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后宫有毒 > 第三百五十九章 亲者痛仇者快

这后宫有毒 第三百五十九章 亲者痛仇者快

作者:繁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襄若宧死了!”淳嘉面色阴沉,环顾诸臣,“堂堂藩王,前些日子还亲自给朕上了请安的折子,这会儿说没就没了,扶阳郡上下,都是干什么吃的?!”

诸臣看出皇帝动了真怒,都不敢作声。

还是欧阳燕然上前劝了两句,继而说道:“扶阳王虽然恭敬,但听闻私下颇好女色……兴许与此有关?”

这当然是给天家母子遮掩。

实际上公襄若宧固然好色,毕竟年轻,哪怕夜夜笙歌,作为宗室子弟,底子搁在那儿,还不至于说这会儿就要猝死的。

关键是两位太后也是高估了他这个底子,竟然当真叫人在府邸外跪了一天一夜!

这个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两位太后争执不下,谁都不肯让步。

皇帝就算心里偏袒袁太后,对于生母曲氏,到底没有疏远到完全不在乎的程度。

这一点,派去扶阳郡的使者心里也是清楚。

问题是曲太后摆出敢忤逆她她就一死了之的姿态,使者哪怕明知道皇帝更支持袁太后,可也不敢说将天子生母逼死罢?所以只能两边哄,谁都不敢得罪。

如此僵持下来,使者疲于奔命之余,忍不住动了脑筋,就是撺掇公襄若宧出面打圆场。

老实说,公襄若宧跟两位太后并不算陌生。

毕竟这两位太后跟天子的关系,注定他这个靠着天子钦点上位的藩王不敢得罪,甚至还得好好儿哄着太后。

所以自从两位太后娘娘回去扶阳郡后,公襄若宧哪怕不跟她们住一座府邸,晨昏定省却从来不敢有着懈怠的,而且还经常亲自侍奉两位太后用膳。但也因此,他成为两位太后斗法的工具之一。

比如说,奉茶时先给袁太后,曲太后立马有话说;先给曲太后,袁太后现场翻脸……

总之就是特别难。

公襄若宧当然不想再接这种夹在两位太后之间的烫手山芋。

无奈使者也头疼,为了尽快将事情解决,狐假虎威,恐吓公襄若宧若是不肯帮忙,等自己回去帝京之后,必然会在皇帝跟前好好儿提醒!

由于淳嘉这两年的一番操作,朝野上下乃至于宗亲都很是忌惮,闻言之后,公襄若宧尽管不情愿,却也不得不绞尽脑汁为使者出谋划策。然而论勾心斗角,两位皇太后都不是省油的灯。公襄若宧这种被母妃护着长大的年轻藩王怎么会是对手?尤其碍着淳嘉,他天然就低了两位太后一头,那就更加弹压不住太后们,反而被太后们反过来呵斥了。

最后他就决定来一出苦肉计,就是直接跪到两位太后居住的府邸外去求她们握手言和。

寻思着就算两位太后心里肯定

对他没多少感情,为了面子,也是看在他这些日子的辛苦份上,也该有所缓和罢?

谁知道他低估了两位太后之间的恩怨程度,袁太后跟曲太后或者没有故意为难他的想法,但也肯定不在意他,又不想率先服软,总之底下人两边都通知到了,可是无论袁太后还是曲太后都指望着对方先出来表态,自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公襄若宧开弓没有回头箭,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跪过去了,那当然不能中途反悔,这藩王也是年轻,又对淳嘉过于惧怕,不敢糊弄,竟然硬生生跪了一天一夜,到最后昏厥过去,才被下人带回去。

然后回去就病倒了,袁太后曲太后听到这消息还没当回事,以为只是寻常的中暑或者劳累。【…*爱奇文学 &*免费阅读】

谁知道,当天晚上,这位藩王病情急转直下,连次日的晨曦都没看到,便宣告不治?

这下子事情可是闹大了,本来远支藩王病逝都是要奏报朝廷的,何况扶阳王一脉出了天子,格外引人注意,这位现任的嗣王,还是为了调和两位太后才发病的,这……

扶阳郡的官吏,这会儿只怕集体上吊的心都有了!

他们心急如焚,淳嘉也是压力极大。

如果扶阳王只是一个寻常藩王,人死不能复生,厚葬之后,礼遇其后嗣,区区一个远支藩王,皇帝还是弹压得住的。

关键是,公襄若宧是周王的亲生子!

他的生母林王妃,虽然只是续弦,却深得周王宠爱。

林王妃可就公襄若宧一个亲生骨肉!

为了给这唯一的孩子好前程,才想方设法,游走斡旋,说服周王站淳嘉,从而为儿子争取到继嗣扶阳王一脉的机会!

