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隋末阴雄内 > 第六百二十一章 奇兵突袭

隋末阴雄内 第六百二十一章 奇兵突袭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PS:感谢夜之星晴等书友的月票支持,感谢千里马0208等书友的打赏鼓励。

由于杨义臣年纪最长,又独自率军打垮了强悍的龙骑护卫部队,因此王世充,杨玄感和冯孝慈都尊他为主帅,听他号令统一行动。

这支骑兵部队到了晋阳城后,只见城高沟深,杨谅坚壁清野,避战不出,坐等着这些骑兵攻城,王世充等三人军议以后认为骑兵攻城委实没有优势可言,决定绕过晋阳城,南下霍州一带与杨素会师,共破赵子开所部。

由于霍州四面临山,赵子开的连营一直修到了北边的霍山的入山口处,一时间杨义臣所部无法突击进入山谷,又怕时间一长会被晋阳与霍州的两路敌军夹击偷袭,只好向西奔到黄河边,绕了一个大圈子南下。

这样一来,从离开代州城时算起,经过了近二十天的长途跋涉后,转战上千里,这支联合重骑兵部队终于和汾河南岸的杨素所部会师了。

杨玄感与杨义臣并肩而行,王世充由于职务较低落后半步左右,三人一路上早已经形成了这样的默契,有说有笑地走进了杨素的中军大帐,一进帐中,却发现自己的欢乐表现和这帐中的气氛不太合时宜,分列两边的将军们脸色都不太好看,而一身金盔金甲,高坐帅位的杨素也正捻须深思着。

杨玄感一看父亲这副模样,微一愣神,还是在一边的杨义臣马上换上了一副严肃的表情,正色行礼道:“末将朔州刺史杨义臣,见过大帅!”

此时杨素的正式官职除了尚书令外,已经被正式任命为并州道行军总管,河北道安抚大使,统率所有平叛部队,负责平息此次杨谅的反叛,因此杨义臣称呼杨素的军职 --大帅而不是越国公或者是杨仆射。

杨素一下子回过神来。看到王世充,自己的儿子和杨义臣走了进来,先是微微一怔,然后笑容上脸。人也一下子站起了身,伸开了双臂作怀抱状:“原来是代州的英雄到了,本帅等你们可是等得好苦啊。”

王世充跟着哈哈一笑:“本想趁胜直下晋阳的,结果反贼早有了防备,未能得手。后来又想着和大军前后夹击赵子开的部队,结果山间小路不好强攻,只得远远地绕道河岸,耽误了行程,还请大帅责罚。”

杨玄感也行了个军礼,正色道:“父帅,我等在外奔波二十多天,没有收到战报,此间战事不知是否顺利?”

杨玄感一提到这事,杨素的脸色马上变得阴沉起来。而帐内本来都面露喜色,一脸羡慕的众将也都纷纷低下了头,变得无精打彩。

王世充一看这架式,心中猜到了几分,也不敢再开口多问,只听杨素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坐回了坐位,先用手向外一挥,道:“你们几位是远道而来的大功之将,先请入列。再议今天的军机好了。”

杨义臣和王世充,杨玄感互相对视一眼,按各自的职务入列,杨玄感位居柱国。是所有武将中最高的,但由于杨义臣独立取得了代州大捷,因此杨玄感一番谦让,硬是让杨义臣站到了武将的左首第一位,而自己则当仁不让地站到了右首的首席,王世充现在只是上仪同。则叨陪末座,老熟人麦铁杖,张须陀,鱼俱罗等人见到他纷纷点头致意,王世充则微笑应对。

杨素待众人站定后,沉声道:“连续十几天来,我军都与敌军围绕着这汾水互有攻防,由于此间山路狭窄,敌人又在悬崖上驻有守军,居高临下,每战都以箭雨支持前方作战,加上敌军已临绝境,将有必死之心,士无偷生之念,因此连日来的接战,我军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诸位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急性子,大嗓门的麦铁杖一下子站了出来,急道:“昨天我亲自上阵,带了三千锐士强渡汾水,连续破敌军两阵,眼看就能占据河岸了,却被敌军的骑兵反击,伤亡过半,亏了张将军的接应,不然我老麦就折在这鬼地方了。大帅,老麦不服,今天请再给我五千将士,我一定打过汾水去。”

黑脸“关公”张须陀看起来跟几年前没啥太大的区别,他看了看麦铁杖,笑了笑:“胜败乃兵家常事,麦将军不用挂怀,昨天你和弟兄们的表现已经是非常英勇了,连日的激战中你是第一个能连破两阵,在对岸站住脚的。”

麦铁柱摇了摇头,大嗓门再次响起:“那有个鸟用,打过去了又守不住,对了,你们究竟是怎么回事呀,就看着我在对面孤军奋战,敌军骑兵来回突击我这三千步军,也不过来支援一下?”

