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全民学武在大明 > 第九章 风起定海

全民学武在大明 第九章 风起定海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3:40: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互相之间既然都说破开了,就没什么需要虚情假意的了,李应元此时只想快点把事情办完,把这笔糊涂账了结了。

一会儿,宋游击就派人将李应元叫过去,交代一下要做的事情。

“师弟啊,恭喜你成功炼化道种,一朝踏入武学之门。”宋游击一见面就是一阵哈哈。

“既然师父都给你说清楚了,那么我也就不多说了。但有一样,此事事关重大,关系到东南沿海数百万百姓的安危,望师弟戒之慎之。

这倭寇首领叫武藏小次郎,此人多年经营扶桑和大明之间的贸易,家世豪富,手眼通天,手下眼线极多,师弟你千万不可轻举妄动。不过你放心,到时候不需要你冒什么风险,到时候我们会想办法把他引出来,让你有机会触碰到他身上的道种即可。

另外,我会为你准备一个锦衣卫总旗的前程,不过现在还要保密,等你完成任务回来才能公开。别小看这个职位,外面有的是愿意花上千两银子买这位子的。如果你这次任务完成得好,立下大功,未必不能提升为百户,那就是一方大人物了。

我以前在倭寇老窝发展过一名探子,叫海大贵,是个郎中,在岛上开着个医馆,师弟你刚好可以作为他的学徒进入倭寇老窝。

不过,这个探子只是个锦衣卫小旗,位阶还在你之下,师弟尽可驱用,不怕他不听你的。不过有一样,这海大贵只知道我派你去岛上查看情况,不知道具体做什么,也希望你千万不要透露。

这海大贵本身一点本事都没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可别坏了我们的大事。师弟你先跟他到岛上定居,不日我就会另行派人通知你,告诉你具体怎么行事。

那海大贵我已经叫过来了。事不宜迟,你今天就动身,跟他一起过去,你看怎么样?”

“既如此,我就听大人的安排就是。”李应元回答。“对了,贵府那位程兄还在吗,我需要见他,去办一些事情。”

“那是自然,总要把一些俗事交代清楚吗。”宋游击满口答应。

等到游击的小舅子到来,李应元就跟他一起回道观,办理还俗之事。

本来这等事情要跟观主说清楚,还要跟戒律堂掌院以及各个掌权的道士们打好招呼,幸好有那几名师叔师伯紧盯着觉元的遗产,唯恐生变,便一力促成此事。

最后,还找来纸和笔,写出一份药皂的配方,道士们拿到手之后就满心欢喜起来,不停恭维李应元出家之后做出一番大事来。至于他们心里怎么骂李应元是笨蛋,那就不得而知了。

等到这些事情办完了,就胡乱包裹些衣服,顺手拿一些心爱之物,就此跨出小灵隐观的大门。回首望了望道观的大匾,李应元心里忽然有了一阵悸动,知道自己平静的五年道童生活就此结束了。

等再回到宋游击府上,游击大人倒是热情不减,还把海大贵叫过来,让两人见面。

李应元仔细观察海大贵,只见对方四十多岁的样子,面上带着些风霜之苦,倒是丝毫没有拿架子,反而极力说奉承话。

李应元明白对方看到游击大人对自己客气,加之自己职位比他高了一级,便起了尽量奉承的心思。

只是,等到宋游击此时才说出些机密的事情,嘱咐一番之后,李应元倒是张大了嘴有些合不拢了。

本来以为所谓倭寇老窝必然是海上的某处荒岛,少有人知,平时人迹罕至,只在需要劫掠的时候偷偷出来杀人放火,没想到完全不是这样的。

这所谓的倭寇首领其实定居在不远的定海岛上,有着一份不小的家业,平时还是个有头有脸的商人。只是在关键时刻才会统御大南沿海的那些倭寇,总之是个亦盗亦商的人物。

本来李应元也知道那些大海商本身就是大海盗,但此时切身听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定海其实就是如今的舟山,但不清楚舟山具体情况的人也大有人在。为了以后阅读方便,也都一并在此介绍罢了。

话说当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名臣黄歇,号春申君,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名传天下,其封邑在大长江入海处松江府境内,故而称申邑。

及至数百年后,渔民多用捕鱼用的工具“扈”出海捕鱼,此地又逐渐被称作“申扈”,此后又因平民多不识字,书籍中多标记为“申沪”者。

直至大明朝建立,此地定名为“上海”,隶属松江府管辖。

上海县位于大长江入海处,地理条件优越,又有鱼盐之利,好一片繁华景象,人口多,属天下数一数二的富县大县,民户多有从事纺织业者。

上海县所属松江府所产布匹称作松江布,因价廉物美而闻名天下,其中上海县所产布匹占一半以上。

上海县再往南即是杭州湾,可通浙江省会大城杭州,在往南则是宁波城,也是繁花似锦的江南名城。

宁波城往东北方向一点,隔海不到百里,有一大岛,叫定海,岛上的人历来从事扶桑贸易和外洋贸易等,又背靠东南繁华之省份,却也是安居乐业。

且说定海岛上人口多达三万,街道以大小水道相连,风景优美,民风古朴,泰西之地的洋商往来贸易,多称其为“东方的威尼斯”,赞不绝口者。

当然,以大明人向来以中央之国自居的傲气,觉得应该将所谓威尼斯称作“东方的定海”,而不是相反,这却略过不提。

这一天,李应元就与海大贵一同坐船出海,几经奔波,终于来到定海。但见这定海虽没有杭州大城热闹,但人人衣着干净,面上带着红光,足见也是富裕的地方。

但有一样,路上随处可见扶桑人,更有扶桑浪人结伴而行,在路上喝醉高唱撒酒疯的,不少人都侧目绕路而行。

李应元询问海大贵才知道,这定海本是与扶桑往来交易的重要贸易点,平日多有商人往来定居的。其中更是以扶桑人为居多,久而久之,竟有数千人之多。

更有甚者,近年来大明朝在北方屡屡被打败,西北还有农民起义军不断,使得朝廷威严在海上也消失殆尽。借此机会,便有扶桑人中的居心叵测之士暗里鼓动扶桑人移居到定海,慢慢侵夺原来岛上居民土地和营生等,其司马昭之心可算路人皆知了。

本来朝廷海禁严厉,对扶桑和其他外洋人士移居大明土地上,是有着极明确的限制和规章制度的。但此时战乱不断,朝廷便顾不上那么多,就对扶桑人如此明显的殖民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了。

还好,移居定海的扶桑人也知道分寸,知道如果定海一乱,以后就找不到这么好的贸易基地,平时也知道收敛。本来这些年倭寇日益猖獗,沿海城市都有被劫掠的,但就这定海还算平稳,也算是异数。

总之,这里表面上是大明的治下,但暗里却已经是扶桑人的天下,知县或县丞要做什么事,都要先获得这些扶桑人的同意,否则什么都干不了。不听这些扶桑人话的,甚至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

听完海大贵的介绍李应元才明白,这里果然是一个是非之地,那扶桑倭寇首领要定居,还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地方了。到了此时,也就只好打起十二分精神,先把锦衣卫的这趟差事办好,别的之后再想办法好了。

风起定海,李应元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就此慢慢掀起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