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后宫有毒 > 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心变

这后宫有毒 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心变

作者:繁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云风篁接到消息时有些怔忪,也有些忐忑,但还是立刻梳妆打扮,去了醒心堂。

淳嘉到底是自幼苦练过弓马的,如今也还没有衰老,之前那一箭虽然伤得不轻,经过这些日子的休养,又有太医悉心伺候,倒是好了很多,虽然出门还是不方便,却已经可以在醒心堂中缓步行动。

皇后入内时,看到的就是他端坐御案后批阅奏章的样子。

手边一盏茶水满满当当,早就凉透了,显然是忙于政务忘了饮用。

她微微蹙眉,行过礼,就上去给他换了盏热茶,说道:“陛下再怎么操心国事,也要保重御体啊。不然,叫妾身如何自处?”

说着眼底就有了些泪光。

“这里几件小事,朕想着批完了再休息不迟。”两人从前彼此关心还很坦然,自从淳嘉为她挡箭后,反而一下子都有些拘束起来了。

且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拘束。

故此皇后有些日子没说这样心疼的话,淳嘉朱笔都停了停,才温和道,“不知不觉就忘了……你且坐着,朕再看几份就好。”

他说的是再看几份,实际上却是看得停不下来了,还是云风篁看不过眼,再次上前提醒,才搁下朱笔,捏着额角,缓声道,“诸臣提议再立太子,朕原本想着,秉儿才去,且过些日子再说,但如今朕的确有些力不从心,若是立储君来分担一二国事,也无不可。”

云风篁心里砰砰的跳着,低声说道:“这等事,陛下却何必与妾身商议呢?这不是应该与前朝商议么?”

“国事也是天家的家事。”淳嘉说了这一句,默然片刻,才道,“你恨朕罢?”

见云风篁不解的看着自己,他缓缓说道,“朕立秉儿,对你们母子往后有着极大的隐患,那孩子又擅长隐忍,你多方刁难,他却应对的滴水不漏……甚至你在朕跟前,连朕百年之后相随于地下的话都说出来了,想必也是被逼急了……是不是恨朕,没肯给卫王燕王晋王他们一个机会?明明朕还没有老,未必等不得幼子长大?”

“……妾身没有这样想过。”云风篁垂眸,违心的说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何况陛下给妾身的,已经很多了。”

“朕这个位子不是那么好坐的。”淳嘉看着不远处的摆瓶,眸光有些悠远,缓声说道,“如今前朝后宫都知道,朕当年登基的时候,很是过过一些艰难的日子。但不是亲自经历,很难想象那种艰难的程度……宫人的不恭敬,侍卫的冷漠,朝臣的视若无睹,后妃的藐视,嫡祖母的袖手旁观,嫡母的颐指气使,养母生母的被冷落被奚落……这些其实都是其次。最关键的是,这种种态度后面,折射

出来的,朕的生死荣辱,都在外戚一念之间。”

“这才是最折磨人的。”

“安妃从前在扶阳郡的时候虽然有些娇纵,但毕竟也算郡中世家出身,基本的规矩眼界其实都有。”

“可你进宫的时候也看到了,她行事说话都没了章法……就是熬得受不住了。”

“当然了,不是每个天子,都要跟朕一样,度过艰难岁月的。”

“可在朕看来,新君可以不用像朕那么辛苦,毕竟有朕走在前面,总能给他们扫清许多障碍。”

“但新君必须有着能够熬过那些辛苦的日子的能力。”

“毕竟一旦朕去之后,若是新君遇见些麻烦,就像安妃那样,彻底崩溃了……公襄氏也好,天下万民也罢,还有朕其他的子嗣,该指望谁去呢?”

“当初立秉儿,一则是朕的确欣赏他的心性天赋,虽然知道你很厌恶他,但你也得承认,这孩子其实很出色,不是每个像他那样被冷落欺凌长大的孩子,都能够伪装的那般没有破绽的。只是前人有诗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朕深以为然。”

云风篁怔了怔,忽然会过意来,眼中就有些懊恼。

天子已经自己说了,“故此,朕其实也没打算彻底断了年幼皇子们的机会。”

“譬如你寄予厚望的晋王。”

“只是秉儿在逆境之中的心性表现朕已经看到了,晋王他们,从小到大,因为你的羽翼,却从来没有过逆境。”

“若是做个藩王或者皇女,像昭庆那样,一辈子一帆风顺也没什么不好。”

“但朕要的是储君,是太子啊!”

