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169章 一条带鱼引发的血案

都督请留步 第169章 一条带鱼引发的血案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主公,邢杲再败,已经退入渤海郡,离他们当初击败朝廷官军的位置已经不远了。”

东阿小城县衙的书房里,源士康沉声对刘益守说道。

郡兵不能出郡,否则以叛乱论处。但很显然,现在魏国大乱,有点实力的都跳出来搞事情,林太守也不是省油的灯,对方未尝没有裂土封王,待价而沽的心思。

当然,这也是因为朝廷没有派正规军来平叛,对方认为刘益守根本就是条咸鱼,没什么好担忧的。

“济南郡的所谓义军,是不是沿着济河,往东面在走?”

刘益守看着区域地图问道。

源士康脸上露出了然的表情,拱手道:“回主公,确实如此。”

沿着济河走,现在河面已经冰雪消融,足以走船。就算是中了邢杲的埋伏,林太守也能带着人从容水路撤回到历城。

只要他不贪多占地,就没有惨败的风险。

“去吧,你麾下精锐待命,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击。”

刘益守对源士康嘱咐道:“你这里的两千人,千万别失了分寸。我说要走,那就随时能出发,懂么?”

“喏!”

源士康激动的点点头,拱手而退。

刘益守看着挂在墙上的这张潦草地图,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蒙住了眼睛一样,拼图还缺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块。

邢杲摆明了是诱敌深入,但是济南郡这边的“义军”,也不是省油的灯,将地利用到了极致。林太守的目标是保卫济南郡,而不是消灭邢杲。

所以现在邢杲看似一步步的将对方诱惑到伏击圈,但实际上林太守想走随时都能走。这样看的话,战局还有关键的地方没有显露出来。

“阿郎,吃点鱼吧。”

冯小娘推开书房门,端了一盘奇怪的鱼上来了。盘子里的鱼是油炸的,被切成了一段又一段的方块形状,看起来很是诱人。

刘益守好奇问道:“平日里这种事情都是贾娘子在做,今天你怎么来了?”

“听说阿郎最近一直吃不好睡不好啊,我就来看看你。万一你想侍寝什么的……换我的话,不也有点新鲜感么?”

冯小娘大咧咧的说道,两人已经摊牌说明白了关系,她也不忌讳什么,只差最后那一步而已。

“你想多了,军务上的事情,岂是跟儿女私情有关,唉。”

刘益守摆摆手,拿起筷子,忽然看向盘子里的鱼,然后愣住了。这特么不是油炸带鱼么!山东腹地,哪里来带鱼啊,这是古代啊!

“这鱼……”

“东平郡的一些人送过来的,据说是海产,在海边钓上来以后,用冬天存进地窖的冰冻起来以后送过来的,不能存放很久。

今天大家都是吃这种鱼。”

冯小娘知道刘益守不喜欢搞特殊化,于是强调了一下,说这鱼不是单独做给他吃的。

“海边?”

刘益守像是被雷电击中一样,愣在原地。

济水,黄河,这两条河,现在基本上是并行的关系,奔流入海。后来,黄河生态被破坏,主要是宋代之后,河道大变,黄河夺济水河道。所以后世的济南,是挨着黄河的。

但在这个时空,黄河离历城,还有相当距离。

走陆路,从海边钓到带鱼,然后送到东阿城,冰早就融化了。可是如果走水路呢?沿着黄河一直走,到碻磝城,再从碻磝城外的碻磝津渡口快马送过来,并不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这种食材,甚至到了东平郡世家都弄得到的地步,稍微有点地位的人,都能吃得到海产。当然,带鱼不好钓,但绝不是弄不到!

黄河这条线,到历城的距离,比想象更近,更快!这年代的黄河,由于还没改道,下游非常宽阔,可以走大船。

而且河面宽,不像是走济水那样,容易被人察觉!

“去吧源士康叫来……不,你去通知源士康,让他把军中所有在这里的将领,全部叫来,有多少叫多少,快去!”

刘益守对着冯小娘喊了一句,他已经来不及解释!

这盘带鱼,把之前所有的疑惑全都解释了!

