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285章 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内卷吧!

都督请留步 第285章 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内卷吧!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王思政不仅出身太原王氏,并且还是太原郡祁县人,东汉司徒王允的后人。按道理说,这种文人世家出身的,一般身体会比较瘦弱,以文采见长。至少刘益守就是这么认为的,比如说王伟,估计这年头很多妹子都打得过他。

然而在书房里和王思政见面的时候,刘益守大吃一惊。此人魁梧不输一般武将,并且听源士康说,对方来府里时身披皮甲而且随身刀(入府前已经上交了)。

是在门房里脱了皮甲佩剑才进来的,作风很是彪悍,与边地胡人做派并无二致。

反倒是在洛阳生活许久的元亶,这个血统上算是真正的胡人,作风跟梁国的世家子弟类似。身上的所谓“胡风”完全没有影子。

这就是典型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不可忽视。

“王先生请喝酒,我们这里弄出来的新酿。”

刘益守很是客气的给王思政倒酒,这让已经有心理准备被人摆脸色的王思政受宠若惊。

“刘都督太客气了,在下自己来就可以了,在下自己来。”

王思政接过酒壶,因为元修的事情,他不知道在别处受了多少白眼,现在有人客气,他反而有些不适应。

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王思政眼睛一亮,这酒虽然没有那种陈酿滋味,但说不出的清冽爽口,最主要的是,并无新酒常见的那种酸涩。

如果用热水温一下,只怕风味更佳。

“酒呢,有时候也不是越陈酿越好。在西域,有个叫博若莱的地方,产一种新酒,九月出,十一月前就得喝完,放到明年,则变得难以入口。世间的事情有时候就跟这酒一样,并非所有情况都是一样。

百年老店不如新开的铺子,那也是常有的事。”

刘益守喝了一口酒,不以为意的介绍了一番对方根本听不懂,甚至怀疑是信口胡邹的事情。王思政讪讪点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算刘益守是在胡说八道,他也不可能在这种场合揭穿对方,只能陪着笑脸。

脸上显露出来的尴尬,哪怕傻子也看出来了。

高卢鸡的博若莱新酒啊,正是反常规,别人都是陈酿的好,结果它倒好,变成了酒是新的好,陈酿只能喂狗。

刘益守失笑摇头,人们脑子里的思维定势常常是很难改变的,王思政大概还对北魏有幻想,预料不到接下来的一百年,历史是怎样的风云变幻。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形容都不为过。

“王先生今日来,是希望我立元修为帝,然后打出尊王讨逆,拨乱反正的旗号,对么?”

刘益守决定不兜圈子,直接开口询问道。

王思政面露难色,他也是没料到刘益守转变话题这么快,前面还在客套闲扯什么“博若莱”,现在就直接奔主题而去了。

“在下也知道这件事有些为难……但刘都督是明白人,在下也不用过多去说。”

王思政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好吧,就不说我愿不愿意了,也不说我麾下士卒,武将谋士什么的怎么想。也不考虑梁国皇帝萧衍怎么看待这件事。

这些都不提,就当做所有的困难都不存在。”

刘益守慢悠悠的说完,盯着王思政的眼睛问道:“把元修立起来以后,现在已经在寿阳的元亶怎么办?总不能说……将来魏国弄两个皇帝,轮流来当?”

都是元氏孝文一脉的,总不能说立一个不管另外一个,对吧?

用魔法打败魔法,刘益守的意思就是:你们不是喜欢讲道理么,那现在就来讲讲哪个宗室应该当皇帝的道理吧。

“刘都督,其实在下的意思,并没有想让您直接就……”王思政说得很艰难,刘益守刚才说的东西,很难反驳。

你要说大义,人家说的就是大义,你要说私人感情,刘益守跟元修并不认识。相反,从感情上说,刘益守自己当皇帝难道不更好些么?

这道理还怎么讲呢?

“高欢,在邺城,弄个块遮羞布,叫什么来着?”

