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白茶传说 > 二百四十一 白牡丹

白茶传说 二百四十一 白牡丹

作者:绿雪芽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8: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老四此前是醴泉坊武侯铺中的一名普通官差,为什么摇身一变成为御林军的小头目呢?

出身寒微的李老四自幼便对武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贫瘠的生活并不允许他有过多的梦想。他的父母早逝,留给他的只有一间破旧的茅屋和一把锈迹斑斑的长剑。为了生计,他只能投身于武侯铺,成为那里的一名捕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老四在武侯铺中默默无闻地执行着任务,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却鲜少有人记得他的名字。直到那次意外的任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伙悍匪洗劫了一个富商的庄园。当消息传到武侯铺时,李老四是第一个站出来要求前往追捕的人。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考验。

雨夜中,李老四凭借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和敏锐的直觉,带领着手下避开了悍匪的埋伏,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所难免。就在交战最为激烈之时,李老四以一敌十,身负重伤,但他手中的长剑却如同夜色中的闪电,准确无误地击中敌人的要害。最终,悍匪被擒,而李老四也因此声名鹊起。

事后,朝廷得知了李老四的英勇事迹,决定提拔他为御林军南衙金吾卫。这对于一个普通捕快来说,无疑是天大的荣耀,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责任。

进入金吾卫后,李老四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刻苦训练,他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是守护皇城的重任。他的武艺日渐精进,智谋也愈发深邃。在多次保卫皇城的行动中,李老四都表现出色,赢得了同袍们的敬重和上级的信任。

转眼,李老四在金吾卫已经任职一段时日了,而那位他在武侯铺时救下的富商田老爷也与他交往甚密。

最近,田老爷想要购买一批茶叶犒劳御林军各位统领,李老四就自告奋勇,承担了选茶购茶的任务。

茶,作为生活中的雅事,早已渗透进了长安人的血脉。在众多的茶类当中,蒙顶山茶因其清甜的口感和淡雅的香气,尤为圣人所钟爱,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

长安城里,茶行的招牌随处可见,从东市到西市,从皇城脚下到坊间小巷,茶香四溢,人们络绎不绝。其中名声最响的几家茶行,更是将各自的独特风味发挥到了极致。

“碧泉茗苑“是城中最具声望的茶行之一。这里的茶种类丰富,但以蒙顶山茶最为出色。掌柜的对茶叶挑选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每一片茶叶都来自蒙顶山的高山茶园,采摘的都是嫩芽尖,且必须在春季的清晨露水未干时手工采摘。经过精心的炒制,这些茶叶清香扑鼻、味道甘纯,深受长安贵人的喜爱。

“云裳轩“则主打江南各路名茶,他们将各地的精品茶叶汇聚一堂,而其中的蒙顶山茶依旧是主打。这里的茶艺表演也是一大特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品茗赏艺。茶艺师们手法熟练,能将一杯普通的蒙顶山茶泡得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另一家名为“幽兰斋“的茶行,则以其独特的茶食搭配闻名。他们精选了各式点心与蒙顶山茶相配,让人们在品尝茶香的同时,也能享受美味的茶点。这种组合在长安城中引起了一阵风潮,引得许多食客纷纷慕名而来。

当然,除了这些大型茶行之外,长安的街角巷尾还有许多小茶摊,它们或许没有名气,但却各有各的特色。这些小茶摊多以经营家常茶叶为主,但也有偷偷售卖蒙顶山茶的。虽然质量参差不齐,却因为价格亲民而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长安城的贵人们纷纷以喝蒙顶山茶为时尚。不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私家宴会之中,一杯杯泛着翠绿光泽的蒙顶山茶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而长安的茶文化也随着蒙顶山茶的流行而愈发兴盛,各种茶宴、茶会、茶艺表演层出不穷,茶道之风弥漫于长安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背景下,茶行的生意愈发兴隆,而蒙顶山茶更是一度供不应求。

