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四十一章 迁都长安

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四十一章 迁都长安

作者:cm厘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0: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董卓此人暴虐又蛮横,他要是想搞死谁,总归是有一堆理由的,朝廷群臣哪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违背他的意愿?

人嘛!总是惜命的。

可总还是有人不信邪的!

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在董卓回府的路上拦住了去路,此二人正是听闻了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来劝诫的。

周毖和伍琼两个人是董卓比较信任的人,当初董卓入了洛阳提拔了好多人,周毖和伍琼就在其中,他们为董卓办事还算尽心尽力,且想要借助董卓之手行使一些对家国有利的事情。

之前袁绍与董卓在朝堂上争锋,而后袁绍逃回到渤海郡,事后董卓不仅没有与袁绍计较,还封了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职位,这其中便有周毖和伍琼的手笔,是他们二人向董卓提出的建议。

此外,董卓后来又提拔了韩馥、刘岱、孔伷、张邈等等好多人担任地方重要官员,这些人也是周毖和伍琼举荐的。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周毖和伍琼来劝诫,冠冕堂皇的说了一大堆,可董卓一句都没有听得进去,相反的,董卓是越听心里面越烦躁,脸上更是怒气一片。

“够了,你们说了这么多,是怪咱家不顾百姓黎民吗?”董卓很是粗暴的打断了周毖和伍琼的话术,董卓满脸怒色的伸手指着二人说道:“咱家是为了天下大计才做出如此决定,迁都长安乃顺应天命,难道咱家还得去在乎那些愚蠢的百姓的想法吗?你们两个人做的那些事情,咱家没去找你们,你们都先来找咱家了。当初你二人举荐的那些人,如今他们明目张胆、大张旗鼓的兴兵讨伐咱家。咱家对他们也不薄了,可他们却是恩将仇报,看来你二人也是与他们一样,串通谋反,背叛了咱家!”

周毖、伍琼这一听顿时吓的面色煞白,心中震惊,他们正想自辩清白之时,董卓却是抢先大喊道:“废话不必多说,来人,将这两个贼子给我推到午门去斩首示众。”

广个告,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冷汗从背后留下,周毖和伍琼急的大喊冤枉,可是董卓根本不听,这两人不多时就被小卒给带走了。没过多久,洛阳百姓便纷纷谣传开,城门口上面挂了两个人的首级,据说是当官的。

周毖和伍琼一死,朝堂文武百官就更加没人敢反对迁都一事,大家都纷纷害怕惹怒董卓而丢了性命。

第二天董卓便直接开始迁都之举。从洛阳迁都到长安,这一路上消耗粮草物资钱财甚多,董卓为了填补上这个空缺想了不少法子。

先是洛阳内富豪甚多,董卓给这些富豪封官赐爵,然后向他们索取粮草物资。

接着凡是与袁绍等反贼来往密切的,有通敌之嫌的,尤其是袁氏门生。董卓下令直接把这帮人给诛杀干净了,然后抄略他们的家产以供军用。

张济、樊稠、李傕、郭汜这些人就按照董卓的命令去办事,有些不愿意当官的富豪也被强行封官,大量物资被豪夺。更有不少明明与诸侯联盟军毫无关系的人也被污蔑冤枉,抄家砍头,宗族被灭。一时间整个洛阳城都陷入一种死闷的气氛当中,人心惶惶,哀怨四起。

洛阳城里面很多的百姓不愿意跟随董卓离开,董卓便下令焚烧百姓的房屋,

百姓们没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也就不得不跟随董卓迁都。

吕布奉了董卓的命令保护刘协、嫔妃、文武百官先行从洛阳出发,李傕郭汜等人则是驱赶百姓跟随,百姓全都由董卓的兵卒看押,一部接着一部,整个队形拉的老长,浩浩荡荡,绵绵不绝。

在这迁都路上,董卓的兵卒经常欺压百姓,强抢民女,至于抢夺百姓的粮食更是常事,以至于不少百姓还没有抵达长安便死在了路上,漫野中百姓的尸体也是不计其数。

董卓敛财的手段近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他在等着洛阳城的百姓都离开之后便下令让张济、樊稠领兵,直接去挖掘皇帝、嫔妃的陵墓,以盗取陵墓中的金银财宝。所谓上行下效,张济、樊稠手下的小卒连普通百姓的坟墓都不放过,只要是能够挖掘盗取的都弄的一干二净。完事之后,董卓又下令放火烧成,原本繁华不已的洛阳城很快就陷入大火当中,城中房屋甚多,火势起来之后,那火焰格外猖狂,烟雾冲天,就连方圆百里内的地方都成了火海。

大火一连少了好多天,直到可燃物烧尽了才逐渐熄灭,可怜洛阳巨城被董卓销毁殆尽。

而董卓却是美滋滋的亲自押送装满财物的马车往着长安的方向而去,那马车数量庞大,足足有千余辆,这足以说明董卓这一番敛财有多么的成功,洛阳城的钱财珠宝几乎尽在他手。

董卓这边撤了,可是便宜了军势凶猛的孙坚。

孙坚自斩杀了华雄之后,进军越加的勇猛,势不可挡,他进军到大谷县的时候,大谷县的守将赵岑因恐惧孙坚勇武,又担心没了援兵,他便主动向孙坚投降,把城池给献了。

此后孙坚这一路军是再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一路通常的抵达了洛阳。当孙坚的军队来到洛阳城外的时候,孙坚一眼望过去便可以看见整个洛阳城火势冲天,并且被烟雾包围,黑烟到处弥漫,整个方圆百里是连个野狗的叫声都听不到,场面令人十分震惊又恐惧。

