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265章 仙人抚我顶

都督请留步 第265章 仙人抚我顶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淮南水系发达,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池塘点缀其中。简单来说,只要你有船,就能代替走路,到达想到的地方。

南朝边防中历来都强调“守江必守淮”,两淮的水系可以迟滞北方骑兵进军速度, 亦是可以给我方步兵提供水运补给。

几天之后,刘益守他们所在的楼船从高邮湖入长江,众人面前的景色一下子开阔起来。在睢阳渡口看起来还挺大的楼船,此刻就如同沧海之一粟,毫不起眼。

高邮湖南面的广陵(扬州前身),乃是水陆连接的枢纽,从长江里走运河到广陵的大小船只络绎不绝, 航运十分繁忙。

站在楼船甲板上,一身男装灰袍的羊姜看傻了眼。这样壮阔的景色她从未见过, 一时间大开眼界,才明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我欺。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刘益守把手搭在羊姜肩膀上,整个人的脚步虚浮,身体软得不能动。

“晕船的人就好好闭嘴,回船舱休息。你这又开始卖弄起来了。”

羊姜没好气的说道,说归说,她还是任由着刘益守紧紧抱着自己,嘴角带着笑容。此刻已经是黄昏时分, 太阳将江面染红,壮美不可尽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壮哉!”

刘益守松开羊姜, 扶着船舷感慨道。

所有的景色都在这句诗里, 羊姜也不说话了,两人就这样静静看着江面,脑子里想起了从前很多的事情。

“当初想过逃婚来着……不过你知道的,我这人性子软,看到我爹愁眉不展,还是主动提出来了。”

“所以你想说什么?”

刘益守看了她一眼,感觉对方这番感慨万千是莫名其妙。

“我是想说,大概我这人的运气向来不错?”羊姜一脸满足的抱着刘益守的胳膊。

“舍得舍得,没有舍哪里有得。是你的就要抓住,不是你的不要强求,这是人生智慧了。”

刘益守摆了摆手,眺望江面,脑子里却是十万大军围台城的壮阔场面。同样的景色,男人的感慨总是与女人的感慨差得很多。

“阿郎,这次入梁国,会不会有很多艰险?”

羊姜有些担忧的问道,她现在已经完全沉浸在“刘都督的重要女人”这个身份当中,而不是以“羊侃的女儿”为出发点思考问题。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此时太阳快沉江,天上却挂着一轮皎洁的弯月,羊姜看着这番“日月同天”的奇景, 若有所思。

“刘都督说得好!”

身后有人拍巴掌,二人回头就看到兰钦穿着那副奇特的盔甲在叫好。

“兰将军,我有个问题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刘益守有些好奇的问道。

“只要不涉及军机,但讲无妨。”

兰钦大方的哈哈大笑道。

“兰将军身上这幅盔甲,乍一看跟普通盔甲区别不大,但我察觉到盔甲上那些颜色都是涂上去的,这幅盔甲的材质,应该是纸吧?”

听到这话,刚才还是大方表示“有什么你随便问”的兰钦,瞬间就沉默下来,一言不发。

“兰将军真是小气,之前还是问什么都可以,结果我家阿郎问下你身上的盔甲你就不乐意了,啧啧,食言而肥可不是大将之风哦。”

羊姜一看场面不对,就帮刘益守嘲讽了兰钦一句。

“也罢,在下身上这幅盔甲乃是叫纸甲,前朝齐国(南齐)时开发的新式铠甲,因为不实用被遗弃。我看这玩意还有可取之处,便在我军中单独装备,倒是让刘都督见笑了。”

兰钦言不由衷的说道,他没有说谎,但是他有没有把事实的全部说出来,那就很难说了。

刘益守不以为意的摆摆手道:“兰将军在船上都不肯脱甲,足以见得这铠甲有着其他铠甲没有的优点,方便透露一二么?”

