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后宫有毒 > 第八十四章 嗣子人选

这后宫有毒 第八十四章 嗣子人选

作者:繁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庙堂上,御史大夫欧阳燕然率先开战,历数纪氏二十五大罪状,包括但不限于谋害朝廷命官、行刺定北军校尉、威逼良家、诬告良善、贪赃枉法、揽权乱政……将上至邺国公下至纪氏诸晚辈子弟,统统弹劾了个遍!

而纪氏也不甘示弱,搜集了一堆欧阳燕然这方的黑料,反过来弹劾了差不多整个保皇派!

经过这么一出,双方可以说是彻底的撕破了脸,你来我往,唇枪舌战,朝堂上剑拔弩张,气氛紧绷。

淳嘉起初还能高踞帝座,到后来随着局势的越发激烈,却也不得不亲自下场帮忙拉偏架——这天的朝会比平素散的晚,都快过饭点了,然而却到底没出什么结果,因为撕着撕着大家都动了真火,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都翻了出来,光顾着发泄积怨,反而走题了。

所以淳嘉下朝的时候脸色就不是很好看,这中间他多次试图拨正话题,无奈这些年来,纪氏对保皇派颇为打压,如欧阳燕然这种被他们坑的蹉跎多年以至于家声都沦落的老臣,心中怨愤可想而知!

平时还好,今儿个这种掐出真怒的场合,就不太控制得住了。

当然在淳嘉看来,这是因为自己的威望尚且不能完全压服这般臣子的缘故。

否则换了神宗在位,凭底下人受了什么委屈,敢不先看天子脸色行事?

他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不要急,毕竟自己亲政迄今也才经年,但又想到纪氏是不会跟他讨论他亲政时间长短、是否胜之不武的。

徐徐吐了口气,淳嘉随意用了几口午膳,就命人去前头将欧阳燕然等老臣请到太初宫商议对策。

君臣一番沟通之后,再次日的朝会上就稳妥多了,这次保皇派放弃了针对整个纪氏的做法,转而专门攻击敏阳侯一脉。

本来晁静幽告状的时候提交的各样证据,只能证明与纪氏有关,具体跟纪氏某个要紧子弟却扯不上关系,这会儿也被记在了敏阳侯一脉头上——经过半日的拉锯战,以敏阳侯被削去侯爵之位、解除所有职务,合家流放南疆告终。

能拿到这个结果,摄政王是出了大力的。

是故散朝后,淳嘉又留这便宜叔叔下来培养感情,商量着接下来要怎么再接再厉,将邺国公海西侯这些人也解决掉。

摄政王提醒他:“陛下,王陵之事已经拖了许久,纵然有着告慰皇兄的理由挡着,怕也不可能一直这么下去。嗣子人选,善后之策,陛下该尽早决断才是。”

“正要与皇叔说这个。”淳嘉亲自给他沏了盏茶,温言说道,“朕年幼践祚,扶阳王一脉人丁单薄,是故宗亲之中,朕也不甚清楚。却不知道皇叔以为,何人适合出继扶阳王?”

摄政王就给他介绍了几个人选,

都是远支的宗亲,有些身上连爵位都没有了,与寻常富户一般无二。年纪大大小小都有,下至牙牙学语的,上至儿孙满堂的……摄政王说道:“王陵变故与纪氏八成脱不开干系,还请陛下谨慎人选,以免为纪氏所趁。”

淳嘉不置可否的点头,又跟他说了些家常话,将人打发走了,方摆驾浣花殿。

云风篁正翘首以盼,见着他神色缓和的走进来,猜测今儿个的结果约莫不是很欢喜,毕竟纪氏一门三爵,如今只对付了个最弱的敏阳侯而已。

这还是从年前就开始谋算,好容易打了纪氏一个措手不及!

经过这一次之后,纪氏岂能不汲取教训?

怕是以后没有这么容易的倒戈一击的机会了。

她其实也是扼腕叹息,只是面上不显,迎了淳嘉落座,递上茶水,就温柔小意的陪着说了会儿话。

淳嘉于是挥退左右,同她商议起了扶阳王一脉的嗣子之事:“摄政王推荐的都是远支落魄子弟,朕寻思着,扶阳王一脉本就单薄,这等子弟怕是难以支撑门庭。”

这种远支落魄子弟有个好处就是好掌控,但也有坏处,就是一般来说是帮不上淳嘉什么的。

虽然说淳嘉出继孝宗之后,跟扶阳王一脉的关系就变成了远亲。

但法理不外人情,他是扶阳王一脉走出去的天子,岂能对扶阳王一脉没有感情?再者,袁太后曲太后这两位扶阳端王的妻妾,都还在皇宫里被淳嘉当母后敬着呢。

故此扶阳王一脉的嗣子,可以说天然就跟他是一起的。

云风篁揣测淳嘉这么说,就是想要一个出身好点的宗亲子弟去继承扶阳王一脉了,她想了想,遂道:“陛下说的极是。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仪,那等远支落魄子弟,怕是心气已丧,言谈举止,难免小家子气,若为扶阳王嗣子,怕是不妥。不若从诸藩王膝下选择?”

