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326章 看在梁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都督请留步 第326章 看在梁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从前的时候,王僧辩感觉伺候萧绎,还算是舒适,起码这一位平日里也很低调,也不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要求。

可是这次要伺候的,可不止是萧绎一位“大爷”。

萧衍那些儿子们,成事或许不足,但败事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王僧辩正在跟魏军对峙于下邳城外,沿着河流布防,双方都在进行试探性进攻,谁也奈何不了谁。然而这个时候,远在北海郡的萧续,给了王僧辩当头一棒!

开春后,海岸线的冰层也渐渐消融,困守郁州岛的萧续,带着残兵,乘坐前来接应的海船,直接回了建康,将梁国边境重镇拱手让给了高欢!

趁你病要你命,高欢命封隆之带着少部分兵马守北海郡,然后让李元忠带着本部人马攻打南面防御空虚的崆峒戍,也就是之前羊鸦仁部的驻地!

王僧辩大军侧后门户大开,有随时被人合围的危险。

这下子王僧辩实在是坐不住了,连忙以私人的名义写信给刘益守求救,言语极尽谦卑甚至谄媚。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看在梁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淮南水路便捷,比跑马还快。没两天,已经带着一万“精锐”出发的刘益守,就在路上接到了王僧辩的求救信。此时他还在沿着睢水往东行军准备前往下相,先跟宇文泰汇合再说。

没想到求救信就已经先送来了。

“主公,王僧辩送信来求救,我们是救还是不救?”

睢水岸边的一块礁石上,刘益守正在垂钓,身边的源士康有些不安的问道。

“一个落水的人,你要去救他,那么他会拼命抓住所有能抓住的东西,最后你不但救不了人,还会把自己也搭进去。”

刘益守一边说一边提起竹竿,鱼钩上空空如也,鱼饵已经不见了。

源士康不动声色的后退一步,虽然刘益守钓鱼几乎就没见过他钓到过,但是若是谈起这件事,还是不免会很尴尬。

“主公所言极是。”

源士康低着头拱手说道。

“行了行了,你去把王思政找来。这次他不是自告奋勇要跟我同一路么。”

“喏!”

源士康有些不高兴的走了。

他有情绪主要是因为元修这个人太过好色近乎变态,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尤其是喜欢什么公主啊贵女啊之类的,连带着王思政也被人厌恶了。

元明月都怀孕了,他还整天贼心不死的,源士康都无语了。为什么世上有刘益守这样在女色面前可以收放自如的人,也有元修这样见到美女就走不动路家伙呢?

不一会,王思政来到礁石边上,刘益守示意他坐在自己身边。

“这是王僧辩的求救信,虽说你们不是本家吧,但也还是一个姓。你替他看看,要怎么处置。”

刘益守双眼盯着河面说道。

王思政将王僧辩派人送来的信看了又看,最后一声叹息。

“你以为如何?”刘益守看都不看他,头也不回的问道。

“王僧辩退守下相,不失为明智之举。若是滞留下邳,被魏军两面夹击,局面就会难以收拾了。”

王思政沉声说道。

为了往上爬,他是想拿出真本事的。可是他又不会溜须拍马,只能通过证明自己的实力来达成目的。老实说,这段时间他对元修也很失望。qqxδnew

元修跟元氏出身的几个不知道什么关系的所谓堂妹整天厮混在一起,在寿阳城内不少风言风语,连带他都遭受了不少白眼。

更要命的是,刘益守庇护下的元氏族人颇多,要是每一家元修都去骚扰,这要怎么收场?

王思政感觉自从洛阳大乱后,元修就像是变了个人一般,现在整日想的都是刘益守带兵扶持他当皇帝,然后他再把刘益守那边的权力收回来,双倍的快乐。

对于这种天真的想法,王思政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用刘益守前世那句话说就叫槽点太多已经不知道从何说起。

“退守下相,我们可以办,可是萧绎不行啊,王僧辩更不行。”

刘益守慢悠悠的说道,再次拉起鱼竿,又是啥也没有。王思政假装自己没看见这一幕,低着头像是在思考。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是政治的终极解决手段,和最后的一锤子买卖。王僧辩攻下邳,打的是政治仗,为了萧绎而打。

他不能退,至少不能一仗都没打就退却。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道理。”

刘益守感慨了一番,对旁边旁听的源士康招了招手。

“主公有何吩咐?”

