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281章 九等分の花嫁(上)

都督请留步 第281章 九等分の花嫁(上)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刘益守在寿阳的居所,乃是夏侯夔原先的宅院,不用说,不仅是城内除了府衙以外的中心,更是城内最大最奢华的所在。

原本刘益守是不打算住进来的,但杨愔劝说道:如今淮南只知道夏侯,不知道都督的人不在少数。如果都督不住夏侯氏的豪宅,那么存在感只会更低,让人以为这一切都是萧衍兔死狗烹收拾夏侯夔。

只有都督住进夏侯府,才有“取而代之”的鲜明脉络,住豪宅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一个标记一个信号,确立都督在周边数郡的统治地位!

刘益守从善如流,接纳了杨愔的意见,全家搬进了夏侯府。

杨愔说得不无道理,这年头畏威而不怀德者比比皆是,继承夏侯氏的豪宅,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继承了部分夏侯氏的威慑,这对于树立自身权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就在澡堂开会的第二天晚上,刘益守将陈元康和王伟二人请到了自己的书房里商议大事。如今麾下人员齐整,也是时候明确分工,以免将来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如今终于安身寿阳,不必整日劳碌奔波,以前我想的一些事情,现在可以开始谋划了。”

刘益守看着陈元康和王伟二人说道,这两人对视一眼,全都面色肃然拱手应承。

“你们二人,就是我的卧龙凤雏啊!”刘益守拉着他们的手激动说道。

三人在书房里落座,刘益守给陈元康倒了一杯酒说道:“长猷兄熟悉世家那一套,我有个想法,在寿阳城内开招贤馆,无论是什么出身,只要是有一技之长者,都可以入馆包食宿,拿一份补贴等待任命。

有杰出才干者,甚至可以直接许以高官。

此外招贤馆还负责与梁国官府这方面接洽,我不好直接出面的事情,就由长猷兄代劳了。

当然,这只是日常工作,平日长猷兄应酬多,这件事也是考虑到你的自身情况。如有战事或有大决策,长猷兄依然需要在我身边出谋划策的。”

陈元康为人圆滑,又善于喝酒吃肉,从前就是一帮狐朋狗友前簇后拥的四处玩乐。让他做案牍的工作,这位绝对是上八个小时班会摸七个小时的鱼,还不如让他当个招贤馆的馆长。

一方面可以在工作的时候吃吃喝喝,另一方面也少了很多限制。人心情好,工作效率就高嘛。

“谢主公,这个安排太好了。”

陈元康微笑着拱手行了一礼,刘益守实在是太懂他陈某人的做派了。这种吃吃喝喝,在酒席上把事情搞成,才是他的风格和喜好。如果整天都坐在书房里案牍,那么时间一长,他绝对是会想怎么偷懒怎么摸鱼怎么来,到时候搞不好会误事。

“没我的事情,那在下就告退了。”

陈元康识趣的对刘益守等人拱手告辞。

等他走了以后,刘益守笑着对王伟说道:“从今日起,你就是我府内长史,我不在的时候,府内事务你自己看着办,平日里没事就随我左右。”

对于梁国王爷这样的人来说,王府长史,不过是朝廷派来监视自己的鹰犬,又或者是自己提拔起来的管事而已。

但对于志在天下的大佬来说,王府长史,则是未来宰辅的不二人选,只要是不犯大错,又或者是主公后面找到极为出色,堪比诸葛亮一类的大神,那么将来登基后,起码第一任宰辅你是躲不掉的。

听到这话,王伟先是呆住不敢相信是真的,等他回过神来,冲到刘益守身边激动的拉着对方的手痛哭流涕道:“王伟谢主公知遇之恩,将来必将肝脑涂地以报主公之恩!”

“好了好了,这么大的人了,哭哭啼啼算什么事啊。”

刘益守拍了拍王伟的肩膀安慰他说道。

“主公,那我们未来有什么谋划?”

