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六十五章 治军四步

一声殿下,一副从容,刘辩最后还是答应了秦氏的请求。

“既如此,民妇愿祝殿下此行顺利无阻,痛击鲜卑。”秦氏的目光变得朦胧起来,眼泪溢出来了,她的目光好似奢求一般的看着秦琅又说道:“但愿我儿能够平安归来。”

秦氏的模样让窦忻一阵动容,刘辩却是笑着说道:“夫人放心,我一定将他平安带回来的。”大概是有了刘辩的保证,秦氏点点头,仿佛是心中安定许多,她对着刘辩施了一礼便告辞离去了。

秦氏带着手下的管事离去了,秦琅却被她留了下来,显然秦氏的态度很坚定。秦琅有些怯生生的看着刘辩,但当刘辩的目光投下他的时候,他又急忙低下了头。

“你叫秦琅?可有小名?”刘辩问道。

“阿母常唤我小豆子。”秦琅稍微想了一下说道。

“小豆子。”刘辩好似品尝一般的琢磨了几下这个名字,随后他对窦忻说道:“劳烦窦公送小豆子去刘同营中吧!务必嘱咐刘同好生看护,不必苛刻。”

“诺!”

等到窦忻带着秦琅走了之后,刘辩忽然想起来他好像忘记了什么事情,对,他忘记了对秦氏和秦琅使用探查令了。虽然刘辩对这两个人完全没有任何的印象,可万一他们是可培养的英雄人物呢?那可是要招纳的,毕竟不管可培养英雄人物也好,还是英雄人物也好,主动投效的话都会使得天才地宝商店刷新物资的。中阳县现在缺的就是物资了,张辽主动投效的时候,可是让刘辩买了一波的丹药。

这下也没有心思睡了,刘辩想了想还是决定去找荀谌聊聊。荀谌现在每天都为了难民的事情忙到很晚,甚至一连几天都没有合眼,若不是有刘辩给他吃过醒脑丹、宁神丹和净心丹等丹药,提升了他的脑力、精力和心力,荀谌早就累得病倒了。

丹水已经制作出来,在难民当中也开始实施,若不是因为鲜卑人的军队突然杀到,荀谌都已经着实安排难民们回乡,眼下这件事情也只得拖一拖了。明天一早军队就要出发,随行的人已经确定,王越、刘同、刘新、张辽、尤俭作为武官肯定是要随行的,中阳县的治安则全部交到了范稚的手中。此外何安、夏恽、韩奕、窦谅都会随军出发,毕竟离石县的大小官员死了许多,离石县又刚遭受过鲜卑军队的袭击,多少是需要一些文官去安抚百姓的。

荀谌肯定是要留下驻守中阳县,这里的大小事务离不了他,窦忻也留下帮助他。史子眇肯定也要留下,中阳酒楼目前可是中阳县目前最大的伙食房了。罗畋自然也不能走,屯田地的庄稼还有多久才能够收获,可全指望着他了。周进也要照看中阳书院,如此中阳县中已经没有刘辩能够用到的人了。

王越剑术虽然高超,个人勇武自然不在话下,但在领兵上则逊色太多,好在他曾担任过虎贲将军,也算是懂些皮毛。刘同刘新两个人资质平平,张辽倒是不错的将种,奈何年纪尚小,军中威望不足,其他人要么压根不懂军事,要么也是平庸之姿,不能担任军中要职。

中阳县目前兵卒三千,但能够上阵打仗的只有原本的五百禁军,满打满算,刘辩还是决定带领一千人前往离石县支援,留两千新兵驻守中阳县,以备不时之需。既如此,中阳县诸多事物只得交到荀谌的手上,就目前而言,刘辩身边也只有荀谌一人可担大任,为此荀谌操劳不已,这也让刘辩对他愧疚许多。

刘辩去到荀谌住处的时候,荀谌也没有入睡,他见到刘辩前来也便放下手中的要务,两个人就着鲜卑人和赈灾的事情商议了一会儿,随后两个人则就地而眠。

天刚蒙蒙亮,范稚已经在城门口等候了,今天就是刘辨要带领军队去支援离石县的日子,虽然准备匆忙,但范稚心中对刘辨还是信心十足的。刘辨何许人也?那是大汉皇子中阳王殿下,江湖人称洛阳双豪之丹豪,道法加身,炼丹一绝,剑术高超,才学凌然,整个中阳县现在哪一个提到这位殿下不都是口口称赞。

范稚留守中阳县,他感觉到了刘辨对他无比的信任,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很重,但是范稚一点都不担心,他明白眼前的困难一定都会被解决的。范稚相信刘辨,相信他会带领中阳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范稚也相信这样的生活一定不会来的太晚的。

城中的百姓似乎已经开始起床了,所有人都明白今天会与往常有什么不同。窦亮今天起的也很早,他要随刘辨一起前往离石县,面对战争的恐惧和死亡的敬畏,窦亮心里面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余氏以及帮窦亮收拾好了东西,一个简单的包裹,一把长剑,就是这些。余氏嫁给窦亮已经有几年了,虽还没有诞下一儿半女,但是窦亮与余氏的感情很好,两个人相敬如宾。此番窦亮要随军,余氏心中难免有些担忧,她看着窦亮的目光都带着一丝的不舍。

