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后宫有毒 > 第二百八十七章 人选寥寥

这后宫有毒 第二百八十七章 人选寥寥

作者:繁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晋王染上天花的消息传到前朝,原本虽然谈不上轻松但也还算镇定的淳嘉脸色一瞬间阴沉,尚未来得及询问来龙去脉,就听底下侍者继续禀告,说贵妃得知晋王染病后,先是坚持要亲自去照顾儿子,万幸左右拼死拦住,这会儿就让人传话给了宫外的遂安驸马跟谢十八,着他们广撒钱帛,到处积德行善为晋王祈福。

贵妃进宫数年才有十五皇子一个亲生骨肉,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所以淳嘉这会儿压根没多想,只道贵妃是在急病乱投医,叹息一声,还叫人从自己私库里取了一笔银钱,送去遂安长公主府上:“十五亦是朕之子嗣。”

内侍们也不敢提醒他,三皇子十皇子同样染病在榻,皇帝可没有说为这两个儿子积德的。

只继续小心翼翼道:“陛下,贵妃娘娘如今正在彻查合宫,而且……而且……似乎怀疑中宫!”

淳嘉皱起眉,道:“这是怎么回事?”

“据说是因为贵妃娘娘觉得,早先天花之事,说是娘娘她给慈母皇太后专门绣的帕子出了岔子,可实际上,最先发起病来的,却是中宫跟前的三皇子跟十皇子。都过去这些日子了,晋王殿下才出事儿,怀疑晋王殿下染病的根源,根本不是帕子上的痘痕……”内侍这番话说的有点儿战战兢兢,毕竟贵妃虽然没有明说,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怀疑皇后。

“贵妃许是关心则乱。”淳嘉心头一沉,倒不是当真也怀疑起了中宫,而是感到事情有点儿脱离控制了。

因为之前云风篁的野心固然人尽皆知,好歹只是她单方面觊觎后位,觊觎庆慈宫,中宫却实在没什么过错的。双方之间也没有什么真正过不去的矛盾,所以就算互相看不顺眼,照了面也还能客客气气的。甚至很多事情,还能有商有量。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只要约束好贵妃,将贵妃的势力、是非控制在一定程度内,便可以达到既让未来的东宫有着磨砺,又不至于后妃之间矛盾无法调和,一旦没了他的压制就必然有一方身败名裂。

但如果晋王的天花同中宫有关系,或者说,只要云风篁认定了有关系,以后双方还能够共存吗?

皇帝心念电转,缓声说道,“自从帕子上的痘痕发现之后,六宫迅速封闭,哪里还可能传染病气?约莫是罪魁祸首故意为之,欲要挑拨宫廷之间的关系。”

这番话转达到云风篁跟前,她冷笑了几声,对来人说道:“陛下的意思,本宫明白。但本宫就晋王这么点儿骨血,他才那么点儿大,就遭了这样的难……就算本宫不好,有什么事儿,冲着本宫来就是,何至于牵累无辜稚子?而且这也不是头一件事儿了,当初,陛下盛宠的还不是本宫的时候,安妃前后两次妊娠,如今还不是膝下空虚?本宫本来以为自己多年无子,总算上天垂怜赐予一位皇子,谁知道这才几天就……仿佛这皇宫里,容不下宠妃所出皇嗣一样!”

负责传话的宫人不敢作声,等了会儿见贵妃没其他话,才擦着冷汗告退。

小半日后淳嘉才听到贵妃的答复,知道云风篁是动了真怒,不打算听从他的暗示妥协了。

这也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毕竟云风篁从来就不是忍气吞声的主儿,她哪次不是让其他人忍气吞声?那还是平常时候,遑论如今吃亏的是她亲生骨肉。

皇帝对晋王的喜爱还没有非常的深刻,老实说,这孩子要是当真没了,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悲痛的,就是怕贵妃受不了,到时候会做出不可收拾的事情来。

不,应该说,就他对云风篁的了解,云风篁肯定会大闹中宫的。

这位妃子早年入宫时就曾摆出不惧一死的架势,若是遭遇丧子之痛,她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淳嘉一时间有些默然。

这要是不那么喜欢的人,狠狠心换了就是。那样的话,就算云风篁再怎么心狠手辣城府深沉,他也有把握让她闹不出什么水花来。

可他也是真心喜欢贵妃的,倘若贵妃因着这场灾殃没了孩子,他总不能还要给她伤口上捅刀子罢?尽管她不讲理,但……他是天子。若是连能够纵容一回宠妃的能力都没有,他还混个什么?

“……着人将庙堂诸公及子弟情形整理一番,呈递上来。”皇帝思索半晌,缓缓吩咐。

没办法,他到底舍不得贵妃。

不可能因为这样的事情废弃她,所以眼下也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就是晋王夭折之后,云风篁坚持要跟中宫算账,他得考虑换个皇后了……

到时候不但可能要换皇后,如今的三位嫡子,恐怕也不太妥当。

毕竟楚王且不说,十皇子跟十二皇子是皇后一手带大的,至今十分依恋信任顾箴。

将顾箴换掉了,他们如今年纪小不能做什么,等长大后,岂能不怨恨贵妃?