一个更大的嗓门叫了起来,活脱脱象是空中打了一个大炸雷,震得王世充的耳朵嗡嗡直响,定晴一看,一个长得活象头大狗熊的壮汉瞪着眼睛走了出来,帐中已经都是身高八尺以上,五大三粗的壮汉了,但在这位面前,一个个都象是弱不禁风的书生。

此人脸上眉毛胡子长成了一团杂草,红通通一个大酒糟鼻子顶在当中,双眼如同铜铃,血盆大口里缺了几颗牙齿,满脸的虬髯如豪猪身上的钢刺,腰围比站在一边的那黑脸“关公”足足粗了一圈不止,撑得身上的那身明光大铠仿佛随时都要暴裂开来。

更奇特的是,此人眼中光芒闪烁不定,王世充乍看时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仔细一看,才发现他的眼珠子里竟然有并排的两颗瞳孔,这时都随着圆睁的双眼而放大着,看起来格外吓人,可不正是当年平定江南时的开府将军鱼俱罗?

鱼俱罗对着麦铁杖大吼道:“姓麦的,你别以为就你在前面拼死拼活,老子在后面也不是怂包,你看看老子的牙,就是昨天在那劳什子破河里摔了一跤,生生摔掉的,还有这里,你看,前胸中了三箭,这都是为了救你这家伙才会这样。”

张须陀一看两人要吵起来。连忙站出来隔在两人中间,先是对着那鱼俱罗笑道:“鱼将军,麦将军血战在前,看不见后面的事情。你别怪他。”

接着他又转向了麦铁杖,正色道:“麦将军,昨天你身陷险地,众位将军都是亲自冲在前面,奋不顾身地去救援你。绝不是你所想的那样袖手旁观。冲在最前面的不是我张须陀,而是鱼将军。”

鱼俱罗重重地“哼”了一声,接过了话头:“麦铁杖,你冲在最前面是不假,但狗日的山崖上的弓箭手根本不去射你,全盯着我们这些后续跟进的人。”

“加上昨天汾河水有多深多急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前面的轻兵锐士不穿重甲,冲过河去不是太难的事,可我们后军的重甲士兵们过河有多难你想过吗?你以为个个都是跟你一样的飞毛腿,过河如履平地是不是?”

麦铁杖涨红了脸。不服气地嘟囔道:“我只管在前面厮杀,哪知道后面的情况,倒是后撤的时候看到河里全是死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差点没摔倒在里面给人踩死。”

鱼俱罗一听又炸起了锅来:“他娘的,那河里的死人有八成是我的部下,全是为了救你才给活活射死淹死的那破河里的,你不感激我也就罢了,还在这里说这些弟兄们看戏不帮你,还是不是人?”

麦铁杖猛地一跺脚,狠狠地抽了自己一嘴巴。道:“怪我这张臭嘴,老麦是非分明,对不住昨天救我的兄弟们了。”

鱼俱罗这才满意地道了句:“这还差不多。”于是转身退回了自己的位置,脸上却还是一副郁闷的神情。

杨素摆了摆手。沉声道:“刚才本帅不出言阻止,就是要你们自己吵吵,知道战场的情况,现在这天气汾河水很急,强行渡河攻击的一方会吃大亏。昨天麦将军算是幸运的,最后被张将军救了回来。但不是每天都会这样走运。”

那黑脸“关公”张须陀上前两步,拱手道:“大帅,可否先搭浮桥再渡河攻击?”

杨素摇了摇头:“这不是好办法,敌军除了有河水作屏障外,高处还有弓箭手,不会让我军这样容易搭起浮桥的。”

王世充听了半天,已经明白了个大概,听到杨素这样一说,心中一动,暗道,这回杨谅败局已定,自己原来希望裴文安打通朔代,北连突厥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要想在杨广朝中以后混下去,此战必须建功立业。他咬了咬牙,站出来朗声道:“杨元帅,我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杨素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查觉的喜色,只是一闪而过,就恢复了往常的威严与镇静,仍然用平静而威严的语调问道:“哦,王将军有何破敌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王世充点了点头,道:“从刚才各位将军所说的情况看,这里的地势对我军着实不利,叛军既然占据了制高点,就不会给我军舒服过河的机会,现在正值盛夏,汾河的水位比起平时要高出不少,强行渡河实非良策。”

鱼俱罗乃是关中扶风郡人,武艺高强,目有重瞳,更兼特异功能,其人声如洪钟,平地里可以扬声八百步,算得上是个超级大喇叭了,战阵之上还曾有过当面的敌兵生生被他的这狮子吼吓死的经历,当年虽然与王世充短暂共事,这些年也听多了王世充南征北战,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但心底里还是对这个看起来不够强壮,又生了副西域胡人脸的家伙有些看不起。

鱼俱罗听到王世充说到这里,不服气地“哼”了一声,炸雷般的声音再次响起:“王将军,站在这里说风凉话容易,只是如果不在这里强渡,又有什么办法能绕过当面之敌,直扑晋阳?你们骑兵是可以远远地绕道黄河边上,趁敌不备拐个大弯过去,可我军多数是步军,人数又有十几万,根本无法用这招。”

王世充哈哈一笑,道:“骑兵可以到黄河一带的河岸绕远,可步军也可以翻山越岭啊。据我所知,东面的霍山那里可是有些小路,可以绕到霍州这条山谷后面的。”

杨素听到这句话后双眼一亮,连忙问道:“你是如何得知此处有小路可以通行的?”

