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401章 铁石心肠

都督请留步 第401章 铁石心肠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为了扭转僵持的战局,萧绎命王僧辩甩开膀子打仗,无论什么下三烂的计策都可以用,哪怕把建康所有的人全弄死也无所谓。

而萧绎小舅子王琳和他麾下那帮兄弟,则要无条件听从王僧辩的指挥。

萧绎这回算是发了狠,倘若失败,无法攻破建康,在自己死之前,一定先把王僧辩弄死再说!

王僧辩手中一下子获得如此大的权力,诚惶诚恐的推拒,却是被萧绎强势任命,不可违抗。士为知己者死,王僧辩也是豁出去了,连下了三道命令。

第一道:借鉴王琳的思路,在建康周边招募亡命之徒和世家豪强奴仆,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单独成军。

以王琳麾下副将陆纳为都督,带着这些人把建康城内所有富户和世家地盘全部抄家,将抄没得来的东西用以招募敢死之士,以为大军前驱。

这支部队被命名为“讨逆军”。

而王琳麾下其他部众若是再去抢劫,抓到一个砍一个。如此一来,便将王琳所部精兵腾了出来。

第二道:调王琳部,从长江江面和建康城内两路出兵,猛攻石头城。

第三道,在秦淮河南岸竖起抛石机,朝着离这不远的太庙、太社抛石头狠砸!

第三道命令尤其毒辣,王僧辩特意请示过萧绎,如此大逆不道的举动虽然在军事上有着强烈的震慑效应,但是不是有些犯忌讳呢?

萧绎当即表示:一切都是萧纲的错!等占据建康之后,拿抛石机砸太庙这样的事情,都是萧纲派人做的,与你无关。

如果自己不能当皇帝,要这太庙何用?萧绎想得很明白,天大地大,自己当皇帝最大。太庙什么的,被砸了再去修一座就好了。

三板斧下去,效果立竿见影。

讨逆军一帮人在建康城内打砸抢,世家和富户们谁不支持萧绎的大军,王僧辩就派这帮人去他们家坐坐,好好“商量商量”。

而太庙被砸,更是让台城内的萧纲颜面扫地,正统性受到了极大质疑。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象征着政权的正统性。

换句话说,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你有太庙,才是上天所认可的天子一脉,有着“牧守四方”的权力。萧纲软弱无能,为什么能占据建康,还不是因为他是萧衍没驾崩之前的“太子”么。

如今萧绎砸太庙,萧纲无力阻止,这正统性可就是被人啪啪打脸了。

当然,这宗庙里萧衍也有牌位,按理说如果将来萧绎能当皇帝,也会有牌位在里面。他这么做,也算是打自己的半边脸。

不过萧绎一点都不在乎,反正他不是正统继位的,无论打什么旗号,说白了都是造反。一不做二不休,砸一砸太庙也就无所谓了。

这正是人们常说的“债多不压身”,该怎么办还是要怎么办。

王僧辩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靠着“耍流氓”的伎俩,断绝了所有对台城和柳仲礼等人的支持。.qqxsnew

果然,在重重压力之下,兵力不足的石头城率先投降。萧绎这时候却极为大度,不仅赦免了石头城守将,而且没有褫夺对方的官职,依旧让其领兵驻守石头城。

这个例子一开,台城周边小城如东府城、西州城、丹阳郡城等“城中城”接二连三的投降了萧绎。一时间,萧绎大军军势暴涨!

看到太庙被砸萧纲都无法应对,建康城除了台城以外的地方,很多人都会“用脚投票”。如今,秦淮河北岸的柳仲礼部,如同洪水中的一叶扁舟,在风暴中“瑟瑟发抖”。

……

台城此时尚未被萧绎围得严严实实,依然有信使将信件送到了吴兴的萧映案头。萧映无人可用,只能找陈霸先来商议大事。

“兴国(陈霸先表字)啊,如今火烧眉毛了,我们要不要出兵啊?”

书房内落座的萧映,语气有些急切,他已经有点沉不住气。毕竟,看目前的情况,台城随时都有可能陷落。

“殿下,其实现在出兵,并不是最好的时候,还可以再等等。”

陈霸先不动声色的说道,有些话他不能明说,但相信以萧映的智慧,应该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再等下去那就……诶?”

