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十三章 退婚与相亲

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十三章 退婚与相亲

作者:cm厘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10: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有任何的波折可言,何咸被砍了,尸体被埋在中阳城外,埋的特别的深,陈到亲自填的土,填的很用力。

尹氏成功的活了命,黄忠不忍这位美艳女子年纪轻轻就赴死,便答应纳尹氏为妾。尹氏进黄家的门只是走个过场,大操大办是不可能的,刘辩都没有亲自赴宴,郭嘉作为代表做了个表面功夫,倒是黄叙与黄舞蝶对尹氏的进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黄忠如今这年纪,努力奋斗一番或许还能够搞大尹氏的肚子,所以黄叙和黄舞蝶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可以有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欺负了,想法就是如此的简单而直接。

尹氏如今能够嫁给黄忠为妾便是在并州有了依靠,妻这个身份她是不用想了,不提刘辩不同意,黄忠也不会同意,这位武将对原配思念至深,从这么多年不续弦就可以看出来。往后老老实实在黄家安身,尽力打理家院,服侍黄忠,关心黄叙和黄舞蝶,那么尹氏还是会有个稳定的生活,了此余生。

说到底尹氏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纵使美艳,那也是个美艳的普通女子,以稳定生活了此余生,她是可以接受的。可对何秀儿来说,她却是不能够接受的,在书院里面住了一些日子,不说刘辩一次都没有去问候,还一直被夜阑盯着,叫何秀儿心里面很是不自在。

可是不自在又能够如何?被废立的皇后在并州根本没人搭理,如果不是有刘辩在,或许姿色极高的何秀儿早就被某些心思不正的人给搞走了。何秀儿是有自知之明的,她知晓刘辩对她的好,也知晓唐瑛、刘香儿等人是真心实意的关心她,更知晓秦三儿这小子当初说的那些冒犯她的话,十有**都是刘辩教唆的。

没见着挨过大棒的秦三儿没几日就外出蹦跶去了,跑那叫个欢快无比,俨然没有半点挨过打的样子,何秀儿只偷偷瞧了一眼,心里面就气的慌。原本何秀儿还担心秦三儿被刘辩打坏了,殊不知却是有被糊弄的成分在,反正何秀儿是以为被糊弄了。

兰心的死到现在都让何秀儿心中有怨,但她又能如何?与刘辩争辩反抗吗?

要是争得过,兰心都不用死了,何秀儿对此也是又自知之明的。

来了并州这么久,何秀儿大体已经接受现实,多多少少的也不再提让刘辩打回洛阳登基为帝这些话了。深宫中待久了的何秀儿对宫外的事物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好奇心的,把幽怨埋在心中,表面装作无视的何秀儿也会在书院里里外外走走看看。夜阑护卫尽心,学子们也很恭敬,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何秀儿也是如此。

书院每年每个季度都会收养孤儿,这是刘辩今年新定的政策,中阳书院另立别院,称之为孤儿院,专门收养孤儿,待长大成人为刘辩所用,亦可被富家氏族领养,福利性质比较高,以让无父无母的孩子们有个活路。

近日与刘辩关系较为冷淡的何秀儿便前往孤儿院看望孩子们,这些孩子最小的还在襁褓里,最大的不过六七岁,超过八岁就得转去书院读书了。

何秀儿如今这年纪,正是母爱泛滥的时候,或许是因为不能在刘辩身上释放过剩的母爱,何秀儿对这些孩子们特别的关爱,大体有种旁人虐她千百遍,她待孩子们如初恋的心态。

我越心痛,我就越爱你!

其实这已经在变态了!

何秀儿关爱孤儿这事对刘辩来说算是一个好的开端,事实证明女人就不能够闲着,闲着就会胡思乱想,然后瞎搞胡搞。忙碌起来的何秀儿没有剩余的精力去想其他的心思,那自然鸡犬安宁。

另外也因为何秀儿关爱孤儿使得众多学子对这位被废皇后改观不少,学子们的赞扬和吹捧自然会使得何秀儿飘飘然,女人的对比心思也重,下意识的何秀儿就想与秦氏做比较,借于她从刘香儿等人口中听来的关于秦氏的事迹,何秀儿感慨良多。

秦氏能够打理书院和织造厂,撑起书院的半边天,这是让何秀儿无比倾佩的,同时她也暗暗有些不服气。

你既然能够做好,本宫难道就做不好吗?

离开深宫而重新见识过新世面的何秀儿自当点燃一颗好胜之心,犹如当年在后宫使尽手段争夺皇后之位一般,何秀儿也想当那一个书院阿母,受学子们爱戴,让万民敬仰,也让刘辩刮目相看。

皇后,母仪天下。

阿母,亦母仪天下!

何秀儿把书院阿母看作成朝廷皇后,其殊途同归,也倒是有差不多的意思。有了新目标的何秀儿便对生活有了新的动力,她虽然对并州的见识少闻少见,但本身却是行事作风果断,毕竟是当过皇后的人,气质这块拿捏的死死的,她吩咐下去的事情没人不听。不看僧面看佛面,纵使再有人不喜欢何秀儿,看在刘辩的面子上,事情还是得照办了。

这一日,何秀儿如同往常一样的要去孤儿院巡视,走到半路上她就见着刘香儿领着几个小妮子神情焦急且行色匆匆。何秀儿遂轻唤道:“香儿,是否遇到什么事情了?怎么如此匆忙?”

