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383章 神器太重,拿着烫手

都督请留步 第383章 神器太重,拿着烫手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襄阳城历史悠久,渊源流长。自从建立开始,就是雄踞汉水中游的绝对重镇,没有之一。它西南面靠山,其余三个方向三面环水,汉江和引出的护城河,将襄阳城四面合围着,河面平均宽度有一百多米。

这不是一座依靠蛮力可以攻克的城池!

当初,萧衍为了弥补萧统后人失去太子之位的损失,将萧欢封在了江陵,而萧詧则是被封在了襄阳。看似让兄弟两个挨得很近可以互相支援,但未尝没有让其互相制衡的意思。

离得近,矛盾就多。江陵和襄阳虽然都是大城,但因为离得近,只要势力稍微发展一下就会连成一片。虽说是兄弟,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两人联合起来,谁主谁次又是个问题。

不仅如此,江陵以南就是湘州的入口巴陵郡(岳阳),同时也是洞庭湖的入口。萧绎以洞庭湖为根基,湘州城(长沙)为老巢,广募兵勇,实力异常强横。

萧欢和萧詧,就是压着萧绎的“瓶盖子”,要冲出荆襄,必走巴陵郡。而顺着长江东进,则必走郢州(武昌),那样则会完全将后背暴露给屯兵江陵的萧欢。

而江陵易攻难守,无法自保,必须依托襄阳的援兵,才能在战略上跟萧绎保持对峙。

不得不说,萧衍这一手安排堪称是权谋操作的老司机佳作。

然而今年新年,这位老司机却失手在阴间,被人刺杀于建康显阳宫。不得不令人感慨被淹死的通常都是会水的人。

看着眼前巍峨的襄阳城,刘益守脑子里想到了很多事情,也对萧绎为什么要“兵行险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萧绎手里全是好牌,但有个问题,他没法上牌桌,离得太远,又没有借口带兵离开湘州。萧衍一死,牌局重新开始,牌局上的玩家也要正式到位。

兵精粮足,远离主战场的萧绎,无疑有后发优势。若是说萧衍死去对谁好处最大,那无疑只有萧绎。

看着襄阳城东城门缓缓打开,吊桥也随之放下,刘益守若有所思的对王伟说道:

“你知道么,萧衍对他那几个儿子都是很好的,并未对他们有什么亏欠。唯独,他对某个儿子不太好,以至于那个儿子心中可能有怨恨。”

“萧统?”王伟记得萧统在母亲下葬选墓地的事情上跟萧衍有过矛盾猜忌。

“不,那件事萧衍未必会认为自己做错了,此人不是萧统,而是萧绎。这件事还是长城公主跟我说的。”

刘益守想了想,感觉这些事情还是应该让心腹幕僚知道。

“当年萧绎年幼读书刻苦,后便患眼疾。萧衍得知后,刚愎自用不让御医为他诊治,而是亲自为其看病。

随后,萧绎便瞎了一只眼。”

刘益守用平静的语气说道,王伟被震惊得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儿子病了老爹迷之自信,不让医生给儿子看病,而是自己去开药方,随后把儿子治成了残疾。

这种三观尽碎的事情,刘益守其实也不知道要如何去评价,只觉得萧衍萧绎这对父子堪称是真正的“父慈子孝”。老爹弄瞎儿子的眼睛,儿子将来就一刀送老爹归西。

最后刘益守才叹息一声道:“听闻萧绎对他瞎了一只眼异常在意,经常虐杀府中盯着他眼睛看的下仆。至于背地里嘲笑他眼睛的,除了徐昭佩外,其他人都死绝了。

按这么说,萧绎丧心病狂之下,派人刺杀萧衍,倒也是符合他内心的情感选择啊。”

“如此,萧绎必取江陵,以保后路无忧,然后发兵建康。”

王伟沉声说道。在他看来,萧绎连萧衍都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的?

“我料定萧绎必然先礼后兵,派人去跟萧欢商量要江陵的控制权。”刘益守呵呵冷笑道。

说白了,就是让侄儿支持自己造反呗。萧欢要是听话,可以滚到襄阳跟萧詧二人抱团取暖。

要是不听话,呵呵,萧绎手下多的是丘八。刀剑无眼,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此刻城门已经完全打开。

萧詧身边一个护卫都没有,似乎是在暗示他“绝无恶意”。来到刘益守身边,萧詧就紧紧拉着对方的袖口激动说道:“外面都在说是刘都督弑君,本王却一点都不信。这件事一定内幕重重!”

