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97章 片刻错觉会是暖冬

都督请留步 第97章 片刻错觉会是暖冬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0:50 来源:小说旗

看到面前温文尔雅的宇文护,听着他嘴里类似“四海之内皆兄弟,奈何纷争不休”的话,刘益守只觉得好笑。

似乎有什么地方弄错了。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开城投降,然后喊宇文洛生为主公?”

刘益守笑着问道,他觉得这个宇文护还挺有意思的。

这话问得宇文护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他这才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想好说辞,也没料到刘益守会反问得那么直接。

他只好言不由衷道:“也不是那样说,我是觉得两家可以坐下来谈谈,不必动刀动枪的。”

十五岁的宇文护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异常青涩,不过已然是很有自己的主见。

“如果两家讲和,你们退去就行了,我们从未想要跟你们作对。

现在是你们堵在枋头城门外,然后说讲和,这叫城下之盟。这是把刀架在脖子上,让别人把自己的屋子和夫人让给你,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刘益守不客气的说道。

宇文护想了想,发现还真是刘益守说的这回事。果然还是自己太天真了啊!他的脸青一阵白一阵的,很是羞愧又有点不服气。

“其实我是想说,两边打起来,会死不少人,这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不如坐下来谈谈比较好……”

还不等宇文护说完,刘益守就摆了摆手道:“可以了,你的诚意我充分的感受到了。就算要谈,那肯定也是打过以后再谈。”

源士康毫不客气的做了个请的动作。

宇文护不得不悻悻的离开了,什么消息也没打探出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枋头城内的守军,战斗意志非常坚决。

等他走了以后,刘益守询问刚才一直都不说话的于谨道:“于大哥怎么看?”

“这应该是少年郎的书生意气。”

于谨不动声色的说道。

“其实宇文护前来,哪怕他一句话也不说,也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刘益守不等于谨接话,就接着说道:“起码,说明宇文氏内部,有人不想把事情做绝。更是说明,他们其实也输不起!”

最后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于谨默默点头,目前的局面,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叫“诡谲”。

两边的成败,或许就在一次战斗也说不定。只要有一次把宇文洛生打疼了,他们就很可能会退兵。

“时间在他们那边,我们越早动手越好。”于谨眼睛盯着刘益守桌案上那张地图说道:“如果直接带兵突入敌营,必死无疑。虽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但是仗也不能没脑子的瞎打。”

“谁说不是呢,唉!”

刘益守叹了口气,现在的局面,就是一个时间问题。在河面结冰前动手,他们就有优势。反过来说,则是宇文洛生他们比较有优势。

宇文洛生等得起,他和于谨等不起。

“葛荣能打下整个大半个河北,无论他本人如何,起码手下还是有些人能打的。咱们手下那些,搞个突袭没问题,然而一旦人家有万全的准备,到时候想退都没办法退回来。

这个事,很麻烦。”

于谨认可先发制人,对宇文氏来那么一下。不过他觉得好像没什么自信,顾虑很多。在打仗的时候,你总不能把敌人都当做傻子看待,然后不停的认为自己神勇无匹。

那样的话,迟早会栽大跟头的。

“现在离河面结冰,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先想一想再说吧。”

在宇文护面前刘益守表现得自信十足的,其实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想都不需要想,宇文洛生是葛荣麾下精锐,只要想想贺拔岳,高欢他们麾下的队伍是怎样的强悍,就知道这帮人肯定是不好对付。

告别于谨之后,刘益守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埋头苦想。

……

为了抵御葛荣大军,李神和封隆之等人将邺城划分为了几个区块,每个人守一摊。而邺城的州府衙门,则是封隆之带着精锐亲自坐镇,哪边危急了就去支援哪一边。

现在葛荣已经退到了滏水河以北,留了一万炮灰,象征性的监视邺城的动静。所以此时小股人马出入邺城已经没有什么阻碍。

一身难民打扮的法庆,很轻松的就混进了邺城,然后来到封隆之面前。这段时间封隆之为了打退葛荣大军的进攻,吃不好睡不好,憔悴了很多。见惯了刘益守的风华正茂,再看到封隆之的疲态尽显,法庆也不得不承认,刘益守身上的朝气,是封隆之没法比的。

