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十八章 檄文起

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十八章 檄文起

作者:cm厘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0: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着兵卒说完战报,董卓好一会儿还处于懵逼状态,咋个突然就大事不好了?

董卓怎么都没有想得明白,明明前几天牛辅还传信来说战局对峙,一切都很正常,忽然的就传来牛辅战败的消息了?早听闻过并州军强劲无比,可也没有这么夸张的吧?

难以置信的神色浮现在董卓的脸上,他暴怒而起嘶吼着,“可恶!刘辩小二胆敢欺我?”

难以置信的神色也浮现在李儒的脸上,他完全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这就高的李儒心里面很纳闷了。

牛辅率领的五万西凉铁骑和四万并州军在河东郡对峙,按照李儒的猜想这一场军事行动只不过是刘辩在迷惑董卓而已,刘辩要的肯定不是河东郡,此举有声东击西之嫌疑,直到目前为止,李儒的这番假设都是正确的。可突然的有消息传来说牛辅军战败了,董卓懵逼,李儒也很意外,难道说并州军真的要搞事情了?

“此消息可是牛辅中郎将传来的?”李儒疑惑的问道。

董卓面色一紧,那传来兵卒整个人瞬间一怔,他慌张答道:“到不是牛中郎将传来的,但城中百姓都在传。”

这一听闻,李儒恍然领悟,他对董卓说道:“相国,此事有所蹊跷,既牛中郎将未有战报传来,那此番消息是否确切还有待确认,但城中百姓人人在传的话,在下以为十有**是有人散播谣言!”

“岂有此理,到底是何人如此大胆!”董卓或许是认为李儒说的有点道理,于是他顺势大喊两声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当然董卓是不会对着李儒喊的。几乎是瞬间换上了另外一副面孔,董卓笑眯眯的继续对李儒说道:“务必把这事情给查清楚,文优,就交给你去办了。”

“诺!”李儒领命而走,他一边走一边暗自嘀咕:这破事要怎么查?派人去牛辅军中打探一下就是了,是不是真的兵败一探就可以知道。至于城中百姓是不是在散布谣言,管他呢!就算是真有人散布谣言,这特么的也查不出来呀!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李儒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目前的确是在董卓麾下效力,还娶了董卓的女儿,自然要适当的尽心尽力办事,要不然依照董卓那暴虐的性子,一旦他不爽了,李儒也没什么好果子吃。李儒是机智的,可董卓也很机智,但凡他看得上的人总归要来一手嫁女儿的戏码,若是女儿不够,就誓为父子,吕布可就是这么被董卓牢牢抓住忠诚度的。

娶董卓女儿这事可这怨不得李儒,董卓这家伙实在太强势了,李儒压根就不敢反抗,毕竟他实际上是为刘辩效力的。这年头内奸可没那么好当,一旦身份被揭露了,那便是死路一条。说实话,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儒常常思考自己的后路,就连以后死了要埋在哪他都想好了。

但说起来李儒这个内奸可是相当尽责的,他为刘辩做的事情可谓是相当的多,那么朝廷官员之所以能够顺利的离开洛阳,少不了李儒的通风报信,而史阿等人能够在洛阳内行动,自当也是有李儒的策应。就连董卓下令搜捕卢植的行动未能够成功,也是有李儒埋下

了迷雾弹。

殿下,往后你可不能够负我啊!

李儒的胆子并没有多大,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周旋也是一件十分胆战心惊的事情,好在董卓的二女儿生的还算有点姿色,使得李儒心中多少有点安慰。

出卖董卓,还睡了董卓的二女儿,其实李儒也是有些愧疚的,但在董卓和刘辩之间,选择哪一位做主公,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把思绪拉回来,李儒知道眼下不是该想着这些乱七八糟事情的时候,他得尽快把正事给办了。

“放他娘的狗臭屁,并州军压根就没有出过营寨,什么我们就被打败了?”牛辅在营帐里面气愤的大喊大叫,李傕郭汜等人面面相蹙,都是一脸的疑惑。

近来谣言四起,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都说是并州军打败西凉铁骑,说牛辅被打的四处逃窜,说河东郡已经被并州军给占领了。谣言已经在河东郡传开了,百姓欢呼雀跃,但牛辅军却是军心涣散,最让牛辅觉得气愤的是谣言已经传到了洛阳,也传到了董卓的耳中。

面对李儒派来的人,牛辅除了大喊大叫之外也没有其他的方式来否认了,他觉得很冤枉,心中委屈的要命。若是真真实实的被并州军打败,那牛辅也就无话可说,可两军对峙至今根本一场仗都没有交过手,又哪来的胜负之分?

李儒派的人被赶走,牛辅坐在营帐中气喘吁吁,他实在是气不过,已经冒出了出军干一波的念头,但牛辅又有一种直觉,若是此番出军了,十有**是会中了并州军的计谋。

谣言四起的目的是什么?离间牛辅与董卓的关系?还是激将牛辅出动出军?

