一二十年最大的权臣了,但是,此人似乎也是个能干事的,并非一味争权不顾他人死活。

“新任尚书令陈元康乃是在下心腹,章先生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他说。尚书府具体如何运作在下也不太清楚,章先生有哪方面的才干,到时候可以挑选合适的职位。”

刘益守面带微笑对章法尚说道。

“吴王费心了,这些都是小事,都是小事。”章法尚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也能在一定范围内挑选职务。

姚僧垣、章法尚在吴兴都属于“投降派”,他们被刘益守重用,不过是“千金买骨”的套路罢了,一点也不奇怪。

沈巡一脸紧张的低着头,不知道刘益守会如何安排自己。他是吴兴沈氏的旁支,很早就已经迁出吴兴,举家居住在东阳郡(浙江金华),这也是他为什么会来建康的原因之一。

沈巡和沈恪,做出不同的选择,都不是因为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兼顾了他们自身的情感与家庭利益。

“吴兴沈氏先祖沈劲,当年独守洛阳,誓死不降,令人钦佩啊。”

刘益守没有说沈巡的事情,而是感慨沈氏先祖。

“我等后辈不敢辱没先祖。”

沈巡一脸肃然的拱手说道。

刘益守微微点头道:“如今北伐在即,沈将军是希望奔赴青徐前线,还是去襄阳守备一方?”

嗯?

居然是这样的问题。

沈巡想都没想,对刘益守行了一礼说道:“末将愿意奔赴青徐,参与北伐。”

“沈将军有心了。”

刘益守含笑点头,显然是对沈巡的态度感觉满意。

“诸位可以将今日在下的承诺告知在吴兴的父老兄弟。外面有人传言本王排除异己,实在是妇人之见。如今强敌环伺,就算是当了天子又能如何?

此番北伐,本王就是要让那些无知之辈看看到底是谁在保家卫国,谁在祸乱一方。”

“吴王高义!”

三人齐声说道,神态甚为恭敬。

“嗯,时候不早了,诸位今日先在驿馆住下,明日再去台城点卯吧。沈将军要去青徐,我会派人护送你先到寿阳,战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

说完,刘益守亲自将三人送出府邸。

等他们三人离去之后,刘益守将陈元康找来商议大事。

“以尚书府的名义下令,调萧映为广州刺史,陈霸先为番禺太守。接到政令三日内必须离开吴兴!”

刘益守语气很是平静,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

“主公,这是……准备动手了么?”

陈元康面露惊讶之色,他还以为刘益守会把吴兴的事情压一压,处理完北伐的事情后再动手的。

“火候差不多了,我会让于谨带一万精兵配合你。他只是施压,此事,多半不会真正动手。”

刘益守沉声说道:“吴兴内部的势力,我们已经打压得差不多了。将萧映等人调走,也是给吴兴的豪强们一个台阶下。

如果他们不想鱼死网破,定然会对萧映等人施压,让他们离开吴兴。然后吴兴沈氏带人参加北伐,北伐之后,我可以在台城给他们留个位置。

要是冥顽不灵,那就没办法了,只好动员会稽与吴郡的人马动手,配合我们合围吴兴的豪强。”

调动三吴之中的其他二郡一起动手,谁动手谁就是自己人。刘益守这招可谓是又黑又辣。

“主公是要三管齐下,解决三吴的问题,让我们可以安心北伐。此策甚妙,不战而屈人之兵。”

陈元康微微点头,一脸钦佩。要不怎么说刘益守厉害呢,那种一言不合就抡起刀去砍的人,才是最低级和底层的存在。

真正厉害的,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办妥了。

“陈霸先和萧映到了广州,天高皇帝远,他们只怕会坐大啊。”

陈元康感慨说道。

广州西南面豪强众多,历来都是听调不听宣。而且地方上还有很多酋帅,有奶便是娘,不服教化。

陈霸先等人到了那边之后,舞台广阔到难以想象!