其实萧詧说得义愤填膺,然而这种事情只需要稍微有一点逻辑能力就能推断出来。

刘益守若是真弑君,还来找他萧詧做什么,现在肯定是先进建康城再说啊!

“天子决意要换太子萧纲,立你和你兄长萧欢,二人当中选其一为新太子。诏令刚刚给我,天子就被人刺杀,驾崩于显阳宫。我亦是被人诬陷弑君。

来襄阳只是为了完成先帝遗愿,拨乱反正而已。”

刘益守对着王伟点点头,后者从袖口里拿出一份盖了萧衍私人印信的帛书。萧詧满脸疑惑的打开,一目十行的看完,随即面色大变!

“先帝私人印信在此,这东西是真是假你一看便知。哪怕我是驸马,也不可能从先帝身上拿到此物,更不可能自己写下这份遗诏,也没有必要去写让你们兄弟二人当中的一个当新太子。

事已至此,你有什么想法?”

刘益守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姑父……这,这,这……”

萧詧语无伦次,天下掉下来一个太子的馅饼,把他给砸晕了。他很明白,自己大哥萧欢性格懦弱,如今梁国大乱,各路藩王群起而发兵建康,估计会有打不完的仗!萧欢是不可能当这个“太子”的。

然而神器太重,拿着烫手,不拿虐心,为之奈何!

萧詧简直要急疯了。

刘益守看他犹豫不决,接着劝说道:“你兄长是绝对不会接受这个太子之位的,哪怕他知道这是先帝的遗愿。

你父身为前任太子,深得民心,仁而爱人。你们本身就应该继承太子之位。当初天子一念之差,以至今日之祸。他想拨乱反正,却不想有人不想看到你们当太子,宁可弑君挑动国家大乱!

国家社稷,自有其法。拨乱反正,时不我待。你要不要当一个中兴之主,就看这一次了。若是你不愿意,我马上将这份诏书扔到汉江里面,然后立刻回寿阳去,你就当我没来过。”

“姑父……本王,本王愿意当太子!”

萧詧咬咬牙说道,他也豁出去了。有句话叫“天予不取,必遭其咎”,现在有两淮强藩,又是自己姑父的刘益守鼎力相助,又是秉持大义名正言顺。仟千仦哾

于情于理,都没有理由去拒绝!

“你要记住,众多藩王,包括伪太子萧纲,都是在谋反。只有你才是真正的太子,只有我们两淮的兵马,才是真正在拨乱反正,勤王讨逆!只有我们一起,才能为国家拨乱反正,中兴梁国。

谁跟我们作对的,谁就是乱臣贼子,你要有这个信念,不要有任何怀疑。”

刘益守按住萧詧的肩膀,一脸坚定的说道。

“姑父……本王,不,朕现在命你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负责统帅所有愿意勤王的队伍,我们带兵入建康,平息各路叛乱,再造国家中兴!”

萧詧慷慨激昂的说道,他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这种事情嘛,既然决定干一票,那就别想太多,一个劲的莽就完事了。

王伟以前听说当年刘益守在洛阳的时候,靠着一张嘴就敲开了河阳关的大门,都以为是好多人为了拍刘益守的马屁而故意夸大其词。

今日一见才知道,自家主公这张嘴真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他们这帮北面来的“叛军”,摇身一变,成为名正言顺,官方认证的“勤王义师”。

这个世界太疯狂,老鼠给猫当伴娘,这回王伟算是见识到了。

“姑父,不,大司马,请入城详谈!”

萧詧难掩兴奋的说道。

“陛下先走。”

刘益守十分上道的做了个手势。

“哈哈哈哈哈哈哈!”

萧詧不过十六七岁,还是少年心性。他挽着刘益守的胳膊说道:“朕与大司马一同入城。将来,朕必不负卿。”

哪怕连一座额外的城池也没有占过,萧詧却已然把自己当做皇帝看待,跟当初年轻气盛的元子攸没有任何区别。

刘益守心中暗暗感慨,皇权这种东西,还真是很容易令人失去理智,难怪古今中外那么多人因为皇权的魅力而丧失人性。

……

来到襄阳城内,刘益守不经意的四处查看,城内的商铺居然都有开着门的。来往行人,面无菜色,街面井然有序。

看得出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萧统死后,萧詧来到襄阳就藩,治理地方还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一行人来到太守府的书房,屏退下人和侍卫以后,萧詧这才从桌案上的镇纸下面,抽出一封书信递给刘益守。

