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366章 我不在建康,但建康有我的传说

都督请留步 第366章 我不在建康,但建康有我的传说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当众试毒,勘破阴谋,全身而退,潇洒至极!

回到玄武湖边的府邸后,王伟听萧玉姈满脸崇拜的说出刘益守在萧衍寿宴上的惊人表现,良久无语。

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以至于他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刘益守支开萧玉姈后,王伟这才一脸后怕,其中有个关键性的问题,他始终都想不明白。

那就是刘益守为什么有胆子去给萧衍试毒!

要知道,哪怕萧正德确认没有给萧衍下毒,也不能排除某些藩王自己派人给萧衍下毒,然后再派人来玩一出栽赃嫁祸,自导自演!

万一那碗水里面有毒,侍女又站出来揭发萧正德,刘益守去试毒,不是坏菜了么?

“如果你是萧衍的皇子,要对付萧正德,也要打压我,那么会做弑父这种事情么?”

刘益守笑着问道。

王伟摇摇头,那自然是不会的,因为萧衍一死,无论是哪个皇子,继承皇位的合法性都会受到极大质疑。

必须要有萧衍先册封太子,然后再继位这个环节,一定不能省略。如果省略了,必然有不服气的藩王站出来造反,质疑合法性。很快就会烽火燎原。

哪怕这个环节,萧衍是在刀架脖子的情况下办的。

所以很显然,萧衍万一心血来潮,把碗里面的水喝掉了。那么提前下毒,就会把萧衍毒死!

想这个计策的人,不可能冒着萧衍被毒死的风险去办这件事。

王伟恍然大悟,对刘益守竖起大拇指说道:“主公目光如炬,这点小伎俩果然是班门弄斧。”

“我主动站出来试毒,就能以点破面,来证明完全没有参与到这件事里面。验证了水没毒,那么就能进一步证实,布局的人,杀招还在后面,也就是验证水有没有毒的环节,萧衍宫里有他们的人,会在验毒的时候下毒。”

刘益守沉声说道。

这一点确实是心理盲区,谁能想到水本来没毒,反倒是被验毒的人在后面下毒呢。

一旦按照对方预设的套路走,那么接下来肯定还有更多的套路,想来无非是将萧正德关押,将自己软禁,扬言查实后再放人,接下来一步一步按照那些人预订的步骤去走。

到时候事情会如何发展,就会远远的脱离刘益守的掌控。在宴会上破局,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方案。

当时刘益守只是猜测,后面居然被查出来确实如此。只能说天下的阴谋都是有迹可寻,一旦被勘破,那就变得一文不值了。

“主公以为,这件事背后是哪个藩王在谋划?”

王伟不动声色的问道。破局的事情,已经很明显了,不需要过多的讨论。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幕后黑手的后台是谁,要怎么把场子找回来。

“太子萧纲、七子萧绎,二人嫌疑最大。”

刘益守若有所思的说道。当然,他心中已经认定了是萧绎,把萧纲拉出来,不过是发散思维,免得走入死胡同罢了。

“属下认为,太子萧纲在萧衍的眼皮底下,不太可能有机会布置这么多复杂的局而不被察觉。起码他稍微招募点宾客,都会有人汇报给萧衍。

能干出这种事情的,只有七皇子萧绎。从近期萧衍的部署看,显然是萧绎得利最大。因为他远在湘州,麾下有王僧辩父子等人,兵精粮足,实力明显超出其他藩王一大截。把萧续和萧纶的实力加起来都比不过萧绎。

若是建康生变,萧绎就能名正言顺带兵进京,到时候他就不是湘州刺史,而是都督中外诸军事了。”

王伟目光毒辣,和刘益守所见略同,都认为幕后黑手只能是萧绎。倒不是说其他藩王不可能,而是那些人明显智商不在线,比如说萧纶这样的,还派刺客去刺杀朝廷官员。

这种智商的人,能玩得出如此套路么?被玩还差不多。

“主公打算怎样对付萧绎?”