刘香儿闻言急忙走到近前来见礼,然后她回答道:“娘娘,确实发生大事了,早先秦阿母为几个姊妹定下亲事,可如今那些定亲的人家都要来退婚,此举乃出尔反尔,背信弃义,那几个姊妹气不过,又没办法,丢了秦阿母脸面不说,还使得书院蒙羞,更坏了那几个姊妹的名声,我这正要去请兄长来帮忙。”

事情也就这么一回事儿,当初秦氏为书院里面不少姑娘定下亲事,那些富商豪强、士族贵族里有很多人为了巴结刘辩,也巴结秦氏而应下亲事。可如今秦氏已故,这事做主的人没了,所以有些人就开始冒出其他的心思。归根结底,书院里的那些女学子和小姑娘们,能够把婚事给秦氏做主的无非都是一切孤儿,这些孤儿本身就没家世没父母可以依靠,秦氏一死,她们唯一可以直接依靠的人也没了。

中阳书院女学子这一身份纵然不错,但也掩盖不住她们本身卑微的身份,有些人给足刘辩面子,有些人重承诺,倒是能够把这亲事给认下去。可是有些人见利忘义,见风使舵,他们觉得秦氏这一死,那些女学子们取回来也是个累赘,当小妾还行,为妻自然是看不上了,所以要退婚。而退婚的这些人当中居多的还是商贾之流。

刘辩挺重视商业的,成立商业局,封商人为官,规划市场,开拓商道,发展商贸,这些都可以看出商业在并州占据很大一块位置,水涨船高,所以不少商人开始飘飘然起来,从而自视甚高。当初秦氏为了响应刘辩的号召,她多把书院女学子许配给商贾之家,一来是配合刘辩重视商业发展,二来

是指望这些商人往后多多支持刘辩。

可没曾想这些商人如今却是在背后捅了一刀,这一刀刘辩还没有挨到,刘香儿却是先挨着了。

同一时间有十多个女学子被退婚,那些商贾都是算好了时间一道前来的,行事冷漠还言语嘲讽,有几个女学子直到现在还哭着,可是把刘香儿给气坏了。

了解了事情前因后果的何秀儿也很气愤,她这人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代入感很强,女学子们遭受如此诋毁和侮辱,使得何秀儿心中产生一种同病相怜之感,她很是愤慨的说道:“这等事情何必去劳烦辩儿?本宫管了。”

“先领本宫去见见那几个姑娘吧!”何秀儿如此吩咐道。

刘香儿虽然不解,同时也好奇,但她并未多问,便依着何秀儿行事。

何秀儿可是曾经占据皇宫的一大势力,她与董太后斗的难解难分,手段和招式还是有一些的。一些商贾之家在何秀儿眼里根本不足为惧,倒是那些要被退婚的女学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就很重要了,何秀儿此番就是要先去了解一番。

只要女学子们统一了思想,做好了打算,并且决心要搞事,那何秀儿便会有办法搞一搞那些商贾之家。

刘香儿领着何秀儿来见这些女学子,倒是让女学子们很是意外。见着十来个十多岁的姑娘个个哭的梨花带雨的,何秀儿一时既心疼又生气,于是在安抚一番之后,女学子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若不是碍于何秀儿高贵的身份,她们都想扑到何秀儿怀里面哭诉了。

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何秀儿亲自出面把那些商贾之家给警告了一通,同时表面不是商贾之家要退婚,而是书院这边要退婚,一句话表明态度,那就是书院的女学子们不嫁商贾之家。何秀儿毕竟是刘辩的生母,这些商贾之家哪敢对她放肆?更何况刘辩暗地里还是派了人去把这些商贾之家给敲打了一番。

退婚表态这事很好处理,让商贾之家道歉赔礼也很简单,可事后这些女学子终究还是得嫁人的,事情闹到这个地步,那这些女学子的婚嫁之事便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有何秀儿来为女学子们撑腰,一般人家可不敢迎娶书院女学子了,士族豪强们也不想招惹是非,于是万般无奈之下何秀儿便来找刘辩问计。

“辩儿,你觉得此事如此办的话是否妥当?”何秀儿说是来找刘辩问计,其实她已经是有了办法的,来寻刘辩也是想看看这办法是否可行而已。

至于何秀儿想到的办法,那便是举行一场汉末并州大型的相亲会。既然旁人不敢娶书院女学子,那么何秀儿就想着把女学子们许配给刘辩麾下的人,军中将士也好,地方官员也可,总之得是女学子们挑人,让未有婚配的将士官员逐个出面走过场,但凡被女学子们相中的,将士官员也不得拒绝,就得婚配娶回家。

这事说起来算是有些武断了,毕竟将士官员们没了拒绝权利,但能够参与其中的也都是中上层将士官员,对他们来说迎娶到书院女学子也是一个极好的事情,至少有何秀儿和刘辩在背后为女学子撑腰。

“自是稳妥,那此事便有母亲全权负责吧!我会吩咐荀友诺和师傅一起出面协助的。”刘辩自然不会拒绝何秀儿的好意,再有荀谌和王越一同出面,相亲大会这事十有**得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