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二卷 黄巾终始乱 第一百七十七章 龚景来投

尽管刘辩的动作很快,但是那“生而风流”四个字还是早早就被伏寿看在眼里,紧着又看到“低调隐忍”四个字,这让伏寿的脸上浮现一丝的怪异,怪异之后便是一种发现有趣事务的窃喜。

刘辩故作淡定的咳嗽两声,然后问道:“你这是要去哪?”

“王后要与香儿姐姐写字,纸不够了,我去取了一点过来。”伏寿答道,她与唐瑛是闺中密友,与刘香儿关系尚好。但伏寿性子活泼,并不怎么喜爱读书,倒是对奇技Y巧之类的小玩意儿热心不已,她常去工匠坊偷师,闺房里面摆放着好多木工雕刻。

刘辩这才看见伏寿双手还捧着一摞宣纸,造纸术研创至今,宣纸早就在并州流行,但卖价很高,唯有并州官府与书院、报社等几处是不限量供应的,寻常人家根本用不起,豪强士族倒是乐意花钱买来充当门面。

“嗯!”刘辩点点头便微微侧身让开了路。

早先刘辩与伏寿的那点误会其实早就解开了,刘辩领兵在外的时候,唐瑛也时常邀请伏寿到并州王府暂住,而后伏寿与刘辩见面的次数到频繁了一些,但那都是有旁人在场的。而私底下两个人单独会面,还是有着一丝的尴尬,刘辩是觉得伏寿往后可能还会是刘协的妃子,心底里总有一丝的别扭,但伏寿实在生的美妙,他没见过伏寿古灵精怪的模样,一直以为伏寿如同唐瑛一般端庄贵气。

单纯的美色并不能够诱惑到刘辩,但是在美色的基础上再加上独有的气质魅力,那刘辩就有些抵抗不住了,他喜欢唐瑛,就是因为唐瑛身伴贵气,他喜欢蔡琰,也是因为蔡琰知书达理,书香门第,那种小文青模样很是诱人。

伏寿自然也是端庄,捧着宣纸的模样也是文青范十足,有着唐瑛与蔡琰结合的气质,刘辩不禁侧目几分,大体有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管特马什么历史与刘协的心思,刘辩倒有些心里痒痒。

闻着秀丽人儿从身边经过而散发出的淡淡香粉味,刘辩手中的纸扇不知不觉的加快了摇摆的速度。伏寿微微低头正要从刘辩身边经过,她其实早已经心潮澎湃,蔡琰亲在刘辩脸颊上的那一幕,伏寿是看见了。

男女授受不亲,纵使合法夫妻当今也没有在大白天亲热的,况且还是在学子众多的书院里,主角更是万人仰慕的刘辩,那伏寿见了自是思绪横飞,春心荡漾。此刻男主角就近在尺咫,伏寿心里竟生出一种怪异念头。

若是殿下像对待王妃那样的对待我,那我该如何?

兴许是这种羞人的思绪消耗了注意力,伏寿后脚绊倒了前脚,她惊呼一声,手中宣纸就要甩飞出去,人都快趴在地上了。双眼一闭,伏寿等待的狼狈趴地时刻并没有出现,一只大手揽住了她的细腰,又一只大手稳稳的接住了那一摞宣纸。

“没事吧?”

耳边响起温热的声音,伏寿睁开眼睛一眼,发现她正躺在刘辩的怀中,两只小手不知不觉的都已经扯上刘辩的衣襟了。

“呀!”又一声惊呼,伏寿立即从刘辩的怀里面跳开,她脸色绯红,惊惊颤颤的候在一边,脑子有些空白,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那一双秀眼直直的盯着刘辩,目光灼灼。

“小心些!”刘辩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伏寿从他怀里跳出去的那一刻,他竟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眼见着伏寿受惊模样,刘辩无奈一笑,他只得把手中的宣纸递了过去。

“多谢殿下相救!”伏寿反应过来

连忙拜谢,她伸手接过宣纸又连忙低头说道:“小女子告退!”

话音一落,人就小跑着离开,刘辩往着那摇曳的背影,嘴角微微一扯,目光却是一片柔和。好色是肯定有的,能下手却又不下手,能吃了却又不吃,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大体这人都是矛盾的。

刘辩这边矛盾,刘宏那边可是很果决。

三月时候,太常刘焉私自拜见刘宏提议废掉刺史,改立州牧,刘宏听从了建议,于是地方割据军阀的形成便有了雏形,往后朝廷任命的那些州牧在上任后基本就不用受朝廷的控制。

刘宏遂任命刘焉为益州牧,阳城候。而刘焉此人为汉鲁恭王之后裔,汉章帝元和中,鲁恭王一支徙封竟陵。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后因师祝恬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有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要说刘焉的履历还是挺好看的,这人也有几分本事,但这人的心却不是那么回事。刘焉之所以要去益州,是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而已,他为的是什么,可想而知。

刘焉也有几分运气,他出任益州因为道路不通,便暂驻在荆州东界。此时益州刺史郤俭已被起事造反的黄巾贼马相等人杀死,但是刚称帝几日的马相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贾龙于是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刘焉上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随后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但他内心别有图谋。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说到益州黄巾贼造反,这一年各地势力造反的也不少,从四月开始,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十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十一月,朝廷派遣下军校尉鲍鸿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双方大战于葛陂,鲍鸿军败。而后鲍鸿以征战无功被下狱死,从而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复盛。

