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七十五章 阿母(上)

针对此事,荀谌给了刘辩三个必做事宜,当然前提是刘辩想要当这个西河郡王。

第一个必做事宜,抓紧时间派人去洛阳觐见刘宏,把西河郡内的事情,尤其是离石县攻防战一事详细的告知刘宏,哭喊卖惨是必要的。这去的人一定要足够的随机应变,在讲述事情上到不用夸大其词,但必须要让刘宏认识到刘辩在中阳县,乃至整个西河郡都过的很辛苦。但不管怎么辛苦,也要让刘宏知道刘辩最终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击败了鲜卑人,救治了难民,控制了灾情。最后再给刘宏送上西河郡的各种特产以及缴获鲜卑人的各项物资,要充分的表达出刘辩对刘宏的思念和孝顺,然后顺其自然的讨个封赏。

第二个必做事宜,给并州刺史传递消息,贿赂也好,威胁也好,得让这个并州刺史站在刘辩的这一边。

第三个必做事宜,不管最终从刘宏那边得到什么样的回复,刘辩都必须尽快的回到中阳县,然后安排信得过的人前往各个县任职。这样的话,就算朝廷委派了新的西河太守,刘辩至少也能够保证一些县是听从他的旨令的,到时候架空这个新委派的西河太守也是可以的。

荀谌的建议,刘辩只采纳了两条,只有第二条搞得并州刺史,刘辩并没有同意。并州刺史虽然掌握并州全境的官员监察权利,但对于刘辩来说根本无关紧要,毕竟在他的封地里面,他是可以全权自治的,与这个并州刺史完全搭不上边,所以也就没有必要理睬他。

于是在这饭局之上,刘辩一连下达了好几个旨令。刘辩让夏恽筹备物资回洛阳觐见刘宏,同时允了两百兵卒护送他。刘辩又让王越在离石县募兵,刘新去其他周边县城募兵。接着刘辩还让荀谌尽快处理好难民返乡事务,尽快的处理好灾情事宜。最后刘辩让尤俭和韩奕先行回中阳县,帮助窦忻处理事务,并且做好三日后迎接大部队回归中阳县的事宜,并且告知罗畋加快也要加大屯田地的开发和开垦。

而众人的战后封赏,刘辩明确的表示等回到中阳县之后再颁布,不过他还是先赏赐了好些个丹药安抚众人,尤其在战斗受伤的几个人,刘辩是极为大方的一人都给了整整一瓶二十颗的十全小补丹。

像是刘同那种胳膊上的伤势,刘辩认定只要服用丹药三天时间就能够让刘同好利索了。而韩奕的箭伤,不过两天就可以痊愈,半月之后,箭疮伤口都能够消失不见。当然像窦谅这些个没怎么受伤的,刘辩也是先赏赐了几颗醒脑丹,雨露均沾是必须要做到的。而赏赐丹药最多的自然就是高顺了,当初这位仁兄的意外加入就很让刘辩高兴了,而他在当日的一战中也表现卓越,此番也是忠心耿耿,刘辩自然不会亏待高顺。

而对刘辩来说更加紧要的是现在张辽和高顺都在他的账下了,这两位可是以后吕布手下的得力干将,如此掌握先机的挖了吕布的墙角,让刘辩心里面觉得十分的不好意思,不对,是十分的痛快。

送客亭,离石县城向东十里处,十一月的寒冷十分的凌冽,但好在阳光充足,刘辩默默的把目光投向对面,那是一个胡子拉擦的男子,皮肤黝黑,满身尘土,好似从难民营里面出来的一样。如果不是确切的知道这个人是谁,刘辩指定不会想到这样的人会是以后的鲜卑首领,他就是魁头。

探查令丢过去,魁头的属性资料显示在刘辩的脑海里面,四维不算高,很中庸,没有一项达到六十的,但这并不影响此刻双方的俘虏交接仪式。不过让刘辩很郁闷的是最终魁头只是以两百匹马来交换骞曼,至于那一千多的鲜卑士兵,魁头不要了。

喂!明明你已经开价到价到五百匹战马,一千头羊,两百头牛和两千张羊皮来交换所有的俘虏,干嘛现在只要赎回骞曼一个人?那一千多的鲜卑士兵咋办?留给我回去用来种田嘛?

种田有什么不好的?种田流也是很犀利的。

显而易见,刘辩猜到了魁头此刻的处境,和连必定是死了,所以魁头才着急着要赎回骞曼,至于那一千多的鲜卑士兵,必定也是魁头准备不足,也没有时间来筹备物资,所以只好放弃了。

对此,刘辩能有什么办法呢?两百匹马,全部都是战马,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收获了,反正现在骞曼也残废了,一条胳膊没了,以后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了。就连此刻骞曼被押走的时候,他对上刘辩的目光都觉得浑身冰冷。

骞曼这孩子,以后估计是必定要活在刘辩的阴影当中了。

俘虏的交接仪式十分的顺利,尤俭带人领着两百匹战马直接回了离石县,而魁头那边也准备离开了。

见着魁头要调转马头,刘辩用胡语喊了一声:“魁头。”

魁头停住了马,他有些疑惑的看着刘辩,这疑惑或许是对刘辩怎么会精通胡语,他看着刘辩,略微张了一下嘴巴,却没有说出什么。转而魁头的目光落在刘辩身后的那一千多鲜卑士兵身上,他呼出一口气,显然心中是有些不甘的。

“以后若有需要,可以派人过来通报,我很乐意与你合作的。”刘辩说道。

魁头眯了一下眼睛,他有些惊讶,却也更加疑惑,“以后再说!”话音落下,魁头带人打马而去。

刘辩撇了撇嘴,一勒缰绳,“回了!”

