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189章 成于丧乱,败于傲慢

都督请留步 第189章 成于丧乱,败于傲慢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邢杲疯了,在泥地里狂奔,毫无形象可言。

他麾下的大军,死伤无数,剩下的人,在惊惧之下,直接投降了刘益守派出的搜索队伍。事后询问这些人才知道,他们之所以没有选择逃走,是因为被山洪和背后隐约的天意给吓到了。

连老天都帮忙的人,你没办法站在这样的人对面,特别是那些当兵吃粮的人,更是如此。

来势汹汹,发誓要把济南郡夺到手的邢杲军,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败了,败给了天意,败给了时势。

抓捕俘虏、救援已经坍塌的巨合城中赵贵所部、救援周边的灾民,就花了几天时间。邢杲很容易就被抓到了,刘益守带兵返回历城修整,并派人去济水北岸的临济城通知李元忠等人,可以开始去光州了。

刘益守不仅派了信使,而且将邢杲本人,也送给对方当“见面礼”。与此同时,他还写信给洛阳的元子攸。

在信中,刘益守告诉元子攸,邢杲军主力经过三战之后,被大部歼灭。李元忠等人正带兵去光州和北海等地占地盘,一切尽在掌握!

为了方便李元忠办事,所以特意将邢杲送到了对方大营。等青徐彻底平定后,将由李元忠与封隆之带着邢杲与部分战俘去洛阳觐见,没我刘益守啥事了。

而济南郡以西的地方,现在仍然在羊侃所部的攻击范围,并且此番与邢杲军“大战”,损失惨重需要修整,因此刘某人的大军还不能返回洛阳勤王,必须在历城修整一段时间。

最后说请陛下放心,李元忠部骁勇善战,勤于王事,必能保洛阳平安。

信送走了,元子攸会怎样刘益守不知道,不过想来心情会稍微好那么一分,只是李元忠和封隆之的心情估计会比较微妙。

之前可以合理的打酱油,毕竟军事行动很危险,邢杲未灭,他们孤军深入风险也很大,可以拖时间(其实就是等荥阳之战的结果)说是部队在修整。

可现在邢杲都被送到你大营了,他就是个劝开敌方城门的最好工具人。东西都备齐了,你还不动,难道是想造反?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刘益守这“反手一赞”,确实是将李元忠那帮人架在火上烤,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根本就没得选了。

而此战的影响,也慢慢开始发酵,变得深远悠长起来。

……

春光明媚,历城一间优雅的别院内,石桌上摆着一叠信件,刘益守和王伟对坐,正在逐个的阅读从各地包括济南郡本地而来的信和拜帖。

“主公这一战真是神鬼之能,无论敌我,皆为拜服。据邢杲本人的亲兵透露,邢杲之所以会在青州起兵,是因为有人蛊惑他说青州有王气,能兴汉,故而邢杲假称汉王。

他这个假的汉王,遇到都督这个真汉王,自然就输了。山崩地裂,那是老天在给他的惩罚,不改你的东西,就不能拿,假王岂能与真王争锋?这是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王伟得意洋洋的说道,刘益守看他脸上似乎写了忠诚度100要数据溢出,无奈叹了口气道:“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不足为信。

邢杲所败唯有一点:成于丧乱,败于傲慢。”

“丧乱?傲慢?”

王伟没明白过来。

“邢杲能成事,是因为河北丧乱,葛荣把一部分汉人逼到走投无路。他们跟六镇的鲜卑处不来,又打不过葛荣,所以南下青徐。

于是邢杲趁势而起,所有的策略都是讨好这些人,所以他能够成事,威胁到元子攸。”

刘益守将手里的信件放到桌案上,继续耐心解释道:“只是,我和源士康前出勘察地形的时候,就遇到了当地人。这些人一听说我们的身份,高兴得要拉我们去他家里吃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给他分了田,我们也惩罚了济南郡内作奸犯科的世家中人。

他们对我们的态度,是真心的欢迎。可如果邢杲来了,你说邢杲会对这些人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打砸抢一条龙呗,如果不抢,怎么能讨好河北的部众呢,毕竟天上又不会掉财帛下来。只有抢了别人手里的,自己手里才会更多,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王伟轻叹一声说道:“确实,丘八们可不会给外乡人讲道理。”这年头邻近的村子为了争水源都会组织起来械斗,更何况是对异乡人?

