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261章 他这是脑子不孕不育了吧

都督请留步 第261章 他这是脑子不孕不育了吧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虽然刘益守跟陈庆之前一天相处得很差,但第二天他还是早早把睡懒觉的羊姜叫起来,一同去找陈庆之下棋。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算是一种“课业”,跟研究生找了个导师差不多。

“你自己去下棋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带我一起去?”

去找陈庆之的路上,羊姜疑惑的问道。

要是昨夜两人睡一张床那还情有可原, 可昨夜都是两人各自回房补瞌睡,刘益守这么早把她叫起床,这是人干的事?

羊姜的起床气还没消。

“打球,有捡球的球童。下棋,有捡棋的棋童,你说我为什么会叫你一起去呢?”

刘益守呵呵一笑, 并没有把真正的原因告诉羊姜。

“原来我就是个棋童啊!”

不知为何, 羊姜总觉得怪怪的,好像有哪里不对劲又不太说得上来。

来到陈庆之所住的院落, 一张大马脸的马佛念开了院门,不知为何,羊姜觉得对方的态度似乎恭敬了不少,跟第一次见面时那种鼻孔朝天的倨傲简直判若两人。

在院子的石桌前落座,陈庆之面色平静,似乎一点也不为昨日两人的争吵而感觉尴尬。

羊姜不动声色的观察陈庆之与刘益守,她觉得这两人其实有些方面还是挺像的。

平时都不是很注重衣着打扮,衣服跟个农夫差不多,就是干净些。平时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看不出到底是在想什么。

“佛念,你去门口守着,不要让外人靠近。”

陈庆之对马佛念使了个眼色说道,羊姜也想走,被刘益守按住了肩膀, 她只好乖乖坐下,忐忑不安的看着面前两个气场强大的人对视。

“为师与你,在棋艺之道上, 南辕北辙,无法沟通。”

陈庆之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今后就不讨论棋道,只说技艺。”

“谢师父,那徒儿也会执师礼,永不背弃。”

刘益守对陈庆之拱手恭敬说道。

两人开始下棋,一开始下得很快,后面却越来越慢。其实刘益守前世是学过围棋的,不过只是皮毛而已,规则与这个时代也有些许差别。

“(孙子)兵法云: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这其中大多没什么好说的,唯有北者值得一提,你怎么看?”

陈庆之下了一颗白棋, 目光灼灼的看着刘益守问道。

“一触即溃,每战皆败, 为有北者。兵弱不堪战,将弱不知敌,乃是有北的特点。好比二人打拳,其中一人打得另外一人不断退却,狼狈不堪。但有北却非崩溃,仍有死中求活,败中求胜的机会。

其他五败都是无药可救,唯独这有北,还尚存一丝胜机。”

刘益守下了一颗黑子,棋盘上局面黑棋几乎是一面倒的被屠杀。

陈庆之欣慰点头道:“孺子可教,大善。那我问你,胜机在哪里?”

“以一点破全局,只要手里有一支以一当十的精兵,有北者换帅就能翻盘。还是刚才那两人打架的例子,其中一人已经被打得几乎抱头鼠窜,只要他能利用胜者得意忘形的机会,朝着对方眼睛狠狠打出一拳,就能一拳定胜负。”

刘益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陈庆之微微点头,很是认可对方的看法。

“我带着七千白袍入魏,看似人少,但若是我想招募,其实凑足两万人甚至五万人亦是不难。但……”

似乎考虑到有些话不能多说,他话锋一转道:“兵不在多,在于精。为将者,要懂得出奇制胜的道理。手里的精兵,就是你的王牌。为将之人,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什么时候把这张王牌打出去扭转战局。

而平时,则要藏着掖着,不能暴露底牌。全军都可以挨饿受累,唯独精兵不可挨饿受累。无论多么危急的情况,都要保留有反击的余力,就好比是黄蜂尾后针。

手里没底牌,等于是黄蜂没了尾后针,离死不远。”

这些只是兵法的总则,但陈庆之解说起来,还是让刘益守有了更多更深的感受。他恭敬的拱手行了一礼说道:“受教了!”

“(孙子)兵法九地篇中的散地,你以为如何?”