萧映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不可描述的问题。

看到对方已经明悟过来,陈霸先意味深长的说道:“这样的事情,宁可晚一点,也不能太早。若是湘东王入主建康,我们虽然会失去很多,但是也就那样了。

只要我们把弑君的责任推到萧纲头上,那么湘东王一样也会捏着鼻子认了。

到时候殿下入主三吴,都督半个淮扬的诸军事,亦是不难。”

锦上添花,当然不如雪中送炭来得感动人。可问题是,锦上添花也比给对手递刀子要强上百倍!此战若是等陷入极端焦灼的时候,来那么一下,固然是可以得到萧纲那边的最大利益保证。

可是万一去晚了,或者玩脱了,承认萧绎为新帝,亦是可以走的一条退路。

然而一旦去早了,开弓没有回头箭,要是自己这边加上萧纲的兵马仍然斗不过萧绎麾下精兵,那乐子可就大了!

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满手好牌打稀烂。所以说陈霸先刚才那番话,可谓是设身处地的为萧映着想,没有半点私心。

“兴国所言甚是,只是本王……在一旁看着难受啊。”

萧映叹息说道。

也不知道是心痒痒不能痛击敌人而难受,还是萧氏太庙被萧绎砸个稀烂而难受。萧映更是明白,萧绎连砸太庙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来,自然是不稀罕杀几个宗室的。

得罪了那一位,什么下场真要好好掂量掂量。

“殿下,赵伯超不是来投靠我们么?而且京口不是已经被萧纶攻占了么?我们不如等萧纶出兵以后再说。萧纶都不急,殿下急什么呢?”

陈霸先这已经不是在暗示,而是在明说了。

“言之有理。”

萧映点了点头,同意陈霸先的看法。

“对了,两淮的刘益守……他现在在做什么?”

萧映有些疑惑的问道。

当初在马头郡当刺史的时候,萧映可是对刘益守那层出不穷的肮脏手段印象深刻。如今梁国大乱,没理由那一位不出来闹事啊,这简直不可理喻。

“殿下问起来的话,似乎真没有什么消息。倒是合肥的韦氏屯兵芜湖对岸,意图不明。莫非也是和我们一样,打着勤王的主意么?”

陈霸先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

那支军队虽然是杨忠在指挥,但打出来的旗号却是韦氏的。刘益守刻意的低调,使得很多人都丧失了应该有的警觉。

“刘益守北来之人,将来若是裂土投魏,倒是一件麻烦事。”

萧映一脸沉思,总觉得这里头有着很大的不安,却又说不出心中的不安究竟具体是为了什么。

陈霸先强笑道:“殿下,无论刘益守如何折腾,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如今梁国根基犹在,无论是哪个萧氏的藩王去坐台城里的那个位置,都可以理解。

唯独刘益守这样的驸马,不可能去坐那个位置,否则必会被所有人群起而攻之。”

陈霸先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萧映也认为,凭着刘益守那奸诈狡猾的劲头,断然不至于说犯下如此大错。

“兴国之言确实不错。”

萧映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陈霸先的话确实能够解释一些事情,但他依旧不认为刘益守会那么简单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有了驸马这个身份,刘益守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地方豪强,他是有能力去干涉梁国中枢朝政的。萧玉姈这个花瓶唯一的作用,就是给了刘益守必须要有的身份。

别小看这个身份,这年头要真不是驸马,喊出勤王讨逆那是有压力的。若是有了这个身份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毕竟,这是国事,又是家事。于情于理都会得到世人的普遍理解。

遮羞布虽然薄,却比一丝不挂的果奔要强太多了。

似乎看出了萧映的担忧,陈霸先拱手道:“破冈渎中有一段,名为宝堰,此地为河道水位最高处,需要人力牵引将船只拉过破冈渎。

属下愿意亲率前锋进兵破冈渎,在宝堰屯兵,扼守此水道。如今是柳仲礼的人马在那里,仅有百人,不足为虑。

占据此处,进可以从秦淮河入建康,退亦可以通过太湖水道撤到吴兴,乃是一处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害之地。”

