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一百零一章 袁绍的信

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一百零一章 袁绍的信

作者:cm厘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0: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得不承认,在刘辨的眼里面高柔把姿态放的很低,这便使得刘辨对高柔更为欣赏,遂他说道:“你当小吏,着实屈才,中山国内,你选地方,当为县令。”

“谢殿下?”高柔岂能是不识好歹之人,刘辨有意提携,高柔自然得接着,如此他便正式效力在刘辨麾下。

英雄人物:高柔,字文惠。

身份:士族。

年龄:年)。

性格:冷静。

四维:武力45,统率60,智力75,政治81。

品质:蓝色。

评定:良才,明者,贤者。

悟性资质测试:聪慧。

忠诚度:100。

特性:聪慧,虚实,看破,统筹,建设,能吏,郡官,徽税,忠义,忠君,死忠。

效忠:刘辩。

官位:毋极县令。

驻守:中山国。

提示:经服用全能造化突破丹已达到培养上限,不可培养。

——

高柔身为县令,起点不算低,当然也不算高,但他之前是一方父母官,可在地方上大力施展他的抱负。

至于中山国郡太守一类的最高地方官员的任命,刘辨也是把闲职许久的闵纯和耿武重用了,闵纯为中山国郡太守,而耿武也是为清河国郡太守。遂闵纯和耿武二人得以重用,不用再做冷板凳了。

事实上,刘辨其实没打算让这二人坐冷板凳,只是一直没有适合他们的官职可以安排而已。就算是如今刘辨封赏这二人为郡太守,可要论资排辈,论功勋能力,闵纯和耿武也是差了一些的。

只是因为一直把这二人闲置,影响不好,恐寒人心。再者冀州地方还需要冀州人士治理,刘辨这才让闵纯和耿武顶了上来。

不久之后,刘辨以清河国、巨鹿郡、中山国三个地方形成对安平国的包夹之势,出动大军十万直入安平国境内。

安平国守军面对来势汹汹的刘辨军一致的选择了投降,毕竟袁绍军势已经龟缩回了渤海郡,在清河国五中山国相继沦陷之后,安平国根本就没有能力阻挡住刘辨军。为了百姓不遭受战火的肆虐,也为了不让将士们白白牺牲,安平国望风而降了。

如此刘辨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安平国,他的十万大军也正式兵锋直指河间国,而河间国之后便是袁绍的根基渤海郡。如此一来,只要刘辨能够顺利的拿下河间国,那么渤海郡便处于危墙之下,袁绍的根基便暴露在刘辨的视野当中。

刘辨在进行了大军誓师总动员之后,他便任命高顺、刘新、张颌三蒋,共领大军十万,由田丰、董昭、沮授三人为军师,向河间国进发,刘辨本人则统领五万人马作为后军压阵。

刘辨军都快要打到家门口来了,袁绍这边可是乱成了一锅粥,虽然袁绍兵力尚且还有十万,但他麾下人心极其不稳,不少人已经开始暗通刘辨,以求后路。

且观袁绍在经历大败之后便一病不起,身子骨是每况日下,尤其是他胳膊上的箭伤一直不好,因为得病菌感染,反反复复,把袁绍折磨的可是不轻。在淳于琼败逃回来之后,袁绍贬斥淳于琼之后又怒

急攻心,吐血昏睡多日。再有周昂回来秉明麴义军之乱,高干身死,袁绍再一气之下就下令斩杀了周昂,可怜周昂就成了袁绍泄愤的冤死鬼。

袁绍的这一举动引得有些将士不满,毕竟周昂最多是失职之错,罪不至死,反倒是吃了大败仗,导致全军覆没的淳于琼最后是屁事没有,这叫人怎么觉得公平?

可要知道淳于琼这边死的人再多,那也没有袁绍的亲近之人死去,但是周昂这里,高干死了,高柔投降了,这叫袁绍心里面怎么不愤怒?周昂成了冤死鬼一点都不奇怪。

而后麴义军被一夜击溃,刘辨大军合围安平国,又要进军河间国,这等消息一件又一件的传过来直接就把袁绍气的又重卧在床,大病加深,多日昏睡。偶尔清醒时候便一直对妻子刘氏哭述。

我袁绍好歹也是一代人杰,如今为何会连连遭受挫败,当真是老天爷不公平,叫那刘辨小儿得势,我恨啊!好恨啊!

身为主公的袁绍都变成了这副模样,那让他手底下的人还怎么做事?

人心惶惶是正常的,有人对袁绍离心离德也是正常的,但越是危机时候,就越是展露人心和考验忠诚的时候,于是逢纪与郭图便站了出来,这两位谋士可谓是发挥此生所学和才能,向袁绍提出了两个很关键的建议。

刘辨军既然已经打过来了,那就只能够应战,倘若不应战,刘辨军就会直下渤海郡,到时候就会很被动,固守城池会遭受围城之困境,这是不明智的。既然现在还有河间国做缓冲,那便把河间国当做战场,需派遣大军去与刘辨军较量,不求击败刘辨军,但求拖住刘辨军,使得刘辨军无法顺利进去渤海郡,那便是战略上的胜利。因为刘辨军不会持久作战,刘辨的盘子铺的太大,只要他有一处环节出现坏点,那么他将会全面崩盘,介时我们就有机会了。

这便是逢纪提出的建议,他主张主动出兵,拖住刘辨军,而且要拖的越久越好。

袁绍一听觉得这主意可行,他便问了,那何人可以领大军与刘辨军一战呢?