虽然两个人都很帅。

“这次,我见到了元明月口中的那个女儿……确实很可爱,古灵精怪的。但,她应该不是你女儿,这是元明月亲口承认的。”

听到这话,封隆之脸上的表情又是惊喜又是悲哀,随即又变得如释重负。

“无妨的,我认她做义女好了。”

封隆之大度的说道。法庆心中腹诽不已,封隆之和元明月这对狗男女为了在一起真是一点原则也不讲了。

“对了,刘益守就是当初在明月楼那个人。陈元康如今也在邺城,当真是巧合。”

法庆忍不住唏嘘感慨道。

“那是啊。陈元康厉害着呢,这次奇袭葛荣南大营的主意就是陈元康出的。他说葛荣各部互不统属,反应缓慢。只要我们用精兵袭营,就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只是我没想到这一下居然让葛荣退到滏水河北岸了。

对了,枋头城那边,真是这个叫刘益守的,带兵击败了葛荣麾下韩贤部?你没帮忙?”

封隆之一直以为那一次胜利应该是法庆亲力亲为的,不过看对方的表情,似乎并不是这样。

“刘益守不懂兵法,但是他很有天赋,学得很快。而且很会思考问题,常常有奇谋。

他麾下于谨,长于战阵,足智多谋。两人一主一副,配合默契,麾下兵卒虽然一般,但是用得很是得力。

若不是此二人带着些许兵马增援,这回枋头城凶多吉少。而且……”

法庆压低声音说道:“刘益守不是尔朱荣的人,当然,他也不是元子攸的人,嗯,虽然他睡了元子攸的姐姐。”

这倒是有点意思了!

不过法庆半路跑到邺城,肯定不是来跟自己叙旧的,而且小叶子的事情,也不值得特意跑来一趟。

“宇文洛生带兵攻打枋头城,畏惧城池和周边水网,暂时没有动静。不过等天寒河道结冰之后,定然会猛攻枋头。

我就是过来送信的,顺便问问主公能不能拉他们一把。唇亡齿寒,有枋头在东边,葛荣始终不敢把邺城围困得太死。若是宇文洛生得了枋头,一来断绝黄河南面的援军,二来威胁邺城。到时候邺城可就真的成为绝地了。”

法庆说的是大实话,然而封隆之却不敢贸然答应。如果出兵援助枋头城,然后打了败仗,邺城就很有可能守不住了!

到时候河北的局面就会崩溃,再进一步说,如果葛荣得了邺城,以逸待劳,从晋阳出兵的尔朱荣,还能赢么?

这一个个的连锁反应,封隆之实在是不敢托大!

“邺城人马很多,精兵却是不多。此战必须要一击而中,不能拖沓。若是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封隆之摇头说道。

别说他跟刘益守也就小叶子那点微不足道的情分,就是他老爹封回在枋头,此刻恐怕封隆之也很难下决心去救援。

公是公,私是私,他不能拿邺城满城的人口开玩笑。

“对了,封老爷子遇难前,曾经见过小叶子一面,刘益守没说这不是你女儿,也没有说元明月撒谎的事情。”

法庆又加了一句,这是在说:你欠人家一个很大的人情。

“邺城,不是我封隆之一人的邺城。起码,这里李神大都督说的话比我的要管用。这样吧,你带着我的亲兵队去,百来号人,护他周全绰绰有余了。”

封隆之的亲兵队都是封氏的家将和远房庶出组成的,在河北闯荡了多年,饱经风雨。不说多的,起码比一般士卒能打多了。

当然,这支队伍就算出现在枋头城,那也只会听法庆一人的命令。刘益守要是想直接指挥,断然没有这个可能性。

“如此也好吧,百来人出邺城,倒也不至于引起葛荣的注意。”

法庆轻叹一声,这算是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起码护住刘益守本人是没问题了。

“那你手书一封,我带回去,点兵的信物也给我吧。”法庆是麻利人,一刻都不想耽搁下去。解除了枋头城的破城危机,河北这局棋,就活过来了。

这一场战斗的胜负,在某些人眼里,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葛荣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他眼里只有邺城。

法庆领着兵符和封隆之的亲笔信离开了,等他走后,封隆之才拿出另一封书信,乃是崔孝芬写给他的,请求他出兵枋头城,不过他依然是拒绝了。

“投鼠忌器,赌不起了啊,唉!”