王伟压低声音问道。

刘益守失笑摇头,从柜子上面拿出来一副象棋,在桌案上摆了出来。象棋传说是韩信所创,不过不管是谁发明的吧,南北朝时已经非常流行,北周宇文邕就非常精于象棋,并写有棋谱。

这幅象牙制作的象棋是在夏侯府的书房里发现的,夏侯氏撤离寿阳异常匆忙,很多好东西都没有带走。

刘益守将棋摆好,他将王伟那边的棋子,拿掉了一个“相”说道:“萧衍身边,朱异贪得无厌,这相不要也罢。”

王伟微微点头,已经明白刘益守想说什么了。

刘益守又拿掉一个“士”说道:“羊侃为我岳父,我疼爱羊姜他是看在眼里的,还拿了我两百万钱用以贿赂朱异。一旦有大事发生,羊侃必定装病,到时候估计他连碗都要拿不动,这颗棋子废了。”

王伟继续点头,心中暗想:刘益守宠爱羊姜果然不是单单是因为好色。

刘益守又将另外一个“士”,换成自己这边的一个“兵”,已经拱到了底线。

“萧正德已经被萧衍任命为丹阳守,率军拱卫建康西南。当然,这也是因为此番萧正德出卖萧玉姚,赢得了萧衍的信任。

但是萧正德私下里跟我说,只要我肯立他为帝,那么他就愿意作为内应,一旦有事,就会放开建康南面朱雀门到采石矶之间的通道。

只要我带兵到江北,他就能引大军入建康城。”

刘益守脸上表情淡然,两只手指捏着一个象牙象棋摇晃道:“你看,偌大一个梁国,看起来坚不可摧,但实际上破绽简直数不胜数。”

王伟一脸骇然,没想到刘益守居然已经想到这一步来了。

“陈庆之,兰钦,相当于萧衍的两个车。这是擎天之柱,有他们在,萧衍暂时还是安全的。”

刘益守指了指王伟那边棋盘上的两个“车”。

“夏侯夔这匹马,已经被废了一半,现在正在东南剿匪呢。听说他此番受了重挫,身体也大不如前了。”

刘益守将“马”拿掉了一个,随即陷入了沉思。

“还有个马啊,那是谁?”

王伟疑惑问道。

刘益守微微摇头,并不言语。

这盘棋上面,还有几个隐藏棋子。只防敌人不防自己人的二王,王僧辩和王琳,都在萧绎手下,勉强可以算是炮。

还有一匹马,乃是不久后就在广州异军突起的陈霸先。

梁国若是国家有活力,往上的通道没有被堵塞住,能够提拔才俊,那么这几人早就在军中崭露头角,萧衍也真就不必担心什么了。

历史上几十年后的那盘棋,就是在主帅被干掉后,棋盘里硬是活生生的变出来一个“帅”,然后把卒子拱老了以后翻盘的。

“没什么,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唉!”

刘益守似乎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搞得王伟莫名其妙的。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源士康急切的叫喊声!

等他气喘吁吁的进来,刘益守才微微皱眉说道:“你现在也不是当初那个信使了,在别人眼里,你都是亲信高官了,怎么还这样冒失呢?”

刘益守轻声责备道,不过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生气的样子。

“不是啊主公,出了件怪事,卑职才从谯县急急忙忙赶回来!”

源士康上气不接下气说道。

“怪事?”

刘益守和王伟对视一眼,自从大军入主寿阳以来,他们这波人可以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上下一心,就连那些尔朱荣军的战俘都变得积极踊跃起来,都这样了还能出什么怪事?

“主公,萧衍委派的地方官员,大多尸位素餐,恶贯满盈。我们驱赶他们的时候,当地民众都是欢呼雀跃,还有人拿棍子追打那些官员的。”

源士康猛的喝了一大口水说道。

“这个很正常,我也是算准了此事,才会让你们去将萧衍委派的官员赶走的。”

刘益守微微点头说道。拨乱反正,别人才会记得你的好。总没有为萧衍犯下的错误买单这种道理。

“但是我们去谯县县城,驱赶他们的县令时,当地人竟然聚集在县衙附近,阻止我们行动。而且谯县的县尉好像很能打,打伤我们不少人。现在县衙被我们包围起来了,两边在对峙。

卑职觉得事有蹊跷,所以连忙回寿阳报告主公!”

这倒真是奇了怪了!刘益守和王伟对视一眼,都感觉此事大不寻常!

这个世界太疯狂,老鼠给猫当伴娘!在梁国,民众拥护县令不让他们去职,这比老鼠给猫当伴娘还要少见!

