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三十二章 胡轸初战得胜

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三十二章 胡轸初战得胜

作者:cm厘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0: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盟约有了,袁绍又制定了军法规矩,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国有法纪,军有严刑,众人皆纷纷应下。

而后未过两天,探马来报董卓出兵洛阳,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将胡轸领兵三万前往汜水关把守,另一路由大将华雄领兵三万直往鲁阳城而去。

军帐中众人惊疑不定,袁绍知道这个时候他身为盟主理应有所定夺才是,遂安抚众人一番后说道:“鲁阳城那边是我弟袁公路与孙文台的军队驻扎的地方,现在就命你们二人火速回去接战,孙文台为先锋,袁公路总督粮草,而后接应。”

袁术袁公路,按着族谱他的确是袁绍的弟弟,但实际上袁术一直看不起袁绍,觉得袁绍是庶出,但此时此刻,袁术不好拆袁绍台,他没咋好气的答应了。

孙坚孙文台,江东猛虎,每每作战身先士卒,十分悍勇,他领兵前来会盟都是杀过来的,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都被他弄死了,使得董卓没办法把刘表派出去当了荆州刺史。

间接而言,孙坚成就了刘表,可是刘表……算了,历史剧情太狗血,没啥好提的。

听着可以当先锋,这对好战的孙坚而言无疑是个好事情,况且孙坚衷心汉室,早早就想出去和董卓的军队干架了,所以他断无拒绝的道理,欣然领命。

袁术和孙坚离开之后,袁绍又说道:“我知道诸侯当中有些公卿不是把部队驻扎在这里的,不如你们就各自先回到各自的驻地,据守关隘,而后等候时机,伺机进军洛阳。”

袁绍都这么说了,于是孔伷、马腾、孔融、陶谦、韩馥这些人便纷纷得令而走。

大家伙出来混都是要面子的,当然也是要命的,这下真的要打仗了,自然是先得回去守好驻地,保住性命,而后赚取面子的嘛!

此刻还留在军帐中的诸侯都是带着部队驻扎在酸枣县的,袁绍便看向小老弟曹操说道:“咱们现在还需要有一位先锋领军前往汜水关挑战,若是能够获胜的话,那么将会大大的提高我军的士气啊!”

曹操这一听觉得十分的有道理,然后他和袁绍的目光都同时看向了何安。

何安被这两个人盯得有些毛骨悚然,但他不是软柿子,也不是出头鸟,更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未等郭嘉暗中给何安传话,何安当即便说道:“胡轸此人我都没听说过,想必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我并州军不屑于与这等无名之辈交战,所以此等头功就让给诸位了。”

何安说的虽然是推托的话,但他话音里面带着一丝嘲讽的意思,众人听了眉头一皱,合着你并州军只想打有名望的敌将,这等无名之辈就只配我们打呗?

身材高大、眉目有神、神情倨傲、孔武有力的关羽适时的冷哼了一声,众人当即收敛脑子里面不成熟的嘲讽想法,此人神勇,不能招惹,并州军强劲,更不能招惹,不是我们怂,一切都只是给河北王面子罢了。

何安不下套,袁绍和曹操稍稍都有些失望,不过还是有人下套的,河内太守王匡就站了出来说道:“留着并州军与董卓主力交战也好,我愿为前部先锋,为盟军扫清障碍。”

袁绍尴尬一笑说道:“你真是忠义勇猛之人啊!我知道你手下良将甚多,这先锋的最佳人选便

是你了!”

话分两头,董卓自从掌握朝廷之后,也是重用了不少有名望的良臣,也下达过一些对大汉王朝有益的政策,但是绝大多数还是他出于他想要称霸天下的私信。董卓原本是在凉州厮混的,心想着以后在凉州当个土霸王也就满足了,哪料到大将军何进召他进洛阳,这便勾出了董卓进取朝廷的野心。当时十常侍乱政,董卓恰巧在郊外迎接到了刘协,这便给了董卓很大的惊喜,而后、进了洛阳城之后,事情便开始顺着董卓希望的方向发展。

董卓先是收服了吴匡和张璋,进而收拢了何进、何苗的军队,这便奠定了何进掌控朝廷的决心。而后董卓又收服了吕布,吕布反间除掉了丁原,这又巩固了董卓的地位,使得他膨胀无比,天天是酒宴不断,终日享乐不疲。

董卓这边正玩的正嗨,忽然探马来报说关东中原各地诸侯共同兴兵来进攻洛阳,搞得董卓心里面既愤怒又无奈。

河东郡那边战事本来就不利,他好不容易才和并州军和谈,河北王惹不起,难道诸侯联盟也惹不起?

董卓最为不爽的是这些诸侯里面还有不少他提拔过的人,提拔了这些人,这些人不仅不感激,反而来讨伐他,这让董卓怎么忍得了?

老子这吃着肉唱着歌,饮着美酒摸着美女,突然一众诸侯就要来打老子,这帮人真就一点都不考虑老子的感受吗?

遂董卓火速召集麾下众人商议对策,按照他话语里的意思就是老子要出去砍人,你们谁带头?

老大都发令了,小弟们当然不会怂,身为董卓麾下的头号打手吕布便最先表明了态度:大佬,要去砍谁?看我方天画戟、赤兔马,分分钟教他做人!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第二号马仔华雄也不甘示弱:大哥,杀鸡焉用宰牛刀,就让我先带头冲锋!

