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隋末阴雄内 > 感谢大家这一个月来的支持

隋末阴雄内 感谢大家这一个月来的支持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7: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华强看着薛举这副兴奋的样子,心中无比地鄙视,但脸上仍然挂着笑容,说道:“这第三件事嘛,我需要你帮我看管好一户人家,不能让他们出事,也不能让他们迁走,一切都需要在掌控之下。”

薛举微微一愣,问道:“怎么,华强,你在这金城还有亲戚?”

王华强摇了摇头:“谈不上亲戚,只是以前我在南陈的时候,认识了一个陈国女子,她算是当时的陈国宗室之女,后来给籍没入宫了,现在她在宫里能帮我打听一些消息,我答应过她,要为她照顾好在外面的家人,现在我打听到她的家人就在这金城城北十五里的郑家村里,分了她家八十亩地耕种,我在大兴照顾不了这家人,只有劳烦你老兄多多关照了。”

薛举不怀好意地笑道:“那女子是你的相好吗?你要这样护着她?郑家村那个地方我知道,安置了好几家原来南陈的宗室,朝廷也派了几户退役的老军在那里专门看着,按说是跑不了的,还用得着我去看吗?”

第二卷 突厥攻略 本月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求月票

奋战一个月,承蒙各位书友的支持与厚爱,一直能留在月票榜中,这对天道这个新人来说,实在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成绩,天道初来,不知月票榜的争夺如此激烈残酷,能一直赖在这里,完全是靠了各位书友的信任与鼓励,在此一并谢过。

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天道在双开两本书,每一本都是付出了心血与汗水,天道不太会煽情,也不想学着别人那样满地打滚求月票,吃了上顿没下顿,家人得病自己生病这样的悲惨世界,因为天道觉得,作为一个作者,强调自己有多困难多痛苦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只要手没残,天道就会一直保质保量地写下去。

这个月天道每天在的更新量超过一万五千字,相信新书月票榜内外没有哪位大神能在更新量上超过天道,而且天道写书,向来考据严格,为了对得起各位书友,四十多本参考书几乎每天都在翻,某年某月某个人在哪里当过官,在哪里打过仗这些细节都尽量不放过,为了这一点,天道每天写书时间超过十六个小时,就连吃饭拉屎的时候都在看书,这点绝不夸张,就是为了写出历史文的严谨,天道可以有自信地说一句,至少新书月票榜上,天道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完全有资格让自己能有一席之地。

只是天道毕竟是新人,无论是人气,订阅都与各位大神们无法相比,基本上整个月都是勉强维持不出榜而已,后面的几位大神们已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月票都在象雨后春笋一样地猛涨,天道只好厚着脸皮,求各位书友们,能冲着天道这个月的辛苦努力,投出您手上宝贵的月票,支持一下天道,不胜感激,泣血谢过。

王华强命运坎坷,屡遭打压,但仍咬牙奋斗,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孤独前行,因为他相信前方总有希望,天道相信我的书友们也不会让天道孤独前行,谢谢。

第二卷 突厥攻略 感谢大家这一个月来的支持

第一次经历的月票战,惊险刺激,所幸结果没有让人失望。天道谢天,谢地,谢人。

另外说一下下个月开始的更新计划,由于天道同时双开二本书,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无法象新书月这样天天四更了,只能每天保底二更,视书的成绩再进行加更,每天更新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和晚上七点。敬请大家期待与关注。

另外稍稍剧透一下,王华强很快要在本卷末改名了,是某位历史真实人物,熟悉隋唐史的朋友应该能猜到。

第二卷 突厥攻略 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合作(三)

王华强的眼中绿芒一闪:“那几个老军可以看守住他们不让逃跑,可要是有杀手刺客前来,这些人挡得住吗?薛兄,这个女子现在入了宫了,是皇上的女人,我怎么可能动她分毫,但大兴城中的宫廷斗争之残酷,超过你想象,兄弟我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第一时间掌握宫中的动向是必须的,你现在明白了吗?”