陈庆之又下了一步白棋。

“散者,尽也。散地看似在自己地盘上作战,实则士卒随时可以逃亡后藏匿乡里,并无多少斗志。

聚之则难,散之则易,作战时,要尽可能避免在散地作战。若是不得已而为之,则尽可能以城池据守,不轻易野战。

乡民困守城池,为保家乡无路可退,势必不敢散漫。”

刘益守说完,陈庆之哈哈大笑的拍巴掌。

“若是十年前遇到你,我一定会说,此子天赋异禀,又是身处敌国又是年富力强,断不可留。

只怕你连这个院子都走不出去。

不过现在嘛……魏国没了,我也老了。”

陈庆之唏嘘感慨,对着刘益守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在意自己刚才说的。刘益守也是微微一笑,似乎也并不在意的样子。

羊姜坐在一旁瑟瑟发抖,如果可以,这种高端局,她真是一次都不想再来了!

“师父北伐,如果走青徐,似乎路途更为顺利些。一路从睢阳打到荥阳,沿路都有大量魏军镇守。虽然师父每战皆克,但大略上说,实属有些……”

一时间,刘益守竟然想不出词来形容,好像有些话说了会比较得罪人。

他其实是想用作死来形容陈庆之北伐的路线,貌似也比较贴切,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比较打脸,如果以结果论的观点看,刘益守感觉自己还是闭嘴比较好。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置之死地而后生,岂不美哉。”

陈庆之淡然说道。

听到这话,刘益守再次无言以对。有时候自己不懂的话,还是闭嘴比较明智,以免多言暴露了知识浅薄。

你以为别人是哪里困难就往哪里钻,但推到重来的话,即使是走看起来比较容易的路,难道就能保证每次战斗都赢么?

陷入绝地的时候,士卒是一种状态,平日吊儿郎当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状态。不同时候军中士卒的不同状态,你真有把握能如臂指使?

作为主将,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赢。只要能赢,什么手段都可以用!所以,只要能赢,看似作死的行为,也并不是不可取。

果然,陈庆之看刘益守陷入困惑之中,他耐心解释道:“生死存亡之道,都掌控在主将手里。你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赢,其他的事情,不是你需要考虑的。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记住,能用的兵,才是好兵。那些具体的手段,则是需要你自己因地制宜的。为师认为,虽然不要拿他们的性命开玩笑,但也不要把他们惯着了。

该用的时候要用,该死的时候……也要送他们去死。

作为主将,心不狠是不行的,这一点你一定要记住。

我每战之后,自己这边死了多少人,就会挑出多少战俘当众挖心剖腹。你不要去学,但是也要想想,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陈庆之这话听得羊姜只冒冷汗!

她万万没想到,陈庆之看起来挺文静一个人,为何手段如此残酷,甚至是残暴!

这些事刘益守也是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陈庆之居然会这样毫无顾忌的说出来。看起来他似乎并无悔意,根本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妥的。

陈庆之并不是杀人狂,但他对胜利很执着,只要能赢,他不介意手段如何!

刘益守微微点头,陈庆之这番话不说是倾囊相授,起码也是掏心窝子的话,记住对方的提醒,对自己将来用兵练兵带兵大有裨益。

正在这时,马佛念一脸纠结的走过来,将一张字条交给陈庆之,随即退到一旁。陈庆之看到字条,面色微变,沉思片刻,将字条递给坐在他对面的刘益守。

只见上面写道“夏侯夔欲袭睢阳”,就这么简简单单七个字。

“送信的人呢?”

陈庆之问马佛念。

“一个乞丐送来的,大字都不认识一个。”

马佛念瘪着嘴说道,似乎很不高兴。他最讨厌这种云里雾里的事情了。

“这是湛僧智的笔迹。”

陈庆之淡然说道。听到这话,马佛念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刘益守好奇问道:“湛僧智是谁?”