见到此景,孙坚心中悲痛,他心想自己是为拯救汉室而来,却不曾想汉室京都却遭此劫难,洛阳百姓流离失所,家破城也破,先前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余流水,终究都是徒劳。

孙坚越想心里面越悲痛,他痛哭流涕,大声哀嚎,而后程普、黄盖、韩当等人便组织兵卒从南门开始灭火。大火已经烧了几天,火势又减小的趋势,这便有利益孙坚军灭火。只可惜好不容易等着大火被扑灭的差不多的时候,孙坚进了洛阳城入眼看到的都是一片废墟,他印象中繁华的洛阳城再也没有了,京都盛事已经成了过眼云烟,除了一片焦土,什么都没有剩下。

且说虎牢关的主将徐荣收到了董卓派人送来的秘密信件,董卓在信中要求徐荣撤离虎牢关,却是要把吴匡、张璋二人留下来继续死守虎牢关,并且只留给吴匡、张璋二人千余兵卒。

看完秘密信件的徐荣满脸的无奈,他知道董卓已经起了疑心,说到底还是不相信吴匡、张璋这些旁系部队。西凉军才是董卓的嫡系部队,深得董卓信任,至于其他旁系部队,董卓都保持着质疑态度。

要知道周毖和伍琼都被董卓杀了,吴匡、张璋二人怎么还能够得到董卓的

信任?

徐荣无奈,他知道吴匡、张璋二人这是被董卓抛弃了,若是他们死命坚守虎牢关,或许还有可能重新被董卓信任,但徐荣也知道董卓现在的举动无疑是要把吴匡、张璋二人往死路上逼,逼的越近,他二人则越加会反叛。

猜测到结局的徐荣也无可奈何,有心无力,他不得不按照董卓的命令行事。在留下金银钱财千两之后,徐荣便寻了个理由单独带领撤离了虎牢关,他得去和董卓汇合,而他唯一能够给予吴匡、张璋二人保障的便是充足的粮草了。

徐荣这一走,吴匡、张璋二人已经是心有所悟,千余人守一个虎牢关,面对数十万人的诸侯联盟军,这要怎么才能够守得住?

“相国,果真是抛弃咱们两个了。”吴匡说道。

“那咱们如今该当何去何从?”张璋问道。

“既然相国这边不行,那就只有投到诸侯联盟军这边了,不然的话,咱们还能去哪里呢?”吴匡如此一说,张璋皱起了眉头,他保持沉默便是赞同了吴匡的言论。

但要说投降也不是随便就投的,赵岑一点反抗都没有的直接献城投降,他虽然受到了孙坚的礼遇,却没有得到孙坚的重用。吴匡、张璋二人先前追寻大将军何进,后来又投在董卓麾下,如今他们要想再投诸侯联盟军,那必然得受到诸侯联盟军的重视才行,要不然的话,谁会看得上他们呢?

所以一开始吴匡、张璋二人凭借着千余兵卒坚守虎牢关,且足足死守关隘半月有余,使得诸侯联盟军寸步未进。

一直等到孙坚攻克洛阳城的消息在兵卒中传开来的时候,吴匡、张璋二人才正式向诸侯联盟军投降。他们这番投降是表达了一个态度:不是我们不能够打,还是董卓跑了,洛阳没了,我们打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只好投降了。

果不其然,吴匡、张璋要投降的消息刚被袁绍这帮诸侯们得知,诸侯们一下子是喜上眉梢,虎牢关只要一投降,那便预示着同往洛阳的大门已经打开了,自此诸侯们便可直达洛阳,道路通畅。

所以对于吴匡和张璋的投降,袁绍极为高兴的表示愿意接纳,其他诸侯纷纷附和,攻打虎牢关这么长的时间下来,没人再愿意多流血,毕竟诸侯麾下的兵卒都是要钱财养着的,死伤一个可是损失一个。

接纳降兵,必然给予优待,正当袁绍等人沉迷喜悦的时候,刘备提议说道:“既然吴匡、张璋二人愿意投降,那应当给予这二人赏赐,他们过去的种种不应追究,若他们愿意为振兴汉室出力,也应当接纳才是。”

刘备的话得到了不少诸侯的赞同,但有人对此却是极为愤怒,这人便是何安。

何安伸手指着刘备就大喊道:“吴匡、张璋二人是为贼子,他们依附董卓,多行有大逆不道之事,岂能够轻易饶恕?再者,这二人与我有杀父之仇,此仇不共戴天,我必要斩此二人头颅,以告慰我父亲在天之灵!你为吴匡、张璋二人求情,是何居心?还是说你要与我做对?”

何安喊的是口水横飞,面露青筋,他瞪大了双眼,还撸起了袖子,那模样似乎是只要刘备敢稍稍应承,何安便敢直接上去揍刘备一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