俘虏交接完毕,与鲜卑人的事宜算是告一段落,而等待刘辩的事情还有很多,目前他需要先回到中阳县。离石县这边的事情也置办妥当,当天刘辩便率领队伍回了中阳县。窦忻和范稚早就接到了消息,中阳县城门口大把的百姓在等待,刘辩带领八十骑冲鲜卑人阵营,这样的壮举早就在中阳县传开了。百姓们欢呼的时候也有些悲痛,因为这一战伤亡好多兵卒,阵亡牺牲的兵卒遗体也早早的运回了中阳县,城中好多的家门口挂起了白帆。

刘辩等人一到中阳县城门口的时候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百姓们的呼喊,窦忻和范稚等一干官员的赞颂,城里面一时间热闹至极。难民们被疏散了很多,街道终于显得宽敞一些,刘辩独自一个人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享受着街道两旁百姓们热情的围观。可是在心底,刘辩却隐隐有一丝的不安,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刘辩立即调转了马头,他没有往着县衙的方向去。

“辩爷!”何安刚开口要提醒刘辩走错方向了,他却被荀谌伸手拦住了。荀谌摇了摇头,何安便不再开口。

刘辩最终来到了一座府院门口停下,动作利索的下马,然后走上前去敲了敲府院的大门。在刘辩的身后满满的站着很多人,有官员,有兵卒,有百姓,荀谌等人皆在其中。刘香儿站在人群中很疑惑的张望着,感觉到自己的手被牵住了,刘香儿转过目光便看见刘三儿那满是悲伤的神色,恍然间,刘香儿明白了什么。

“真是可惜!”史子眇叹了一口气,秦琅的死早就传到中阳县,秦氏得知之后已经几天没有出过门了,任谁都看得出来,秦氏正处于伤痛之中。而刘辩在这个时候来拜访,此举所谓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府院的门打开了,一个小丫头刚探出头就看见了门外面满满的人,她吓的叫唤了一声就急急忙忙的跑了回去。不一会儿,秦氏领着一干家仆走了出来。

秦氏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画面也是心中一惊,她那原本已经憔悴很多的脸上又增添了惊吓的神色,随即又急忙行礼说道:“民妇见过殿下,殿下凯旋而归,实乃中阳县大幸,奈何民妇身体抱恙,恕不能于城门口相迎。”

刘辩对着秦氏做了一个四方揖说道:“我有负夫人所托,特来请罪。”

“殿下何出此言?”秦氏问道。

“当日军队出发,我曾答应夫人承诺必定带秦琅安全回来,可如今我并没有做到,有负夫人所托,愿请夫人责罚。”刘辩此话一出口,秦氏的身体略微晃动了一下,在场的众人听闻无不惊讶。

“是小豆子命不好,从军者,战死沙场乃夙愿,殿下不必忧恼,我秦氏一族命数如此,殿下不必自责。况且殿下率领军队对抗鲜卑人,成功守住离石县,又亲率领八十骑冲阵,此等壮举必万世仰望,殿下何必为小豆子而特意屈尊于此?”秦氏的双眼又开始红了,在她心底对于秦琅的死的的确确十分的忧伤,纵使秦氏已经经历过太多的生离死别,却还是对小豆子秦琅这个秦家最后的男丁忍不住的悲痛。

秦氏也记得刘辩当初对她的承诺,此刻她觉得刘辩现在能够站在她面前承认并坦诚如斯,秦氏就觉得很满足了,她并没有把秦琅的死怪罪到刘辩的身上,相反的,秦氏更加能够理解刘辩心中的苦楚,也更加能够明白战争时候的残酷。

“当日我曾亲口允诺夫人,必定带夫人之子安全回归。今夫人高义,不愿责罚与我,然后心中愧疚无法言表,唯有一法可解我之愧疚。”刘辩说着便一甩身上的袍子,他单膝跪地严肃的说道:“我愿拜夫人为阿母,伺奉夫人终身,以尽孝义。”

刘辩此话一出口,众人皆惊,其中何安最为诧异的急忙跑到了刘辩的身边想要把他从地上拉起来,可是不管何安怎么用力,刘辩都不为所动。见着刘辩那满脸坚毅的神色,何安张了张嘴,他张嘴就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刚对上刘辩那冷峻的目光,何安果断很识相的闭上了嘴巴然后退了回去。

秦氏亦是心中震惊,她急忙上前扶起刘辩,忍着双眸流泪的冲动,秦氏声音变得略带沙哑的说道:“殿下万金之躯,民妇只乃一介平民,切不可如此。”

“夫人答应否?”刘辩目光灼灼,缓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