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后宫有毒 > 第一百十一章 兵燹起

这后宫有毒 第一百十一章 兵燹起

作者:繁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可想而知顾箴听到袁太后这番话的愤怒。

在她看来,袁太后的意思就是,不想三皇子、楚王以及十皇子都没个好下场,就老老实实养着八皇子!

“慈母皇太后一手养大了陛下,陛下的子嗣,难道不是慈母皇太后的孙辈么?!”顾箴当时就问皇帝,“岂有为了八皇子而诬陷栽赃其他孙辈的道理?!难道在慈母皇太后眼里,仅仅流着陛下血脉的皇嗣,与她无关,只有流着袁氏血脉的,才是她的心肝儿?!”

这话是很伤天家母子情分的,但淳嘉沉默了会儿,到底没责怪皇后,只缓缓道:“不过一个庶子,就跟三皇子一样养着罢。你的辛苦,朕心里也知道。但母后,毕竟是母后。”

“若妾身是敏贵妃呢?”顾箴冷笑着反问,“陛下也会让妾身继续辛苦下去么?”

淳嘉看了她一眼,很平静道:“这种小事贵妃根本不会闹到朕跟前。”

顾箴被气得说不出话来,然而皇帝真心实意这么想的,他觉得要是皇后有云风篁的手段城府,怎么可能怕了太后这一手?

不对,要是皇后有贵妃的水准,太后八成不会想方设法将八皇子塞到崇昌殿。

总之淳嘉对袁太后还是有感情的,可能这份感情比起前两年不如,但至少还在皇后之上。

他决定装糊涂遂了袁太后的打算,顾箴再生气也无果。

这个正月,延福宫的气氛就很坏,上上下下的宫人都谨言慎行,大气也不敢出。

毕竟谁都知道皇后心绪不佳。

然而祸不单行,正月快结束的时候,边疆又来了个不太好的消息:诃勒经过这经年的征伐,已经将草原诸部拉拢的拉拢、打压的打压,收拾的七七八八。

目前唯一还有点样子的反抗,就是穆鄂母族与妻族这两个部族,因为跟穆鄂的关系太深刻,甚至之前就掺合过对诃勒的坑害,双方恩怨极深,担心被诃勒秋后算账,只能硬着头皮死扛到底。

双方去岁交锋过几次,因为冬日的降临不得不暂时鸣金收兵。

如今还没真正开春,但都厉兵秣马的开始备战。

若无意外的话,等过三两月,就会正式决一死战。

为此这两个部族正在频繁联络定北军,联络国朝,希望能够得到援助。

毕竟就靠他们自己,那肯定是必输无疑的。

淳嘉接到消息后还在跟重臣们商议,结果跟脚又收到了八百里加急。

诃勒可能是惧怕国朝干涉,竟然先下手为强,夜袭盐州!

定北军作为国朝最精锐最受重视的强军,虽然兵员未曾损失惨重,但……

粮草却被焚毁泰半!

甚至盐州附近的村落,还被掳掠了好些人口。

这样的损失是国朝近几十年来压根没有的,定北军统帅昭武伯顾芳树责无旁贷,必须为此负责!

要只是这样,顾家还能稳得住,因为国朝这两年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悍将,换下顾芳树,其他人能不能打胜仗且不说,首先都未必指挥得动定北军。

所以就算损失很大,皇帝再生气,也肯定得让顾芳树继续在位子上坐着,将功赎罪。

而定北军这次吃亏主要是毫无防备,等回过神来,依仗兵强马壮,未必没有一雪前耻的机会。

到时候积攒功劳在身,大家也就会迅速忘记之前的败绩,那么朝廷也不好从重责罚了。

问题是淳嘉大发雷霆之后,欧阳燕然安抚了会儿,就提议说看来顾芳树手底下太过惫懒,是时候派遣监军进行督促了!

这话也不知道是皇帝的授意,还是欧阳燕然自己老奸巨猾猜测到的圣意,总而言之,他带头,保皇派的臣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许多的“补充之策”,中心思想就是定北军不能再掌握在顾芳树手里。

因为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就是顾芳树不行,圣人千虑必有一失,顾芳树很厉害很忠诚但他毕竟不能面面俱到,还是需要群策群力来为他拾遗补缺的。

所以除了监军之外,还需要安排更多的人手差使去定北军,如此才能够保证定北军无碍,北面无碍,国朝土地百姓无碍……反正在顾氏以及摄政王看来,这就是皇帝借题发挥,公然对定北军插手。

本来一个逐渐拿回权力的天子收回兵权是应有之义,问题是,皇后顾箴膝下的十皇子才满月,能不能平安长大、是否承担得起储君的责任都不知道,关键这还不是流着顾氏血脉的皇子!