王伟也是憋得一肚子火。萧绎这贱人拉萧正德下水也就罢了,居然命人将矛头对准刘益守,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从某个角度看,或许萧绎真正的目标是刘益守,萧正德反而是被殃及池鱼的人。

“萧绎自作聪明,后面够他受的。”

刘益守嘿嘿冷笑道。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萧绎可以造谣,他一样也可以。

……

几天之后,刘益守已经带着长城公主萧玉姈返回了寿阳。萧正德也被重新任命为征北将军,丹阳太守,负责建康南面的安全。

为了安慰萧正德被委屈的小心灵,萧衍特意赏赐了他很多财帛。

萧纶、萧续、萧绎等人,都被萧衍勒令即刻起返回封地,不得借故在建康停留。

刘益守在临走前,对萧衍上了一策,说各地藩王开府建衙,手下人员众多,也颇有来往与建康之间的。这些人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江洋大盗被诏安的,到建康以后经常作奸犯科。

京兆府碍于藩王情面,也不好对那些人治罪,搞得建康百姓颇有怨言。仟千仦哾

不如让每一个藩王都在建康建立一个“驻京办”,所有委派人员,都必须居住在里面,外出后必须入夜前归来。“驻京办”人员有限额,超出后会被驱逐出建康。

这是朝廷公开承认的藩王下属。其余人等自称是藩王所属的,无论是否来自藩王封地的府衙,都以“借藩王之名行不轨之实”来治罪,以规范管理。

萧衍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颁布实施,几乎是全盘接受,一时间搞得建康城内各藩王在建康四处活动的下属们鸡飞狗跳。

这天,萧衍将负责查寿宴下毒案的贺琛叫到台城太极殿内,询问案情侦破进展。

“国宝(贺琛表字),寿宴下毒一案,进展如何?”

萧衍这段时间都没有在同泰寺,而是在台城内活动。寿宴上的事情,让他感受到了异样的不安。

“回陛下,那侍女一家被临川王所害,乃是苦主报复。临川王(萧正德)并未有谋害陛下之举。”

贺琛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其实他查到的东西远不止如此。比如说那侍女农户出身,一个字都不认识,当时说的大道理居然一套一套的。这显然不是个文盲能说出来的话。

而是有人教他这么说的!

这女人或许是真的盼着萧正德快点死,可是如果背后没有人支持,她当然没有那个胆子。

这件事水太深了,几乎是深不见底。贺琛不敢全部都说,萧衍问到哪一步,他就会说到哪一步。

“你认为,会是哪一个呢?”

萧衍用混浊的眼睛盯着贺琛问道。

“微臣不敢说。”

贺琛老老实实的答到。

“为什么不敢说?”

萧衍很少这样不依不饶。

“回陛下,疏不间亲,人之常情而已。微臣说了,岂不是在离间陛下与皇子之间的感情?”

贺琛另有一套说辞。

萧衍微微点头,很满意贺琛的知情识趣。这件案子不能查,一旦深入下去,查出什么都是巨大丑闻。

很多时候,帝王需要的并不是证据,甚至也不会立刻就惩罚。他们只要确认是谁干的就可以了。

“看看此女还有什么亲族在,全部连坐下狱。

宫中的宫人,你甄别一下,该拿下的务必拿下,宁可弄错也不可放过。”

这次寿宴上给萧衍倒水的宫人居然是藩王的人,这着实让萧衍心里很是震惊与恐惧。

当然,仔细想想,皇子也都是曾经住在宫里的,收买宫人发展眼线,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么?

萧衍可以理解,但他不能原谅。

“去吧。”

萧衍挥挥手,示意贺琛退下。等这位左右为难的天子近臣离开不久后,穿着布衣的陈庆之入宫,面色看起来不是很好,似乎有些疲倦。

“子云(陈庆之表字)是身体不适么?”

萧衍关切问道。

陈庆之轻咳一声,用沙哑的嗓音说道:“旧疾复发而已,不碍事。”

陈庆之自幼身体就不好,长大后亦是不能拉强弓,不能骑高头大马。上次北伐期间就受过伤,现在时不时就隐隐作痛。

“子云啊,你是朕一手提拔的,也跟朕那些不肖子们没有往来。你是朕最信任之人。

这次朕的寿宴,你认为下毒之人,幕后是听谁指使呢?究竟是朕的哪个不肖子?”