为什么林太守明明知道碻磝城的魏国禁军都是废物,还不把城池夺了呢?是他不敢么?其实并不是。

青州地界,到处都是贼,只要拳头够大,没什么事情是不合法的,或者说这里拳头就是法令!

碻磝城所在的碻磝津,是黄河上的战略渡口。南朝当年北伐,青徐都在控制之下,碻磝津,就是北渡的起点!

林太守需要一条看门狗,帮他把自己的西大门,也就是碻磝城,给看住,别让邢杲抄了后路!

而邢杲为什么没有收拾废物一样的东平郡世家,也是因为碻磝城还在,他不能绕过济南郡的地界。所以才造成了今日之局面。

正在思索的时候,于谨、独孤信、王伟等人都到了,只有赵贵和宇文泰带着小股人马在济南郡活动,去各乡里宣传“朝廷”(其实就是刘益守)的地租政策,在吕苦桃弟弟吕永吉的带路下,鼓动村民们抗税!

“贤弟,这么晚了叫我们来,可是有紧急军务?”

于谨沉声问道。

不止是刘益守,最近军中各大将领,除了彭乐这种不管是的浑人,其他稍微有点脑子的,都是忧心忡忡。

“不错,是有一件大事,诸位请看。”

刘益守指了指地图边角的渤海郡和乐陵郡,那里现在都是邢杲的占领区,甚至官军从来都没有打到过那些地方去。

“如果邢杲要绕过林太守的兵锋,直接出现在历城周边,他会走哪条路?”

这张地图很废,只标注了朝廷还在控制的城池。可是山东地界,南北朝时不知道恶战过多少回,很多重要地点,都是毁于战火。地图不标注,不代表不重要。

“济南郡的林太守也防着邢杲水路奇袭历城,毕竟历城就挨着济河。所以他们一直沿着济河在进攻,一来保证饮水,二来还有船队可以运粮运兵。”

于谨看着这张地图,若有所思的说道:“其实他们也可以走黄河的,黄河很宽,水也深。很好走大船。只是……”

他看着地图上标出来的碻磝城,叹了口气道:“邢杲要是想攻碻磝城,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今日?所以他现在派船队来死磕城池高深的碻磝城,何苦来哉?”

碻磝城存粮极多,之前那几千禁军吃了大半年都没吃完,是不怕被围困的,至少守几个月问题不大。

“这是哪里?”

刘益守指了指地图上并没有标注,但是黄河与济河却是相邻最近的那个点!直觉上,他认为这里非常重要,只不过,现在北魏并未在那里筑城,所以地图上就没有信息。

地图上没有比例尺,看不到距离远近,但是这个点在东阿和中川水之间,离这里顶天也就一两百里了。

“哦,我说呢,这里是垣苗城啊!”

王伟恍然大悟说道,在场众人很多都是六镇出身,对这里的地形完全不熟悉,都是一脸疑惑的看着王伟。

看到众人神态,王伟得意洋洋的说道:

“济水与清河(黄河)合流至洛当,洛当有垣苗镇。宋武帝刘裕西征长安,令部曲于垣苗筑城,故又有垣苗城之称。

后魏将慕容白曜攻陷垣苗城,城废。”

这下所有人都听懂了,不是这里不重要,而是因为太重要,重要到朝廷都有些忌惮这个扼守黄河与济水两条水路的要冲,直接把城给拆了!

当然,以前这一带是南朝北朝冲突的交界处,而现在完全被北魏所控制,北魏朝廷不给自己找不自在,这也可以理解,人之常情。

就好比说,这么个要人老命的城池,留给自己没什么用,但是丢给敌人或反贼,又会卡自己脖子,不拆那才叫犯贱。

“垣苗城啊……”

刘益守摸了摸下巴上的胡渣子。

“这么说来,如果我是邢杲,大船沿着黄河杀奔垣苗城这座废弃城池,在这里稍作休整后,在从这里走济水,到历城城下,林太守带兵赶回来要几天?”

刘益守一说这话,众人全都吓得面色紧绷!事到如今,危局摆在眼前,林太守虽然跟自己这边不对付,但更可恶和可怕的,却是邢杲那边的大军!