“又不可能将他们送出宫去磋磨,毕竟离得远了,鞭长莫及,变坏了,出事了,后果都太过惨重。”

“朕立秉儿,任凭你折腾东宫,既是磨砺他,也是观察其他皇子。”

淳嘉淡声说道,“之前回宫路上遇刺,秉儿失态了,之后好些日子都没调整过来……朕其实是有些失望的。朕知道,这不能全怪他,他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孩子,自幼不受朕喜欢,养母又被废弃,险死还生之后,一心一意认为的凶手非但被朕包庇,还不许他闹大,心里定然失望无比,更担心你一不做二不休痛下杀手。而没有朕庇护的他,在你下定决心要杀他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是的,他其实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他有无数的理由这样软弱。”

“但他是储君的时候,他没有这个资格。”

天子平静的说道,“当年朕来帝京时,面对的局面比他残酷得多,也严峻得多!朕甚至没有一个生身之父求助跟指望,还要为两位母后的性命前

途忧心忡忡,还要安抚日夜惶恐的安妃……朕挺过来了!”

“朕不希望朕的子嗣,还不如朕!”

“所以就算太子这次没死,只要往后晋王他们长成,表现出可造之处,太子……迟早也会被更换的。”

“阿篁。”淳嘉叫着皇后的闺名,“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云风篁抿着嘴:“妾身明白。”

顿了顿,她问道,“敢问陛下,此番打算册立谁为储君?”

“朕还没想好,左右不是秦王就是宋王罢。”皇帝无所谓的说道,“你若是舍不得,去掉秦王也成。朕知道,卫王燕王晋王都很聪慧,但是想坐稳朕这个位子,聪慧是不够的。”

他淡淡说道,“朕还在壮年,还能为国朝打理些日子,所以有足够的时间跟耐心,雕琢出一个上佳的储君。这个过程,是不可能温情脉脉的。”

“想要一直温情脉脉也可以,寻常藩王与诸皇女,随便哪一个,朕都可以宠着护着,左右不指望他们承担什么责任……”

淳嘉忽然住了口,看向皇后,有些无奈的说道,“朕原本以为你会懂,你跟东宫一直过不去,也是因为你察觉了朕的意思。毕竟太子遇刺后,虽然昭庆他们都在幸灾乐祸,你还是压着晋王他们去看了太子,尽了礼数。”

“……”云风篁木着脸,说不出话来。

怎么说呢?

这种可能她也不是真的完全没考虑过。

只是考虑来考虑去,还是不敢冒险。

毕竟储君之位关系太大了。

万一呢?

万一她猜错了,皇帝铁了心要传位公襄秉,根本不给底下皇子机会呢?

又或者,公襄秉是个可造之材,先行一步占据绝对上风,之后他们母子都不是对手呢?

又双或者,淳嘉步上其生父嗣父的后尘,没几年就没有了,到时候太子天然顺理成章的承位呢?

总而言之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将指望寄托在虚无缥缈没有实在凭据的揣测上?

她宁可相信自己的努力。

“是因为朕是天子罢。”皇帝有些伤感的说道,“这些年来,连母后都疏远了朕,不,是与朕存下来隔阂;也怪不得你始终不敢相信朕……罢了,不说这些了。总之,接下来朕希望你不要给孩子们拉偏架,你能给他们拉一时的偏架,能给他们拉一世的偏架么?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啊!若是能够一辈子给他们遮风挡雨,朕难道愿意为难自己喜欢的孩子?天子这个位子,要么有足够的能力,要么有足够的福泽,否则贸然坐上来,未必是好事。”

“福泽这种事情是很难说的,朕也不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

西。”

“朕更相信能力……你一直跟朕说卫王他们聪慧懂事,那就让朕看看,他们在逆境之中,在没有你的时刻提点之下,会长成什么样子,可好?”

“若是他们能行,朕不会吝啬东宫之位;若是不行,那么早日给他们谋划做个得宠的藩王,反而能保一生平安,你我年岁都有限,终究不可能一生一世将他们庇护于羽翼之下。”

“皇家藩王纵然不如天子尊贵,却也可世代流传,泽被子孙了,岂不是比强行登临天子位,最终狼狈收场来的好?”