“哈哈……真要说优点的话,就是穿着铠甲掉到水里面一时半会不会沉下去。”

原来如此!纸甲的密度远低于钢铁,甚至低于水,在没有被完全浸透以前,还可以为落水者提供一点浮力,毕竟这玩意里面指不定就有某种木料之类的作为骨架。

纸甲这玩意南宋的时候已经在精锐水军中普及开来,最大原因就是兰钦所说的,落水不沉又能提供盔甲防护。水军之中不管什么浪里白条还是过江龙,只要套一副铁甲,落水后保证咕噜咕噜的沉到水底,神仙都救不回来。

穿纸甲的好处,那就不言自明了。

“在下有个冒昧的请求,兰将军能否送在下一套纸甲呢?羊姜很有兴趣想看看。”

刘益守指了指羊姜说道。

刘益守相信自己外加羊侃的面子,兰钦还是会给的。毕竟纸甲这种东西不知道也就罢了,一旦知道已经普及于军中,弄个一两套对于刘益守这样的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果然,兰钦略一思索,就痛快的答应了他。不一会,源士康身上已经套上那副卫兵穿的纸甲,款式与兰钦一样,只是少了些色彩,显得很土。

“介不介意我砍你几刀?”

刘益守笑眯眯的问道。

源士康额头上冒出一滴冷汗,不过他还是强打精神拱手说道:“主公请便!”

“罢了,东西保管好,我们回寿阳以后,好好研究研究这玩意。”

……

建康南面的句容,句容最南面的句曲山,在半山腰上,有一座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院落,门上的牌匾写着“朱阳馆”三个字。

院落外停了几辆极为华丽的马车,与风格朴素的朱阳馆格格不入,显得有些另类。

朱阳馆的大堂内,一个道骨仙风的中年人坐在主座,全身白色道袍。他看上去虽然才四十多岁的样子,但实际上,这个人已经七十多了。

他就是被萧衍极为看重,却又不肯为官,痴迷研究仙术道法的陶弘景!萧衍在很多国家大事上都会垂询于此人,包括将长城公主嫁与刘益守的事情。

陶弘景在回信中,只是说让刘益守来句曲山一趟,见一面就可以将此事定下来。若是不肯来,那便让婚事作罢,不强求。

“仙师,您为何坚持要见刘益守一面呢?”

说话的这人一身深蓝色锦袍,正是萧衍第三子萧纲。他在这里,也是为了等刘益守,不过原因却跟陶弘景不同。

事实上,萧纲并不知道陶弘景为什么要等刘益守。

“只是为了我的一点点执念罢了。”

陶弘景微微一笑,很是淡然。他在这里隐居已经快四十年,南齐的时候他就来到这里了,其间朝代更替,沧海桑田,很多事情对他来说已经淡了。

能让陶弘景有所执念的人,定然不同凡响!

萧纲才不会承认他是为了“男色”而来的呢,他对陶弘景说的是想看看妹夫究竟怎么样,当然,也有着结交刘益守的心思。

总之,他想得很多,但一件事也没有做,除了嘱咐兰钦去接应一下,就没有其他表示了。

这也不怪萧纲激动。除了脑子有坑的人以外,只要是个正常人就能想到,萧衍在位的日子,恐怕并不多了。

萧衍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啊!以前的皇帝,有多少活到六十六的?

就算萧衍明天驾崩,萧纲都不会觉得惊讶。身为萧衍的嫡子,如果不能坐上皇位,那么将会面临什么处境,自不必多说。

结交一下手握重兵的“妹夫”,再好不过了。这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想法,哪怕萧衍知道了,也不会把自己怎么样。

毕竟,刘益守的兵马以后会在寿阳,离建康还远得很。

说真的,萧纲觉得陶弘景在朱阳馆等得不着急,他自己都已经很着急了!

“仙师,外面来了一行人,由兰钦将军领队,正在门外等候。”

正在萧纲焦急的时候,一个小道童走进大堂,对陶弘景低声说道。耳朵灵敏的萧纲立刻就精神抖擞了起来!

“三皇子,随老道一起去迎接吧。”

陶弘景站起身微微一笑,有些童趣的对着萧纲招招手。

……

看了看刘益守那令人迷醉又器宇轩昂的样貌,萧纲瞬间就觉得自家的娈童不香了。

自家娈童单看容貌可能不逊刘益守,但身上少了那股英姿勃发的自信底气。

刘益守察觉到萧纲那“炽热”的目光,佯装不知,只是看着陶弘景。

“刘将军猜猜看,老道到今年活了多少年岁?”