因为按照梁国这边继承的东晋式政治构架,地方官员都是由中枢和地方世家势力妥协而任命的,世家腐朽不堪,穷奢极欲之辈不少。这种人当县令,你以为他们能多受爱戴?

连源士康都感觉不同寻常,那这件事确实值得深究。

“走,带我去谯县县城!”

刘益守沉声说道,抓起墙上挂着的佩剑就走。他转过头对王伟说道:“婚礼你来安排,府里的小事你看着办,大事等我回来。”

刚刚出门,就看到杨忠已经备好马车等在府外面。

刘益守好奇问道:“你怎么也在?”

“回主公,是末将跟源将军是一起从谯县回来的。”

刘益守微微点头,只怕此事还是杨忠发现不对劲的。他看到源士康目光游移,似乎有些心虚,也不点破,正色对杨忠说道:“走,同去谯县看看再说。”

……

天色已晚,谯县县城的前院内,聚集了很多当地民众。一位穿着梁国红色官袍的中年人,正在安慰众人说道:“等寿阳行台的刘都督来了,各位就可以回家去了。我周某感谢大家仗义相助,但你们送我到这一步就可以了。”

“周先生!您走了我们可怎么办啊!”

一个渔翁打扮的老人不甘心的问道。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谯县少我周某人,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这位姓周的梁国官员长叹一声,利用这些无辜民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心中有愧。但是不好好解答心中的疑惑,他死都不会闭眼。两害相权取其轻,只好委屈一下谯县的父老了,希望自己不要看错人。

正当他安慰困守县衙的民众时,一个身穿黑色两档铠(前甲后甲拼合挂在身上,只护住前胸后背,在武将圈子里已经被淘汰,沦为礼仪铠甲),身材魁梧,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武将,走到周姓官员身边,低声说道:“老师,那刘益守已经来了,就在县衙外面。”

“我在县衙大堂内等他来,你把这些村民们都遣散吧,还有县衙里的兵丁,都让他们缴械。”

这位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周姓官员似乎很从容,对着自己的徒弟摆摆手,悠哉悠哉的走入县衙大堂,一点都没有被围困的自觉。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周姓官员就看到他的徒弟领着一位相貌俊朗不凡,而且颇有气度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千算万算,没想到刘益守如此年轻,他也不免有些错愣。

“鄙人刘益守,听闻谯县百姓不舍得先生离去,特意来此看看情况。敢问先生,还有在下身边这位将军高姓大名?”

刘益守用和蔼的语气笑着问道,一点架子都没摆。

“鄙人姓周,名弘正,字思行。这位是爱徒吴明彻,字通昭。”

周弘正走过来对刘益守行礼,他徒弟吴明彻也跟着一起行礼。

刘益守的目光在吴明彻身上停留了片刻,心中暗想:大器晚成与晚节不保这两个成语都是出自此人身上。

果然,此人年轻的时候看起来就是一副气派模样,只可惜梁国上升通道被堵死,要是没有侯景,只怕吴明彻要郁郁而终了。

只是这周弘正是何人,竟然可以当吴明彻的老师?

刘益守心中暗自揣摩,能教出吴明彻这样的徒弟来,当老师的周弘正一定也不简单。看来人家来谯县当县令只是闹着玩呢,这根本不是什么百里之才。

“在下本为晋安王主簿,后外放谯县为县令。如今梁国有变,就算都督不派人驱赶在下离开,在下过些时日也是要离开这里的。”

周弘正不以为意的说道。

刘益守有些困惑,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所谓梁国晋安王,不就是萧纲嘛!当然,或许几个月以后就要当太子了,谁知道呢!

周弘正是萧纲的人,大概也知道萧纲要当太子了,所以他应该没有说谎,很有可能对方过段时间自己就会走。

“鄙人手下办事有些毛糙,惊扰了先生,实在是不好意思。”

刘益守拱手行礼抱歉说道。

周弘正摆摆手,对吴明彻使了个眼色,对方瞬间就明悟过来,走出大堂关上县衙大门。

“在下之所以没走,是特意在此等刘都督的。”

周弘正看着刘益守,脸上带着神秘微笑,不以为意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