她这么说的时候飞快的盘算了下国朝的藩王。

国朝的规矩是皇子十五封王,如果没有被立为东宫,那么就要外出就藩,从此无诏不得返回帝京。

刚刚定鼎的那会儿,由于太祖太宗都是子嗣昌盛,藩王还是很多的。

然而神宗上位之后一番清算,公襄氏嫡支从此凋敝。

这会儿还安在的藩王,无不是太祖太宗的子嗣传下来的,赶巧没扯上事情,方能存留至今。

据云风篁的了解,其中子嗣最为昌盛、将封地经营的蒸蒸日上的藩王,亲王有周王、汉王以及茂王;郡王有宁河王、长乐王这两位。

这五位是公襄氏诸藩王里最有存在感的,当初孝宗驾崩前立皇太弟未果,欲过继公襄霄为嗣子,被纪氏设法阻拦后,他们似乎也有些蠢蠢欲动……然而纪氏忌惮他们人多势众,最终选

择了孤儿寡母的扶阳王一脉。

如今淳嘉想从他们中间挑选子弟为扶阳王继嗣,却正是看中了他们人多势众,想笼络过来,对抗纪氏,以及摄政王。

只是从摄政王的表态来看,他并不希望淳嘉从这几位藩王里为扶阳王一脉挑选嗣子。

“摄政王的面子总是要给的,然而扶阳王一脉的子嗣人选非同小可……”淳嘉所以为难,他目前不能跟摄政王翻脸,甚至还要想办法加强合作,免得功亏一篑,被纪氏逃出生天。

问题是,错过这次机会,怕是很难有更合适的理由笼络强势藩王了。

云风篁就建议:“陛下,何不放出风声,愿者上钩?”

哪怕是亲王爵呢,也只能传一个儿子。

子嗣众多了,能够平白得一个郡王爵,还是肯定会受天子特别照顾的郡王爵,再没有人不愿意的。

这么就是争起来了,而那些已经落魄的远支,怎么可能争得过有着藩王撑腰的宗亲子弟?

遑论这么做了之后,但凡有人阻拦,就是跟这些人的前途为难……到时候摄政王要拦,必然跟这些藩王产生矛盾。

如此即使事情没能成呢,淳嘉也有着将人笼络过来的可能了不是?

“爱妃所言极是。”淳嘉沉吟了一阵,微微颔首,就见云风篁眼珠一转,道:“只是妾身毕竟见识浅薄,要不,这事儿还是跟宣妃瑞妃她们说一声,听听她们的看法?”

她主动这么提起来,皇帝不免要劝她别多想:“那彩笺的事情连朕都闻所未闻,岂能怪爱妃?”

但被云风篁软语哄着,最后到底答应,这事儿做之前,还是同那俩出身名门的妃子讲一讲。

云风篁见他听得进去,就在心里叹口气,知道洛寒衣欧阳福履受到倚重无法阻挡了。

她安慰自己,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之前就打算过,要适当的收敛锋芒,免得被淳嘉认为太能干太厉害,不需要关心与怜惜。

现在洛寒衣与欧阳福履依仗家世得到皇帝的看重,那么她也可以反其道行之,博取皇帝的怜爱。

……嗯,但心里到底不舒服。

她不动声色的陪皇帝说了会儿话,眼看着辰光到了晚膳,正要吩咐人预备着,淳嘉忽然想起来,说道:“爱妃,那晁氏言想求见你一面。”

云风篁心中一惊,皱眉道:“她要见妾身做什么?妾身自来跟她关系不怎么好的。”

这么说的时候,她心里急速的思索着,既然淳嘉布局那么早,自己跟晁静幽之间的关系恶劣肯定瞒不过去。

若是就此拒绝的话,似乎也说得通。

但问题是,晁静幽如今是戚九麓的妻子,自己这么一口回绝了,会不会反而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可是答应召见她呢,

又会不会被淳嘉怀疑,到底牵挂着戚九麓,想趁势从人家妻子那儿打听端倪?

似乎怎么选都不够稳妥。

云风篁咬着唇,抬头睨一眼淳嘉:“陛下堂堂天子,居然亲自给这一介民妇传话?”

淳嘉淡定的看着她摆出想倒打一耙的架势,说道:“不过是皇城司念及她与你终究为桑梓,此番当众揭穿纪氏阴谋,总也是还了你跟谢氏一个清白,想着你或许会破格召见,这才帮忙报了上来。”

“……那,妾身就见她一面罢。”云风篁心里是很想见晁静幽一面,问个清楚的,此刻皇帝这么说了,她飞快的盘算了一番,也就顺着话头颔首,“虽然这都是陛下神机妙算,可也算她一份苦劳罢。”

因为晁静幽之前受了伤,所以尽管她同意了,却还要再等些日子,等晁静幽在皇城司将伤养好了,才能前来。

云风篁遂搁下此事,同淳嘉说起来三位公主的下降之礼。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