之前没拆穿对手的障眼法也就罢了,现在解开这一锅,果然这大乱炖不好收拾了!

“垣苗城被攻克至今,不过六十年罢了。倒还不至于说连条路也没有。邢杲大军中苦寒之人不少,断不至于说弄不清垣苗城的环境。”

王伟喃喃自语的说道。

这六十年间,黄河水位环境并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起码,黄河与济水的河道,是非常稳固的。那么可以确定的是,垣苗城的遗址,起码不是沼泽,甚至城墙都还在也未可知!

“我想济南郡的所谓义军,应该是中了邢杲的釜底抽薪之计。只要历城丢了,消息传到军中,再被邢杲大军攻击……大概没什么悬念吧?”

“诸位,我和源士康带两千精兵作为先锋,你们准备好以后,明日启程。干大事不惜身,我们就在垣苗城等着邢杲的人马上门!”

刘益守草草的就把墙上画在帛布上的地图卷成一个圈,拿了就往外走,源士康紧紧跟在身后,一步都不曾落下。

王伟和于谨等人,也没有劝说刘益守,因为众人都相信自己内心的直觉,刚才这一番分析,几乎就是对手的最优解,也能解释自从入青徐以来,邢杲大军所有的动向!

对方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刚才那些分析,都可以解释!

冬天,邢杲肯定缺粮,但是他只能按兵不动,因为黄河跟济水都有部分结冰,不能走船!

刘益守写了一封很谄媚的信讨好邢杲,但是对方不屑一顾,甚至连信都不回一封敷衍一下。因为对方早就有了全盘的计划。

邢杲根本就不屑于跟刘益守说话,无论他这支人马怎么做,对方都不关心!

这一段时间邢杲大军的惨败,甚至第一场试探的败仗,都是对方故意让的,就是为了将济南郡的主力,调离老巢历城。

等的就是垣苗城这一击!

大丈夫当断则断,想明白这些真相以后,刘益守没有犹豫,现在就走,全部兵力都压上!赌这一把!

……

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一般来说,春汛只是河水水位上涨,并不会造成其他“颠覆性”的现象。

然而,一般也只是一般,并不是绝对如此。

刘益守之所以后知后觉,那是因为他前世的时候,济水已经不见,变成了黄河。而黄河的旧河道,鬼知道是哪里,它都不知道变过多少次了!

今年的春汛已经来了,济水与黄河水位都有肉眼可见的上涨。而刘益守不知道的是,在碻磝城下游的黄河某处,水位上涨后,静悄悄的分出一条“支流”。

这条支流里的水,朝着地势更低的南面而去,与济水某处河岸地势较低的地方接上,神奇的将两条大河连了起来!

并且,这条沟虽然不是很宽,但还有点深,上面居然可以走船!

某天夜里,一艘又一艘的两层楼船,出现在这条河沟。刘益守猜中了开头,但是没有猜中结局。他以为有人是想从黄河的某处下船,然后陆路到垣苗城的旧址(位于济水南岸)。

然而有人却想得更周到,利用春汛水位上涨的机会,坐船一步到位!人家准备直接就在历城边上下船了!

在船队最前头的那艘楼船上,二楼的围栏前,有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依靠着,眼前看着远方映照出来的灯笼火光,似乎想事情想得出神。

“天不生我邢仲明,万古兵道如长夜。”

这个人就是刘益守天天都念叨的邢杲,字仲明。此时此刻,他对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用兵如神,感觉非常良好。

甚至还为没有人能作为自己的对手,而感觉有些忧郁。毕竟,他之前的对手,都太蠢了。

拉拢河北流民,对付青徐本地人,这种天才主意,谁能想到?

假意战败,诱敌深入后再诈降朝廷,反戈一击,这种事情谁能办到?

利用春汛,两条大河连通的机会奇袭历城,抄济南郡郡兵的后路,谁可以预见到?

拆掉垣苗城,是北魏朝廷所做的最大失误!也是他们作茧自缚!

邢杲不屑的撇撇嘴。

“世间总有些蠢猪身居高位,锦衣玉食。应该把他们全部拉下来砍头,你说是不是应该这样呢?”

邢杲微笑着转过身对副将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