而李老四帮田老爷选茶,理应去“碧泉茗苑““云裳轩““幽兰斋“这样的大茶行选购蒙顶山茶才对,然而没有,李老四到了这家新开张的“古御林”茶行。

且这家茶行并不售卖在长安城里已经成为风尚的蒙顶山茶。

卖的是长溪白茶,兼营茉莉花茶之类的绿茶和坦洋工夫红茶。

李老四之所以会走进“古御林”白茶,是因为“古御林”茶行开在长安城的位置。

不知道为何,李老四的脑海里总有一个模糊的印记,在“古御林”茶行门店的位置,依稀仿佛也曾经开过一家白茶行。

白茶是什么,对于如今的长安城来说,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白茶、陆羽一行离开长安城,前往闽东南时,因为事出有因,青蛇现了原形,不得已要抹去长安城人关于白茶和“香茗雅叙”的记忆,所以陆羽、白茶夫妇在长安城里推广白茶做的一切努力,全都付诸东流。

他们曾经费劲辛苦,让白茶得到了圣人的认可,让白茶茶艺获得圣人的青睐,圣人还将白茶作为款待外国使节的茶类。

白茶,在这盛世李朝,也一度到达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然而,谁也不会记得了。

关于白茶,在长安城人的记忆里,已经没有了

然而李老四的记忆中却留存一抹关于白茶的模模糊糊的记忆。

在李老四的记忆中,白茶不是一杯茶,而是一个女子,这女子是杏林高手,开草堂,坐诊治病,这女子还会制茶泡茶。

她轻拢一束云端白,幽兰指间轻舞。玉壶轻吟,蒸腾的热气盘旋升空,似乎要穿透那层薄薄的天幕。她的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茶香在空气中细细弥散,如同仙音般悦耳动人。

这个画面总是萦绕在李老四的梦境中。

李老四虽然到了御林军的金吾卫,也还是会常常经过醴泉坊,那里曾经的“陆羽草堂”早已不在,开了别的店铺。

李老四又到朱雀大街曾经“香茗雅叙”开店的地方,那里一度关门大吉,如今新开了一家茶行,叫“古御林”。

李老四走进去,一身御林军金吾卫的制服,让店里的卓老三不敢怠慢。

“官爷,您要喝茶,可到隔壁‘古御林’茶楼,那里有上好的白茶可以招待您。”

卓老三打量李老四,觉得他应该是个来喝茶的贵客,只是走错了店门。

然而李老四不是来喝茶,而是来买茶的。

“你们店里有卖蒙顶山茶吗?”

“我们‘古御林’是一家主营高山白茶的茶行。”

“高山白茶?”

卓老三已经从货柜上拿了一款色泽银白,叶脉清晰分明的茶叶,细细向李老四道来:“此乃长溪白茶中的珍品——白牡丹。它产自闽中郡长溪县,采用肥嫩芽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你看,这叶片如银似雪,状若牡丹花瓣,故得名‘白牡丹’。”

李老四伸手捏起一片茶叶,只见白牡丹外形绿背银心,形似花朵。

“白牡丹的干茶通常由大白茶或水仙茶树的嫩梢一芽一二叶或二叶制成,看起来较为匀整,虽然有些碎叶,但这不会对茶汤品质产生太大影响。”

卓老三说着为李老四泡了一泡白牡丹,只见冲泡后的白牡丹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花蕾初放,非常美观。

“大人您闻一闻。”

李老四闻之,有清幽的花果香气,又呷了一口细品,只觉入口甜润,滋味丰满且舒服,而茶汤颜色浅黄明亮,非常干净。

“长溪白茶中,白牡丹既有白毫银针的高贵,又有寿眉的高扬香气,因此在新茶友和老茶客中都备受喜爱。大人若要送人,就送这白牡丹,很拿的出手的。”

卓老三继续介绍着,同时熟练地拿起一旁的紫砂壶,开始为李老四泡制起来。

只见他手法熟练,将茶叶放入壶中,然后取来刚刚烧开的热水,注入壶中。一时间,热气腾腾,茶香四溢。片刻后,他将第一泡茶水倒掉,再注入热水,盖上壶盖,静置片刻。

这时,他转头对李老四说:“这款茶要经过多次冲泡才能更好地展现它的风味。每一次泡制,都会有不同的变化。”

李老四听得入神,他看着卓老三那熟练的手法,闻着那渐渐弥漫开的茶香,忍不住问道:“不知这位郎君的茶艺师从何人?”

“在下的师父乃是长溪白茶制作技艺的研发人:陆羽、白茶夫妇。”

李老四拿着茶杯的手顿了顿,这名字好生熟悉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