“好了,我该走了!”窦亮的脸上露出一种宽慰的神色,他明白余氏心中的担忧,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让余氏放心。圣贤书只教了窦亮怎么做人做事,却没有教他怎么讨女欢心。

“恩!”余氏应答一声,她目光越加不舍的望着窦亮,“万事小心。”

“放心。”窦亮抛下面前的不舍,他快步走出了屋子,留着余氏一直跟到屋子门口,只见窦亮越走越快她才停住了脚步。

从屋子出来,穿过走廊,经过花园,路过前厅,窦亮看见他的父亲窦忻已经在这里了。看着窦亮已经收拾好,窦忻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父亲!”窦亮上前行李。

“刀剑无眼,务必珍重,凡事只需听从殿下安排。”窦忻说道。

“孩儿省的。”窦亮回答。

“去吧!”窦忻说道。

“诺!”

此时此刻的告别父母分离的场景在中阳县中不断的上演着,而告别父母的这些人都是军中的将士兵卒。自从王越遵从刘辨的安排在中阳县征兵开始,对于军队的训练虽然一直由王越着手,但是刘辨也没有完全的旁观。就兵卒训练上面的事物安排,刘辨就有一点新的想法,所谓治军四步,让准备去参战的将士兵卒在军队临行前拜别父母亲朋就是第一个。

清晨的太阳逐渐的升起,城门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原本中阳县的百姓,而更多的则是各个地方的难民,他们如今都聚集在城门口将要为刘辨的军队送行。今日的大道完全没有之前那么混乱了,街面干净,民众有序,所有人似乎都是提前商量好的一样,没有争吵,没有闲谈,都在默默等待。

“哒哒哒……”一串马蹄声响起,“殿下来了!”不知道是人群中的哪一位叫喊了一声,民众们纷纷张望起来,当即一匹白马出现在大道上,马上坐着一个矮个子,此人不是刘辨又是谁呢?

刘辨身后跟着夏恽、何安等人,个个神情严肃。一千兵卒的队伍随后而来,动作整齐,肃穆无比。民众们逐渐骚动起来,慢慢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的响起。民众的反应很快让军队肃穆的气氛消散,大概是因为和父母分别的伤感,而此刻兵卒们又恢复了以往精神抖擞的模样。而从始至终都比较坦然的也只有那五百洛阳禁军了。

“列队,唱军歌!”刘同扯着嗓子吼叫一声。

“狼烟起,江山北望……”是的,这就是刘辨给军队定下的第二个规矩,唱军歌,这一首《精忠报国》就成了军队每一位将士都必须学会的军歌,当然也是刘辨亲自演唱过的,为此他还让韩奕特意去找了几个会唱曲的伶人专门给将士们唱,好提升兵卒学的积极性。

激扬的歌声回荡在城中,兵卒们在唱,民众们也跟着唱,自从这首歌曲在军中流传开之后。中阳县本地的兵卒休沐日回家的时候也在教家中亲人,亲人再传邻居,如此口口相传之后,如今中阳县中不少人都会这首军歌。

“行军礼!”

军礼,代表了将士们的礼节与精神面貌,刘辨觉得见面就下跪这样的方式过于累赘,因为往往在战争时期,将士们身穿盔甲,不宜跪拜。如此刘辨就采取了华夏最流行的敬礼方式(动作参考解放军军礼),这种行李动作很快就受到了将士们的追捧。双腿并拢,脚后跟靠拢,腰挺直,抬头挺胸收屁股,左臂下垂紧贴身体,右手五指并拢,手掌向下,放于太阳穴处成四十五度。这样的军礼如今不仅在军中流行,现在很多男子小孩都纷纷效仿。

“告百姓!”

治军四步,这就是最后一步了,在刘同的话音落下之后,刘辨便开口了,一如往常一样,他的声音并不大,但绝对可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见,这就是修心功法神奇的地方。

“今有鲜卑人入侵西河郡,杀太守,伤百姓,恶心累累。而蝗灾之祸影响甚大,诸位都是这场祸灾之下的受难者,情非得已而到中阳县停留。若是日后愿返回家园,必定要先赶走入侵的鲜卑人。我初到此地并没有太大的贡献,只愿如今能够顺利驱逐鲜卑人而让诸位早日返乡。离石县遭此大难,非我等所愿,但鲜卑人气焰嚣张,离石县百姓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我愿领军出征,抵御鲜卑,救离石县与危难。诸位,珍重!”

“殿下!珍重!”民众们纷纷回应,跪地行礼者不在少数。

刘辨不再多停留,支援离石县迫在眉睫。此时荀谌来到刘辨的面前,窦忻和范稚跟在其后。看着荀谌,刘辨不由得一笑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了。”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