“我们走访了那人的村子,打听出了巨合城西段这高坡不少消息。有一条让我很介意,就是这斜度很大的坡,并不是远古时候就这样的。

村里人介绍,那地方几乎是每逢大雨,这坡都会被河道啃下来一小块,你知道这说明什么吗?”

刘益守笑着问道。

“如果洪水泛滥,则十有八九会山崩!”

王伟面色大变。

刘益守接着问道:“倘若我们在此埋伏,附近的村民发现了以后,会怎么做?如果他们弄清楚我们身份的话?”

王伟想了想说道:“他们会善意的提醒我们,这里埋伏很危险。”

“没错,就是如此。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我们败了,他们就会失去刚刚好转的生活,甚至比从前还不如。

由此可见,倘若邢杲真的爱民如子,到青徐之后善待这里的人,那么,哪怕我把武原河挖断了,也为难不了他。

他前期作孽,现在只是连本带利的还了回去,并不是老天不帮他。”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刘益守没有说,也不知道要怎么说。

邢杲世家大户出身,天资聪慧,自命不凡。这样的人,一直都是把底层的民众当草芥一样,如同煮豆燃豆萁一样。

敌人那边的草民是豆,自己手下的丘八就是豆萁,对他而言,没什么区别,都是数字而已。是活是死,都没有自己的千秋大业重要。

这样的人,眼睛只看得到远方,而看不到脚下。

好比说一个养尊处优的大老爷,他会关心今天鸡蛋几文钱一个么?他会关注周边的山川会不会有泥石流么?他会关注在哪个池塘可以捞到更多的鱼么?

不会的,因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有穷人才需要自食其力的上山砍柴,下水摸鱼,而世家大老爷,只需要坐享其成罢了。他们并不需要关注这些东西怎么来的。

所以哪怕济南郡的世家之人投靠邢杲,他们也没法提醒邢杲,巨合城西面那个土坡有点危险,下雨就要崩!因为这些人就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之辈,只有生活在底层的人才会知道,哪里砍柴有危险,哪里容易山崩,哪条河的哪个地段容易淹死人。

这毕竟跟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早已被印刻在脑子里了,健忘的人早就被环境所淘汰。

“古人常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刘益守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不相干的,王伟默然点头,揣摩对方此刻说这句话的含义,想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这一战之后,不仅是他,刘益守麾下所有人,对这位主帅的看法都有所改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此人有天命加身,前途不可限量。

或可以将其比作斩白蛇后的刘邦,绿昆阳之战后的刘秀。

当年刘秀昆阳之战与王莽新朝对战,就有陨石落敌营之旧事,还被记录到正史里。如今刘益守和邢杲对峙的时候,对方所在的山丘(其实不是山丘,但以讹传讹,真相已经无人关注)崩塌,不战自败。

简直比当年刘秀的事情还夸张!毕竟无人知晓史书记录的真伪,但眼前这位的事迹却是实打实的。

再加上刘益守也姓刘,这很难让人不往某个朝代上面去想。

济南郡那些世家大户的态度,更是180度的大转变,纷纷提出要让家中得力子弟跟随大军一起出动。之前清理“多余田亩”还抠抠搜搜的,一下子又变得极为大方,恨不得把后来侵占的田亩都捐出来!

因为这些人知道,一旦抱住了刘都督的大腿,那么看这一位被老天眷顾的情况,自己的家族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邢杲都这么不明不白的送了人头,你难道能比邢杲还猛?

正当两人快将石桌上的信函全部看完的时候,源士康走进院子,带着赵贵和独孤信二人来了!王伟一看这架势,悄然站到刘益守身后,低着头看地面,就当是没看到他们进院子一样。

“二位将军此来,可是为了山崩的事情?”