萧衍沉声问道,他已经很久都没有这么严肃过了。

陈庆之无奈苦笑道:“微臣只知道打仗,不懂破案。”

“朕也不懂,但是朕知道,谁得利最大,谁就有可能是幕后黑手。”

萧衍礼佛,辩证还是不差的。

他接着问道:“你以为,诸位皇子之中,谁得利最大。”

“七皇子萧绎,都督六州诸军事,又在湘州之地远离中枢。一旦刘益守的兵马闹事,显然平叛要以湘州的兵马为依托。

三吴地区的部曲,未必挡得住南下之敌。

至于七皇子会不会做下此等丧心病狂之事,微臣不敢妄加揣度,还请陛下见谅。”

陈庆之说得十分委婉,但话语里的意思,其实还是露了底。

他深知萧衍的脾气,其实萧衍现在已经猜到是谁,他只是想听听别人的看法是否跟自己一样罢了。

从萧衍的表情看,显然早就料到幕后主使是萧绎。

其实这也很好猜。太子萧纲的嫡系人马,在上次出兵青徐时,被高欢的人狠狠教训了一番。以至于元气大伤。

萧纲无论怎么蹦哒,到最后没有嫡系兵马稳住局面,都等于是替人做嫁衣。

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最后便宜了跟自己争皇位的兄弟,这不是一件很蠢的事情么?

“最近建康有童谣称:独眼登台城,菩萨居同泰,子云有没有听说过。

还有反诗刻在城墙上。

待到来年八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

通天香阵透建康,满城尽带黄金甲。”

萧衍的话带着丝丝寒意,陈庆之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这回萧衍是动了真怒。

“微臣……”

陈庆之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这明摆着是有人给萧绎上眼药,偏偏萧衍陷入到某些情绪里面无法自拔。关键是,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当初太子萧统因为安葬母亲时的一件事,也导致了萧衍的猜忌,这件事间接害死了萧统。

如今萧衍再次重演旧事,人果然会在同一条沟里面摔倒两次么?

陈庆之想起刘益守说过的那句话,深以为然。

“陛下,不如让诸藩王送家眷入建康为质,如此或可成全陛下与诸位皇子的父子之情。”

“嗯,如此也好。不过此事干系太大,先让萧绎把家眷送来吧!”

很显然,萧衍对寿宴上的事情耿耿于怀,并不想放过萧绎。

……

在北秀荣的尔朱荣,早就得知高欢派兵攻略晋州。不过对方的牌还没有出完,尔朱荣打算先看看再说,谋定而后动,没什么不妥的。

当然,他派人给慕容绍宗送信,询问对方:以如今的战况来说,需要北秀荣派兵支援晋阳么?

慕容绍宗担心河西贼从北面入侵北秀荣的悲剧重演,虽然晋阳也需要增兵,但目前来看,还顶得住。于是拒绝了尔朱荣增兵的提议。

后面可朱浑天和诈降,重创高欢一部,俘虏大将韩轨。慕容绍宗将战报送到尔朱荣面前,不由得让他松了口气。

高欢还是改不了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习惯,一旦真刀真枪打起来就不行了。

等侯渊送来将高敖曹死死顶在平谭城以东的时候,尔朱荣就彻底飘了,见高欢的人马打仗如此拉胯,他恨不得带兵打到邺城去!

周围无战事,尔朱荣便下令牧民们收割牧草,囤积起来准备过冬。

这天,正在书房里研究战局的尔朱荣,收到慕容绍宗派人送来的急信,信上说,侯渊反叛,引高敖曹部入井陉道,一路势如破竹打通了井陉道,抵达太原盆地的东部,在出口处扎营。

随后,高敖曹部抵达,与侯渊的人马合兵一处,南下晋州,与高欢麾下段韶部围攻可朱浑天和兄弟镇守的乡郡,大破可朱浑天和。

后者带着残兵逃到晋阳。如今高欢大军合围晋阳,围而不打,似乎是准备围点打援。

草草的看了一遍信,尔朱荣的第一感觉是“这不可能”!

他以为自己眼睛花了。再三确认后,尔朱荣才确信,如果战局真的发展成慕容绍宗所说那样,那么现在确实到了出兵晋阳的时候了。

只是尔朱荣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侯渊要反叛呢?他是跟武川镇的念贤一伙的,要投靠也要投靠贺拔岳才对啊。因此尔朱荣才将他安置在最靠近河北的平谭城,就是怕侯渊跑路到关中。

没想到对方居然给自己来了个这样的“惊喜”。

“来人啊,召集众将议事。”

尔朱荣对着书房外等候的亲兵大吼了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