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后宫有毒 > 第二百零三章 永春侯复命

这后宫有毒 第二百零三章 永春侯复命

作者:繁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日后皇帝仍旧只字不提,群臣们便有些按捺不住。

毕竟无论是太后跟皇子在太液池中被谋害,还是皇后贵妃婕妤皇子们的一系列事情,都不是可以稀里糊涂蒙混过关的。

做臣子的可以给皇帝些日子缓冲、冷静、处置,但不可能说就这么心照不宣的含糊过去。

只是尚未有人上表提醒淳嘉该给个说法了,永春侯就先一步带着禁卫还朝来复命。

他是负责彻查八皇子身世的,这件事情在政治上不算特别大。

至少目前来说,除了少数不长眼的,重臣们在确认淳嘉对袁氏彻底厌弃前,并不想为了这么个事情跟袁太后结下死仇。

但在舆论上,却是最容易广为人知的。

毕竟堂堂皇子被偷龙转凤什么的,实在引人注意。

“回禀陛下,臣受命当日即带禁卫赶往万年县……”新晋的永春侯年少,身量未足,因为之前长年养在摄政王府不见外人,出现在人前的时候,已经是王府树倒猢狲散,虽然是正儿八经的皇家子弟,却多少有些怯弱。

这是他头一次独自领差使,虽然淳嘉专门安排了一些老成持重的禁卫陪同在侧,但这些人顶多在万年县的时候提点一二,如今上朝回禀,却还是只有永春侯一人。

他就有些明显的惶恐,嗓音略带颤意的说了来龙去脉:大概就是他带着人去了万年县,按照那天告御状的农户所言,顺藤摸瓜的查下去,得出的结论就是农户的妻子的确给袁贤妃做过乳母,但偷龙转凤是不存在的。

农户的孩子的确是没有了,不过没埋在他们去挖开的坟墓里。

因为只是农家子,年纪又小,当时是随便让人埋了个地方。而与此同时万年县中有个大户人家的小女儿没了,这大户人家的主母奉承袁贤妃奉承的很好,所以没少得贤妃赏赐。她又是个疼爱女儿的,故此将许多好东西给女儿陪葬,免得女儿到了地下孤零零的两手空空会受苦……总之这就是个误会。

八皇子的确是皇家子。

君臣心平气和的听着这结论,除了几个愣头青聚精会神的想挑剔外,淳嘉,重臣们,都很淡定,或者说,面无表情。

因为这是众目睽睽之下的奏对,必须考虑朝廷体面,考虑淳嘉的脸面,所以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朝廷如何体面的下台。

故此愣头青站出来指出了几个破绽后,很快就被欧阳燕然跟殷衢等人圆场过去,这场朝会就这么草草散了。

之后皇帝带着几个重臣到御书房,再唤了永春侯来细说真相,方是重头戏。

这时候气氛就没有朝会那么心照不宣的平静了。

永春侯一进门就跪下来请罪。

这个请罪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淳嘉刚刚处置的摄政王党羽。他其实接到消息在万年县的时候就十分惴惴,想着立刻赶回来推辞爵位跟请罪的。但同行的禁卫们劝住了他,说皇帝自来公平公正又宽厚,既然责罚摄政王党羽,说明一定是他们做错了事情。而永春侯小小年纪什么都没做,又是皇帝的兄弟,皇帝怎么会责怪他呢?

与其忙不迭的赶回去展示自己对皇帝的不信任,还不如用心将皇帝交代的差使办好。

说是这么说,公襄震不像公襄霄。

后者别管对淳嘉的感观如何复杂吧,好歹有着十来年相处的兄弟情分在。

还有太皇太后的维护。

论在天子跟前的分量,真不是公襄震能比的。

他就很惶恐。

故此这会儿立刻跪下来没口子的自承不是。

“好好的这样做什么?”淳嘉看了眼,就温和的责备道,“朕处置那些人是因为他们私下里搞风搞雨的妄图离间咱们兄弟。也不想想主宗如今统共才几个人?你嫡兄因着祖宗规矩还在藩国。偌大帝京,就咱们骨肉俩。朕爱护你还来不及,难道还能因为外人的过错,责怪自己人吗?”

就让他起来,别多想。

皇帝这么讲了,欧阳燕然等臣子也跟着帮腔,好说歹说的,到底让永春侯站起来。

这时候再问起万年县之行,永春侯就是尴尬,看了看几个臣子,见淳嘉没有让他们回避的意思,才小声道:“陛下,臣……臣觉得,八皇子的身世……可能……可能确实有些问题!”

说了这话他等着淳嘉的雷霆大怒,但实际上皇帝很平静,道:“且从头说来。”

永春侯就一五一十的讲了,他去了万年县之后,的确是顺着农户所言开始查的,起初没查到什么问题,后来还是在随行禁卫们的提示下,发现了一些破绽,顺着查下去之后,就……发现袁贤妃当初的生产的确有些问题。

首先袁贤妃生下的很可能不是皇子,而是一位皇女!

其次这位皇女似乎因为一些缘故,而且是跟袁贤妃养胎期间的举动有关系,总之才落地就没了气儿;

第三,被当做袁贤妃所出子嗣养在皇后跟前的八皇子,却也未必是那农户子嗣,而是……袁氏旁支子弟!

