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全民学武在大明 > 第四十八章 鸿篇巨著

全民学武在大明 第四十八章 鸿篇巨著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3:40: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哦,这却是师弟的不是了,没把事情说清楚。墨西哥是海外一个大国,盛产白银。”李应元在地上画了一个简略的世界地图,然后指给谢迅看。

“这天下白银就是从墨西哥盛产,然后先从海路流入泰西诸国,然后由泰西诸国,再通过南洋诸国,流入我大明。

所以,一旦墨西哥白银减产,就会导致泰西诸国的白银存量受损,最终导致流入我大明的白银数量严重减少,表现出来就是出现严重的白银钱荒和银价腾贵的现象。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我大明收税却是以白银收的,白银价格提高一倍,实际相当于税收增加一倍,自然大幅增加纳税者的负担。

最可怕的就是这种白银钱荒和气候寒冷发生共振。本来气候寒冷,农业受损,但是税负却不减少,百姓负担就会翻倍;同时再有这种白银钱荒,百姓负担再翻倍,也就是说达到原来负担的四倍,西北农民频繁造反,就缘于此了。”

李应元尽量详细解释,但谢迅还是理解不了,盯着地上的地图看,一副不明觉厉的样子。

“可是,我记得我大明出产白银啊,怎么按你说的,会是从数万里外,万里迢迢运输过来的?”谢迅问道。

“哦,这是最常见的错觉。我们一直说大明地大物博,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没有的,但这只是错觉。

单说这白银,我大明自己的银矿产量其实不多,每年产量不过几十万两而已。而我们整个大明每年贸易量至少也得上亿两,这几十万两还不够平日消耗呢。

所以,我们大明必须依靠进口白银才能维持正常贸易。我看过泰西国度的一些书籍,他们估计我大明每年从南洋和日本输入的白银大约有五百万两之多,这才是我朝获得白银的最大途径。

一旦这样的白银输入突然中断,就会导致白银钱荒,出现各种问题。”李应元解释道。

谢迅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觉得自己似乎陷入某种巨大的骗局,偏就看不出这骗局的欺骗点在哪里,这在他数十年纵横天下的江湖生涯中也是首次。

“好吧,你还是说说军事问题吧,我想那个我是能听得明白的。”谢迅想了想,说道。

“这个军事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废除军户制度,改用与英吉利国类似的军制。

现在的军户制度问题太多了,最简单的就是士兵必须世代都得做士兵,不允许做其他营生,还跟土地挂钩,不能离开自己的土地。

这样的弊端很多,最简单的就是里面阶层板结。举例子来讲,如果有个立功的百户想要提升,但也提升不了。

因为他从百户成为千户了,那么原来千户的土地怎么办,赏给这百户,那就侵犯了原来千户的私人财产权;不赏给百户,那么一个千户只有百户大小的土地,那些士兵只会听原来千户的话,而不会跟着新千户走。

文官尚且能上下流动,但军中军官的上下升迁比文官困难了数十倍,长此以往就是有功不能赏,整个军队都没有一点进取心。

我看我大明,那些地方大户随便招募点壮丁训练,就能迅速超过世代军户子弟组成的军队,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所以,从这军户制度到军中军制都要改革。

就是学当年戚大将军,直接招募工人组建新军队,也比现在用军户好多了。”

“也就是说,你觉得应该改革整个大明的军事制度?”谢迅终于明白过来。

“大明的军事制度必然是要改革的。当然,最好是大明的各行各业都要改,从科举制度到盐行、铁行、军户等,需要改的地方太多了。

而归根结底,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朝廷的施政方向是错的。

我观太细诸国,其朝廷施政的方向就是赚取更多钱,也就是获得更多资源,让百姓更富裕,让军队更强大;

但我大明的施政方向却是怎么让朝廷更容易地掌握天下,怎么才能使当政者更安逸,为此不惜让百姓不赚钱,不惜让百姓饿肚子,可谓是南辕北辙了。

我本来是计划写一本十万字的施政总纲,然后按照天下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写个十万字以上的改革总纲。只是,时间紧迫,现在还是先简单写一篇平英策也就罢了。师兄,你觉得我说的怎么样?”李应元问道。

“我觉得...我竟然无言以对。师弟这是要写一本三千六百万字的鸿篇巨著,师兄我竟然找不到任何理由反对。

对了,多嘴问一句,你这一大堆稀奇古怪的都是自己想的吗?”谢迅一副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感觉的表情,好不容易才问道。

“什么叫稀奇古怪,这大部分是我通读大明和泰西的书籍,想出来的。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是我跟英吉利军队的一些学者聊天聊出来的,他们看我大明现在的问题,都有很多独到的眼光,非常值得探讨。

尤其是跟我共事的那位谢普德大夫,他是剑桥的高材生,又是个博士,遍览群书,好多问题都能看得非常通透。”

“剑桥的,剑法怎么样?”

“剑桥是英吉利一所学校的名字,相当于我大明的国子监,他本人可是不懂什么剑法的。”

“这样啊...不过,师弟啊,你一个平头百姓整天想这些天下大事,真得好吗?”

“师兄,别忘了天下百姓匹夫有责这句话。更何况,我还是个大明锦衣卫总旗,宋游击还许诺过回去就做百户。

百户管一百多人,至少也是中尉或上尉。我作为中尉以上的军官,平时想这些才是正常的吧?”

“我觉得锦衣卫百户应该还是想着怎么勒索平头百姓,喝酒耍钱纳小妾,这样才正常一些。”谢迅说完,李应元却不知道怎么接话才好。

“这个,师兄,你这平时接触的都是什么样的人,怎么会对我大明军官有如此大的成见呢?”李应元小心翼翼地问。

“我倒要问你一下师弟,你这平时接触的都是哪些锦衣卫军官,会有如此乐观的想法?”谢迅问道。

“哦,也就海大贵一个人。我看这人没有什么能力,什么都不会,运气更是差得要命,但也没有师兄说的那么不堪啊。

你看他家中如此清贫,哪像是师兄口中那种鱼肉乡里的样子?”李应元说道。

“这个,好吧,我承认我是遇到了大明锦衣卫中的两个奇葩。”谢迅摇摇头,似乎碰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海大贵当初被宋游击招募为锦衣卫,初时觉得自己好歹当官了,很是高兴。

等回到定海,才想起这里是扶桑人的天下,跟倭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才吓出一身冷汗,平日绝不敢跟人提及自己跟锦衣卫有何瓜葛,甚至连自己老婆孩子都瞒过。

只是,以海大贵的阅历却也不明白,自己要摆明车马,表明自己锦衣卫小旗的身份来,那些扶桑人未必会与他为难,反而会着力巴结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