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二卷 黄巾终始乱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上郡官员任命

呼厨泉是羌渠之子,又是于夫罗之弟,他虽然与并州往来不多,与刘辩的关系也不算亲近,但他一直以来也是坚定的支持着刘辩的。在于夫罗潜移默化的指导下,呼厨泉对并州很有好感,他曾多次前来并州游玩,虽然时间不长,但对并州人士都很友好,也与刘三儿相处的不错。

刘辩有心让呼厨泉在中阳书院读书,但刘三儿打于夫罗的事情已经被刘辩得知,目前刘三儿的情绪虽然稳定许多,但如果呼厨泉去了,刘三儿是不是还能够保持稳定心态,刘辩就不能够保证了。

万一刘三儿再把呼厨泉给打了呢?

刘辩仔细想想,他觉得这事十有**会发生,毕竟刘三儿这小子犯浑起来的时候也没几个人能够管得住。刘辩如今也不在中阳城,他没法保证呼厨泉的安全,虽有荀谌、史子眇、刘香儿等人可以看住刘三儿,可万一刘三儿来个背刺什么的,呼厨泉终究也逃不过挨揍一顿。

索性刘辩还让派人护送呼厨泉去西蒙城,让于夫罗亲自照看呼厨泉,这两兄弟凑合到一起,也好相互舔着伤口,同渡难关。等着时候久一点,时间淡忘伤痛,刘辩再打算让呼厨泉到中阳书院进修一番,而后让他为并州效力。

如今的南匈奴已经指望不上了,南匈奴左部已经联合其他小部落形成联盟,呼厨泉回去了也是成为人质,往后指定混不出什么名堂,基本没啥前途,他若为刘辩效力,兴许还能够飞黄腾达。

刘辩怎么安排,呼厨泉就怎么听从,他现在算是寄人篱下,没什么选择权。

呼厨泉一走,冬季便很快来临,刘辩安排好一些事物,他便顶着风雪领着一帮人回到中阳城。

回到中阳城并没有给刘辩带来多大的喜悦,虽然还是有百姓在风雪中夹道欢迎,虽然还是有很多官员前来迎接,但上郡战果不大,加上秦氏身死,都让刘辩觉得心里内疚难过,也只有与唐瑛造人,与蔡琰温存了几个晚上,才让刘辩心态转变了一些。

收复上郡之后,便要治理上郡,被南匈奴左部大肆破坏后的上郡之地需要大力治理,其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接见过史子眇、蔡邕、左慈等人,以及从各地特意前来拜见的郡官们后,刘辩便立即召开了针对上郡之地的官员任命会议。

上郡北部地方还好,南部地方需要加强防卫,各县城需要县尉督促,这一点很好办,荀谌建议把十二生肖亲卫中的申猴卫,戌狗卫,酉鸡卫,亥猪卫四人,分派派遣到奢延、高奴、定阳和雕阴四城,以增强治安,加强巡防。

至于上郡郡都尉,荀谌又建议任命十二星座亲卫之一的双子卫担任。这些刘辩都一一应下了,不管是十二星座亲卫还是十二生肖亲卫,他们在各郡县都有治理地方的经验,让他们去上郡也有施展拳脚的余地。

至于郡丞一职,卢浗推荐了杨俊,韩奕表示赞同,荀谌未有表态。荀谌不表态的原因是因为眼下他实在没有适合的人可以推荐,而杨俊身为西河郡假治中,虽然能力不是特别出众,但平常也算勤勤勉勉,倒也算是个人选。

“杨俊能力还是平庸了一些,上郡若是个富饶的地方,他也能够坐稳郡丞一职,但如今上郡可陷入一片混沌,杨俊若是去了,恐怕不能够胜任职务啊!”刘辩伸手捏了捏下巴,他并不觉得杨俊是个合适的人选,

关于麾下人物的属性资历,小方世界英雄馆里面都记录的很详细,刘辩想要看谁的资历,只要把谁的人物卡牌给调出来就行。

“老窦家的窦谅呢?他的表现每年都不错的嘛!就把他调过去担任上郡郡丞吧!”刘辩提携之意表达的明显,窦忻和窦谅两父子当年对刘辩是有恩情的,刘辩一直都没忘记。

“窦谅一走的话,云中郡的马场这一块谁负责呢?”荀谌问道。

“让白羊卫兼任吧!云中郡如今也稳定,白羊卫这个郡都尉也没什么重任,兼任一个马场,轻而易举。”刘辩如此回答,荀谌点头赞同,甄尧记录,陈到瞥了两眼,虽然没看清楚甄尧记录了什么,但陈到还是不觉明历。

“至于杨俊的话,也派到上郡去吧!上郡如今缺人,假治中一个闲职也没什么好干的。就在上郡新设立一个郡丞副令的官职,充当郡丞的副手,可分管部分民事政务。”刘辩这么一说,荀谌斟酌了一番也同意了。

假治中一职大小也算是刺史麾下的官员,级别自然比郡守麾下官员大,但西河郡这地方可不同,所谓天子脚下,芝麻绿豆的官根本不算个啥。有荀谌这个大总管在,杨俊这个假治中的确就是个闲职,当初刘辩只不过是看上他的名声才招揽上他的。

治中不过就是个主管众官员文书的,更何况杨俊这个还是假字级别,权利也不大,事务倒是不少,头上顶着内阁大佬们,下面更是一帮实权小官,杨俊在西河郡自然是施展不了什么才华抱负的。而去了上郡,别看是做个郡丞副令,但也负责一些民政事务,是有实权的,而且权利还不小。

明降暗升,用这个词来形容刘辩对杨俊的安排就很合适。

接着就是上郡太守一职,提到这个职位荀谌又是默默不语了,他是很想提携荀衍、荀悦和荀棐的,但这三人如今有两个是郡丞,一个是太行丞,都是郡级别的高官了。况且这三人前来并州就被任免为高职,资历还不算饱满,若再行升迁,荀谌恐担心会有人说他荀氏一族吃相难看,况且荀谌觉得刘辩估计也不会答应。

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若是把荀衍这三人中的不管哪一个人给调走了,那么谁来补替他们的位置呢?