薛举叹了口气,点点头:“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把地址和姓名告诉我一下,我派三十个武艺高强的兄弟,以猎户和府兵的身份安置到郑家村,专门就负责保护这一家人,不会让任何来历不明的人接近他们,这样你满意了吧。”

王华强点了点头:“应该差不多了,以后每年年底的时候,你派人把一百万钱想办法转移到我的店铺里,再派人护送运到大兴,我每年会给你一本账,告诉你今年这一百万钱赚了多少钱的,你放心好了。”

薛举一听到有钱赚,就喜色上脸:“真的吗?那太好了,华强,以后我绝对不会再从你店里挖人了,不光如此,现在我安排进去的两个伙计,我也让他们撤出来,咱们是朋友,就应该互相照顾,不动歪心思,这道理我现在懂了。”

王华强懒得跟他再扯这事,长身而起:“时候也不早了,这些事就这么定下,以后如果有急事的话,就来我的王氏商行里给我传信,我如果没有急事的话会亲自赶来,还有一点,就是你扩张势力最多到西边秦州的天水,不要到河西那里的酒泉,张掖,尤其是不能进姑臧,这事我很认真地跟你提,你千万要记在心上。”

薛举先是微微一愣,转而脸上显出一副不服气的表情:“不就是姑臧的那几个土豪嘛,有啥好怕的。华强,你难道斗不过他们?”他说到这里时,一下子收住了嘴,想到前几年王华强好象听说在姑臧城栽过,河西那里的不少店铺都被迫关闭了,这两年才慢慢恢复。

王华强摇了摇头:“谈不上斗不过,只是以前去突厥执行任务时跟这帮土豪有过些交易而已。薛兄,你在这金城地方太小,看不到外面的世界,那些土豪们远不是靠武力就能对付的,而且根基极深,盘根错结,牵一发而动全身。河西四郡就是这些人的势力范围,你向西不要超过天水,向东不要超过大散关进关中,南边的河湟之地,任君开拓,想必皇上也不会多加干涉的。”

薛举虽然心里还是有一股气,但仍然点了点头:“我记下了。华强,你这就要走了?要不要我派人护卫你一程?”

王华强哈哈一笑:“不用了,之所以我这次只带了麦铁杖一个人来,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们两人的关系,薛兄,你今天让手下看守住外面,只和我一个人在里面谈,这点很不错,你我之间这种秘密盟友的关系,我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

薛举拍了拍胸脯:“华强,今天咱们兄弟这样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以后刀山火海我都跟你去,我们之间的关系,打死我也不会向别人透露的,那个刘长水和两个伙计,我都会想办法灭了口,你放心好了,就连我老婆,都不知道我们之间现在的关系,我保证。”

王华强点了点头:“那我就全指望你了,郑家村怎么走,薛兄能帮我指一下路吗?”

薛举本想说指什么路啊,我亲自陪你去,但一撞上王华强那冷冷的眼神,就想起自己刚答应过王华强要隐瞒二人的关系,当即哈哈一笑:“瞧我这记姓,华强,你可有这金城的地图?我指给你看吧,若是没有,我差人回府去取。”

王华强微微一笑,变戏法似地从怀中掏出了一卷帛制地图,摊在桌上,就着那油灯昏暗的光芒,薛举在地图上不停地指指点点,王华强连连点头,很快就记下了去郑家村的道路。

王华强把那地图重新卷起来,塞进怀中,抬头看了一眼窗外,说道:“这会儿只怕已经快三更了,薛兄还是早点回去吧,弟兄们在外面应该也累了,还有,你把这客栈的伙计和客人全都赶了出去,不会有啥问题吧。”

薛举摇了摇头:“无妨,这客栈我早早地买了下来,从掌柜到伙计都是我的人,本来也没住几个客人,我来之前已经把客人赶到别处去投宿了,你不知道,这金城人少房多,经常往来此处的客商往往是花点钱到民居里去住,花的钱比住客栈要少了许多,还有院子能看到自己的货物,不用担心晚上给人偷。”

王华强心知当年薛举给人连蒙带骗地在这客栈里签下了谋杀岳父的字据,一辈子都有心理阴影,所以才会早早地把这客栈给买下来,估计他最早是想拆了这地方,但后来发现这里实在很来钱,舍不得又留了下来。

此人外表强硬,但其实内心懦弱,又刻薄寡恩,目光短浅,实在谈不上英雄豪杰,折腾顶了天,也只能在这小小的金城风光一时,自己给他点小利就能让他看好这一带,尤其是保护好宣嫔一家的安全,能让宣嫔更死心踏地地为自己效力。

这一切都是他在动身之前就谋划好的,本来准备结交了李密和杨玄感后实施这一步,但那天在射箭场的意外事件让他不得不提前发动这个计划,至于那个王颁的帛书,他手上并没有此物,但吃准了薛举一辈子都害怕这东西,王颁又已经死无对证了,所以才会有恃无恐。

