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之我为刘辩 > 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三十六章 中阳王辩

“这……”刘宏犹豫了,准备的来说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刘辩。刘辩那坚定的态度,而且还立下了誓言,显然他已经认定了这件事情。刘宏如今不完全把刘辩当做九岁的孩子了,他对刘辩的所作所为还是略知一二,加上平常时候何进、何皇后、张让赵忠、文武百官等等一些人的评价夸赞,刘宏也是知道刘辩的本事学识都不俗,可是他对于刘辩要去打匈奴这件事打心底里的排斥。

“陛下,殿下既有北抗匈奴之意,我等应当鼓励才是。念殿下年岁几何,却已有操劳大汉社稷之心,此乃大汉之福。而北抗匈奴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殿下必不会轻举妄动,臣以为陛下应允了殿下请求封王一事,而后再计较其他。”何进见刘宏不说话了,他了解是他该出来说话的时候了,关键时候挺刘辩一把,何进可是说要做到就会做到的。

“这个嘛!”刘宏被何进这么一说,他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对啊!封刘辩为王的话,那关于立太子的争论也就到此为止了,而且封王和立太子其实是一个道理,照样可以商讨好处的嘛!至于什么北抗匈奴,从长计议就从长计议了。

“袁太傅,你觉得如何?”刘宏问道。

袁隗此刻也缓过神来,他明白刘辩这是以退为进,不当太子而封王,到时候不仅有名望还占了地盘,更加有北抗匈奴的大义名头,这是一箭三雕啊!可尽管袁隗想的透彻,嘴上却是不敢反驳,如果这个时候他还要反对的话,那就不仅仅是针对刘辩了,毕竟抗击匈奴这可是国策,反对国策,那可是大大的不忠。自诩大忠诚的袁隗一副正气凌然的说道:“臣附议殿下之言。”

“嗯!张让啊,你们怎么看?”刘宏又问道。

“老奴以为殿下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大志向,老奴深感佩服,也愿替殿下请求陛下答应封王一事。”张让说着便对刘辩投过去一个态度端正立场明确的目光。

刘宏听了刚准备再去问赵忠,可是他一转过目光就看见赵忠已经点头了。当下刘宏也下定了决心说道:“那就看在我儿一片赤诚之心的份上,朕就封你为王,就依你所言,定那并州西河郡为封地好了。”

刘宏说到此处话还没有说完,他却是在暗自考量该跟刘辩要多少的好处的时候,袁隗却是说话了:“禀陛下,殿下如今尚且年幼,历来没有特例,若还以郡封王的话,恐又引起朝中大臣议论。臣以为取西河郡一县,以县封王,尚妥。”

袁隗此话一出口,何进立即就大声说道:“袁太傅可是小看殿下?大汉朝从来没有以县封王的先例,都是以郡封王,你此举至殿下于何地?”

“大汉朝也没有九岁封王的先例!”袁隗一点都不怂,当即就反驳。

刘宏一看何进与袁隗又要争吵起来的趋势,他立即开口说道:“尔等不必争论,朕自有计较。”刘宏脑子一想觉得袁隗说的有些道理,他到不是赞同袁隗说的话,而是觉得先以县封王可以讨一次好处,然后再以郡封王,又可以讨一次好处。如此算来,就是两次好处,以后加上立太子时候,就是三次了,这可比现在就以郡封王划算多了。况且袁隗所说,刘宏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认同的,倒不是因为大汉朝史上没有九岁封王的先例,而是因为刘宏也认为刘辩的年纪还是小了一点,给他封了郡王的话,搞不好他真的会去打匈奴,这种危险的事情刘宏连想都不敢想,与其到时候白发人送黑发人,倒不如先给他一个县王随便他折腾,等着刘辩年纪大了点,再给他郡王,到时候他再想去打匈奴,刘宏认为到不是不可以了。

“张让,西河郡有几县?”刘宏问道。

“回陛下,西河郡领九个县,分别是离石、中阳、平周、蔺县、圜阳、圜阴、平定、广衍和美稷,西河郡治所在离石县。”张让到也是有点本事的人,这大汉国土记得十分清楚。

“既如此,皇儿,你就选一个吧!”刘宏说着脸色就露出了一幅已经决定好的神色。

“父皇,皇儿选中阳县!”刘辩毫不犹豫的说道。

“行!那父皇就封皇儿你为中阳王,领中阳县全境之地,开府,许你麾下自治,你看如何?”刘宏说着便眯起了眼睛,他已经在考量跟刘辩商讨哪些好处了。

“多谢父皇!皇儿定当奋发图强,治理好中阳县,保一方百姓衣食无忧,励精图治,北抗匈奴,壮我大汉皇威!”刘辩磕头拜谢而高声呼喊。

自此刘辩封王一事算是下了定论,刘宏下了旨,赵忠麻溜的就去拟好圣旨交给了刘辩。张让和赵忠的配合让刘辩很满意,这两位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刘辩倒是考虑以后是不是要拉他们一把,不过他想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东汉王朝的腐朽少不了宦官的干政,刘辩认定张让与赵忠这些宦官,以后还是死了的好。

何进与袁隗告辞离去,何进当然是十分高兴了,他算是出了一口气恶气了,刘辩放弃太子之位而要求封王这种策略果断是有效的,以退为进,先谋王,再谋太子位,以后登基为帝,指日可待。何进越想越高兴,他觉得今晚可以大肆宴请宾客,给他的好外甥好好的庆祝庆祝。