陶弘景不以为意的问道,如同拉家常。

刘益守如实答道:“不过四十不惑之年。”

叫妹子比叫姐姐好,叫姐姐比叫阿姨好,叫阿姨比叫奶奶好,这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刘益守记得很牢固。

“老道今年,已经七十有四了。”

陶弘景摸了摸自己的花白胡须说道。

这不可能!

在场众人都是大惊,包括知道陶弘景年岁的萧纲在内!知道是一回事,听对方亲口承认又是另外一回事!

“刘将军,你随老道入厢房一叙,其余人就在此稍候片刻吧。”

陶弘景对着刘益守微笑点头,示意他并无恶意,领着刘益守入了大堂后面的厢房。在场众人都是面面相觑,羊姜甚至想跟上去,却是被源士康用眼神制止了。

要是萧纲叫刘益守密谈,那绝对没好事。但是很明显这个陶弘景身份不一般,他才是这里做主的人,还是不要轻举妄动比较好。

厢房里的陈设很普通,甚至可以叫做书房,因为这里有几个很大的书架,上面全都是各种陶弘景费尽心思收集来的书。

“我与沈约学士有旧,他落难之时,将家中藏书送了一大批给我保管。后来我给天子说情,天子最后没有为难沈家。”

陶弘景笑眯眯的说道,看起来很亲切。

刘益守恭敬说道:“陶仙师宅心仁厚,在下佩服。”

陶弘景似乎没有跟他闲扯的心思,在书架上翻了半天,翻出来一本书,将其交给刘益守说道:“这本书的这一页,你自己看看,这是沈约学士当年搜集前朝孤本的时候所收集到的。”

刘益守接过书,封皮上写着《建康杂记*补遗卷》,作者是沈约。

沈约大名如雷贯耳,当初萧衍起兵成功占领建康,对于后续如何处理犹豫不决。是沈约力主萧衍称帝,这才有了后面的梁国。

“玄(谢玄)令王蓬将北府千余援洛涧,王蓬援之不及,至洛涧,秦军已败……”

“初,天光昏暗。后火光起,观敌旌旗已残,上书‘常胜军’三字,依稀可见。敌军士弃盔者,皆黄发,鹰鼻陷目,仿若胡人。”

书上记录了一件怪事,隶属于北府军的王蓬,得谢玄的命令,带着千余人支援前线。在路上遇到了一支奇怪的敌军。

这些人打着“常胜军”的旗号,用奇怪的武器还击,火光一响,王蓬麾下士卒就会伤亡。后面王蓬带兵火攻,将这支军队剿灭。之后等到达指定支援战场后,秦军已经战败逃走,王蓬援助了个寂寞。

而这时间已经是三天之后,但王蓬觉得不过一天一夜而已。

论战功的时候,王蓬因“怯战”受罚,便将此事讲了出来,又被东晋的史官记录了下来。最后典籍辗转到了沈约这里。

沈约当年确实是藏书数万卷,收集了不少孤本,此事应当不假。

只是这个故事,怎么看怎么像是王蓬遇到了近代的排队枪毙火枪队啊!

发现刘益守面色古怪,陶弘景笑着问道:“刘将军难道就没有什么想说的么?”

“说什么?”

刘益守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心里却隐隐有点不安。

“老道活了这么多年,做过皇帝的近侍,做过大官,也修生养心,追求养生长生。说真的,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打动老道了。那些功名利禄,对我来说都是浮云一样,无论你给我什么,我也没有任何感觉。”

陶弘景慢悠悠的说道,像是在自言自语。

“仙师有话不妨直言。”

刘益守沉声说道。你特么都这样无欲无求了,还把我叫来问话,难道真的很闲么?

“我研究炼丹的时候,某次丹炉爆裂,声如洪钟,视如烈火闪电。与这书中描述的有点类似。老道就在想,书中哪些胡人,指不定是将来之人。那些声如洪钟的兵器,也不过是将来的人所用之兵器。

老道炸个丹炉都能做到,他们能做到相信不难。

以前老道对此将信将疑,直到听闻刘将军种种言行,又派道童潜入彭城查探刘将军祖籍,发现刘将军你似乎就是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人。

于是老道才猜测这种事情可能就是真的。

所以老道就在想,刘将军你是不是,也是将来的人呢?”

陶弘景目光灼灼看着刘益守追问道:“刘将军能不能现在就给老道一个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