“反正,我们最后也是要收拾广州(范围很大)的那些人,让陈霸先去对付他们,驱虎吞狼,何乐不为呢?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发展的时间。为了争取时间,可以作出一定的让步。”

政治的秘诀就在于妥协和分化瓦解,吴兴豪强与萧映陈霸先等人有共同利益,却也有很大的利益分歧。起码,吴兴豪强在反抗建康朝廷这方面,就远远没有陈霸先他们积极。

将敌人分化瓦解,拉拢一部分,再打击一部分,将战争的规模缩减到最小,这才是成熟的政治家解决问题的模式。

如今,刘益守久经历练,处理问题的手段已经非常成熟老辣了。

“攘外必先安内,处理好了吴兴的问题,三吴的财帛可以源源不断的支持我们对北方动刀兵,如此便可不惧高欢,随便他怎么折腾。”

说这话的时候,刘益守霸气外露,俾睨天下英豪。

“主公,在下这就去办。”

陈元康领命而去。

……

宇文泰因为前段时间接到刘益守的军令,带兵横扫广陵周边地区,掠地无数颇有战功。还在广陵城下击溃了军无战心的柳仲礼部,因战功被封为广陵太守,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

宇文护、尉迟迥、尉迟纲、贺兰祥等侄儿外甥,平日里经常说刘益守的坏话,这下便彻底闭嘴了。

毕竟广陵城在京口对岸,又是两淮官盐私盐的集散地,城里城外异常繁华。他们这帮“土包子”到了广陵后才明白刘禅说的那句“此间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刘益守将这块地盘交给宇文泰打理,那是真没有把宇文泰当外人看待,这是妥妥的“嫡系待遇”。

宇文泰也很高兴,广陵这块地盘是真的好,只要不造反,只要不打仗,可以一辈子不挪动地方。

这天,宇文泰接到刘益守的亲笔信,要他来建康一趟,有重要军务商议!这下子,颇有“刁民害朕”思维的宇文护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叔父,此番前往建康,会不会是吴王有诈啊?万一拿下叔父,收回广陵可怎么办?”

宇文泰都穿好衣服准备出门了,宇文护硬是拉住他的袖口问道。

“你们都太高看叔父我了,吴王有什么理由对付我呢?”

宇文泰一脸无奈反问道。

要说从前吧,刘益守或许会怀疑这些,可如今对方已经入主建康,大权在握,有什么理由去玩这种上不得台面的花招呢?

宇文泰感觉自己那几个子侄,实在是太看不起刘益守的心智和手腕了,他们到现在都完全不理解刘益守的可怕之处。

就拿此番宇文泰带兵在广陵周边掠地一样,看上去跟刘益守没有半点关系,都是他带着几个子侄在领兵拼杀。

然而宇文泰很清楚,自己可以立功,那都是刘益守把棋局布好了,手下人上去拿着刀收割战果就可以了,不需要操心其他的。

谁更厉害,谁段位更高,这不明摆着么?棋子怎么可能比棋手更厉害呢?qqxsnew

宇文泰感觉自己是不是把宇文护他们保护得太好了,以至于他们没有经历磨难挫折,至今没办法走上台面。

怀着复杂的心思,宇文泰渡江来到建康,和刘益守在对方宅院书房里见了面。

“此番我打算北伐凝聚人心与军心,收拢各地兵权。所以此番出征青徐,由你挂帅,持兵符调动青徐各路兵马应战。”

一见面二话不说,刘益守就将从萧欢那边弄到的虎符交给宇文泰。

“此番真要出征青徐么?”

宇文泰心中稍安,起码,刘益守并没有如他那几个子侄所担忧的那样有对付自己的心思。只是,出兵青徐并非良策啊,如此冒险之举,真的有必要么?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已。”

刘益守没有过多的解释。

“如此,那末将便接受任命。”

宇文泰接过虎符,对着刘益守一拜,干净利落。

“关于北伐,殿下有什么指示呢?”

宇文泰有些疑惑的问道,打仗总不能没有既定目标,没有作战方针吧?

“以攻代守,如此而已。你可以尽情发挥。不过麾下部众都不是嫡系人马,你量力而行,切莫贪多冒进。”

刘益守平静说道,波澜不惊的模样。

“末将知道了。”

宇文泰心中有很多疑问,不过他城府甚深,没有表露出来,拿了虎符和调兵的文书就离开了府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