这种情况下,顾氏在兵权方面如果被削弱了,他们怎么能够放心?

只是诃勒突袭、粮草被焚是不争的事实,顾氏与摄政王也无法为顾芳树脱罪,只能眼睁睁看着淳嘉派了前近身内侍姜览作为监军,又将云溪客等一干信任的子弟安排进定北军,打着磨砺的旗号,以冲淡顾氏的影响力。

“这样不行。”顾老太爷没了从前听说发生变故时的气定神闲,环顾了一圈四周的子弟,沉声说道,“当初纪氏底蕴尚存,不过稍作迟疑,就被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如今陛下已经公然对定北军下手,一旦军中生变,朝野上下,安有我顾氏容身之所?”

他的次子一向惫懒软弱,闻言就有些迟疑,讷讷说道:“爹,您当初不是说,等外甥入主东宫之后,咱们家不妨缓缓放弃兵权,既是取信陛下,也是保全自家?”

顾家是没打算造反的,毕竟纪氏擅权三朝都没信心取代对于家国来说并无大国的公襄氏,顾家更加不存这样的想法。

他们这一家子说起来也是尴尬,属于被动卷入是非之中。

最早是顾芳树在定北军中打拼,被孝宗叮嘱照顾摄政王,照顾到后来,孝宗立皇太弟失败,自己驾崩,纪氏拥立淳嘉……顾氏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从原本的保皇派,成为了摄政王一党。

而且因为定北军的缘故,他们还不能像翼国公那样,在淳嘉登基后,立刻公然支持淳嘉,坚持自己保皇派的立场。

毕竟翼国公祖上虽然也是武将出身,到他这时候已经不掌兵了。

但定北军的辎重可是卡在了纪氏手里,摄政王尚有力量为此与纪氏相争,十五践祚的淳嘉,自顾不暇呢怎么管的上定北军?

最重要的是,当时谁都没指望淳嘉能够翻身。

偏远支派孤儿寡母带大的宗室子,年方十五,好名声都是孝顺仁厚之类,谁能想到他有后来的心机跟手段?

总之顾家有过阵营偏移到摄政王一派的经历,甚至目前都跟摄政王有点儿不清不楚,就算顾氏女做了皇后,跟皇帝之间的互相信任也实在不深刻。

按照之前的协议,顾家会在顾箴膝下的皇子逐渐坐稳储位时,一步步交还兵权,体面下台。

这样他们功成身退,也能够力保家族富贵绵延。

但现在……

顾老太爷淡淡说道:“这是咱们的想法,焉知陛下是怎么想的?”

万一淳嘉不相信他们呢?

万一淳嘉觉得与其等他们慢慢儿交权,不如自己动手抢呢?

万一淳嘉记恨他们支持摄政王,觉得他们跟纪氏一路货色,想送他们去见纪氏呢?

事关整个家族的富贵荣辱乃至于生死存亡,容不得顾老太爷有半点儿侥幸。

“但……”顾家孙辈、顾芳树的嫡三子、与母姊一起留在帝京做人质的顾谧犹豫着问,“祖父,既然圣心难测,我等该如何是好?”

这话让顾老太爷,以及书房里的一干长辈,都是沉默。

如何?

这就很尴尬了,定北军对淳嘉来说肯定是很重要的,不然他当初也不会立顾箴为后,还前后送了俩皇子到顾箴膝下做嫡子。

可且不说顾家没有造反的想法,也没有造反的能力。

尤其淳嘉这种注重名声的君主,作为臣子想反他,大义名分都站不住脚。

但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却似乎坐以待毙了……

顾老太爷踌躇良久,决定让儿子以退为进:“要不让你父亲上表请罪,提一提解甲归田的话罢。”

试探一下淳嘉的态度。

只是顾家跟顾芳树的家信尚未打个来回,韦纥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穆鄂死了!

不同于之前的误传死讯,这次穆鄂是真真正正没了。

他这次没的还很让国朝惋惜,因为穆鄂竟然说服了自己的两个侄子、也就是诃勒的儿子,私下刺杀诃勒!