“谯州刺史,夏侯夔的手下,却不是夏侯夔的嫡系。”

这张字条湛僧智叫人交给陈庆之,而且亲笔写让陈庆之认出来,里头可以说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湛僧智跟陈庆之通气,不算通敌叛国,无论刘益守是什么立场,陈庆之都是为梁国北伐的大英雄,他是不可能背叛萧衍的,更别提两人之前就有交情在。

于公于私,湛僧智这么做都没什么问题。

夏侯夔要是攻打睢阳,误伤陈庆之,我提醒一下,这是应有之义吧?至于陈庆之会不会把这个消息泄露给其他人,那就跟他湛僧智无关了!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出,湛僧智对夏侯夔公器私用,骄横跋扈有些不满,但又不便翻脸。

“夏侯夔就算是对我再不满,如果我没有离开睢阳,他也不会动手吧?他要是直接动手,那不是打梁国天子的脸?”

萧衍已经答应将长城公主许配给刘益守,并且让佛界小有声誉的道希大师出马撮合这件事。如果夏侯夔不经通报,在刘益守完全没对梁国动手的情况下不宣而战。

那么这件事将会演变成一件极为严重的政治事件!

萧衍可能并不在乎梁国边境一城一地的得失,但是他应该还是很在乎自己这边的方镇,是不是能够听从朝廷的调遣。

起码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会跟自己唱反调!

“夏侯夔为人豪奢,礼敬贤才,府中文武幕客常满座,手中实力强劲。听闻你要拿他老巢寿阳当嫁妆,咽不下这口气,也是人之常情。”

陈庆之简单介绍了一下夏侯夔,似乎并不认为对方屯兵亳州有什么不对劲的。

“他这是脑子不孕不育了吧?”刘益守没好气的反问道。

羊姜捂着嘴,差点没笑出声来。

不是刘益守想太多,而是夏侯夔的动静很不寻常。

萧衍的特点是昏聩,不过他对朝中大臣还是很好的,甚至可以说是纵容!但是怎么说呢,这一切的前提,是你不能碰他的逆鳞。

哪怕昏聩,那也是“真龙”啊,龙有逆鳞,触之即死!在萧衍嫁女儿这个当口搞事情,绝对是闷声作大死!

今天萧衍嫁女儿你可以把准女婿的大军给灭了,那明天萧衍大寿,你是不是还想带兵来台城祝寿呢?这个恶劣先例一开,后面效仿者估计不知凡几,萧衍还怎么能镇得住场子?

“所以,夏侯夔大概是想等我们入了建康后,他再动手,然后找个借口,比如说暗示你麾下亲信不满你入梁国,打算哗变,然后……他就可以介入了。”

陈庆之无所谓的说道,反正这些破事让刘益守去操心去,他既不会去帮毫无交情的夏侯夔,也不会给刘益守出谋划策。

“军情紧急,那徒儿我这就去处理军务了。”

刘益守双手拢袖对着陈庆之深深一拜,拉着羊姜的手就走了。等他走后,马佛念皱着眉头对陈庆之说道:“都督,夏侯夔……有些过分了啊。”

明知道陈庆之也在睢阳,居然还想把手伸过来,这就是典型的不给面子!

白袍军的幸存者绝大部分已经归国,夏侯夔不会不知道陈庆之是留在睢阳,要跟刘益守一起去建康,更不会不知道陈庆之是帮忙保媒的人。

在刘益守大婚这件事上打脸,就是打他陈庆之的脸,连马佛念这个混人都知道此事异常不妥,就更别提陈庆之了。

“如果你也是都督七州诸军事,说不定比夏侯氏还要跋扈呢。”

陈庆之冷笑道,他也是很不满,北伐几乎灭魏,功高盖世。

如今要归国了,边镇大将这么摆一道,是什么意思?

大概夏侯夔未尝没有给陈庆之脸色看的意思,毕竟,陈庆之接下来很有可能被萧衍重用,成为边镇大将。到时候,跟夏侯夔属于竞争关系,天然就有利益冲突。

湛僧智给陈庆之通气,属于聪明人跟聪明人打招呼,其间奥妙,三言两语难以尽述。

“夏侯夔应该是等我们离开睢阳,甚至是到了建康再动手。你就留在睢阳,帮我看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带着眼睛耳朵就行了,谁也不要帮。”

陈庆之微微一笑说道。

“喏!”

马佛念不情不愿的拱手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