“朕接到大司马的信也没有几天,而湘东王萧绎的书信就不期而至。他在书信中鼓动朕和兄长一同出兵建康,跟他合兵一处。

朕看他不安好心,于是便没有同意。如今萧绎的人马在巴陵城附近训练水军,蠢蠢欲动,似乎有攻打江陵的打算。”

在古人印象里,长得丑的就是坏人。而萧绎这种瞎了一只眼的,更让人觉得为人阴沉,心思诡谲。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萧绎要出兵建康,自然必须要保证后路无忧。江陵不仅富庶,而且四通八达,萧绎眼馋很久了。

我料他在出兵建康前,定会先出兵江陵。”

刘益守十分笃定的说道。

按道理说,建康都没有占领,就先树立敌人,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愚蠢的。

然而在前世史书上已然见识过萧衍的那些贤子孝孙们“精彩表演”,刘益守知道,萧绎不但做得出这种事情,而且会把萧欢和萧詧杀之而后快!

为什么呢?

其实不为什么,杀了就少一个竞争对手而已,就这么简单的逻辑。

“江陵重镇,不能有失啊!”

萧詧感慨道。

“这样吧,陛下就跟江陵王(萧欢)说,让他坐镇襄阳,把江陵让给萧绎。你们派遣使者,假意支持萧绎出兵建康,把江陵城让给萧绎作为根基。但是你们不去,而且不派兵去。”

刘益守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踏马不是在自杀?

萧詧差点一口老血喷对方脸上。都说刘益守是梁国名将,前有青徐逞威,一战退敌;后有悬瓠奔袭,虏辛纂回建康斩首。

怎么这位就如此拉胯的水平?还没开战就先白给?

“大司马,江陵重地,不可轻易放弃……”

萧詧有些不自信的说道,他毕竟是个外行,而刘益守虽然年轻,却是见过不少大世面,妥妥的“业内人士”。

“能,示之以不能,善之善也。萧绎决心出兵建康,麾下士卒群情激奋,士气高昂。若是陛下挡了他们的道,那些人又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江陵就是想守,也未必能守得住。

不如将江陵让给萧绎,然后他和他麾下的将士便会放松警惕,轻视陛下,无视襄阳这边的实力,安心带兵东进。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我们现在退一步,是为了将来抄萧绎的后路。不妨示敌以弱,让他认为我们胆小怕事。”

刘益守微微一笑,这些套路都算常规操作了。

“呃,让朕的大哥来襄阳,那朕怎么办?”

萧詧一脸疑惑问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只是在城门口的时候就应该问,而不是等现在才问。萧詧不笨,然而还是有些迟钝,凡事后知后觉。

“陛下自然是跟随我们去寿阳,在寿阳起兵。

一来寿阳精兵众多,猛将如云。二来那里离建康实在是太近了,可以一路杀奔过去,不像是襄阳,要出兵的话,考虑的事情太多,牵扯太大了。

最后一条便是,鄙人之前一直在示弱,众多藩王和宗室们都以为我等隔岸观火。到时候陛下去了寿阳,我们迅速发檄文,将遗诏拓印下来散发到各地,猝然发难。

到时候定然可以出其不意的席卷长江两岸,至于能不能攻下建康,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尽力而为就是了。”

刘益守的话入情入理,萧詧亦是说不出半句话来反驳。有句话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如果不把江陵拿出来打消萧绎的怀疑,以后又怎么能从襄阳出兵偷袭江陵,从背后捅萧绎一刀呢?

不把对手当傻子的意思,就是自己这边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诱饵。再说了,哪怕萧欢不让出江陵,萧绎难道还会客气么?

“如此,那朕就叫兄长来,跟他说说这件事。”

萧詧咬咬牙说道。比起成为一国之君,江陵这座城池也就微不足道了。

“陛下,江陵易攻难守,将来拿回来亦不是难事。俗话说舍得舍得,不舍哪里有得?

将来入建康称帝,管它一个江陵还是十个江陵,不都是陛下的囊中之物么?”

刘益守最后一句话,一锤定音,让萧詧下了决心。

王伟看了刘益守一眼,心中微微叹息一声。

跟自家主公这样的老奸巨猾之辈比起来,萧詧等人都是嫩嫩的小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