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后宫有毒 > 第三百四十六章 云风篁:本宫都差点以为是

扶阳郡地僻,等闲之事都不被朝廷所注意。

但两位皇太后归来,上上下下自然都不敢怠慢。

故此此郡奏报,这两年都被列为呈递优先。

只是这一趟来的奏章,除了一封例行请安的折子外,却还有一封拿火漆封的严严实实的密报,指定只能由天子亲自过目。

负责传达的官员见是扶阳王亲笔,没敢怠慢,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御前。

淳嘉听说之后也是凛然,毕竟这一代的扶阳王上任数年以来一向懂事,错非十万火急决计不会这样做,他也是猜到必然同两位太后有关系了,只不过拆开一看差点气得当场吐血:本代扶阳王公襄若宧在密报之中战战兢兢的讲述了事情经过,乃是……两位太后为了一名外男争风吃醋,慈母皇太后几欲对圣母皇太后下毒手!

最让人头疼的是,扶阳郡上下现在基本上都信了这番鬼话!

没办法,慈母皇太后论出身论气度论眼界论手段论位份,都能甩圣母皇太后几条街,但若是单纯论容色,她真的不如曲氏。

再加上两位太后娘娘就算身份尊贵,如今到底上了些年纪,哪怕靠着养尊处优姿色尚存,终究不能跟从前比。那么她们若是同时看中一个男子,该男子……怎么可能不倾向于更美貌的曲太后?

这不,袁太后情场失意,恼羞成怒,舍不得针对情郎,可不是要针对曲太后了?

再结合两位太后原本好好儿的在帝京宫城里颐养天年,却忽然回去扶阳郡的举动……扶阳郡坊间于是得出了一个结论:当今天子孝顺非常,两位太后既然能够在帝京一住小十年,显然也不存在所谓的不服水土以及思念故乡。

要真思念故乡的话,早几年纪氏当家的时候都没回来,如今总算熬出头了反而要走,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就算是拿淳嘉说嘴,道是从前是怕皇帝年轻被欺负了去,现在皇帝独当一面了,做长辈的也就功成身退……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可这又有人站出来指点迷津了,说这样全心全意为着晚辈考虑的长辈,天底下也不是没有。但是呢,如果当真是这样体贴宽厚的长辈,两位皇太后之间,何至于勾心斗角?

是的,当初袁太后裹挟曲太后回去了扶阳郡,就开始了对曲太后的炮制。

而曲太后虽然碍着出身位份以及淳嘉的偏心处处落在下风,但毕竟是拿过老太妃遗泽的人,反抗无果,还不能将事情传扬出去,给袁太后添堵吗?

当然袁太后知道这个,却也无所谓。

毕竟扶阳郡到底不如在帝京来的显眼,皇帝默许之下,一郡之人,就算人人都知道她故意刁难这曲氏,又如何?

她是扶阳先王的正妻,曲氏哪怕做了太后也只是个姬妾晋升上来的。

亲儿子还不站她,她还想怎么样?少不得一辈子俯伏在袁太后跟前听凭处置!

所以就有人拿这一点反驳两位太后乃是为了淳嘉考虑才回去桑梓:“就慈母皇太后对圣母皇太后的刁难,可见也是个心思多的。既然如此,又怎么甘心偌大年纪,千里跋涉回来扶阳郡,而不是留在帝京宫城里,调教那些娘娘们?”

这么一来,两位太后的矛盾乃是争风吃醋倒是更可信了。

因为大家怀疑,袁太后曲太后就是为了更方便的跟情郎私通,才从帝京千里迢迢回去扶阳郡……

毕竟,帝京宫城之中,外人出入不便,当今天子又是个精明厉害的,年纪也不小了,她们想跟情郎时常来往,到处都是妨碍,还不如回来这扶阳郡,什么都是她们说了算,可不是想怎么团聚,就怎么团聚,甚至堂堂太后,都因为争风吃醋,反目成仇?

别说淳嘉听着,几欲吐血,连随后得知消息的云风篁,都有点儿默然。

是,她是给曲太后支招,将袁太后的磋磨,朝男女私情上扯,因为淳嘉偏心养母,明知道生母受了委屈也不打算干涉,这种情况下,外人纵然知情,顶多私下里同情一下曲太后,是不可能说插手、真的插手也很难有结果的。

只有将朝野上下都喜闻乐见且无法解释清楚的段子扯上她们之间的恩怨,皇帝为了皇家声誉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而且淳嘉肯定是没空经常去给两个已经不在身边的母后操心的,以云风篁对淳嘉的了解,他大概率会另外起一座行宫,将两位太后娘娘分开来安排,并且找理由让她们以后都别见面了。

云风篁寻思着曲太后也不是什么善茬,要不是出身太寒微,又跟淳嘉感情不够深厚,袁太后想弹压她可没这么容易。

所以也不需要给这位圣母皇太后争取太好的条件,不然谁知道日后曲太后一直跟她是盟友?人人

结果曲太后自行一番发挥下来,这要不是这事儿是云风篁出的主意,而且两位太后做什么会离开帝京的内情她一清二楚,她都要相信了!