相比起何进的高兴,袁隗倒是有些兴致阑珊,说不上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他与刘辩本没有什么矛盾,只不过早先袁隗看刘辩不顺眼罢了。当下刘辩封了王,又立了北抗匈奴的志向,总体上来说,袁隗还是对刘辩有些称赞。只不过在这件事情上,一向自视甚高的袁隗却没有什么参与感,原本他反对刘辩被立为太子,接着他有反对刘辩被封为郡王,可是不管他怎么反对,刘辩都接受了,这就使得袁隗感觉心中不得劲。

就好些伸手打了别人一巴掌,别人还笑着说打得好,这种感觉刺饶心!

御书房就剩下了刘宏与刘辩两个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完全在刘辩的预料当中了,其实他也猜透了刘宏的心思,什么立太子,什么封郡王,都是表面上扯淡玩意儿。只要是好处给到位,刘宏什么都能封下去。

就这封县王的好处,刘宏拐弯抹角的提出要丹药,要黄金,要宝物,开出的价码一个比一个大。刘辩也是玲珑心思,他一方面表明许久未炼制丹药,所生下丹药不多,十全小补丹,修心丹,增肌丹之类的也就剩下个十多颗,皇帝老子你爱要不要,不要小爷就收好。另一方面,刘辩还是拿出了三万两黄金,当初卖丹药赚了很多钱,他也不心疼。

刘宏一方面高高兴兴的全部收下了刘辩给予的财物,另一方面他还喋喋不休的表示这些财物还是少了一点,皇儿你以后去了中阳县,可不要光顾着发展民生,训练部队这种事情,还是要多多炼丹的,只要你的好处给的到位,封王这种事情也是好商量的。

于是乎类似这种的交流持续了半个时辰之后刘辩才得以离开,他查探一下小方世界的仓库,炼丹所需的药材已经用尽了,而每种丹药也只剩下二十颗,唯炼体洗髓丹还有一颗,天才地宝纳贤令还有一些,但是不多,黄金还有十万两,剩下的就是一些杂物了。

走出御书房,刘辩顿时觉得自己变的穷了,他觉得心好累,于是便决定去找未过门的媳妇儿唐瑛倾诉倾诉内心的苦闷。

当然何进举行酒宴,刘辩未到场,何进倒是派人来请他了,但是他拒绝了。何皇后也定了一个小家宴,刘宏都来了,刘辩怎么会缺席呢?而且还有唐瑛以及她的母亲也在。关于刘辩和唐瑛的亲事,刘宏也是知道的,但之前他都没有参与什么,从始自终都是何皇后一手操办的。

成亲六仪,纳采,文明,纳吉,纳币,请期。这五个步骤,何皇后都替刘辩操办完事了,剩下最后一步亲迎,因着刘辩和唐瑛的年纪都小,两个人都没有成年,也未取字,所以不能操办,但是婚期已经定下了,定为刘辩取字时便可完婚。

正常来说东汉男子取字是要等到二十岁的,行了冠礼,这就算是成年了,便可以成亲。但很多时候会有特殊情况,所以早取字的人也有很多。所以一旦取了字也就算作是成年人了,成亲出仕都是可以的,比如荀谌如今十九岁就取了字,当然也是为了尽早的出仕,而荀谌还没有行冠礼就前来投靠刘辩,这也是让刘辩极为感动的事情。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总之刘辩心中对荀谌满是感激。而等到三国时期才是十六岁算作是成年,也可以成亲取字。

刘辩知道如果不出意外,他也要等到二十岁才能取字,不过现在他封了王,估计再等个几年就要纳妃,所以也就不用等到二十岁了,他猜想也就十五六岁就可以了。当然了,刘辩可不想等到二十岁再收了唐瑛,这个漂亮一个姑娘在身边,只能看,不能吃,那可是太折磨人了,再者说,刘辩也不认为他是柳下惠转世,十有**会在某个喝了酒的晚上把持不住的。

当然了,唐瑛也尚小,还需要慢养着,刘辩也明白过早的摘了这个果实,可是对唐瑛的身体有很大危害的。十六岁,也就差不多了,最迟最迟,也就十八岁了,不能再晚了!毕竟,忍不住!

至于唐瑛的母亲柳氏,这丈母娘看女婿,当然是越看越顺眼了,其他的就不说了,单单一个皇子身份,就足够让柳氏十分满意而高兴的合不拢嘴了。

刘辩这边家宴气氛融洽,何进那边的酒宴也是十分顺利,第二天早朝刘宏便宣布了封刘辩为中阳王一事,文武百官纷纷庆贺,刘辩到没有参加早朝,圣旨什么的他已经拿到了,至于表示仪式什么的他就没有兴趣了。

“辩爷,当真封王了?”何安的脸色带着说不出来的神色,有诧异,有惊喜,有怀疑,有佩服,总之此刻,他很亢奋。

特马!我兄弟封王了,那我以后不就可以打着他的旗号去吃霸王餐了?特马!不对啊!我打我爹的旗号也能吃霸王餐,嗯!还是搞个其他的事情,那搞什么事情好呢?对,打着辩爷的旗号,和韩奕这个老哥去白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