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隋末阴雄内 >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杨义臣悲剧了(15更)

王世充微微一笑:“前御史大夫,现河阳郡守萧禹,刚直不阿,有爱民之心,如果让他去当监军,一定可以约束军纪的,微臣保举萧禹去裴将军的军中。”

杨广的脸色微微一变,喃喃地说道:“怎么会是萧禹?”

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萧禹这个人,刚直是刚直,但是其人太过坚持原则,而且脾气是又臭又硬,这个时候让他到军中,会不会文武失和,反生其乱呢?”

王世充摇了摇头,说道:“萧禹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冷酷,不讲人情,微臣记得,上次雁门之围的时候,萧禹还请陛下罢征辽之役,然后对军士们重赏,以安军心的,可见他也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古训,并不是那么教条,让他到裴仁基那里,只是起个监督的作用,必要的时候,也许他会让那些喜欢私掠战利品的将校们,把好处分给士卒呢。”

杨广还是有些不愿意,迟疑了一下后,说道:“就不能换个别人去吗?”

王世充叹了口气:“现在国难当头,应该人尽其用,微臣知道,萧禹狂妄自大,敢当众顶撞陛下,这是他被贬黜的原因,但从另一方面看,他连在圣上面前,都敢于坚持,更别说面对那些个骄兵悍将了。其实这次微臣去看过张须陀的军队,就深深地有些担心啊。”

杨广的脸色一变:“张须陀的军队怎么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王世充咬了咬牙,说道:“这些年来,这支军队一直是由张须陀所带领的,时间长了,有私人军队的意思了,全军上下,只服张须陀一人,这回张将军战死,又是为了救军中的弟兄而中了流箭,更是让全军上下,痛哭流涕,远远超过了一支普通的军队,对于主帅正常的感情。与其说是兵将关系,更不如说是父子关系。”

“这样靠感情而非军纪维持的部队,往好里说,是将士一心,人人用命,往坏里说,是军士们只知有将军,不知有圣上,万一所托非人,或者是领兵之人起了异心,那就后果不堪设想了,陛下手中最锋利的宝剑,有可能反过来成了最可怕的敌人。”

杨广的手有些发抖,一如他的声音也有些颤抖:“那,那要是朕下旨,解散张须陀所部,或者是分散编入其他各军,如何?”

王世充叹了口气:“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他们征战多年,早已经情同手足,不可拆分,以前张须陀有个部下程咬金,因为家事回乡,结果给官府欺压,一怒加入叛军,成为山东中原一带的心腹大患,现在各地官府,对于回乡的官兵,都视为贼寇,只要他们回乡去,怕是不用多久,就会上山为匪啊。”

杨广咬了咬牙:“那裴仁基也是多年宿将,难道镇不住他们吗?”

王世充摇了摇头:“裴将军有自己的部曲人马,这些兵,是张须陀带出来的,只怕裴将军光靠自己的本部人马,难以驯服,而且老实说,大将带兵,需用军法,对于新兵来说,可以通过杀一儆百来立威,可是对这些老兵来说,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而萧禹这个监军要是过去了,跟裴仁基一个宽,一个严,如此反而能掌握将士之心,不至于生出事端。”

杨广的眉头渐渐地舒展开来:“王爱卿,你的想法和朕完全一样,好,就依你说的办。虞侍郎,一会儿再拟一道旨意,叫河阳郡守萧禹,把手头的政事转给郡丞处理,火速去荥阳裴仁基军中担任监军,每天的奏报,可以派专人以密旨方式直接呈到江都,不必再交东都的兵部处理了。”

虞世基恭声道:“微臣记下了。”

杨广看着王世充,继续说道:“中原一带,靠裴仁基指挥这支张须陀的旧部,再加上萧禹监军,真的就可以了吗?要不要把杨义臣的军队调往河南,一并讨贼呢?朕觉得这样比较保险吧。”

王世充微微一笑,说道:“杨义臣已经连续两场大胜了,他的部下,多是从第一次征高句丽开始,就一直带在身边的马邑兵将,刘武周谋反之后,这些马邑兵的家人,不少落入叛军之手,军心不稳,微臣以为,再继续让杨义臣征战,只怕部下久战疲惫,家乡又不知音信,恐非长久之道。”

杨广点了点头:“爱卿说得很有道理,与朕的想法完全一样。那你说,应该如何解决此事呢?”

王世充正色道:“河北现在已经平定,可以让杨义臣休整一段时间,然后让他带朔州兵马回去收复马邑,如此一来,比让他渡河南下,进入中原的好,中原的贼寇众多,不是几个月就能平定的,时间一长,将士思归,只怕会适得其反。”

杨广沉吟不语,没有说话,虞世基看着他的表情,突然说道:“陛下,微臣斗胆启奏。”

杨广抬起了头,看着虞世基,说道:“虞侍郎有什么要说的?”

虞世基说道:“刚才王通守说的好,张须陀这样的大将,长年领着自己家乡的军队,东征西讨,建立功勋的同时,也让这些将士们只知有主帅,不知有君上,杨义臣曾经任朔州总管多年,这些兵本就是他的子弟兵,陛下当年就是因为怕他尾大不掉,才征召他入朝当太仆卿,可是征高句丽一役,杨义臣又恢复了军职,再次带起本部兵马,现在他四处平叛,连连获胜,这塘报上说他战胜后的赏赐都分赐给了部下,陛下,要担心杨义臣收买人心,图谋不轨啊!”

杨广的背上一阵冷汗直冒:“有这么严重吗?”

虞世基一看杨广的反应,就知道他信了七分,信心倍增,继续说道:“陛下可不要忘了,这杨义臣本是大反贼尉迟迥的同族,又是鲜卑人,其心不可测,现在河北既然平定,那他的军队就没有必要继续保留,既然不能在中原用他,不如就此召回江都,给他个虚职,这样最稳妥。”

杨广满意地点了点头:“虞爱卿,你和朕的想法,完全一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