“陛下息怒!”云风篁无语了一阵也就不予理会,反正这俩是淳嘉的母后又不是她的娘,现在闹成这样子,跟淳嘉放任不管也有相当的关系,麻烦来了,淳嘉自己想办法去罢,她看热闹就好。而太初宫这边,上上下下已经跪了一地,一迭声的劝着天子。

淳嘉气得手都直哆嗦,他养母袁太后什么为人他心里清楚,年轻时候是否有着独守空闺的遗憾,那会儿他年纪小也不懂,但如今都上了年纪了,决计不会做出晚节不保的事情来!

倒是曲太后……

皇帝眼中流露出一抹复杂,他对曲太后的了解当然是没有袁太后深刻的,但出于一个孩子对生母的本能的幻想,也是出于对曲太后这些年来静默隐忍姿态的熟悉,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认为曲太后也不太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那么问题就很明白了,这肯定是谣言,是栽赃,甚至是一个陷阱,为要抹黑天家,甚至进而攻讦到他这个天子!

触及到自己的帝位,淳嘉反而迅速冷静下来,沉思片刻,摆手让闲杂人等都退下,着雁引去请翼国公等重臣,以及最信任的伴读邓澄斋过来。

片刻后臣子们匆匆赶到,行礼毕,就见皇帝含怒扔过来一封密报,传看完毕,都是凛然。

邓澄斋率先说道:“臣决计不信两位太后娘娘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两位太后娘娘都是慈爱宽厚母仪天下贤良淑德,如何会这般行事?这必然是有人栽赃陷害,欲对两位太后娘娘、对陛下、乃至于对整个宗室不利!”

而且立马提出了包括但不限于韦纥、纪氏余孽、摄政王余孽等嫌疑人名单。

欧阳燕然等重臣斜睨了他一眼,都觉得后生可畏。

这小子算是将他们想说的话都说完了……

翼国公倒是没想那么多,还在旁边赞成道:“臣也以为韦纥最是可疑!毕竟朝廷此番以犁庭扫穴之势发兵草原,其可汗去后,这两年都没有一个得到公认的新可汗出来坐镇,既人心浮动,又不顺天命,兵燹加身是应有之义!韦纥自己想必也是自知大祸临头,少不得垂死挣扎,故而针对起了两位太后娘娘……”

上首淳嘉沉着脸,缓声说道:“扶阳郡上下官吏也是废物,这样的事情也叫传得沸沸扬扬……真相如何,诸位爱卿与朕心里都有数。”

是的,看来大家都很有默契,这一次的事情别管谁干的,反正黑锅朝韦纥头上扔就是了。

谁叫韦纥这两年没少挑衅国朝,也不差这一件的。

而且纪氏作为淳嘉礼法上的外家,摄政王作为淳嘉嗣叔父,都不适合让天子正面开撕。

更不适合被天下人知道天家的不和睦,还是韦纥比较好,纯粹的外人,哪怕过河拆桥了,大部分人也肯定觉得无所谓。

于是真相就这么决定了,反正是韦纥,天子跟重臣都说了是韦纥,谁觉得不是韦纥,那一定是韦纥人的奸细!

但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倒不是甩锅的难度,而是:“然而如今谣言汹汹,如之奈何?”

皇帝精明,重臣近臣也不是省油的灯。

其实这个事情,不用看证据,也不用问当事人,猜也能猜到,必然是两位太后又掐上了。

这也不知道是其中一位找了外男想去栽赃陷害另外一位没弄好呢,还是被外人摆了一道呢,还是其中一位想要同归于尽?

所以甩锅完了,还要面对她们的安置。

之前君臣装聋作哑没当回事也还罢了,如今连太后为了个面首争风吃醋的事情都闹起来了,再不管,转过头来公襄氏的艳闻岂不是要满天飞?

皇家可丢不起这个脸。

这次邓澄斋没有抢先开口了,而是看了眼欧阳燕然,殷衢跟翼国公也看欧阳燕然,欧阳燕然沉吟了下,拱手试探道:“两位太后娘娘多年相处,难免偶尔打闹,不想倒是为外人所趁,竟酿成如此风波!往后若是继续让两位太后娘娘住着,只怕不妥?要不,请其中一位太后娘娘移驾别郡,单独奉养,如何?”

皇帝也是这么想的,强按怒气,说道:“准奏。只是,移驾,总也要个理由?”

这个理由要是找不好的话,岂不是正因了外头的揣测,还真以为太后不守妇道,给已故先王戴绿帽子,皇帝没办法,只能让她们分开住,往后就算争风吃醋也没法直接掐起来,从而引起偌大动静,惹人笑话。

殷衢翼国公继续看欧阳燕然,欧阳燕然此番却没开口,而是看向了邓澄斋,却是想让邓澄斋来解决这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