王华强想到得意之处,嘴角不自觉地勾了勾,看了一眼薛举,说道:“薛兄,那我们就此别过吧,有缘再会。”

薛举也笑了笑:“华强,珍重。”他一转身走出了房门,那沉重的脚步声和甲叶子碰撞的声音慢慢地由近及远,渐渐地消失在了大门的方向。

王华强看了一眼边上桶中的热水,不知不觉和薛举聊了两三个时辰,这一桶热水早就凉了,他自顾自地舀起一瓢水,倒在自己面前的碗里,又给一边麦铁杖的碗里满上,刚端起碗来喝,就听到楼梯一阵响动,麦铁杖那张满是络腮胡子的黑脸一下子出现在门口。

麦铁杖看到王华强安然无恙后,原来绷紧的脸一下子舒缓了开来,他坐在了王华强的边上,端起碗,喝了一大口水,笑道:“可把我担心坏了,就怕那个薛举不是好人,怎么会谈这么久?”

王华强笑了笑:“他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对我们来说是个有用的人,我的商队来往陇右,走金城天水这一段,还需要他的保护,这次我来,就是跟他谈接下来这几年保护费的事情。”

麦铁杖一皱眉头:“什么保护费?这又不是土匪山寨,薛举也是城中官军的将领,怎么还要跟商队收保护费呀,听起来倒象是个土匪头子。”

王华强摆了摆手:“自古兵匪一家么,尤其是在这民风强悍,盗贼横行的陇西一带,没几个狠人还真的镇不住。薛举虽然残暴,但对付那些马匪倒是最合适不过。而且商队穿州过县也都要交税,我让他把原来准备抽三成的税,降到了抽五厘左右,这样一来,会让过这金城的商队大大增加,而我们的下一步计划,也可以开展了。”

麦铁杖微微一愣:“行满,你还有什么下一步计划呀,难道你在这金城也想做生意?”

第二卷 突厥攻略 第三百零五章 慕容往事(一)

王华强冷笑道:“金城南边是羌人部落,再向南,向西就是河湟一带的吐谷浑,他们和草原上的鲜卑人是同根同源的,也是鲜卑慕容氏的一个分支,当年祖先和慕容氏分了家后才来到这青海河遑之地。

所以吐谷浑人也继承了慕容氏善于游牧,养马的生活方式,虽然他们部落人丁稀少,远不如北方的突厥强大,但是跟他们进行战马和牛羊的交易,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麦铁杖抓了抓脑袋,脸上闪过一丝疑惑的神色:“鲜卑慕容氏我有点印象,好象是北方草原上曾经的霸主,还入主过中原建立过什么燕国,那还是五胡乱华时候的事了,可他们好象是在辽东那边吧,又怎么会跑到这河湟之地来了?”

王华强看了一眼外面的夜色,街上打更人已经在报三更了,他心想着今天夜里也不太适合走夜路到郑家村,索姓明天早晨再去,这后半夜他也无心睡眠,干脆跟麦铁杖科普一下慕容氏这个传奇家族的前世今生好了。

于是王华强又喝了一碗水,润了润嗓子,绘声绘色地把慕容氏和这河西吐谷浑的往事娓娓道来:

鲜卑人是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东胡的后裔,其年代之久远,还要在匈奴之前,鲜卑二字在他们部落语中的意思就是衣服上有神兽头象的带钩或者是皮带,有吉祥与神兽的意思,鲜卑从属于当时北方草原东部的部落联盟--东胡。

鲜卑最早见于史册是西周时候的事情了,《国语?晋语》说,周成王姬诵平息武庚(纣王之子,武王伐纣后留了他一命,把他封在山东之地,统领原来的商朝遗民,并派了管叔和蔡叔两个周宗室率部落看押,结果这三个居然抱团造反了,幸亏周公和姜子牙给力,才平定了叛乱)的叛乱后,成王亲自来到歧阳(今陕西歧山县东北),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鲜卑也被邀请出席,与当时荆湘一带的楚人一样,属于四方蛮夷,不能上台祭祀,只能在台下看守祭祀山神的火堆。

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韦昭曾经考据过,认为鲜卑人不是北胡,而是属于东夷的一个分支,擅长射箭,但不管怎么说,从周到汉时的鲜卑人都是既善于骑马,又精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