荀谌实在想不到合适的人来补替,所以干脆就不发言了。至于卢浗和韩奕二人,彼此都是大眼瞪小眼,完全就是什么想法都没有,这一个主攻军备打造,创新设计,另一个主公木工制作,军民合用,根本就没心思放在这种任命官员的事务上。

简单来说,卢浗和韩奕有着内阁大佬的屁股,但是没有内阁大佬的思想觉悟,大多数时候的会意,他们就是来旁听的,意见不意见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有个参与感,关键时候投个票,举个手,如此参与感十足。

而正因为如此,这卢浗和韩奕与绝大多数的并州官员都相处的很不错,他们不涉及到利益里,反而许多人要巴结他们,也算是两个另类的存在了。而更为另类的存在便是何安,他连内阁大佬都不是,却还能够坐在这里,也没人赶他走。

更为过分的是何安经常在开会的时候吃东西,厅堂内总是会弥漫一股美味佳肴的味道,经常把开会许久的那个大佬们给引诱的肚子直叫唤,最为过分的是身为并州王的刘辩并不会制止何安的举措,偶尔时候还会与何安一同享用佳肴,连带着内阁大佬们

也能够到分一点。

真特马的感谢何安,开会的时候大佬们也不会饿肚子,毕竟何安这货身上总是藏着许多零嘴吃食,跟个移动小卖部一样的。

说到开会,参与这次会议的人并不多,也就以上提及的这些人,至于田丰、沮授、荀攸、董昭四人都被留在上郡,负责军备巡防,以提防南匈奴左部玩出新花样,来个什么寒冷冬季大偷袭的奇袭策略,那就很令人头疼了。

刘辩见没人说话,他便提议道:“傅干的傅燮如何?”

荀谌一听,眉头一紧,他很快想到傅燮此人是谁,随即便说道:“傅燮前来中阳城许久,一直未曾仕官,但常于书院教书,也与蔡邕大人交好,为报社出力不少。此人原为朝廷命官,心系汉室,能力尚可,若殿下能够请他出仕效力,也未尝不可。”

傅燮出身北地傅氏,身长八尺,面有威容,师从太尉刘宽,举孝廉出身。当初黄巾之乱的时候,傅燮被授为护军司马,跟随皇甫嵩出战,立下不小的功劳,后来因公被授为安定都尉,迁任议郎。在之后,傅燮就辞官来并州了,当然他辞官是被傅干窜梭的。

要说刘辩虽然与傅燮交流不多,但他们早已经建立了关系,傅干当初能够来并州,不就是傅燮给了卢植面子,随后让卢浗带着傅干来投奔刘辩了?在卢植、皇甫嵩、朱儁、马日磾、杨彪这些人的圈子里,傅燮只能算是小老弟,就连伏完也只能够跟在大佬的屁股后头。但是小老弟有小老弟的好处,大佬们往往都记得,顶包得让小老弟上。

傅干当初会来投效刘辩,到底是不是傅燮的谋划,还是他只单纯的听从卢植的吩咐?这些谁又知道呢?但目前来看,傅燮在中阳城待了这么久,也从未向刘辩、蔡邕或者其他人表露过出仕的心迹,其中模棱两可的态度,不禁让人怀疑傅燮是不是在待价而沽。

诚然,傅燮也算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有傅干的关系在,再加上他与卢植等大佬们的联系,刘辩的确可以给傅燮一个很大的面子,但是这要建立在傅燮会接的基础上。

要不然刘辩去请了,可结果傅燮根本不甩,那岂不是浪费时间,浪费感情?

“胖安,明日你去试探一下傅燮的口风。”老规矩,这种事情刘辩一向交给何安这个工具人的。

“试探到何种地步?”何安问道。

“最好是能够搞定他!”刘辩答道。

何安点点头,恍然明悟。但刘辩见着何安这副模样,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第二日不早,何安便按照刘辩的吩咐前去寻找傅燮,到了门口,衷心耿耿的护卫何曼上前敲门,傅燮今日在家,何安没有走空门。

所谓试探口风,在何安这里犹如他吃东西的风格一样,一口吞而直来直下,“辩爷觉得你这人能力很高,所以想任命你为上郡太守,认为你去了一定会很有搞头,那么你愿意不愿意的?”

傅燮听完还没有来得及思索,何安又说道:“你这不说话,是不是不愿意?既然不愿意就算了,我就这么回去禀告辩爷了!”

何安转身就要走,傅燮当场就懵了,他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岂能够就此错过。傅燮急忙拉住何安,还未说话,何安抢先说道:“嗯?你拉着我是不是又愿意了?既然愿意的话,那现在就与我去见辩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