王世充哈哈一笑,心中暗道,我会告诉你我早就探查过这并州的地形了吗?但他看了一眼微笑着站在队尾处的冯孝慈道:“大帅有所不知,代州司马冯孝慈冯将军,就是这霍州人。从小在山里打猎砍柴,对这山中的道路那是熟悉得紧啊。来的路上我们就多次谈到过此事,当时冯将军就说了,若是大军正面无法突破。他能率军从小路绕到敌军背后。”

所有人的眼光一下子射向了那冯孝慈的身上,杨素掩饰着心中的激动,故作平静地问道:“冯将军,此话当真?”

冯孝慈挺身站了出来,哈哈一笑:“大帅。军中无戏言,饿老冯清楚这点,饿从小就在这霍山里靠山吃山,出山的几条小路最清楚不过了。”

杨素点了点头,眼中的光芒一闪一闪:“冯将军,可是你离乡多年了,现在那些小路还能走吗?再说了,敌军中也未必不会有这霍州出生的将士,万一在小路上设了埋伏,到时候又怎么办?”

冯孝慈抓了抓脑袋。道:“这些小路是饿小时候打柴时自己走出来的,应该没人知道,不过大帅说的也是,过了几十年了,当年的那些标记也早没了,恐怕要先再走一遍才是。”

杨素威严地环视了一下帐内,道:“看来要派一得力斥候,率上数十名精干军士,先随冯将军去探探路才行。”

麦铁杖的大嗓门一下子响了起来:“谁也别和我抢这事啊,大帅。这侦察探路的任务,全军上下除了我还有谁能胜任?也别派其他弟兄们跟着了,人多了反而碍事,还会暴露自己。就我和老冯两人去就行啦。”

冯孝慈一看是麦铁杖,先是一愣,马上又打了个哈哈:“麦将军当年平定江南叛乱时,渡江侦察,日行五百里的英雄事迹早已经传遍天下,有机会和麦将军一起并肩行动。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杨素捻须微微一笑,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冯将军,你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暂且用些酒饭,再睡上两个时辰,夜里再和麦将军一起动身,如何?”

冯孝慈摆了摆手,道:“大帅,军情如火!夏天到了,这山里的溪水会上涨,毒蛇猛兽也会变多,能早一点穿越这霍山更好。我们这一路前来,走走停停,倒并不是太累,一会儿末将下去后备些干粮,就和麦将军一起动身。”

杨素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只是路上千万要当心,如果碰到敌人的伏兵,千万不要恋战,速速退回。”

“铁杖,你上次渡江侦察时就因为贪功冒进,被敌军俘虏过,要不是运气好早已经做了刀下之鬼了,这次你要保护好冯将军,再不可任性胡为。”

麦铁杖给杨素一下子戳中了多年前的伤疤,脸一下子变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军议既定,众将分头行礼而退,杨素只留下了杨义臣与杨玄感,王世充在帐中私聊。

杨素叫人抬了三张椅子,让三人坐下,杨义臣推让了几句后还是坐了下来,杨素的声音比刚才军议时变得和缓了许多,问道:“二位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刚才直接帐中议事,本帅还来不及问问北边的详细情况。”

“本帅得到的军报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说是你们在代州大败杨谅的部队,斩俘六万左右。由于你们这路跟我们这里相隔千里,又有敌军阻挡,具体的情况我不得而知,现在可以说了。”

王世充点了点头,把这次代州城下的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详细地描述了一遍,特别强调了敌军的智将裴文安战死,最强悍的龙骑护卫部队全军覆没这两点,此外把杨思恩的英雄战死也特别提及了一番,一番话勾起了杨义臣的痛苦回忆,不由得泪光闪闪。

杨素听罢,重重地叹了一声:“由此看来,四路敌军之中,这代州方向的战斗是最关键的,你们真的是立下了大功。”

“其实这次我最放心不下的也就是你们这路,一来实在兵少,又离杨谅的老巢晋阳最近,更重要的是打通突厥是整个战争的成败关键,所以我这些天一直是茶饭不思,直到前几天收到你们大捷的消息后才安下了心。”

杨素突然话锋一转,问道:“这次北边的突厥有什么反应吗?”

杨玄感知道父亲说话的习惯,总是喜欢先做铺垫,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他正色回道:“没有任何突厥方向的动静,可能杨谅起兵的消息还没有传到突厥那里呢,要知道代州和朔州都被严密控制,传不出消息的。”

杨义臣突然道:“那也未必,上次来我这里传信的那个胖厨子,本来我把他关进了监狱,结果让他连夜跑了,只怕是去了突厥那里,怪我看走了眼,还以为此人真的是个怂包,没想到是个高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