“……妾身遵命。”云风篁心头百味陈杂,忍不住哽咽起来,“终究是妾身以小人之心度君王之腹。”

淳嘉哂道:“若是朕年轻时候,或者会生气,会觉得朕这样信任重视你,你却辜负了朕……如今可能是年纪大了,倒是释然了。你生死荣辱都在朕一念之间,却怎么放得开呢?就如同常人站于猛兽之畔,哪怕猛兽态度友善,有几个人能不紧张、能不想着立刻逃远的?毕竟猛兽再怎么友善,獠牙利爪伤人毙命都在一瞬间……这都是人之常情。”

人的想法-会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而变化的。

云风篁是如此,皇帝也是如此。

少年时候认为绝对不能容忍的人与事,到后来不知不觉也就淡然了。

皇帝甚至直接跟她说了太子之死的疑点:“母后说是她做的,但朕觉得似乎不是……既然你们都想瞒着朕,朕想着,此事也就到此为止罢。若是朕才亲政的那两年,诸事不弄清楚朕是睡不着的,只是如今,朕更愿意相信你们,你们两个总不至于想害朕,既然你们觉得真凶还是别叫朕知道,那朕就当不知道。往后这事儿到此为止,谁都不要再提了。”

顿了顿,“太子是茂王等叛逆所弑杀。待大军取胜之后,朕会让人取诸叛藩心肝祭奠储君。”

“……妾身不敢瞒陛下。”云风篁纠结良久,最终选择了冒险坦白。

这是当年跟皇帝坦白同戚九麓的事情之后,她再一次不带任何防备的实话实说,她说的时候心里想着,如果这次也是淳嘉蓄意钓鱼的话,那么哪怕他再为她挡一次箭,她这辈子也不会再相信他了。

她也不会再相信任何人了。

皇后低声说道,“此事与妾身有着极大的关系,慈母皇太后是为了妾身才……”

然而淳嘉温和的阻止了她:“朕说了,此事作罢,谁也不必再提,一切罪魁祸首,都是茂王等獠!”

皇后无语片刻,最终道:“是。”

这一回畅谈之后,两人之间那莫名其妙的隔阂总算悄然而去。

而接下来的太子

人选更是让前朝后宫都颇为惊讶。

赫然是已经就藩的宋王。

原本因为淳嘉当众为皇后挡箭,大家都觉得,太子既死,储君怎么都是晋王,再不济也该出自皇后膝下。

这么个结果,一时间大家都看得茫然。

而远在藩国的崔淑妃,却气得直接哭出了声:“我们母子已然避祸至此,帝后为何还是不肯放过?”

她是跟着皇帝多少年的老人,最是清楚皇帝对云风篁的感情。

便是没有挡箭这一出,淑妃也不会相信,太子终于死了,云风篁的儿子又没死光,储君之位轮得到宋王。

然而母子俩说了不算,帝京圣旨到,不管他们再不甘心,终究还是得回去帝京,老老实实的做这个工具人。

因为宋王毫无存在感的缘故,为了让他给予其他有志于储君之位的皇子足够的压力,宋王入主东宫后,皇帝给了他许多加恩,甚至连崔淑妃都被提拔为贵妃,娘家更是直接得到了侯爵的封赏,皇帝又亲自选了两个出身好的女孩子,给宋王做侧妃,以丰满东宫的羽翼。

前朝后宫都被-操作搞得晕头转向,委实猜不透皇帝心里在想什么。

晋王为此专门到皇后跟前撒娇卖萌,希望知道自己父皇的目的?

只是云风篁已经答应了淳嘉,却哪里会告诉他?只说自己如今命都是天子救的,再没资格跟皇帝旁敲侧击,让晋王自己想办法去。

这日之后,为了防止皇嗣们的打扰,皇后开始称病,不断的减少皇嗣们请安的机会与时间。

甚至连宫务都推给了才回来的崔贵妃与魏德妃。

人的记性总是善忘的,不过三年光景,皇后除却昭庆公主下降露过一次面外,几乎销声匿迹,于是大家迅速忘记了云皇后,不,这会儿归回本宗,是谢皇后了,大家都迅速忘记了谢皇后多年前的丰功伟绩,国朝第二位储君在淳嘉的力捧之下,赫然一扫从前的颓然沉默,有了相当的声势。

连带崔贵妃所居的承月宫,也是门庭若市。

相比之下,中宫反而冷冷清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