别看陈霸先一直都没有建议马上出兵建康,其实他背地里一直在做准备,腹中早就有备案了。听到陈霸先的一番叙述,萧映大喜,连忙嘱咐他即刻出兵破冈渎,自己带着其他部曲在吴兴等待,随时可以出发。

至于吴兴其他豪强的队伍,那些人很难做到保密,还是先不通知为好。

等陈霸先走后,萧映一个人陷入沉思当中。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重要问题,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

……

高澄与高欢宠妾郑大车私通的事情,虽然闹得很大,但影响却是被严格限制在霸府以内,并未造成什么波澜。

高欢也不愿意在这些毫无营养的事情上耽搁。他的心很大,目光也很长远,根本不想纠缠于家庭伦理。

当然,郑大车若是给高澄生下一子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天,高欢将霸府成员召集起来在书房议事,其重点便是梁国政局的剧变!

萧衍遇刺身亡这种事情,哪怕高欢麾下全都是聋子瞎子,此刻也该知道南面大概发生了什么。事实上,高欢这边对于南面的情报渠道通畅,并不比刘益守所知道的少多少。

萧衍遇刺,萧氏藩王乱战,甚至萧绎出兵建康,势如破竹,兰钦在芜湖兵败身死这些事情,都已经整理好放在高欢案头了。

梁国大乱,要不要趁机来那么一下,至少掳劫些人口与财帛回来,高欢霸府上下都很期待。

高澄因为私通庶母的事情被高欢狠狠教训了一顿,然而,他现在依旧是堂而皇之的出现在高欢的书房里,连同替他说话的祖珽、崔季舒等人,也一样在列。

公是公,私是私,高欢不愧为枭雄之姿,能忍常人不能忍!让高澄出席霸府重要军事会议,无疑是向众人表明,世子之位依旧是高澄的。

“萧衍已死,他那些儿子们开始乱斗,诸位以为,我们要如何应对才好?”

高欢环顾众人问道。

他忽然注意到祖珽,此人之前为儿子高澄求情,令人印象深刻。

“祖珽,嗯,祖孝征你先说。”

高欢指着祖珽叫道,这也算是故意刁难对方。

“回高王,所谓天予弗取,必遭其咎。如今梁国大乱,正是我们攻城略地,饮马长江的时候。属下建议即刻出兵两淮。”

祖珽一脸兴奋的说道。

他没想到的是,书房内众人除了高澄跃跃欲试外,其他人都是冷淡不屑的模样。包括高欢在内,都对祖珽的建议不以为然。

这些人如此雷同的态度,不禁让祖珽觉得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高王,如今刘益守的兵马在寿阳枕戈待旦,甚至还向彭城增兵屯田。如此严阵以待,似乎我们暂时占不到什么便宜。不如先观察一番再做定夺亦是不迟。”

孙腾站出来建议道。

司马子如也附和道:“高王,龙雀(孙腾表字)之言极是。只要刘益守不离开两淮,我们就无机可乘。如今春耕正忙,不如以观后效,待时机成熟后再用兵亦是不晚。”

两个重量级文士都站出来反对出兵,高欢本人也觉得这次似乎看不到什么机会。于是他摆了摆手,看着祖珽说道:“不要以为有点才华就可以恃才傲物,行军打仗不是儿戏,你在世子身边,还要多学多看。”

教训完祖珽后,高欢又对麾下众人提议道:“之前与尔朱荣鏖战,损耗颇大。如今暂无外患,不如厉兵秣马,屯田安民。一切待秋收后再议。”

高欢已经想得比较明白了,再次出兵晋阳,只是时间问题。既然已经有了半个晋州作为前进基地,那么粮草和兵员的补充,就是重中之重。

此时如果没有极好的机会,没有必要破坏原有的节奏。

这个会一开就是一天,到后面高澄和祖珽都是听得兴趣缺缺,昏昏欲睡。会开完后人群散去,祖珽这才找到高澄,小声问道:“世子,那个刘益守很厉害么?”

他刚刚投靠高欢不久,高欢麾下大军被刘益守毒打的事情,并不知情。毕竟,没有哪个会把那些丑事当笑话乱讲。

“不知道,并没有吧。”

高澄若有所思,随即面露淫笑道:“我只听说他的美妾很多,各个都是国色天香。哪天我打败他,肯定要在他后院里转一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