淳嘉对十皇子、十二皇子的重视,是因为他们是嫡子,而且身世适合被立为储君。对于两位皇子本身,其实他并没有特别的喜爱。甚至摈弃一切只论孩子本身的话,他最疼爱的,还是秦王跟昭庆,这两个他最关注、相处最多的孩子。

所以一旦十皇子十二皇子不合适了,皇帝对于换掉他们也没什么舍不得。

“宫里有些年没添人了,也该添些采女了。”皇帝暗自思索着,如今他膝下子嗣虽然众多,但合适为储的皇子却不多。

生母是高门贵女的肯定要排除掉,如此二皇子、三皇子、七皇子、十一皇子、十三皇子率先出局;生母城府太深,日后一旦挟孝道以自重、作为子嗣很难抵挡的皇子,也不予考虑,如此九皇子、十五皇子也不妥。

剩下来只有六皇子跟十四皇子。

然而六皇子曾为安妃膝下嗣子,甚至到现在都记在安妃名下,后来是慈母皇太后抚养,最近就算到了贤妃跟前,在袁栀娘所出的那位所谓的八皇子被处置之后,这也是跟袁氏关系最为密切的皇子了,淳嘉也不会考虑的。

十四皇子的生母曲红篆倒是正宗寒门女,问题是这是云风篁的嫡系。

且不说立十四皇子等于助长云风篁的气焰,单纯考虑到曲氏从进宫起就一直躬身侍奉贵妃左右,日后若是母以子贵,倒叫贵妃跟她做低伏小……淳嘉就有点儿想赐死曲红篆。

总之如果十皇子十二皇子不适合为君的话,其他皇子竟然也没什么合适的。

皇帝从前忙着前朝政务还没注意到,眼下暗自盘算了一番,就是皱眉,让左右记好了,等这场疫病过去,便以太皇太后的名义,给宫里添些新人。

备选的储君太少,于国到底不利。

云风篁压根不知道,因为自己一番话,皇帝都在考虑易后易储了,她只道淳嘉心意坚定,别说如今她只是怀疑中宫谋害晋王,就算中宫当真这么做了,指不定淳嘉也会帮忙善后。

毕竟顾箴除了不讨皇帝喜欢外,什么都很符合皇帝对皇后的要求。

她知道就目前来说是不太可能干掉皇后的,但是没关系,可以先记着账,等日后差不多了再拿出来,给中宫致命一击。

“三皇子跟十皇子如今怎么样了?”云风篁寻思了一回召了陈兢到跟前问,就得知中宫膝下的两位皇子昨儿个起病势汹汹,非常的严重,皇后不吃不喝,朝太庙方向跪着,昼夜祈求着公襄氏列祖列宗的庇佑。

公襄氏列祖列宗真有那本事,孝宗当年还能抑郁而终?

贵妃在心里冷笑了几声,由衷的希望十皇子就此一命呜呼才好。

定了定神,她缓声说道:“三皇子十皇子最先发病,当时,六宫都已将那些日子与中宫有过来往的侍者打发去了偏僻宫室。结果如今十三皇子同十五到底还是染上了……这事儿,中宫不能不给本宫一个交代!你叫人去延福宫传话,左右皇后现在也没有亲自陪着两位皇子,闲着也是闲着,不若让她为本宫解解惑!”

因为三皇子跟十皇子的缘故,这会儿延福宫成了众人避之不及的地方,但贵妃吩咐下来,到底还是安排了人前往。

皇后正自焦灼,听说这眼接骨上贵妃派了人来,恍惚了会儿才会过意来,就沙哑着嗓子问缘故。

得知是为了兴师问罪的,差点气晕过去:“本宫恨不得拿自己的命去换秉儿跟小十太平无事,岂有心思顾及其他事?!晋王是如何染病的,贵妃不问问自己对绚晴宫的打理、不问问伺候晋王的人,却来问本宫?!须知道当初发现痘痕的帕子,正是贵妃亲手所做的那一方!!!”

不过骂走了来人,顾箴冷静了点儿,又有点儿难过,“贵妃虽然不是个东西,晋王也着实年幼……还有十三皇子,都是无辜孩童……也不知道是谁这样丧心病狂?!”

她没敢说出来,因为她其实有点怀疑是慈母皇太后留下来的手笔。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宫禁之中做这样的手脚还不留把柄的。

当然纪氏余孽也有可能,虽然三皇子也在中招之列,可三皇子也是淳嘉的血脉。

纪氏那些幸存下来的人肯定对淳嘉充满了仇恨,会不会心疼三皇子真的不好说的。

“若是纪氏余孽所为也还罢了,他们跟陛下,不,应该说,他们如今跟整个皇家都是仇深似海……”顾箴深深叹了口气,心道,“若是慈母皇太后所为,这事儿就很明白了,她不但要谋害诸皇嗣,还要挑拨本宫跟贵妃之间的关系……之前,她之所以离宫,本宫跟贵妃,都在私下里有着出力……这会儿,她是来报复了。”

至于说袁太后跟淳嘉虽然不是嫡亲母子,却情同母子,怎么忍心……

顾箴现在也不是当年初入宫闱的天真了,当然明白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势面前,人心有多么易变。

她从前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好人,然而听到十二皇子的生母顾梨满去后,何尝不是暗松口气?

对于袁太后来说,只要淳嘉太平无事,皇嗣们死光了估计也不是不能接受。因为淳嘉年纪也还没老,还能有更多的皇嗣。

当然这也只是皇后的怀疑,毕竟疫病不分高低贵贱,延福宫距离太初宫只隔了一个太液池,袁太后就不怕淳嘉也跟着倒霉吗?

“不管怎么说,贵妃……本宫总不能让贵妃当真恨上了本宫。”顾箴沉吟片刻,让人去绚晴宫转告贵妃自己的怀疑。

反正这个事情是不是袁太后做的不重要,关键是她不能被贵妃当做害子仇人。

淳嘉设想了下晋王夭折之后云风篁的反应都觉得头疼,更别说皇后了。

她是城府不深心机有限,但也不傻,好吧。

只要贵妃不将矛头对准了她,她才懒得管袁太后是不是冤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