逢纪便回答了,颜良、文丑两位将军勇武过人,都是可以领军对敌的。

袁绍同意了,他正要下令,可逢纪又说了,颜良、文丑这两个人的确是很勇武,但他们的智谋不行,与刘辨军较量的话,他们恐怕不是对手,所以还得派遣智谋人士去辅佐才是,在下不才,但愿往。

逢纪举荐自己,袁绍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可逢纪又说了,颜良文丑这两个人都是性格暴烈之人,而且还同气连枝,我担心到时候他们脾气上来了,我压不住,所以还得请一身份尊贵之人来军中坐镇,好压得住颜良文丑二人才是。

袁绍这一听觉得也有道理,颜良文丑二人都是他的心腹爱将,所以袁绍对这二人的脾气也是了如指掌。要放在先前,自然是袁绍亲自领军出征,有他在,颜良文丑二人自当不可能造次,可是袁绍不领军的话,颜良文丑二人在军中会如何行事,那就很难说了。

在这个时候,其实袁绍是有些气馁和尴尬的,他得重病不能亲帅大军,这才出现这样的问题。

不过逢纪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他说了,主公可让大公子袁谭挂帅印,便了压住颜良文丑。

袁绍心想这个

主意也好,在袁熙死后,袁尚幼小的情况下,袁谭也是袁绍身边最有指望的儿子了,虽然袁绍不喜袁谭,但他们毕竟始终是父子,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的,血毕竟是浓于水,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袁绍觉得这样可行,算算年纪,袁谭与刘辨也差不多大,袁绍因此就想知道他的儿子相比刘辨会是如何。

所以袁绍就同意了逢纪的建议,并且下令整令大军出征。

而后郭图又向袁绍建议说了,主公,咱们光出军还不行,当两路并进,派遣使者去公孙瓒那边,让他也出军。我们可以许诺公孙瓒足够的好处,再言明唇亡齿寒的道理,便不怕公孙瓒不出兵。

袁绍觉得很对,他这边被刘辨按在地上一阵猛锤,可是公孙瓒屁事没有,这怎么可以呢?袁绍心想不能够只有我一个人挨打,得把公孙瓒也拖下水才是,他觉得公孙瓒作壁上观许久,也是时候下场搞事了。

于是袁绍便听从了郭图的建议,他亲自给公孙瓒写了一封信,这信写的袁绍是声泪俱下,他不知道公孙瓒看了之后会不会感动,反正袁绍自己是挺感动的。

袁绍在信中大致写了这些内容:瓒啊!当初咱们十六路诸侯联盟共同讨伐董卓的时候那是多么的风光,可现在才过去几年?咱们的处境就变得如此不妙了啊!那刘辨小儿着实不把咱们两个人放在眼里面,抢了幽州又抢了冀州。现在冀州大半的地盘都成了刘辨小儿的,我干不过他是我自己技不如人,可当初咱们说好的一起搞事,你却是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搞得我十分的被动,我可以说我现在的困境有你一半的责任啊!

但是瓒啊!你是知道的,我这个人一向是非常大度的,之前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咱们就说以后。后面你可不能再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了,我已经到了快山穷水尽的地步,你必须要下场参合进来搞事了,要不然的话我这十有**就会被刘辨小儿给拿下。你要知道,我一但被拿下了,你也就玩到头了啊!

我便是你的前车之鉴啊!

所以,瓒啊!咱们要想玩的久,玩的爽,你还是得和我一起搞事才行。我现在的处境,你应该也是知道的,你总不能够见死不救吧!我答应你只要把刘辨小儿击败了,那咱们共分冀州,你拿大头,我拿小头,咱们通力合作,齐头并进,指定能行,把那刘辨小儿按在地上锤,你想想那画面,是不是很解气?很舒心?很快乐?

答应我吧!瓒!咱们才是一条战线上的,别人都是靠不住的,你可一定得来帮我,要不然的话,我一旦凉了,刘辨小儿就会盯上你可,那你离凉也不远了。到时候咱们在地下还能做兄弟,你看这样的结局是你想要的吗?

粮草物资,兵甲器械,美女珍宝,你需要什么你就说,只要你能在刘辨军的背后捅上一刀,捅他个半身不遂,那这些都不是个事儿,粮草这些事后我全给你包了,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如此,我便静候你的佳音了。

信的内容肯定不止这些,但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袁绍觉得他这信写的太好,派遣一般的人去送信他都不放心,便指名道姓的让郭图亲自去送,顺便充当一下使者。

郭图乐意领命,便领了十多个随从就出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