“传令下去,原地驻守三天,任何人不得离开大营半步,违令者斩。”

王僧辩在那边叫救命,你不但不走,还原地扎营三天不动?这踏马也是人干的事么?

源士康一脸不解,压低声音问道:“主公,这是抗命,事后王僧辩和萧绎追究起来,我们也要花精力去应付啊。”

他说得一点都不错,刘益守目前管着淮南的几个郡,看起来似乎独立王国一样。但实际上,他的辖区跟梁国各地都在开展“贸易”,互通有无。

借着梁国的经济平台,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这是刘益守定下来的重大策略。如果跟萧衍彻底闹翻,不说梁国会出兵讨伐,就算是对方玩一些经济封锁的套路,都会弄得刘益守很不适应。

萧衍若是真的下定决心要收拾刘益守,死虽然不可能,但是脱层皮太正常不过了。这就是一隅不敌一国的道理。简单来说,就是胳膊肘拧不过大腿。

“王僧辩和萧绎如果输了,他们还是等着我把他们捞上来吧,哪里有精力去找我们的茬。他们若是赢了,萧绎定然会被萧衍诸多皇子挤兑,日子也未必好过。

这两条咸鱼,就让他们好好晒太阳吧。”

刘益守撇撇嘴,现在这个时候去增援下邳,不说自己带着的全都是民夫根本不可能打得过魏军,就算是能打得过,攻打下邳城也是中了魏军围点打援之计。

去得越早,死得越快。

“唉,阳休之不在,公文你来写。”

刘益守对王思政说道。

我写公文?

一时间王思政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只觉得刘益守这个人真是如外界传言的那样,不喜欢按套路出牌,常常有惊人之举。

“公文是没有问题,只是,属下要如何写呢?”

王思政疑惑的问道。

刘益守托着下巴想了一会,漫不经心道:“就说,春季道路泥泞,行军困难。但我军一定会加快行军速度,赶往下邳参与战斗。嗯,就这么写好了。”

他话说完,王思政和源士康都震惊了。

二人迟迟不愿意领命,刘益守叹了口气道:“去把斛律羡找来。”

不一会,射雕少年斛律羡前来报告。

“找匹马,给他们表演一下什么叫做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刘益守对斛律羡说道。

哈?

粗通文字,到了寿阳以后才开始专心读书的斛律羡哪里知道什么叫君子引而不发啊!

“主公,属下驽钝,您直接说就行了。”

斛律羡小心翼翼的说道。

刘益守凑过来在他耳边嘀嘀咕咕半天,射雕少年微微点头,已经明白要做什么了。

很快,马被牵来,斛律羡骑在马上飞驰,沿着河岸奔跑。他在马上拉满弓搭上箭,但就是不射!

斛律羡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术精湛。他踩着马镫(此时已经有成熟的马镫),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弓箭的方向始终指着不远处的一棵大树。

“君子引而不发,随时可以射出去,但就是不射,保持战略威慑。你认为会出手,他就是不出手,等你麻痹大意了,就是出手的时候了。”

正在说话的时候,斛律羡一箭射来,将刘益守挂在树杈上的帽子射下来了,方向都完全不是刚才瞄准的那棵树!

王思政与源士康二人拜服,都明白了刘益守到底想做什么了。

“咱们这个就叫薛定谔的猫,只要魏军不跟我们碰面,就永远都不知道我们这边到底是军队还是民夫。料敌从宽,他们只能将我们当做大军主力。这就是引而不发跃如也。倘若真的射出去,箭壶都是空的,你拿什么射?”

刘益守看着远处的河面说道。

拿什么射箭另说,能不能先解释下什么叫“薛定谔的猫”?

众人面面相觑,都是一副想问又不敢问的模样。

……

“轰隆!”