刘益守似乎有些思索的托起下巴,故意装作不记得了。

王思政连忙补充道:“叫元朗,根本不是孝文一脉的人。”

元氏的亲宗和疏宗,政治立场是截然不同的。然而比疏宗还要远的那一类“元氏”,很多人都直接“从贼”了。比如说元天穆,祖上甚至都不是北魏的开国皇帝,他的立场也很鲜明,高举大旗支持尔朱荣“谋反”!

高欢立这个元朗当魏国皇帝,包藏祸心,带着深深恶意。对于这点,王思政看得很明白。他不相信刘益守会不明白这里头的道理。

“这个元朗,就是高欢挟天子以令不臣的工具而已。当然了,贺拔岳的吃相好看点,毕竟,他还在关中攻城略地,动作稍微慢了点。元宝炬乃是正儿八经的孝文帝后人,贺拔岳玩的游戏还是站得住脚的。”

刘益守毫不客气的点评了一番。

王思政微微点头,话都说明白了,狡辩还有什么意思呢?

“元修当初对你有恩,你知恩图报,这个我懂。但是呢,现在世道已经变了,高欢与贺拔岳已经争得头破血流,一个个都在玩挟天子以令不臣。我再去掺和进来,你不觉得人太多了点么?

这还没把尔朱荣算上,指不定尔朱荣也要扶持个元氏呢!”

王思政面色煞白,别家说话多半还委婉点,结果刘益守这边倒好,简直就是在只说元修是个傀儡,嗯,现在连傀儡都算不上,只能算是预备着的傀儡。

其实刘益守猜得没错,尔朱荣现在已经物色了一个元氏宗室,只是还没对外公布而已。毕竟看到高欢跟贺拔岳这两个叛徒都这么玩了,自己不玩好像也挺不好意思的。

“刘都督的意思,在下明白了,多有打扰,告辞。”

王思政拱手对刘益守行了一礼,话都说这个份上了,再不走好像也没什么意思。他刚要起身,就看到刘益守挥了挥手,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王先生一个劲的为元修奔走,在下诛心的问一句,王先生是真的不知道元修走的这条路有多危险么?可以这么说,从古至今,这条路走通的人,屈指可数,甚至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刘益守张开一只手掌,在呆若木鸡的王思政面前晃了晃问道:“你这么热心的奔走,究竟是为了太原王氏的复兴,还是为了元修的安危,你骗得了别人,说服得了别人,难道连自己也可以骗么?”

他说话声音不大,但在王思政耳边,却不亚于五雷轰顶!

“魏国丧乱,上下离心。元修得有多大本事,才能重铸江山?还有多少人对魏国感恩戴德,肯豁出性命为其中兴而奔波?还有多少人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去扶持一个能力平平,甚至为人处世都很有问题的一个普通元氏宗室?

元修心里没有数,难道你也没有么?王先生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吧?”

刘益守脸上带着笑容,然而这和煦温暖的笑容,却像是钢针扎在王思政心里。明明都是些很令人愤怒的话,却偏偏根本无从反驳!

似乎是感觉自己说得太重了,刘益守长叹一声道:“建功立业之心,人皆有之,并不需要以为耻辱。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你可以站出来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这个都好说。

只是,元修就是遮羞布,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结果都是一样。现在的局面,连万一都没有,无论怎么弄,结局已经注定了。

你回去跟元修说,我可以为他提供庇护,至于将来什么的再说。

王先生,我跟你交个底,像什么拨乱反正,什么奉诏讨逆之类的,说给世人听也就罢了,千万不能说谎说得自己也信了。

说法千万种,本质只有一个,假如有一天元修不在了,被废了,被弑杀了,那王先生难道也要跟着一起去地下做君臣?难道也要让王氏一起陪葬?