三号小弟胡轸也参与进来:老大,这点小事我出去转一圈就能够搞定!

有时候小弟们太多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比如董卓此刻就有选择困难症了,这些小弟一个个的都很能打,不管派谁去都会让其他的小弟寒心。于是选择困难的时候,董卓就让李儒站出来说话。

李儒知晓董卓心思,他分析了一番局势,然后就建议华雄领兵去搞一搞鲁阳县,胡轸领兵去镇守汜水关,至于吕布,这等猛将驻守洛阳即可,毕竟董卓的安危也是很重要的。

董卓遂听取了李儒的建议,华雄和胡轸各自领兵而走。

且说河内太守王匡领命为先锋,他回去之后整顿兵马,打算第二天去进攻汜水关,可谁知道济北相鲍信想要抢夺他的功劳,鲍信命令他的弟弟鲍忠悄摸摸的领兵三千先行出发了。

关于鲍信,此人在董卓刚刚入洛阳的时候就想搞死董卓了,只可惜当时他势单力薄,所以想要联合其他人一起搞事,不过王允和袁绍都不太积极,鲍信孤掌难鸣,一气之下便去了济北。

等到曹操发檄文的时候,鲍信是最为响应积极的,他第一个就领兵从济北出发,前来酸枣县汇合。原本鲍信早就打算好等到战斗打响之际,他要第一个充当先锋,与董卓军一较高下,但却不曾想当日是让王匡抢占了先机。

鲍信与王匡交往多年,彼此熟悉,先锋被抢这事让鲍信事后越想越窝火

随即他便不管盟主袁绍的命令,自行做主就让鲍忠领兵悄摸摸的走小路去攻击汜水关了。

鲍忠是什么角色?武艺和智谋或许是有一些的,毕竟鲍信不是庸才之辈,他的弟弟鲍忠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只是在刘辩的招揽列表里是没有鲍忠的一席之地的。大体上鲍忠只能算是个三流角色,或许还要差一点。

胡轸这边刚刚领兵抵达汜水关,风尘仆仆一路赶来,脚步还未有停歇,水都还没喝一口,忽然就有小卒来传报说关下面有人来挑战。

干特么的,打个仗至于这么拼吗?都不让人休息的吗?

胡轸心里面火大,他亲自领兵出关与鲍忠双双摆开阵势,双方各有气势,战事一触即发。胡轸作为守将他率先喊话,其喊话内容脏字连篇,鲍忠也不怂,同样用友好而亲切的问候对方母亲的言论来反击。

双方你来我往,骂的是一阵口水遍地,互相嘲讽是阵前必备环节,也是将领的基本素质要求,等着双方骂的差不多了,也就是时候开打了。

胡轸拍马提枪冲刺,鲍忠举大刀招架,这两个人打口水仗的本事是相差无几,但真要论手上功夫,鲍忠还是差了胡轸许多。几个回合之后,胡轸直接刺翻鲍忠,在把鲍忠枭首之后,他直接领军冲锋。

鲍忠死了,他的部队便没了指挥,士气大跌,很快就被胡轸的兵马冲杀的七零八落,死伤无数,投降者大片。

胡轸第一战得胜,遂派人把鲍忠首级送到洛阳去报功,董卓看到之后是极为高兴,他心想咱家干不过并州军,还干不过你们这帮乌合之众吗?

事实上河东郡的战事,刘辩并没有尽全力,而董卓亦没有派出主力,双方处于一番试探,只不过牛辅实在太衰,加上刘辩暗中联合白波军,这才让牛辅吃了大亏。

一边不顺,一边得利,高兴之余的董卓便加封胡轸为平东将军。

鲍忠挂了,消息传回来之后,鲍信是懊悔不已,内心悲痛。而王匡那边是一阵惊讶诧异,他当即按兵不动,并且派人禀告袁绍说了一番鲍信的坏话,大体意思就是鲍信不听军令,自行出兵,结果搞得损兵折将,折损士气,眼下时候也快要进入冬季了,不宜再动兵,大军得修正几个月。

袁绍也是无奈,他答应了王匡的要求,对于鲍信也没有处罚,毕竟鲍信当年与袁绍同处西园八校尉,情谊是在的,面子也是要给的,这事也就按下不提,不了了之。

胡轸这一路战事顺利,华雄那一路却是与孙坚僵持起来,双方虽有试探,但不曾爆发大规模的冲突,正恰冬季来临,双方纷纷罢兵修正。

何安这边得到鲍忠挂了的消息,他对郭嘉唏嘘不已的说道:“真是可惜了,好端端一个人就这么死了,你说这个时候咱们是不是去把鲍信给挖过来?”

鲍忠虽然是个三流小武将,但何安照样与他喝过酒,诸侯联盟军里面这些人,但凡能够报的上名号的,何安都已经打过交道,哪些人好说话,哪些人不好说话,何安是一清二楚。原本何安就有挖鲍忠的打算,不是因为鲍忠能力差,职位低而好挖,而是因为鲍忠在喝酒时候明确表示过他想去并州为刘辩效力的意图。

但现在,鲍忠死了,何安心里有些受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