本来冲着这个藩王爵位,林王妃基本上没可能背叛皇帝。

她不背叛淳嘉,自然也会主动帮忙看住周王等人!

结果现在好了,人家唯一的孩子死了!!!

死因还跟两位太后息息相关!

就算这不是淳嘉的意思,也不是皇帝做的,可是,对于失去唯一血脉的母亲来说,她能听得进去?

淳嘉就算自己对子嗣没有外界认为的那么重视,他也不觉得林王妃肯善罢甘休。

这位嫁给周王之后,迄今为止,可以说就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笼络周王;第二件就是疼爱唯一的亲生骨肉。

所以公襄若宧没有了,林王妃必然会迁怒两位太后,进而衔怨天子!

淳嘉也不是说怕了她,关键是,这个本来是盟友!

就这么突兀的成了仇人,冤不冤?

“陛下,这事儿其实未必没有斡旋的余地。”皇帝所以在庙堂上大发雷霆,碍着两位太后到底有着情分,又是

长辈,众目睽睽之下不好说什么。他只能将派去扶阳郡的使者骂得狗血淋头,当场革职,着皇城司赶过去押解回京下狱,彻查到底!

总之这个使者出气筒是做定了。

但是对于周王夫妇,皇帝到底没有当场表态,只问过群臣没其他要紧事儿禀告,就拂袖而去!

最后还是欧阳燕然等臣子追到御书房安慰,“公襄若宧虽去,但膝下尚有子嗣。那些孩子也是周王一脉的血脉,周王夫妇,岂能置若罔闻?就算有着丧子之痛,可孙辈尚存,若是陛下加恩一二,想必他们也就能感念皇恩浩荡?”

这种时候也只能从孙辈来补偿了,淳嘉叹口气,说道:“拟旨,扶阳王公襄若宧敦厚纯孝,侍奉两位太后用心周到,今不幸病故,朕心甚痛!特加恩其嫡长子,晋封……就……就封广王罢!”

旁边连忙有人将金口玉言记下,转头润色成文,请天子过目无误,方才正式誊抄成旨,着人发往扶阳郡。

“周王那边总也得有个说法,虽然过继之后按说同他们没什么关系,只是法理不外乎人情,怎么也是朕之长辈……”皇帝想了想,又吩咐,“这边就由月庭代为前往罢。”

邓澄斋低声领命。

“陛下,两位太后一直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这时候翼国公开口,缓声说道,“此番扶阳王之逝,虽然并非两位太后的本意,但……终究也是有着关系的。如今北方战事未平,两位太后娘娘这般置气,实在不妥。”

他向来不如欧阳燕然、邓澄斋这两位能说会道还会揣摩上意,这番措辞虽然是尽力婉转了,可意思还是很明白:朝廷这许多正经事,两位太后实在不识大体!

欧阳燕然跟邓澄斋都眼观鼻鼻观心,假装没听见,并不敢轻易插嘴。

殷衢倒是不在意,他走的就是直臣路线,想什么说什么,以示坦荡。

闻言皱眉道:“难不成陛下想拖着?只是两位太后身份辈分搁那儿,国公若是有什么妙方良策,何不讲述一二?”

翼国公还真有些想法,说道:“两位太后娘娘如今相持不下,难以说服。依臣来看,不如抽签!”

“……两位太后娘娘肯?”其他人闻言倒是眼睛一亮,觉得左右为难的时候,将选择交给运气未尝不是一个法子。

问题是,没抽到的那个也还罢了,抽到的那个肯让步?

这两位如今就没打算讲道理好吧?

“若是两位太后娘娘同意,却何必抽签?”翼国公反问道,“如今这样子,还不如请陛下抽签,继而……择一位太后娘娘,移居行宫奉养。”

几个同僚立马又不吭声了,包括殷衢

都一言不发。

心里都觉得翼国公……这是真的实诚啊!

堂堂太后,他都敢来硬的?

这话说的客气,不就是抽签出来一个,强行送走,好将两位太后分开,免得她们继续出幺蛾子?

倘若是前些日子他这么说,皇帝哪怕心里赞成,表面上还是要装一装的。

但现在么……

皇帝正是对两位太后最不满的时候,闻言竟然没多想,就说道:“朕记得明惠驸马从北地回来后,一直没领什么正经差使。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给他去办罢。”

淳嘉毕竟还是比较有明君包袱的,顿了顿,又道,“朕等会儿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兴许太皇太后有什么吩咐。”

言外之意,尽管来硬的,到时候对外就说,是太皇太后的意思!

太皇太后作为天子的皇祖母、主宗名义上身份最高贵的女主人,论身份论辈分都碾压两位太后,打着她的旗号行事,哪怕内情有所泄露,外头也没法说天子什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