结果事败被诃勒愤怒的当众诛杀。

之前诃勒俘虏穆鄂之后,用他的名义从定北军要走了大阏氏以及幼子,跟着又胁迫好些小部族投靠,故此很快掀起了声势。许是因为穆鄂既是阶下之囚,还病着,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诃勒羞辱了一阵后,逐渐对他放松了警惕。

结果穆鄂不愧是踩着长兄跟老可汗上位的主儿,转头也不知道怎么说服了两个诃勒还算宠爱的儿子,趁着诃勒前往宠妃帐子里的机会,给了诃勒一下狠的。

虽然靠着多年戎马养出来的警惕跟反应,诃勒险死还生,却也受伤不轻。

关键是这事儿直接暴露了诃勒麾下的矛盾,给了穆鄂的母族妻族,以及其他心里并不服从诃勒的部族希望。

穆鄂的母族妻族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大肆宣扬诃勒的卑鄙无耻与逆伦残暴,称其为弑汗之徒,连亲生儿子都看不过去他的恶行,为上天所厌弃,号召全草原都讨伐他。

当然他们也没忘记给国朝这边打招呼,劝国朝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只要能够铲除诃勒,他们愿意付出大量牛羊战马作为报酬……反正国朝不插手他们多半还是要输,到时候什么都没有,连命都保不住,这会儿开价自然是大方。

淳嘉跟重臣讨论下来都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然后顾芳树就这么得到了续命的机会。

毕竟这种时候不可拖延,不可能临阵换帅的。

“那就不适合让芳树请求解甲归田了。”顾老太爷忙不迭的再次写信给儿子,“不然陛下没准以为咱们拿乔。”

但信写到一半他又迟疑,“这也未免太巧了,赶着咱们家进退维谷的时候……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是陛下所为?”

没办法,之前淳嘉跟纪氏的互相算计,尤其是晁氏这个人证摆了纪氏一道的那一手,群臣都是记忆犹新。

顾老太爷如今很难不疑神疑鬼。

“……韦纥王族的事儿,陛下怕是有心无力罢?”左右思索片刻,小心翼翼的提出意见,“若不然的话,前番何必痛失良机?”

哪个皇帝不想开疆拓土?

尤其淳嘉这种年富力强野心勃勃的人主。

而且,“若是陛下能够左右穆鄂与诃勒那边的事儿,就算为了南方水患,按兵不动,又怎么会让穆鄂落入诃勒之手?”

穆鄂跟诃勒拼的两败俱伤,这才是国朝愿意看到的。

也是对国朝最有利的。

顾老太爷想想也是,这才吁了口气,继续写信。

……这些风波在前朝物议汹汹,到了后宫就比较平静了。

除了皇后外,也就云风篁等少数人比较关注。

云风篁趁势塞了几个兄弟叔伯进定北军,又找理由踩了洛铁衣好几脚,暗示皇帝设法将这人解决掉。

她看出淳嘉这次铁了心要动手,私下里就很是忧愁。

倒不是心疼那些被塞进军旅的兄弟叔伯的安危,她毕竟不是什么善茬,既然将这些族人弄进定北军,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建功立业,给自己增光添彩。

只要他们立下功劳给她长脸了,说实话死掉些个云风篁也不会真的在意。

反正族人多,除了少数特别亲密的,其他的死就死吧,死了有价值也是件好事。

她有点担心戚九麓。

这人的气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开局既是摄政王父子的座上宾,又入了昭武伯的眼,一度将世家之后洛铁衣都甩了十八条街。

结果淳嘉不声不响的崛起,摄政王加上昭武伯都招架的力不从心,如今皇帝要派云溪客这些人进入定北军,到时候戚九麓岂能有好?

云风篁只能尽力将皇帝这一派的注意力集中在洛铁衣身上,至于戚九麓,她连提都不好提。

“……尽人事听天命罢。”敏贵妃在廊下站住,伸手出去接了片雪花,默默的想。

这一场雪是倒春寒带过来的,马上就会消融,再也盖不住底下为春风唤醒的万物滋生。

而战争,也已经近在眉睫。

她侧头看向北方,自己故乡的方向,耳畔似乎传来坐骑的嘶鸣与刀剑的铿锵,但终究不过是一时恍惚。

面前仍是重重宫墙,无数楼阁。

云风篁拢了拢袖子,转头走进了安置七皇子的偏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