要说黄巾贼是朝廷的心腹大患,那么南匈奴左部便是刘辩的心腹大患,开春之后,南匈奴左部又开始蠢蠢欲动,连连调兵,意有攻打西蒙城,侵占河套地方的趋势。然而在刘辩欲领兵征讨之前,刘宏的一道任命让刘辩如吃了苍蝇一般的难受。

刘宏的这道任命不是给刘辩的,而是给丁原的。因张懿死后,并州没了刺史,刘宏便任命丁原为并州刺史兼骑都尉,屯兵在司隶河内郡,而此时吕布已经在丁原麾下担任主簿了。丁原虽然是并州刺史,但他根本无力监控并州官员,也无力对并州政务军务指手画脚,当然他是怕刘辩搞他。

有自知之明,且对刘辩挺佩服的丁原并没打算找刘辩的麻烦,相反他到写了一封诚意满满的信向刘辩表露心迹,于是刘辩也顺坡下驴的结交了这位老哥,并让他老老实实的呆在河内郡,没事不要乱走动。

近几年天下纷乱,刘辩早就看得明白,他掌握先机把控并州也使得很多人前来投靠,这些来的人就算刘辩不收,也能够安稳的待在并州,安度一生。

去年留守上郡的并州军已经再度集结,乘着亲自前去领兵之前,刘辩这几日抓紧时间见了好些人,他原本指望这些人里有什么能力出众的大佬,可帮他治理地方,结果却是不如人意,浪费时间。但唯独有一人终究是没让刘辩彻底失望,虽然这人并不是能力出众,才华斐然的大佬,但却是刘辩的老朋友了,这人便是前青州刺史龚景。

龚景与刘辩的交情还要追溯到当年的黄巾之乱,刘辩领军平定青州黄巾,然后从青州搞走了好几万的百姓,这几万的百姓当时被称作为俘虏。

龚景如今只能算是前青州刺史了,准确的来说他是弃官而来的,因为朝廷放权使得各地太守势大,青州之地的太守拥兵自重,士族豪强又多培养部曲,龚景这个刺史压根就指挥不动什么人了,再加上青州黄巾贼复起,一茬又一茬的,打都打不完。龚景调动不了军队促使不少村落被抄掠,百姓流离失所,就连一些县城都被攻破了。报信给朝廷,朝廷一点动作都没有,实在收拾不了烂摊子的龚景只得弃城而走。

“殿下,在下实在是没办法了呀!真的是力不从心,顾不了百姓们的生死,我愧对陛下,愧对百姓呀!”龚景见了刘辩后就是一阵哭诉,那模样是要多惨就有多惨,就算是装的,那戏也是入的深了,搞得刘辩很是尴尬的连连安抚。

若是按年纪来算的话,龚景可要比刘辩大足足两轮多,这么大年纪一个人在刘辩面前哭的死去活来的,刘辩心里面别提得有多别扭了。

“大人不必自责,我自理解你的困难处境,既然来了,那就安稳待在这里好了。”刘辩安慰着说道。

“如此,便叨唠殿下了!”龚景有着袖袍擦擦眼泪和鼻涕,戏份真实的可以。

这人来都来了,不理会是不行的,赶走更是不能的,刘辩只能给龚景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事实上,龚景也不是无路可走,至少他可以去洛阳复命,请求援军,再或者遁走乡间,隐居山林,当然这些都比不上来投效刘辩,就算不当官,龚景也能够凭借身份混个衣食无忧。并州昌盛,养一些闲人是绰绰有余。

龚景此番前来投靠刘辩那是做了充足准备的,光是亲戚族人就有几十个,仆人婢女百来人,还有三百多的兵丁,阵势不算大,但好歹也有点军备力量,由此可见龚景在青州也混得开,不说作威作福,反正该贪的肯定都贪了,要不然这一大家子人可养活不了。

刘辩很够意思的直接给龚景搞了个大宅子,足够他一大家子连带仆人婢女居住的,如果住不下,那就龚景自个儿处理了。至于那三百多的兵丁,没得商量,得全部到新兵营报道。刘辩可不会纵容麾下官员私养部曲,搞几个亲卫保镖什么的还行,人数超过五十都得给灭了,更何况是三百多的兵丁。

至于龚景本人,让他进入并州官场暂且是有些不便的,毕竟是当过一州刺史的人,官给小了,龚景肯定不满意,官给大了,龚景也罩不住,索性刘辩就给他安排在中阳书院,当个导师,让他给那帮学子们吹吹牛13,借此安稳一段时间,往后赶上时机再复起。

英雄人物:龚景(字无查证)。

身份:汉吏。

年龄:年)。

性格:胆小。

四维:武力26,统率45,智力62,政治68。

品质:黄色。

评定:良才。

悟性资质测试:平庸。

忠诚度:100。

特性:郡官,名声,建设,治安,徽税,统筹,经论,教化,指导,逢源,忠义,忠君,忠汉,死忠。

效忠:刘辩。

官位:中阳书院导师

驻守:西河郡。

提示:经服用全能造化突破丹已达到培养上限,不可培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