窗外雷雨交加。一身戎装的羊侃,单膝跪在同泰寺的大佛阁内。他面前的萧衍依旧是闭着眼睛数佛珠,一言不发。

“陛下,如今淮北战局糜烂,末将请求出战,救出诸位皇子。”

羊侃恳切说道。

“你啊,不过是怕将来太子会清算于你罢了,唉。”

萧衍叹了口气,不置可否。

“末将不敢。”

羊侃低声说道。是说不敢,那显然还是想过的。

萧衍睁开眼睛问道:“朕本想调你或者子云(陈庆之表字)去淮北,一直没有拿定主意。朕担心你去被朕那些不成器的皇子们掣肘。还是子云去吧。”

陈庆之是萧衍铁杆,萧衍让他杀几个皇子,陈庆之估计都不带眨眼的,他就是完全只忠于萧衍一人,对那些皇子啥的根本不感冒。

因此萧衍也真不敢派他去。

“陛下,末将对青徐地理还算熟悉,那里也可以算是末将的家乡。此行末将比陈都督合适。”

羊侃劝说道。

“你需要多少人?”萧衍淡然问道。

“三千精兵,足以。”

羊侃十分肯定的答道。

萧衍微微点头,萧绎虽然有圣旨能镇住场子,但手下实力确实薄弱,打赢魏军很成问题。不如派人去支援一下也好。

他一直都属意羊侃前往,只是之前对方完全不同意,现在反而跳出来请战,萧衍亦是顺水推舟而已。

“我让子云(陈庆之)宿卫台城,你带着台城禁军去吧,正好历练一下。到了阿七(萧绎)那边,你负责统领全局,王僧辩为你副手。”

淮北的战局糜烂,连萧绎去统筹战局也不行,萧衍感觉问题出在领兵的将领身上。王僧辩乃是萧绎麾下中军参军出身,这样的身份确实很难服众。

羊侃怎么说呢,再怎么不济,起码是个“内行人”,他就是泰山那边的本地人,老家离战场不远,更是在青徐重镇兖州南面跟魏军恶战过不少次。

搞定了这件事以后,羊侃披着蓑衣出了同泰寺。外面的雨虽然很冷,但他的心却很热!在建康厮混了这么久,终于有机会可以活动一下拳脚了!

前两日他收到刘益守的信,信上只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羊姜怀孕了,目前在养胎。

第二件,淮北战局已经到了乾坤逆转的关键时刻,便宜岳父你可以下场来摘桃子了。

羊侃虽然因为女儿的缘故对刘益守各种看不惯,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此人惊才绝艳,其心思之诡谲,考虑之深远,谋划之高明,绝非那些凡夫俗子可以比拟。

之前刘益守劝他不要下场,如今看到淮北局势一片糜烂,羊侃心有戚戚,得亏当初没有意气用事带兵出征。要是当初不听刘益守的劝告,现在羊鸦仁的境遇就是自己的境遇,怎一个惨字了得。

……

下邳城的府衙大堂,高敖曹大马金刀的坐在主座上,两旁是李元忠和孙腾等人。如今局面一片大好,梁军被分割为两大块,一个由王僧辩带领,正在下邳城外跟他们对峙。

还有一个则是萧正德、萧纪等人的残兵,在武原城苟延残喘。待歼灭这两支军队后,大军就可以合围彭城,好好跟刘益守过过招了。

此番孙腾就是代表高欢前来,协调李元忠与高敖曹等人作战的。主要是高欢忌惮刘益守诡计多端,担心他们二人不是对手,所以派智囊前来助阵。

可以说为了这次的胜利,高欢下足了本钱,并且克服了从前很多坏习惯。当然,努力就会有成果,现在顺风顺水的战局,就是最大成果。

“什么刘益守诡计多端不可力敌,他现在带着兵马还在睢水岸边游荡,根本不想来支援王僧辩!”

高敖曹嗤笑道。

李元忠一言不发,他跟刘益守喝过酒,知道此人绝非泛泛之辈,断然不至于说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

“高将军有什么计划呢?”

孙腾皮笑肉不笑的问道。

他是高欢的嫡系,本身对于高敖曹等人是没什么好态度的。当然,高敖曹也看不惯一个文人对自己叽叽歪歪的。

“今夜,我亲自领兵,从圯桥过沂水,突袭梁军大营!”

高敖曹斩钉截铁的说道。

孙腾沉吟片刻,微微点头道:“可以,祝高将军旗开得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