欧阳燕然等重臣听到其次时还能波澜不惊,听说所谓的八皇子可能是袁氏子时,齐齐变了脸色,去看淳嘉。

淳嘉脸上没什么表情,也不知道是一早料到了呢还是稳得住,和气道:“朕知道了,辛苦永春侯了,你这两日想必没怎么歇息,且去安置罢。”

永春侯有些担心的看了他一眼:“臣不累,臣都是应该的。”

他想说两句宽慰的话,但……这种事情,说实话,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才好。

踌躇了下也就告退了。

等他走后,几个臣子对望一眼,最老实的翼国公率先开口:“陛下,若八皇子,不,若袁贤妃带回宫中的男嗣当真是袁氏血脉,那兴宁伯府上下,其心可诛!就是慈母皇太后那儿,恐怕也得解释一二!”

欧阳燕然等人没作声,但神情都是赞成的。

也的确应该赞成的。

要八皇子是那来告御状的农户子,那还能解释成袁贤妃生下的小皇女意外夭折,悲痛过度又担心受到责备之类,所以一时糊涂抱养了个孩子。但,你带回来冒充皇嗣的居然是袁氏子,袁太后还将其设法塞给了皇后抚养,这是几个意思?

最引人深思的是,皇后膝下三位嫡子,楚王痴傻,十二皇子溺水,如今还完好无损的只有一个十皇子。

但这十皇子也还小,而皇后跟前养着的,统共才几个孩子?三皇子、楚王、八皇子、十皇子以及十二皇子。

三皇子年纪最长可因为生母的缘故,但凡他还有一个亲兄弟活着,他就不可能上位。

也就是说,假如十皇子也出了岔子的话,皇后就有可能被迫接受过继八皇子为嫡子!

毕竟皇长子秦王已经八岁了!

这时候嫡子全军覆没,难不成再让顾氏送女儿给淳嘉生孩子当嫡子?顾氏有脸开这个口???

这么着,四舍五入就是袁氏妄图撺掇公襄氏的江山……这情况说句不好听的话,要不是考虑到皇帝对袁太后的感情,他们应该直接讨论怎么诛灭袁氏九族了!

传了出去,宗亲们都不会同意放过袁氏上下!

淳嘉沉着脸,一时间没说话。

见状,翼国公看了眼欧阳燕然,见他垂着眼,像是没注意到,忍不住又道:“陛下,从永春侯刚才的描述来看,袁贤妃当初根本就是故意停留在万年县的,可见早就有了偷梁换柱的心思!既然如此,这袁氏子冒充皇嗣,没准也是兴宁伯府一早的打算?”

甚至,可能更早?

比如说从淳嘉登基起,袁氏就做好了摘桃子的准备?

见翼国公不住的看自己,欧阳燕然有些无奈,天子这般精明,臣子能够想到的,他怎么会想不到?

这要是寻常臣子,相信淳嘉立马就能处置了。

可这……

不是要考虑慈母皇太后么?

如今翼国公口口声声说兴宁伯府如何如何,实际上……在场的人心里都有数,袁氏想偷梁换柱什么的,没有太后的帮助,至少是纵容与默许,做得成?

不太可能。

毕竟袁家送进宫的三个女子,袁苁娘从头到尾没翻出什么水花也还罢了。

袁楝娘在淳嘉刚开始得势的时候就被贵妃横插一手失了宠,这又是个没多少脑子的,尽管在宫里多年,却也没攒出什么家底来。

最后-进宫的袁栀娘,没犯过什么大错,但也没得过太多宠爱。

纯粹靠着俩姊妹无宠,自己年轻美貌又怀了孕,被袁太后提携,坐到了贤妃的位子上。

但她做贤妃,是顶着皇后跟贵妃的反对上去的。

后来虽然这两位没有明着拿她怎么样,宫权之类,是想都不要想,压根不能沾边。

就算借口动了胎气留在万年县,可当时身边众多侍者,怎么可能全无眼线?居然还是掉包成功,甚至用男婴冒充了原本的皇女……要说没有来自慈母皇太后的帮忙,纯靠袁栀娘自己,以及兴宁伯府,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尤其是贵妃似乎一直一无所知!

这位主儿可不是省油的灯,她跟慈母皇太后有矛盾,连带着跟安妃、袁贤妃关系也都不怎么样,袁贤妃独自留在万年县生产,贵妃可能不至于联想到袁家要偷梁换柱,但不可能不安排人盯着点儿。

不是他们看不起袁栀娘跟兴宁伯府,但贵妃也不是寻常的妃子,就这位进宫以来的表现,说袁栀娘跟袁家能够在没有慈母皇太后的庇护的情况下瞒过云风篁的耳目,几个臣子,哪怕是如今对云风篁恶意满满的翼国公,也不相信。

袁家有这本事,当初也不会在淳嘉还蛰伏那会儿,一次次帮倒忙了。

这一家子也就一个太后比较有脑子。

当然这也不能说袁家真的就那么差劲,毕竟他们之前也就是个地方上的望族,忽然一下子掺合到庙堂高度的争斗,应付不来其实很正常。

像云风篁那种出身比袁家还不如,进宫之后竟然如鱼得水平步青云的,才令人侧目。

但敏贵妃这种,古往今来都是少数不是?

“……”淳嘉沉默良久,最后缓缓说道,“兹事体大,朕……容朕想想。”

翼国公跟欧阳燕然等人对望一眼,都暗自叹了口气。

很显然,皇帝对袁太后的感情到底深厚。

哪怕是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下不了决心扫太后的面子。

“陛下,慈母皇太后如今还乏着,若是听到这样的消息,恐怕于凤体不利?”翼国公再次看欧阳燕然,这次欧阳燕然总算开口了,他温言说道,“毕竟慈母皇太后素来心疼陛下,又对袁家约束极为严格。要是知道这事儿,八成会动怒,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