王先生心里应该有答案的,一个人最可悲的地方,就是说假话说得连自己都深信不疑了。等梦醒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悬崖边上。”

刘益守说完,就看到王思政如同是发怒条被打断一样,整个人都萎靡下来,不见刚刚进门时的精气神了。

他艰难的整理好情绪,对着刘益守恭敬拜谢道:“王某今日受教了。”

“王先生慢走。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无论发生什么事,我将来都不会下令杀元修。但高欢或者贺拔岳等人,绝不会留着后患。何去何从,你自己斟酌吧。”

王思政走到门口的时候,背后传来刘益守的声音。

“王某会牢记今日都督的教诲。”

他回过头对刘益守又行了一礼,径直而去,再也没有回头。

等对方走远了以后,刘益守才长叹了一口气,失笑摇头。

“将来我不下令杀元修,不代表我手下人就一定不会杀他啊。喜欢作死的人,你怎么也拦不住的,可惜了。”

刘益守啧啧感慨,摊开纸,在上面写了偌大的两个字:内卷!

“贺拔岳与高欢他们开始卷,元宝炬和元亶、元修他们开始卷,王伟和陈元康、杨愔他们开始卷,六镇与河北世家他们开始卷,就连我后院里的那些妹子们,也因为元明月的乱入而开始卷起来。

这真是一个内卷的时代啊,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内卷吧。”

……

王思政的来访就如同一滴水滴入池塘,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几天之后,王思政和元修来到寿阳,被安置在离元亶不远的院落里。

双方很是识趣的没有互访,因为只要是脑子稍微灵醒一点的都能看得出来,将来刘益守若是要玩“挟天子以令不臣”,那么傀儡皇帝必定从元亶(或他儿子)与元修这二人中选其一。

而没被选上的人,大概结局不会太美丽。有些游戏,启动了就无法结束,甚至不能暂停,必须得持续玩下去,直到其中一人彻底完蛋为止。

王思政把元修看得很重,但对于刘益守来说,元修这个人不过是条有点怪癖的咸鱼罢了,根本不值得关注。他的心思全在马上到来的春耕与各种繁杂事务上面,哪里还顾得上元修啊。

正当刘益守在淮南修生养息,打算借力图谋彭城的时候,北方一直按兵不动的尔朱荣,终于开始行动起来了!

高欢扶持元朗为帝,自己担任丞相一职,开府建衙,遥控朝廷中枢。从皇宫(由之前皇帝的行宫改造而成)里出来的政令,要先送到霸府,经过高欢手下的谋士团队确认后才能实施。

至于所谓禁军,完全没有中枢什么事,甚至连明面上掩人耳目的招牌都没有!在高欢看来,遮羞布就是遮羞布,在上面绣花岂不是浪费时间!

这天,高欢收到重要情报,召集手下谋士们开会。一进大堂,就看到手下大员几乎是齐聚一堂,就连河北高氏兄弟,封隆之与李元忠等人,都全部到场,显得非常郑重。

毕竟,这是“草台班子”所遭遇的重大危机,一旦顶不住,大家就各回各家想做什么做什么吧,趁着还有几天时间,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放弃治疗就好了。

“丞相,探子回报,尔朱荣正在联络招募北秀容以北的胡酋部落,斛律金已经屯兵上党郡,驻扎潞城,随时有可能出滏水陉袭击邺城。”

高欢手下重要谋士孙腾,率先开口,说出来的消息果然是分量够足的!

众人都面面相觑,感觉尔朱荣动手是不是太猴急了点!起码等春耕过完再说吧?

“丞相,尔朱荣出兵邺城,必走滏水陉。不如在滏水河边屯扎大军,和邺城呈犄角之势,方便互相支援。”

孙腾拱手说道。

这个毫无问题,属于是常规的军事部署,中规中矩。问题不在于要不要于滏水陉的出口布置兵马,而是在于他们这些人能不能打得过尔朱荣的人马。

一力降十会,能打过,那就万事大吉。打不过,现在说太多也是枉然,跟没说一样。

“丞相,在下愿带本部人马为先锋,迎战尔朱荣!”

人高马大的高敖曹站起身来,对着高欢拱手行礼说道。

“族弟啊,你太着急了!”

高欢满是笑容的摆摆手,示意高敖曹先坐下,不要那么快表态。

“此战为激励士气,我愿亲自带兵坐镇!在滏水陉扎营!”

等大堂内窃窃私语安静下来的时候,高欢握紧拳头,慷慨激昂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