刘益守抬起头,看着赵贵问道。

赵贵心虚的偏过头,言不由衷的说道:“确实如此,我们是为了巨合城西面高坡崩塌的事情来见都督的。”

“刀剑无眼,山洪无情。赵将军在巨合城遇到山洪,麾下死伤惨重,我也很是痛心。我已经下令,青徐招募之兵马,优先补充给赵将军,并且规模比之前,还多两千人,赵将军是觉得我这么处理不公平么?”

刘益守带着微笑看着赵贵,后者却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迫感。赵贵连忙拱手,顾不得擦额头上的冷汗说道:“谢都督,新兵已经入营,正在整训,一切如常。”

“此战独孤将军为首功,你为次等功,莫非是赵将军觉得我这么分配军功不太公平?”

刘益守再问,依旧是语气平静而温和。

他说得不错,赵贵此次来,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此战之后,他已经跟独孤信闹翻了。

这一次,损失惨重的是他,独孤信部一个人都没死。

在巨合城死扛好多天的是他,担惊受怕的也是他,最后被水淹的还是他。所有的苦都吃了,人也死了,血也流了,汗也流了,为什么是独孤信部首功?

“都督用兵如神,在下心服口服。山洪非人力所能控制,我部伤亡,也不是都督所愿。

可是,末将此番浴血奋战,于情于理,军中有谁能比?都督为何不让我部为首功?这不是在下为自己争功,而是在为死去的部曲争一口气!”

赵贵言之凿凿的说道。

这么讲其实也没错,只是,战场上,战功多少就是看谁死的人多?

似乎也没这样的道理。

刘益守看了看源士康,对他说道:“当时你在独孤将军身边,都说说吧,那边情况如何,毕竟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样,洪水来的时候还在卧房里,也没有下令要如何如何。”

源士康看了看独孤信,又看了看赵贵,拱手说道:“当夜暴雨倾盆。我问独孤将军要不要掘开拦河的堤坝放水,独孤将军说这样的暴雨,只怕近期就这一次了,天予不取,必遭其咎。

所以下令让人开坝放水。

赵将军麾下部曲的死伤,我们也很痛心,但慈不掌兵这个道理,赵将军也是带兵之人,自然是明白的。不管是刘都督也好,独孤将军也好,他们都不可能预料到洪水会冲毁巨合城。

若是让时间再倒回去一次,恐怕独孤将军还是会这么选择。可以说没有这次当机立断,现在鹿死谁手,都还很难说。

所以这次首功,不是独孤将军率部拦河,而是在暴雨之夜能当机立断。末将认为,大都督的军功安排很合理,并无不妥。”

源士康的话,分量很重,说得赵贵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几乎找不出话来反驳。

“都督,此番赵将军劳苦功高,末将觉得自己首功确实不太合适。”

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独孤信拱手行礼说道:“请都督重新分配军功。”

“所谓军功,就是看谁的功劳更大!如果谁伤亡惨重谁就有道理,那将来我麾下将士,岂不是会血流成河?各部主将,岂不是会将部曲当做是赚取军功的筹码?此风断不可长!

源士康说得不错,独孤信暴雨之夜判断准确,处置果断,当为首功,毫无疑问。赵贵和麾下部曲死守巨合城不失,浴血奋战,为次功,其余各部无功劳。这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诸位无须再议了。”

这话有理有据,赵贵闷了半天,最后拱手行了一礼,扭头就走。独孤信尴尬的想追上去说两句,又觉得对方似乎并不会理睬自己,这才站在原地悠长一叹。

“独孤将军此战表现甚佳,赵贵部增加了两千人编制,那也给独孤将军增加两千人编制,补充青徐所招募之新军吧。”

刘益守勉励道,独孤信大喜,拜谢而去。源士康也离开院子守在门口。

等他们都走了以后,王伟这才满脸疑惑问道:“主公,你这二桃杀三士的计策,会不会太明显了?”

“二桃杀三士?”

刘益守微微一愣道:“没有吧,我这处事公允,哪里像是在挑拨离间?”

王伟秒懂,微微点头笑道:“没有没有,是在下多想了,都督断然没有这样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