封隆之长叹一声,感觉自己已经老了,不再有当年的闯劲。

……

大概是劳累过度,刘益守居然趴在桌案上睡着了,等醒来的时候,就看到坐在对面的贾春花在打盹,而自己身上披着个厚厚的毛毯。

“唉,刘都督太辛苦了啊,这么下去可不行的。”

刘益守身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居然是崔孝芬!

“呃,先生之前不是跟着法庆一起去了一趟邺城么?”

刘益守好奇的问道,没想到对方回来得这么迅速。

“有件好事和一件坏事,你想先听哪一个?”

崔孝芬若无其事的坐在贾春花身边,将她叫醒,让妹子给自己捶背。

“坏消息吧。”

“我给封隆之写信借兵,他拒绝了。”

这特么的可真是个坏消息!

刘益守微微点头问道:“那有没有好消息?”

“有的。崔氏,愿意将邺城的那一支郡兵借给你用,不,是送给你用,以后就是你的部曲。”

诶?

这手笔可就大了啊!

博陵崔氏这支郡兵非常有名,几年前抗击鲜于修礼领导的民乱时,就坚持了许久,随后撤离到邺城。

兵马就跟订婚戒指一样,不是那么好拿的。刘益守皱眉问道:“这就没有然后了?”

“呃,那倒不是,肯定是有后续的。”

崔孝芬看了一眼在给自己揉肩膀的贾春花,发现自己这位义女还是老样子,很显然,她现在就单纯的只是个侍女而已。

心里不由得对刘益守高看了几分。

这种定力很强的人,都是生来就做大事的,岂不闻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一说?

“春花,你去陪陪小叶子她们几个吧。”

刘益守摆了摆手,贾春花对他微微一笑,面色有些羞红,随即乖巧的退出了书房,这一幕被崔孝芬看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崔先生可以说了。”

“是这样的,兵马乃是性命攸关的东西,对吧。(博陵)崔氏现在没了善于掌军的头面人物,总要找一个依托。

但是呢,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崔孝芬信得过你刘都督,但是崔氏其他人并不是这么想。所以呢,如果你能明媒正娶一个崔氏的小娘子,那么,这支兵马,就由你全权指挥。

刘都督应该明白的,这种全权指挥,可不是崔冏那种听你军令而已。而且这位崔氏的小娘子,那真是国色天香,不输刘都督后院里任何一位。这难道不是好事?”

这当然是好事,目前而言,对自己百利无害。可是刘益守又不傻,人家崔氏看重你,难道就是那三脚猫功夫?难道就是因为自己长得帅?

糖衣炮弹,外面是糖衣,甜不甜另说,里面的炮弹可是实打实的。

“崔先生,我将你当心腹,你这说话不尽不实,可就没意思啦!”

刘益守笑着说道。

崔孝芬脸上露出尴尬之色。他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小麻烦。”

“小麻烦?有多小?”

“就是渤海高氏的高昂等人想吞掉这支兵马,还想财色兼收。崔氏绝大部分人都不同意这件事,又没办法抗衡。

因为渤海高氏开出来的条件,就是反手捅葛荣一刀,在邺城以北易帜。击败葛荣后,进邺城迎亲!”

崔孝芬没说的是,高昂等人反复无常的个性,还有粗暴的做事作风,实在是很难让人有信任感。而刘益守很显然是才德兼备,最重要的是没有背景,崔氏没有被吞并的隐患。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崔氏只是抱着“试试也好”的心态,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对吧。

“唉,你们这操作真是厉害了啊。”

刘益守苦笑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