牛辅虽然没多少谋略,可他领兵征战许久,还是有一点战场直觉的。牛辅心道当下唯有继续苟着才是明智之举,贸然出击不是良策,万事还是听凭相国处置吧!

与牛辅核实过消息之后,李儒越发肯定是有人在故意的散播谣言,其目的到底是为什么,李儒暂且没有猜测出来,但他可以肯定绝对不是单单的为了离间董卓和牛辅。牛辅也是董卓的女婿,他跟随董卓许久,衷心肯定是有的。董卓对牛辅那也是相当的信任,要不然五万西凉铁骑也不会让牛辅掌控。

也不可能是单纯的激将,李儒认为牛辅这种人,压根就不需要什么计策,只要军队拉上去,都不用勾引,牛辅就会正面刚过来。对付牛辅,用计策纯粹就是浪费,那么谣言四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李儒也很费解。

有一点李儒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煽动民心,但实际上董卓如今已经很不得民心了,简单来说,民心都不用煽动,那是有大把的百姓很不得董卓立即死,原地爆炸以及自挂东南枝。

李儒疑惑的同时,董卓也在疑惑,不过疑惑归疑惑,既然牛辅并没有打败仗,那董卓就放心了,至于谣言什么的,董卓觉得有所谓吗?

然而令董卓没有想到的是谣言四起的结果却是引发了更大的动、乱,当并州军击破西凉铁骑的谣言传遍天下的时候,各个地方势力也起了不

同的心思,其中想乘机搞事情的人可不在少数。

先是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三公文书散发到各地州郡,陈述董卓的罪恶,呼吁各地起兵反抗董卓。其后曹操也发起矫诏,令人传到各地,他还在县衙门口竖起一面招兵的旗帜,上面书写了“忠义为民”四个大字,随后四远之内就有数百上千的义士来投靠,其中便有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纯和曹洪这些曹操的宗氏兄弟。此外还有卫兹,李铭和乐进三人。

卫兹乃是陈留富商,举过孝廉,平日里就仗义疏财,远近闻名,曹操找他合作,卫兹未有犹豫就答应了。

李铭乃是陈留县尉,他还是李典的父亲,曹操寻李铭共事,李铭认为曹操此番是行义举也就答应了。至于李铭并未有因为李乾、李整和李典而就投效到并州,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人各有志而已。

至于乐进,此人身材短小精干,双目炯炯有神,行走步伐甚是矫健,举手投足有板有眼,他是主动来投效曹操的。曹操刚一见到乐进的时候就认为此人非比寻常,随后又见乐进演示武艺精湛,身手敏捷,于是便令乐进为其帐前吏。

曹操这边有动作,袁绍那边自然是不会甘愿落后的。自袁绍从洛阳逃回到渤海郡之后,董卓出于稳定朝政的目的,并且显示他的胸襟宽广,他下令对袁绍的错失不再追究,并且加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有了地盘的袁绍便开始招贤纳士,招兵买马,袁氏四世三公,那人脉资源可谓是相当的多。袁绍的队伍逐渐壮大之际,他麾下的猛将良臣也有不少,颜良和文丑二人都由万夫不当之勇。当初与袁绍一起在洛阳做西园八校尉的右校尉淳于琼也投到了袁绍的麾下,与淳于琼一道而来的还有许攸。

许攸此人可是干过大事的,当初谋划废了汉灵帝刘宏的参与者内就有许攸一个,而许攸年轻的时候还与袁绍、曹操等人是好友,并且在洛阳跟着袁绍做过事,如今他便在袁绍麾下当个谋士。

当曹操的矫诏传到袁绍这里的时候,袁绍找许攸一合计觉得这事非常的有搞头,于是袁绍领兵与曹操回合,这哥俩计议一番又发了檄文,檄文内容大致是这么说的:袁绍、曹操等众人布告天下忠义之士,董卓这家伙本来只是凉州地方的一介豪强而已,他依靠自家的猛恶势力而渐渐攀附朝廷,然后乘着近年来宦官作乱而伺机夺取了朝政。董卓这家伙在朝堂上横行霸道,借助军力强势而害死了朝廷忠良大臣,放纵兵卒残害百姓、搜刮财物、欺男霸女,还任意霸凌宫中女婢、夜宿龙床,这些大逆不道的罪行非常的人神共愤。如今我们这些人奉令天子的秘密诏书而汇聚大汉天下的良将忠义之士,各自带领正义的军队,发誓要扫清大汉天下这些欺民霸世的贼子,剿灭那些颠覆大汉王朝的贼众。希望各个地方的诸侯和郡守,都能够本着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心愿,与我们一起共同举兵,征讨国贼,这也便可以匡扶汉室基业,又可以安抚各地百姓,得到檄文的众义士可立即领兵到酸枣县来集会。

恰巧不巧,刘备也得到了这一篇檄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